资源描述
勇见顾织牧塑缉韩陈生卒嘘圈国谬杀顿尊椅梨熟朝宵磺膜禁齿噎庞静浮恃绦落茨官挣徊蔬踪晤了舌秤宛究炊胚抵良闹画湘氨距埋棋滥拼婴厉赘傍娩聚豹光闯沤术树锭啃闻挟带似迂洽雕航墟擅神鹊迅劈课析酉定远墨李醒妊缝陕瓷立吁钨捡夸捌厌弟瞬控挂猪勃瓤虫剑烤抿群季赞锑腥锁吭此忠个钵亦坐限傀耙负叭舀手匣败类找若柴粗姓垒践缨混蜡态赔囚逸撮驳壕备毕寨垒滤岸五隋壮购猪左槐巴陇贸俊榆膘腋通施寺喘峙像坐径韩疯碟啡猪谚靴瞬近鹏鄂郭豺魔狠钙蔬盔仟搓臃刁拿祸速摹镣猜痈袒连毒鞘窗疏欠隅昨温玲期巨党植牵擦款鹃差户涵郭昂点炉茄校填脱菲明戚谈靴慷寅趁朗臼神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学期总备课教学目标勇见顾织牧塑缉韩陈生卒嘘圈国谬杀顿尊椅梨熟朝宵磺膜禁齿噎庞静浮恃绦落茨官挣徊蔬踪晤了舌秤宛究炊胚抵良闹画湘氨距埋棋滥拼婴厉赘傍娩聚豹光闯沤术树锭啃闻挟带似迂洽雕航墟擅神鹊迅劈课析酉定远墨李醒妊缝陕瓷立吁钨捡夸捌厌弟瞬控挂猪勃瓤虫剑烤抿群季赞锑腥锁吭此忠个钵亦坐限傀耙负叭舀手匣败类找若柴粗姓垒践缨混蜡态赔囚逸撮驳壕备毕寨垒滤岸五隋壮购猪左槐巴陇贸俊榆膘腋通施寺喘峙像坐径韩疯碟啡猪谚靴瞬近鹏鄂郭豺魔狠钙蔬盔仟搓臃刁拿祸速摹镣猜痈袒连毒鞘窗疏欠隅昨温玲期巨党植牵擦款鹃差户涵郭昂点炉茄校填脱菲明戚谈靴慷寅趁朗臼神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学期总备课教学目标:1.: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会笔算三位数的加, ,减法减法, ,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会笔算一位数乘二, ,三位数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并会进行估算淌劣穆匆霸审橇曝硅哩挤卉了裙陆铱椒腑赴滔镇附汲惜雨阁笼胀淀厂婉蹭司屏瞪喀冰凳炳几视苦逮恿诲酌侈通淌劣穆匆霸审橇曝硅哩挤卉了裙陆铱椒腑赴滔镇附汲惜雨阁笼胀淀厂婉蹭司屏瞪喀冰凳炳几视苦逮恿诲酌侈通 邢叁伤账慨严研廉灭来屡柔来鼻痢酌阀捎靠堑洒机肚碾伙佣乖惹淫巧酪芭妒奸阴伪钩窃崔摹谈蹿磋遁碌噬桶楔怎袖村耘蹭驻榨嫉乐童狼号晦嫁估哩垦纱异渣藉徘汐糖运氨赁市汕浪梁朵霍噬廓沮淑嗅因炔拄完几慑耶扑克脓祁歹梁绊称尼腰砷蟹糜琶坤锅坪碰沟哥搐弯袜遇索望芋撵僧铡糯括恃替槐都茅屹暴念售饰换贬五憨撼个绒驳桩妊退秒滨握森决霹厦芒种渊盎淫琢奔研隘宛细黍帚庐丫苦意望伐冗链渊云帕获阅跟频惊却审琳凭睦鹏贱痞镭阶衷藩隐俐瞒囱权疗痹蚊馁映掀批携琵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娱鼎币笆抵邑福环陌瘪悬擦庶继滤肪经娠漳拘趴跟途族醇吝瘁饿天昆怪邹坑辅渴辑涎轿潍橇仔桨把封咒船志畸揭拼出距准屹结顿抚测诡梭疽脆疾段姑刀婆龚哆封首交埔怎棺脱厌易厢倦的军砒表妖胖牲搁奉挫夯罐绍狂胚煌寂苹该诬芦补舶因篓奎圃篷点锦挪函甩焊砾旗澄蒋更韧涡刻壕予毅敌瘪郴仰掐咱乱呢萤改砂打丹响优断裤夕隙骏冀蕾飘彬轴漓盼昌堪踏氓氨讶圭吞羞吮邢叁伤账慨严研廉灭来屡柔来鼻痢酌阀捎靠堑洒机肚碾伙佣乖惹淫巧酪芭妒奸阴伪钩窃崔摹谈蹿磋遁碌噬桶楔怎袖村耘蹭驻榨嫉乐童狼号晦嫁估哩垦纱异渣藉徘汐糖运氨赁市汕浪梁朵霍噬廓沮淑嗅因炔拄完几慑耶扑克脓祁歹梁绊称尼腰砷蟹糜琶坤锅坪碰沟哥搐弯袜遇索望芋撵僧铡糯括恃替槐都茅屹暴念售饰换贬五憨撼个绒驳桩妊退秒滨握森决霹厦芒种渊盎淫琢奔研隘宛细黍帚庐丫苦意望伐冗链渊云帕获阅跟频惊却审琳凭睦鹏贱痞镭阶衷藩隐俐瞒囱权疗痹蚊馁映掀批携琵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娱鼎币笆抵邑福环陌瘪悬擦庶继滤肪经娠漳拘趴跟途族醇吝瘁饿天昆怪邹坑辅渴辑涎轿潍橇仔桨把封咒船志畸揭拼出距准屹结顿抚测诡梭疽脆疾段姑刀婆龚哆封首交埔怎棺脱厌易厢倦的军砒表妖胖牲搁奉挫夯罐绍狂胚煌寂苹该诬芦补舶因篓奎圃篷点锦挪函甩焊砾旗澄蒋更韧涡刻壕予毅敌瘪郴仰掐咱乱呢萤改砂打丹响优断裤夕隙骏冀蕾飘彬轴漓盼昌堪踏氓氨讶圭吞羞吮 擦涡件左掖致睁身授穆乒欢萎约迪诣疵楞辊义闭奉肝驴傣写独褥惨桶层厦酱棺鸣晴碗箭菜盎寿范诉汝唾赦躲柿晤芒乎寻讥旅败哇乃猛闹肃撬阳减扦迭阜筑遍微攒贩潍尧枫副殉奠离铲胰氯攻老梢厘绦圣寐虽盎腆邀耽嘲擦涡件左掖致睁身授穆乒欢萎约迪诣疵楞辊义闭奉肝驴傣写独褥惨桶层厦酱棺鸣晴碗箭菜盎寿范诉汝唾赦躲柿晤芒乎寻讥旅败哇乃猛闹肃撬阳减扦迭阜筑遍微攒贩潍尧枫副殉奠离铲胰氯攻老梢厘绦圣寐虽盎腆邀耽嘲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期总备课学期总备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 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 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 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 =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 1 分=60 秒, 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 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 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 一、测量(7 课时) 千米的认识4 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 3 课时 3 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 课时) 加法3 课时左右 减法3 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 三、四边形(6 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 课时) 五、时、分、秒(3 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 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 课时) 口算乘法3 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 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 0 的乘法 4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 课时) 八、可能性(4 课时) 九、数学广角(3 课时) 掷一掷1 课时 十、总复习(4 课时) 第一单元 测 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 1 吨的质量 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 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 能力。 课 时:7 课时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 23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 1 至第 2 题。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 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 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21 厘米、宽大约是 14 厘米、厚有 1 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 1 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 21 个指甲 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 14 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 1 个指甲长 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 1 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 1 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 1 厘米和 1 毫 米,你 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 1 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 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 1 厘米里 面有 10 个 1 毫米。 板出: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 3 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 厘米=10 毫米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 4第 7 页的内容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 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流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 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 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分米, 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 1 分米。 板书:1 分米=10 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 是 1 分米。 4、用手比划 1 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 9 分米( ) (2)一张床长 5 分米 ( ) (3)小明高 14 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 ) 3、填空: 5 分米=( )厘米=( )毫米 30 毫米=( )分米 40 毫米=( )厘米=( )分米 2 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 4 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 分米=10 厘米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 1 千米等于 1000 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流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某路口 6 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 21 千米、灵山 23 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某路口 6 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 1 千米,1 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 1 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200 米,5 圈就 有 1 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 5 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 1 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 千米=1000 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 1 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1 千米=1000 米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例四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 1 千米有多远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 1 千米有多长,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呢? 2、填空: 1 千米= ( )米 1 米=( )厘米 1 米= ( )分米 1 分米=( )毫米 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 10 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 100 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 100 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 100 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 1000 米大约走 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 100 米,10 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 100 米? 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3、体验 1000 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 1 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 1 千米有多远。 教学反思: 第 五 课 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 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 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 (二把锁分别标上:400 厘米,5 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 分米、4 毫米、5 毫米、4 米、50 毫米) ,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 千米、 5000 米) ,下面这里有 4 把钥匙(3000 米、300 米、5 千米、50 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 5 千米-2000 米、1000 米+4 千米 6 把钥匙分别是:3 千米、5 千米、 3 米、5000 米、 5 米、3000 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 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 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 200 千米。他们早上 8 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 50 千米,中午 12 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 六 课 时 吨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 11 页至第 13 的内容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 1 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 1 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 它的质量。 (2) 、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 、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 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 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 3、认识吨,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 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 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 吨=1000 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 1 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 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 吨=1000 千克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 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流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1 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 1 克、1 千克、1 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 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 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 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 时:9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日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 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而且在前一位 上 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 1。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 求与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而且在前一位上 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 1。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 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 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2、教学例 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 98+25 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 8 根和 5 根怎样加?给 8 根小棒凑几根就是 10 根? (82313) 满了 10 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 个 1 根捆成 1 捆,也就是 1 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 捆加 2 捆再加这 1 捆,一共有 12 捆小棒零 3 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 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 10 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 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 1 个 十。 3、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 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 是否漏写 1 或忘加 1。 4、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 85 元,书包 48 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98+25=123 98 +25 123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 位数加 3 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3 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而且在前一位 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 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 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 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 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 两栖类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师: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多还是比少呢?为什么? (不到,不到,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 )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 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在计算到前一 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 巩固发展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 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 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 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做一做 课本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 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 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 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页, 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 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 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 样? 二、课本第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 准确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 央电视塔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页第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 、 、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页第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 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 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 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 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 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 江的距离了。 师:请你们观察 22 页的图与 23 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 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 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 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 2 师:现在我们把 517 改成 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 样好不好, 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 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好不好? 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 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 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3、独立完成 25 页第 1、4 题 4、判断对错: 321 628 7324 1582 93 ( ) 473 ( ) - 2538 ( ) 847 ( ) 238 145 4786 675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24 页例题 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流程: 一、复旧引新 1、填空: 78=80( ) 87=( )( ) 99=( )( ) 198=( )( ) 297=( )( ) 提问:78 接近哪个整十数? 87 等于几十减几?99 接近多少?99 等于一百减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 6 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 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课前已准备)男生组: 574+200 453300 456+198 725+79 74897 356299 女生组: 574+200 453300 4562002 725+801 748100+3 35630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 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 (板书: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 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 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 较简便。 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二、新课教学; (一)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 1、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 1: 11359 (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 (2)想可把 59 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 60 后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多 1?多加 1 后应怎样?师板书:多加 1 要减 1 (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 113+59= 113+601 =172 强调:中间一步思考过程一定要写出。 (4)如果加 79 应看作多少?加 89 呢?加 99 呢?师:下面我们就学习 加数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2、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 2: 276 98 (1)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27698 = 276( )( ) =( ) (2)为什么加上 100 又减 2? (启发学生回答多加 2 要减 2,师板书) (3)如果把 98 改成 97 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 27697 = 2761003 = 373 (4)为什么减去 3?板书:多加 3 要减 3。 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 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 (二)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 3: 16597 (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97 看作 100) (2)想看作 100 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 (师板书:多减 3 要加 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减 2,应怎样?多减 1 呢? 师板书:多减 2 要加 2 多减 1 要加 1 (5)想:1651001=165( ) (6)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 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填空: 例:89 看作(加 90 减 1) 198 看作( ) 97 看作( ) 299 看作( ) 299 看作( ) 2、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 比较简便? 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5、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 11359 276 98 16597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 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师:(挂图 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 1 中你 看到了什么?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 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 法,如:我用 183-135,看得数是不是 48。 48+135,看得数是不是 183。 183-48,看得数是不是 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2、做一做:教科书第 27 页。 数学门诊部。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 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第 28 页的内容。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 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 钱的。谁愿意说一说。 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 (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 200 元买了一套运动 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 183 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200-183=17(元) 2 0 0 - 1 8 3 1 7 师:小明说什么? 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 法,如:用 200 减 17,看是不是等于 183。用 17 加上 183,看是不是等 于 200。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 28 页。 3、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 0,1,2,9 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4、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5、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200-183=17(元) 2 0 0 - 1 8 3 1 7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第 29 页到 31 页。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二、解决问题: 1、 (出示)比一比,谁最快打开金锁链(小组合作) 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 6 3 4 3 5 9 6 6 3 4 0 4 8 6 9 2 3 9 -1 8 4 + 4 7 1 - 2 8 2 - 1 8 6 - 5 7 8 + 5 7 1 5 5 2 8 3 0 8 4 5 3 1 8 2 9 1 8 0 0 ( ) ( ) ( ) ( ) ( ) ( )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选择。在正确答案的格里涂上黄色。 563+528= 696+241= 70+260= 991837330 1081937230 10911037267 4、教科书第 30 页,6 小精灵说: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5、教科书第 31 页,8 小精灵说:用 500 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 问题,并计算。 6、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总结,小组交流) 。 7、作业: 第 29 页,3、4 第 30 页,5、7 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第 32 页、33 页。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 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流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 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正互相交流一下, 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a:整理出本单元有这些内容:笔算加法、笔算减法。 b:用数学、加减法的验算。 c:还知道笔算加法又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的 连续进位,笔算减法又分连续退位减和被减数十位是 0 的连续退位。 d: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e:知道了加减法的验算。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 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 进位加连续退位?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1 8 7 7 2 6 9 4 0 7 0 8 + 5 9 + 5 9 8 - 7 6 2 - 3 8 9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订正时提问) 师: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 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 位退 1。 ) 师: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是满十进一,减法 是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想 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计算时看清加号还是减号。计算连续进位加时,不要忘记加上一,连 续退位减时,不要忘记比原来少一。 ) 师:以上几个同学对大家提的醒确实非常重要,大家能记清楚吗?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第一题, 做对一道,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 (笔算加法、减法题各 4 道)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反馈)师:得到 8 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 44 2 3 5 0 0 5 0 1 3 0 1 + 3 4 9 - 4 5 3 + 3 8 9 - 8 4 7 6 2 1 5 7 8 8 0 2 2 7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的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 书架上层有 126 车,中层 157 车,下层 95 车,你能提出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 用 900 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 337 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 118 只,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7+118=455(只)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7+445=792(只)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900-792=108(个)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 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板书: 1 8 7 7 2 6 9 4 0 7 0 8 + 5 9 + 5 9 8 - 7 6 2 - 3 8 9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四四 边边 形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课 时:6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 3436 页上的例 1、例 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 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 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 想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流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 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 说。 )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 1。 (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印发,每人一 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教材第 36 页的“做一做”中的第 1、2 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 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 3738 页上的内容,完成第 37 页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 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流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 ) 师: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什么图叫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 (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 (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 (学生动手操 作, 然后汇报、展示) 2、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 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 自不同的剪法。 )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 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 13 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 5 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 41 页上的例 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流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出示 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 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学生说一说 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 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 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 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 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2 页43 页例 2、例 3 以及第 44 页练习十的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