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 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在实施中我们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 立项后所做的工作2. 课题研究中的具体操作和主要内容3. 阶段性研究实践成果4. 存在的问题5. 今后工作努力的目标6、课题研究资金的来源和安排研究组成员:吉伍木加 鄢耘 阿苏阿加 李燕 方代琼 陆发芝 罗兰等语文教研组教师。分工:鄢耘(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组员:鄢耘 李燕 阿苏阿加等(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鄢耘 阿苏阿加 李燕(负责总结材料) 陆发芝 李映国(负责课件的制作)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2012年9月开始,我校申报了“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近几个月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在实施中我们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对照课题实验方案,在前期实验过程中,我们重点进行了深化理论学习、做好调查分析、丰富习作素材三方面工作,在如何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策略与规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立项后所做的工作1、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实验方案,落实科研常规优质的科研教师群体是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实验前期工作的重点。学校除了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还通过“读书写博、理论积淀”、“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等学习活动积极营造教师团队的书卷气,引导教师在静心阅读中内化教育理论、体验阅读快乐、感受专业成长。通过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认真阅读国内外专家的论文阐述,课题组成员对小学生习作现状和课题研究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研究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加深了对实验课题意义的理解。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反观当初制定的实验方案,并结合实验前期的问卷调查情况,对原课题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例如增加了与校本课程融合、开展师生同读同写活动、搭建多维展示平台激发习作兴趣等实验策略,让课题研究跳出了语文教学这个框架,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相结合,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课题研究的大结合、大联动。为了保证实验取得预期的成果,我校从管理上做文章,健全了实验组织机构,设立了课题研究组全面具体负责课题研究进度的安排、实施及档案收集。此外,课题组还坚持召开期初的课题研究计划会、期中的课题进展汇报会和期末的课题成果展示会,确保课题研究各个阶段的目标顺利实现。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一学期以来,课题组共召开6次会议,即于2012年9月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10月召开第二次课题组会议,此次,安排问卷调查工作,了解教师理论学习情况;10月中旬又召开了第三次课题组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分析调查情况并安排部署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任务;10月课题组又召开了习作教学经验交流暨课题研究实践情况专题会议。3、在学校进行小学生作文抽样调查及分析。2012年9月,课题小组设计出“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表”,并于9月下旬分别对我校3至6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10月上旬又对我校3年级至6年级学生作文本进行了具体调查,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此后又对老师的作文教学进行了调查,最后由专人汇总并完成了一份农村小学习作调查及分析报告,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4、潜心研究,确立研究方向我国古代文人曾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说。同时课标针对习作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强调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提供”。作为教师,“提供”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就是要帮助学生开放视野,拓展时空,厚积薄发;就是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读书时做到读顺文章、读出感情、品读文字、读出味道,达到欣赏、模仿,进而积累、超越。我校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在读和写之间寻找有效契合点,确立了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习作教学策略为主题的研究方向,搭建课题研究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二、课题研究中的具体操作和主要内容(一)、具体操作在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1、阅读中学写作技巧,积累词汇、语句。2、习作中用知识、练技能,学习驾驭语言文字。3、生活中反复进行写作实践,活学活用,传情达意。(二)、具体内容1、阅读这一方面主要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对此我们主要的做法是:(1)、课内语言素材搜集、训练。重视40分钟的课内训练,找出每篇课文中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扎实进行阅读积累,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最想积累的句子,多读一读,并且动手记一记,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中,阿苏阿加老师让学生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然后开展仿写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来记忆,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增强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另外,注重文章情节延伸想象 ,例如鄢耘老师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引导学生以“小女孩来到了天国”为开头,自拟题目进行续写。学生的思维活跃非凡,写出一篇篇生动的小故事来。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有效的把学与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 课外阅读与课外语言素材搜集,虽说学生的语言大多来自课内积累,但是光靠教科书上的这些语言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写作要求的,因此,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就积累的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因此,我们认为有效的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从而自然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为了让学生有书”读,读到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学校加大了图书开放力度,并征订了10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刊物,还有部分班级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己带2至3本书,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在全校掀起了读书热,为学生语言的积累和素材搜集提供了保证,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周围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2、习作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接着,便要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进行运用,体验写作的过程与方法。(1)、习作前指导学生一起观察一件事情或一个片断,明确观察的要求,观察的内容。并在观察过程中指导孩子了解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步骤等。然后共同完成这一内容的作文,作为此次习作的例文。众所周知,观察是获取感性表象的唯一渠道,具备了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词语、句子的训练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将典型表象“筛选”出来。例如,进行叙事描写,应集中观察事情“发展”和“高潮”部分的典型变化;进行人物描写,应集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因此,此环节为此类习作非常重要的一环,应让刚迈入写整篇文章的孩子们知道一篇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写具体的。(2)、习作中依循例文的要求,将作文的内容做适当的开放,让孩子们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习作。习作前应要求孩子按完成例文的步骤进行观察,再把观察到的内容写进自己的作文。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由于例文的作者就是学生,用的是儿童的口气,写的是儿童自己的生活,说的是儿童的语言,抒发的是儿童的情感,书写的也是儿童的真迹。因此给学生提供例文,意在给学生引路、让学生对照。对好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例文中受到启发,并产生“超越例文”的情绪冲动;而对于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例文可以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俗入雅,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难度。重视“说”的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可谓一语中的。怎么说就怎么写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不仅帮助学生明白怎样写,而且互相交流启发,可以拓展思路。同时,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并向说的人提问。孩子们在交流中自然就明白了:哦,原来写作就是要把这些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呀!(3)、习作后学生习作成型后,及时批改,规范运用修改符号,制定明确的修改要求;组织专门的讲评课,给学生充分赏析、交流、修改的时间;深入过程细节,结合写作全程,组织专门的各种方法的指导、交流课,如讨论交流有哪些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构思的方法?如何让作文写得又好又快?怎样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巧妙运用?3、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素材、个性创作,反复练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对此学校特意安排了以下联系的机会;(1)一周一篇周记,经常写日记;(2)结合具体的节假日进行写作;(3)组织具体的活动进行写作,如“我们的节日”、“感恩父母”、观看电视后的感想等等;(4)其它:创设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多写多练,达到熟能生巧。最后,学校利用一切渠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促进共同提高。三、阶段性研究实践成果经过一学期来的实验与研究,我校课题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作文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研究中也获得理念与素养的提升,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1、学生的转变。课题研究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积累丰富了,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事物,勤于动笔,学生意识到自己身边无时不处都有写作材料,学生愿意表达;学生的习作呈现以下特点:感情真挚,叙述具体,视角独特,形灵活多样;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大为提高;学生的文章富有童趣,语言活泼生动,思想积极上进,受到了家长、同学的喜爱。2、教师方面。本课题研究为每一个真正投入研究的成员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在参与研究的同时,也改变和发展了自己,在研究中,实验教师首先努力寻找研究的起点,同时围绕问题进行资料收集、查找有关文献,请教专家同行,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解释及结论。教师通过自己的反思、研究和行为跟进,实现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进而从策略层面上提高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时态性”。教师正逐步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四、存在的问题1、课题研究中的比较研究还不够。我校位于县城附近,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教学平行班不多,如何通过比较研究,找准共同点,有待进一步研究。2、教育个案的研究内容略显薄弱,研究对象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找得不够准确,教育措施做法不多,与个案的交谈简单,个案培养效果还不是很明显。3、课题组成员工作不平衡。课题组成员因各方面原因对于课题分工专题的工作,从工作时间的投入、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的取得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某些成员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五、今后工作努力的目标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课题研究理念、研究预期的认识。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职责,完善研究方案和实验计划,精心筛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等具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加强实证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形成经验,指导教学。2、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外出考察学习,重点做好课题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找准共同点,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考评机制。3、编辑课题研究论文,整理档案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并进行经验推广。半年来,围绕课题我们作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还有许多不足,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坚信,有县教研室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与指导,有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一定会顺利的开展下去,并最终高标准结题。六、课题研究资金的来源和安排1、课题研究资金用于购买各种资料,订阅各种书籍报刊。2、平时课题研究组的讨论、会议、调查研究等日常开支。 李子乡中心校 2012年9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