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91802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及范围21.3主要研究结论5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72.1XXX概况72.2涉及片区基本情况8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23.1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4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选择174.1收集处理方案介绍174.2垃圾收集处理方案的确定24第五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规模275.1场址选择275.2项目建设条件285.3工程规模及内容的确定29第六章 工艺方案及设备选型466.1垃圾转运工艺方案的选择466.2工艺设计506.3辅助收运措施54第七章 辅助公用工程设计567.1建筑设计567.2结构设计577.3给排水和消防设计587.4电气设计597.5绿化设计607.6其他辅助设施60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618.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618.2污染物排放源及治理措施628.3节能68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29.1概述729.2设计依据729.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729.4消防739.5劳动保护措施74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7610.1组织机构7610.2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7610.3人员组成和培训76第十一章 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7811.1项目建设工期78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811.3建设进度保障措施79第十二章 项目招标方案8012.1编制依据8012.2招标内容80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313.1编制依据8313.2其它工程费用取费标准8313.3建设投资估算8413.4项目资金来源87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8814.1财务评价依据8814.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8814.3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9014.4财务不确定性分析9214.5财务评价综合结论93第十五章 社会评价9415.1社会评价的意义及内容9415.2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9415.3社会评价结论95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9616.1风险分析概述9616.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9616.3风险程度分析9716.4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97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9917.1结论9917.2建议100附 件:1、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工程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项目建设资金的承诺函;5、发改委立项批复;6、企业法人执照;7、组织机构代码证;8、税务登记证。75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2、建设单位XXX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3、项目法人XXX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地点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的建设地点为小坑村,垃圾站中转站分别位于XXX下河村、XXX镇XXX村、XXX镇XXX、XXX乡XXX村、XXX乡XXX村、XXX乡XXX村、XXX镇XXX村、XXX镇XXX村、XXX乡XXX村、XXX镇XXX村、XXX乡XXX村及XXX古村。6、建设内容及规模(1)设计处理规模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800t/d(其中梅江镇130 t/d);垃圾转运站总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670t/d,(其中XXX、XXX镇、XXX镇转运站设计日处理量80t/d,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设计日处理量50t/d,XXX乡设计日处理量30t/d)。(2)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4666.94m2(82亩),其中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占地62亩,XXX、XXX镇、XXX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占地各为1500m2,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转运站占地面积各为1000m2,XXX乡转运站占地面积800m2。总建筑面积25700,其中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建筑面积为20000,XXX、XXX镇、XXX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建筑面积各为700m2,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XXX乡转运站建筑面积各为400m2。各主要村落配套建设的垃圾屋由乡镇统筹规划,各村自行安排适宜地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场道路、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及污水处理、消防、通信、冲洗和洒水设施,以及停车场等配套工程,购置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转运及其他配套设备。7、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5.122017.12。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5967.8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39481.91万元,占总投资的85.89%;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3080.93万元,占总投资的6.7%;基本预备费为3405.03万元,占总投资的7.41%。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及建设单位自筹。1.2编制依据及范围1、 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垃圾转运站设备(JB/T10855-2008);(3)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文);(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7)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2013年7月);(8)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9)XXX城乡规划建设十二五规划;(10)XXX环境卫生规划(20092030);(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B1455493);(12)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2008);(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7)各乡镇概况资料及其他相关基础资料。2、 研究原则(1)本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作为乡镇片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有关专项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乡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遵循我国村镇和农村区域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本项目覆盖区域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3)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4)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3、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力求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论证。4、项目服务对象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XXX12个乡镇。分别为:XXX、XXX镇、XXX镇、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XXX乡。服务的范围为12个乡镇的镇域规划区及各主要村庄。1.3主要研究结论1、随着XXXXXX、XXX镇、XXX镇等12个乡镇经济与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垃圾的产量也相应的增加,建设先进的XXX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是十分必要和十分迫切的。2、目前采用国产技术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很多,且运行良好,因此采用国产技术可以降低工程投资,适合都县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的基本情况。3、经过厂址比选,本项目12个转运站及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的场址地形、地质地貌、电力、交通以及市政设施等条件良好,能满足本工程建设的需要。4、根据目前XXX12个乡镇的现状,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800t/d,转运站建设规模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670t/d,规模基本可行。5、项目的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项目涉及的12个乡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该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6、本报告通过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设计规模1.1资源化综合处理场t/d8001.2压缩转运站t/d670其中固村、XXX、XXX各80 t/d,XXX30 t/d,其余8乡镇为50 t/d。2总用地面积亩82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5700资源化综合处理场20000,缩转运站57004劳动定员人1405工程总投资万元45967.865.1工程费用万元39481.915.2其他费用万元3080.935.3预备费用万元3405.036经济分析6.1年均收入万元4660资源回收、有机肥、垃圾处理费6.2年平均总成本万元31656.3利润万元14956.4年均经营成本万元9656.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4.56.6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15.4含建设期6.7财务净现值万元2155.6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XXX概况XXX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全县辖24个乡镇,325个村(居)委会。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0.03万人。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处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5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XXX。XXX境内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有丘陵14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73%;山地1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3%。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境内一般高程300米至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处是南部XXX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XXX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县城多年平均日照1938.8小时,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XXX自然资源丰富,遍布全县各地,有植物、动物、矿物、太阳能、地热等主要自然资源。宁都是赣南著名的产粮大县,现有耕地76万亩,年产粮食8亿斤以上,占赣南总产的五分之一,自古就有“纵使三年两不收,仍有米谷下赣州”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形成了水稻、黄鸡、果业、蘑菇、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和茶叶、烟叶、蓆草、白莲、花卉、苗木等区域特色产业。宁都不仅是赣南“粮库”,还是资源“宝库”。全县有林地450余万亩,居全省第二。硫铁矿储量与开采价值居华东地区之首,锂辉矿为全国三大采矿点之一,铀矿储量大,稀土资源非常丰富。XXX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122.5亿元,增长9.7%;财政总收入9.2亿元,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增长14.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亿元,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0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5元,增长11.2%。2.2涉及片区基本情况1、梅江镇梅江镇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位于XXX中部梅江河畔,北纬26度28分,东经116度,地利、人和、山骏、水秀,为XXX治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东邻XXX乡、XXX乡,南毗XXX乡,西接XXX镇,北连安福乡、石上镇,境内地势平坦,四周多丘陵山地,319国道、临宁公路、昌厦公路横穿纵贯全境。全镇总面积206.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136亩,山地面积13589公顷,林地面积197044.5亩。辖23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267个村民小组,3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万人;总户数8.6万户其中农业户12833户,是宁都的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属全中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2、XXX乡XXX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XXX,东邻XXX乡,西连XXX城,北接政府驻XXX圩,距县城11公里。全乡总面积183.91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97个村小组,全乡总人口3.08万人,5883户。3、XXX乡XXX乡地处XXX东北角,距县城23.35公里。东邻广昌县;西接XXX乡;南靠石城县;北连石上镇。全乡版图面积189.1平方公里(约28.365万亩),其中山地22.647万亩,耕地2.3万亩,水域0.8万亩。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美誉。下辖九个村委会,83个村小组,总人口16023人。4、XXXXXX位于XXX东南部,距县城42km。东毗石城县,南连瑞金市,西、北接本县XXX镇、XXX、田埠乡。辖18村一居委会,人口4.9万,面积292平方公里,居全县首位,耕地4.6万亩,其中有林山地30.6万亩。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宁都的“边三角”之称。5、XXX乡XXX乡在XXX东南部,东毗田埠乡,南连XXX,西界XXX镇,北接梅江镇,距县城27公里,版图面积141.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会,194个村小组,总人口2.93万人。XXX乡东有田埠河、北有凤凰河,沿河两岸地势平坦,中部多丘陵。山林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2.5万亩,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6、XXX乡XXX位于市宁都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距赣州市150公里。XXX乡面积142.43平方公里;人口2.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万人;辖13个行政村,160个村民小组。7、XXX镇XXX镇是XXX南部经济、文化中心;距县城20公里,版图面积18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5.1万人。8、XXX镇XXX镇位于XXX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全镇版图面积78.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小组,人口33220人,约7000余户,劳动力17000余人。镇政府驻扎于盘龙窝。丘陵面积50097亩,耕地面积23389亩。圩镇距昌厦公路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土地肥沃。9、XXX镇XXX镇位于XXX南部,距县城18公里,全镇版图面积66.06平方公里,人口3.3万,耕地面积25037亩,辖15个行政村,166人村民小组。镇内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10、XXX镇XXX镇位于XXX西南部,是XXX南大门,也是“四县八乡”(即宁都、兴国、于都、瑞金四县,XXX、XXX、XXX、XXX、XXX、梅窑、葛垇、丁陂八个乡镇)的中心重镇。北纬26度55分至27度08分,东经115度50分至116度05分之间,主镇版图面积17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092亩,林地153000亩,水面9355亩,园地11665亩。全镇人口8960户共5.27万人。镇政府驻XXX村,距县城22公里,至赣州市区137公里。辖15个村委会共211个村民小组。11、XXX乡XXX乡位于XXX中南部,北纬26 23,东经115 58,总面积9433平方公里。东邻XXX镇,南接XXX镇、XXX镇、西连XXX镇,北毗梅江镇。乡人民政府驻XXX村叉路口,距县城8公里。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55个村民小组6881户28834人口。全乡有耕地面积20554亩,其中水田15454亩,旱地5100亩。全乡林地总面积68600亩,森林覆盖率达9942%。12、XXX镇XXX镇位于XXX西南部,镇区距XXX城25千米,东邻梅江镇、XXX乡,南接XXX镇,西界兴国县梅窖镇,北毗黄陂镇、蔡江乡。全镇现辖区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147个村小组,总户数6984户,总人口32594人。全镇面积179.84平方千米,有耕地近2万亩,山地面积20.2万亩,水域面积2.4万亩。13、乡XXX旅游景区XXX旅游景区位于XXX村,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目前有400余户,人口达2000余人,XXX是个聚族而居的古村。历史上的XXX富甲一方,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而名动江西。2014年,接待游客数量约为3万人次,XXX旅游景区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近期将申报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并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争创全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的旅游特色村。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3.1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1垃圾处理现状1、梅江镇垃圾处理现状XXX梅江镇的环卫工作由XXX环卫所负责。梅江镇生活垃圾通过垃圾车沿街收集后堆入垃圾房及垃圾池,然后通过箱式运输车运至X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由于梅江镇为XXX县城所在,而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直接转运至位于XXX乡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成本较高。2、其他乡镇垃圾处理现状目前,XXX乡、XXX乡、XXX、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镇12个乡镇的圩镇居民生活垃圾采取家庭生活垃圾放入门前垃圾桶,然后由保洁员每天一次集中将垃圾收集至简易的垃圾中转站,后由乡镇派车将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简易填埋处理。各村居民点生活垃圾目前尚未纳入收集处理范围,主要由农村居民自行焚烧、堆肥处理,或随意堆放、丢弃处理。各乡镇现有的垃圾处置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要求居住户将门前垃圾三包,居住户确保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无垃圾,确保杂物堆放整洁;二是要求对垃圾分类,并设定了定点放置点;三是在圩镇范围内设立垃圾桶,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四是组建一支圩镇垃圾清扫队伍,每日清扫圩镇两次,确保卫生整洁。3、XXX村垃圾处理现状XXX村的垃圾处理主要以堆焚为主,部分沿河自然村直接向河里倾倒,雨季洪水向下游冲。由于近年来,随着XXX古村的旅游开发,游客数量增加,直接焚烧对环境破坏很大。综上,项目区12个乡镇及XXX古村目前对垃圾的处置均为简易堆放、简易填埋或简易焚烧处理,简易堆放和填埋产生恶臭及渗滤液未作处理,堆放场运行过程中对周围水体及大气产生污染,焚烧垃圾采用的均是简易焚烧炉,无焚烧尾气收集系统,焚烧产生大量恶臭气体,不能满足垃圾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影响周边圩镇居民的生活,群众意见非常大。由于垃圾收集过程未能定时、定点进行,没有垃圾转运站,所以垃圾在收集与运输过程中产生臭味,孳生蚊蝇、老鼠等,使当地环境及当地居民在心理感受和身体健康上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垃圾收集、暂存及运输系统进行专业规划和更新改造。同时,必须及时清运村镇垃圾,避免对区域环境产生污染,以及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3.1.2项目区垃圾处理收费情况目前项目区各乡镇垃圾收费标准仍然执行XXX人民政府2004年批复的垃圾收费标准,具体收费水平如下:(1)居民户的垃圾处理收费按户每月收取,具体为5元/户月;(2)机关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为60元/吨;(3)企业用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为70元/吨。目前,本项目区已提出新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标准,并已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准备实施。新标准为:(1)居民户的垃圾处理收费按户每月收取,具体为5元/户月;(2)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用户的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为120元/吨;3.1.3目前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区各乡镇圩镇在快速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大量人口迁入,圩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现状环卫工作投入少、欠账多,环卫工作相对滞后,其发展落后于圩镇的建设。综合以上现状及项目区城镇发展规划分析,项目区各乡镇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环卫资金投入不足,现状环卫收运设施缺乏,给环卫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一定困难。(2)目前各乡镇垃圾临时存放点为简易的垃圾池,卫生状况差,影响圩镇景观,孳生蚊蝇、传播疾病、污染环境。(3)生活垃圾与有害垃圾未能分开收集、清运和处置,加之垃圾的处置形式为简易露天堆放或填埋、简易焚烧,未对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对大气、水体的污染比较严重。(4)各村居民集中区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现象较为普遍,农村“脏、乱、差”的状况较为突出,一些临河村庄习惯于将垃圾倒入河中,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给宁都城区生活饮用水造成安全隐患。(5)现有垃圾处理收费标准较低,不利于垃圾处理的企业化运作。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项目建设是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提升镇村形象的需要。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XXX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从国情上,要求乡镇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自身的环境卫生的建设。未来10年,是江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根据江西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提出江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围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从省情上讲,也要求乡镇要加强农村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本项目,将彻底改变当前项目区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实现村容整洁,形成农村新面貌。2、 项目的建设是保护项目区河流水体环境的需要。本项目区为赣江源头,保护好梅江水体,对保障XXX城河道水质及赣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证XXX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为建设赣南苏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3、项目的建设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目前,项目区的生活垃圾全部为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简易焚烧,且无规范的堆放场所,热天恶臭污染严重,雨天污水顺着雨水流入河道,对周边的土壤、水体和大气已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所以,及时实施本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健全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对推进XXX北部片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项目的建设有着国家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扶持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同时,国家环境保护部在总结一些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7月27日发布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填埋场卫生填埋”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列为重要的推广模式。X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11年底投入运营,以及2015年即将实施的“清洁工程”,通过清理存量垃圾,在各乡镇增设环保焚烧炉,这对XXX各乡镇来说提供了一个治理本镇环境卫生的契机。通过改善本项目区的垃圾转运系统,(1)靠近XXX城的乡镇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县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2)距离较远的乡镇通过结合XXX2015年“清洁工程”中的环保焚烧炉,在乡镇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废物利用及卫生填埋,这种方式也变得可行。这将大大改善城镇的环境和保护环境,提高乡镇的整体面貌,加快了乡镇的经济发展。目前是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最好的时机,也是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最好时机。通过建设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使项目区各乡镇成为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生态优良、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5、项目的建设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出台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就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本工程符合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方针。因此,为了促进本项目区12个乡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其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本工程是非常必要。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选择4.1收集处理方案介绍4.1.1常见的生活垃圾收集方法整个垃圾收运系统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部分组成。根据垃圾收运过程中是否存在中转环节,可将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中转收运系统和无中转收运系统。从收集垃圾的方式上,我国使用的垃圾收集方式主要有:车辆流动收集与收集站收集。车辆流动收集主要是利用收集车辆将各分散收集点的垃圾收集后送入垃圾处理厂的一种方式。收集站收集主要是利用小型垃圾收集工具(如:人力三轮车、板车、小型机动车等)收集垃圾后送入预先设置的垃圾收集站。在收集站积累垃圾至一定程度再将垃圾集中送入垃圾处理厂。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各主要城市相继投资建成了一些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转运站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结合点,起到现代城市处理垃圾的枢纽作用。它实现了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的集中化、压实化、封闭化。经过我国目前已建项目近年来的运行,其缩小垃圾体积、减轻垃圾质量、大容积全封闭运输、操作全自动化等优点,较大地改善了以前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落后、污染严重、操作繁杂、管理困难、效率低下等状况,为减少生活垃圾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环卫作业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4.1.2常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生活垃圾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高温堆肥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可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是一种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和目前大多数国家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焚烧是一种在有控制条件下,通过高温燃烧,使生活垃圾变成惰性残余物,并对燃烧余热加以利用的处理方法。与卫生填埋相比,具有占地小、场地易选择、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7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彻底等优点。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燃烧值高于5000J/kg,卫生填埋场地适用经济发达地区。高温堆肥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对生活垃圾进行发酵、生物分解、使垃圾达到无害化,并获得堆肥制品的处理方法,它通常有好氧与厌氧,静态与动态,密闭与敞开,以及间歇与连续等多种方式,主要处理垃圾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效果。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大于40%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分类收集和分选等手段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纸、塑料、玻璃和金属等可利用物质,以实现资源的再生与循环利用。4.1.3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1) 现状分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技术已很成熟,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收集方面,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分类收集;在运输方面,基本采用密闭压缩运输;在处理方面,广泛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四种处理方式。(2) 发展趋势发达国家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一般原则是:首先通过分类收集尽可能地对生活垃圾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地对生活垃圾中的可生物降解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地对生活垃圾中的可能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这里“尽可能”的含义就是以经济条件许可为前提。*提倡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对生活垃圾尽可能地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可能地对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这是发达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共识。*鼓励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在发达国家也属于资源回收利用的范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各种堆肥方法中,目前应用最多的仍是条形堆肥和家庭仓式堆肥等好氧堆肥系统。厌氧消化处理是一种在厌氧状态利用厌氧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快速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好氧堆肥相比,改变了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管理复杂和有气味等问题,具有过程可控制、易操作、生产过程全封闭、能源化效果好、产物可计量和再利用等特点,对厨余垃圾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处理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为好氧堆肥的两倍。目前这种技术在欧洲已得到较多利用。*稳步发展垃圾焚烧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因为具有占地面积小、选址容易、处理快速、减量化显著,无害化彻底以及可回收焚烧余热等优点,已在发达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预计在将来仍会继续得到发展。*填埋是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作为垃圾最终处理手段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因为旧的垃圾填埋场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新的垃圾填埋场选址困难和由于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致使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填埋场被迫关闭,垃圾填埋处理率将有下降趋势。据美国环保署(EPA)预测,美国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将由目前的2000多座下降到2015年的1000座左右。污染控制措施不断完美,向大型化发展和对进场垃圾的有机物进行限制是垃圾填埋技术的发展方向。4.1.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1) 现状分析我国目前有大、中城市668座,每年共产生城市生活垃圾1.5亿t。在收集方面,基本以混合收集为主;在运输方面,则是密闭压缩运输、密闭运输和敞开运输并存;在处理方面,处理率在50%左右,其中卫生填埋占总处理量的80%,堆肥占18%,焚烧占2%。*填埋技术现状填埋技术目前仍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根据环保措施(主要是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填埋气体导排、渗沥液处理的虫害防治等)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我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可分为3个等级。简易填埋场:这是几十年来在我国一直沿用的填埋场,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考虑环保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这个等级。这类填埋场可称为露天堆置场或简易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受控填埋场:这类填埋场目前在我国也占有一定比例,其特征是,有部分环保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然有比较齐全的环保措施,但不能全部达标。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沥液处理、每天覆盖等不符合卫生填埋场的技术要求。原因是运行经费的不足。卫生填埋场: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既有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环保标准。近几年我国建设的众多填埋场多属此类。*堆肥技术现状垃圾堆肥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常用的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可分为两类。简易高温堆肥技术:工程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采用静态发酵工艺,环保措施不齐全,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简易高温堆肥技术一般在中小型城市应用较多。机械化高温堆肥技术: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机械化程度高,一般采用间歇式动态好氧发酵工艺,有较齐全的环保措施,投资运行费用高于简易高温堆肥技术。该技术在我国曾有过辉煌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均建有这类堆肥厂。但由于堆肥质量不好,产品销路不佳,收不抵支而难以为继等原因,到1995年为止大多数先后关闭。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仍在运行。*焚烧技术现状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但目前尚没有研制出完全满足环保要求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化焚烧技术与设备,但通过垃圾分类可满足环保要求。(2) 发展趋势*卫生填埋处理的发展趋势填埋处理作为垃圾处理的最终处置手段,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由于填埋的卫生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填埋场的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因而新垃圾填埋场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填埋空间,普遍采用垃圾压实手段,以提高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垃圾卫生填埋的污染控制将得到逐步加强,主要措施有:采用人工防渗层,提高垃圾防渗水平;加强渗沥液收集和处理,防治水污染;对填埋气体回收利用,保障填埋场安全和减轻大气污染;为提高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率,同时也为减少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产生,对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的有机物含量进行限制。*堆肥处理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垃圾成分的变化趋势,由于居民气化率的提高,当垃圾灰渣显著降低后,厨余类有机物就成为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出发,厨余类有机物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使其来源于自然再回归于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有很大的发展需求和潜力。实现垃圾的分区、分类收集和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将是影响今后我国垃圾堆肥处理的关键因素。*焚烧处理的发展趋势目前,制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可靠、实用的国产化焚烧处理技术,垃圾特性及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其中资金短缺是关键因素。据测算,目前我国引进焚烧设备的垃圾焚烧厂的单位处理投资为40万-70万元/(t/d),如果按综合折旧年限15年计算,其折旧成本就达88.9-155.6元/t,可见垃圾处理建设投资成本需求缺口很大。因此,目前正在或计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城市均为北京、广州、成都、厦门、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在较理想的条件下,预计在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处理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10%左右。江西省近年来积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级以上城市均建设了或正在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县级以下城镇,因为资金等问题,现有的处理设施多为简易堆放场和简易堆肥厂,一些小城镇也建设了小型简易垃圾焚烧装置,通过垃圾分类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同时自2010年以来,在城市近郊的小城镇建设了生活垃圾中转站,其建成运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照样本。4.2垃圾收集处理方案的确定4.2.1本项目区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根据XXX12个乡镇垃圾收集系统的现状,在参考国内城市的垃圾收运方式方面的经验,本项目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采用收集站进行收集转运,然后通过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处理后运作生活垃圾填埋场。4.2.2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根据XXX本次拟建的12个乡镇的经济、人口、社会等实际情况,并且结合目前XXX及周边的情况,临近县城的乡镇运转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内的填埋,距离较远的乡镇采用垃圾分类后进行环保焚烧处理、废物利用及卫生填埋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可行的。对于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本工程提出以下四个方案来进行比较:方案一:各乡镇单独建设卫生填埋场此方案优点:可以根据乡镇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合适大小的填埋场,满足自身的要求。此方案缺点:各乡镇自建卫生填埋场,需增加配备一整套填埋场人员和填埋机械。对于各乡镇的经济实力要求很高。同时,日后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对乡镇的财政能力要求也很有高。方案二:12个乡镇合建一个卫生填埋场此方案优点:12个乡镇合建一个填埋场,有利于分担日后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费用。同时,因为距离近,对于垃圾运输至填埋场也非常有利。此方案缺点:合建填埋场同样需要配备一整套填埋场人员和填埋机械。对各乡镇带来经济压力,以及在运营过程中需协调各乡镇,这将对日后填埋场的管理带来不便。方案三:各乡镇垃圾全部转运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内的填埋此方案优点:各乡镇垃圾转运至已建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于各乡镇来说,相比方案一和方案二省去了建设运营填埋场的费用,在时间上也对乡镇有利。可以直接处理现有的垃圾,不会因为在建设填埋场期间而导致一部分垃圾不能卫生填埋。此方案缺点:各乡镇需配备适量的转运车辆,并加强乡镇的垃圾收集管理与收费工作。由于有些乡镇距离县城较远,且经济较为薄弱,运输成本等运营成本过高,乡镇难于负担。方案四:临近县城的乡镇运转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内的填埋,距离较远的乡镇采用垃圾分类后进行环保焚烧处理、废物利用及卫生填埋。此方案优点:通过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靠近县城的乡镇垃圾转运至已建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离较远且经济相对薄弱的乡镇进行垃圾分类后进行环保焚烧处理、废物利用及卫生填埋,这对于各乡镇来说,相比于上述三种方案来说一方面省去了建设运营填埋场的费用,同时综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可持续性的对垃圾进行处理,达到垃圾处理的最大效果。此方案缺点:一方面要加强乡镇的垃圾收集管理与收费工作,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引导群众的垃圾分类处理理念,并做到后期垃圾分类效果明显。经过对上述四个方案的比选,本工程推荐采用方案四,即临近县城的乡镇运转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内的填埋,距离较远的乡镇采用垃圾分类后进行环保焚烧处理、废物利用及卫生填埋。因为此方案是有现实基础。(1)2011年底,XXX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使得靠近县城的乡镇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方案得到实现。据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XXX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填埋库的设计库容为65万m3,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仅接收XXX城市生活垃圾时,即年占用库容2.6万m3),已于2011年建成。二期填埋库设计库容为80万m3,设计使用年限为32年。由于本项目垃圾为先压缩再转运至XXX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将大大减少垃圾占用库容(本压缩方案可使一吨垃圾的体积压缩至0.8m3左右),同时通过建设XXX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填埋场的合理使用年限,应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的规定。(2)按照方案四的实施,将使各乡镇改善自身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将对各乡镇的环境卫生工作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方案四实施后,垃圾转运车辆将实施密闭化,减轻了运输途中的污染,也有利于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同时,环卫设施的完备,将能大大提高垃圾收集率,减少垃圾车辆的亏载现象,对于乡镇环境卫生的工作提升得到了具体的体现。(3)XXX2015年实施的“清洁工程”对各乡镇的存量垃圾进行大规模处理,并加大垃圾处理的扶持力度。通过考虑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填埋场卫生填埋”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列为重要的推广模式,大大改善城镇的环境和保护环境。综合上述,确定采用依托城市已建成的卫生填埋场以及XXX实施的“清洁工程”计划来处置各乡镇的生活垃圾的方案是经济、合理、可行的。第五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规模5.1场址选择5.1.1选址原则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27-200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等相关标准,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场地选择需满足下列条件: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3.选址应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转运站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立交桥或平交路口旁;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焦场所。5.1.2场址选择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根据XXX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乡镇规划,经过收集资料分析及野外现场踏勘调查分析,确定拟建的场址分别位于小坑村、XXX下河村、XXX镇XXX村、XXX镇XXX、XXX乡XXX村、XXX乡XXX村、XXX乡XXX村、XXX镇XXX村、XXX镇XXX村、XXX乡XXX村、XXX镇XXX村、XXX乡XXX村及XXX古村。5.2项目建设条件 1、工程地质XXX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2、水文条件流经宁都城区的主要河流有梅江河、下东江和竹坑河,下东江和竹坑河是梅江河的支流。梅江河,属赣江水系,发源于肖田乡王陂嶂,自北向南流经肖田、洛口、东山坝、石上、XXX、梅江、XXX、XXX、XXX、XXX等乡镇。全长145.2公里,至于都境内龙石嘴处流入贡水,大小支流572条,近似一针叶树枝状,流域面积3727.36公里。县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4.18万千瓦,可开发量7.12万千瓦。3、气候和环境条件XXX属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根据赣州市环境监测结果,建设场地的大气分别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96)的二类标准,NO、SO2指标在标准中处于一级标准范围内,噪声基本达到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6)中二类区标准。4、区域规划情况建设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属于一般环境功能区域,该项目建成后不会影响原有生态系统和功能;该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现有环境水平。5、社会环境条件本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解决12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必将达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6、公共设施条件本项目建设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之间接入市政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要求。7、施工条件项目建设区交通便利,地质条件适宜,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建材供应方面,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水泥、砂、石供应都很充足,而且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地势条件也很好。XXX有着多年的市政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5.3工程规模及内容的确定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的确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以转运站设计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定。因无产生生活垃圾的实测资料,据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2006),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按以下方法计算:QK.nq/1000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人数;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无实测值时可取值0.81.2,本工程取1.0K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可取1.31.5,本工程取1.4。本工程的服务对象为XXX梅江镇、XXX镇等12个乡镇。12乡镇人口预测采用乡镇各自规划的人口预测的数值。以下就各乡镇分别叙述。5.2.1梅江镇建设规模1.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014年底,梅江镇人口15.7万人,根据XXX总体规划,按7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未来人口数,预计2015年、2019年、2024年的垃圾量如下表:表5-1 梅江镇垃圾产生量预测表年度乡镇人口(万人)人均垃圾日产量(kg/人.d)日垃圾产量(吨)201515.81 1158.10 201916.26 1162.57 202416.83 1168.34 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1.4168.34235.682402.建设内容的确定梅江镇由于为XXX城所在地,且其生活垃圾处理由XXX环卫所管理,考虑城区范围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及拟建项目涉及的12个乡镇的生活垃圾经压缩转运后,运至XXX生活垃圾填埋场,根据XXX环卫设施十二五规划、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2006)及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资源利用技术要求,梅江镇境内不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通过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从而方便服务于项目涉及的12个乡镇的运输量及减少梅江镇境内的运输成本。但梅江镇距圩镇最远的村落在5km以上,且垃圾量约为100吨/日,因此应配备一台中型机动车收运较远村落的垃圾。圩镇及附近村落的垃圾收集拟购置小型密闭电动保洁车以代替人力三轮车,同时增加垃圾运输车来加强收集转运能力,满足乡镇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根据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资源利用技术要求,梅江镇主要建设内容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妇产科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