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84820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与供给研究研 究 综 述本课题缘由本课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项目,闭门造车的经院式研究既难于理清理论脉络,亦无助于推动生命教育实践,为此,“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与供给研究总课题组研究决定,面向全国推广这一课题,以便凝聚智慧,形成合力,深化理论,推动实践,使生命教育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共识和一致行动。为确保本课题研究和推广的“部级”水准,我们成立了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与供给研究顾委会和专家指导组。总课题组决定从2011年1月起面向全国中小学、研究机构及广大教师组织子课题研究及实验基地建设。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青少年。大英简明百科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青春期(puberty)与成人期(adulthood)之间的过渡时期(约十二二十岁)。特征是生理方面的改变、性情绪的发展、努力寻求认同、思考模式从具体进展到抽象。一般被视为是一段情绪高涨和充满压力的时期(大英百科公司,2004)。本课题“青少年”指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以及中学生年龄段的失学者。(2)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正确看待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3)生命教育缺失。主体缺失:生命教育执教教师质量、数量不足;客体缺失:生命教育未普及,大部分青少年未能接受生命教育;载体缺失:生命教育途径单调,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保障缺失:在政府、社会、行业、家庭、学校未形成立体保障系统。(4)生命教育供给。针对缺失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而言,弥补诸方面的空白、薄弱和不足。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国外。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进行,一是生命教育,一是死亡教育。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Life Education)的研究。Education for Life(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的J. Donald Waiters于1968年提出,迄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J. Donald Waiters(2003)认为教育是融书本学习和人生体验于一体的过程。另一种生命教育是Life Education,由澳大利亚的Rev. Ted Noffs牧师在1974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1979年,新南威尔士州(NewSouth Wales )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LEC)。目前,LEC己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Gary D. Borich & Martin L(2004)、Bargh、McKenna&Fitzsimons(2002)、Rasths L、Harmin M. & Simon S(1978)、王定华(2008)等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了详细介绍。死亡教育的研究。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乃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美国早于20世纪50年代就认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60年代开始在高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广死亡教育;70年代末美国的死亡教育己经在各级学校基本普及。1977年第一种死亡教育专业期刊死亡教育也于美国创刊(1985年更名为死亡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西方其他国家也开始关注死亡教育和死亡学研究,如前联邦德国实施了“为死所作的准备教育”,并出版了教科书。(2)国内。从台湾教育当局于1997年底在中小学正式推广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已经生根十余载。其间,许多教育研究者都给予生命教育极大关注。生命教育的内涵。一是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郑晓江,2000;阎光才,2002),二是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冯建军,2007),三是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王学风,2006;李靖茂,2007),四是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持续过程(程红艳,2001;刘济良,2004)。生命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应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盛天和(2006)认为香港的生命教育内容注重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但其核心内容大致相同。徐秉国(2005)认为,台湾生命教育的内容极具鲜活性,更多地注重各自的实际需要,以人为主体,从生活经验出发,具体内容因教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廖晓萍(2008)等认为,学前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重在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盛天和(2006)认为,生命教育应由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倡导,并与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互动。张振成(2002)认为,可以按照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将生命教育的内涵融入各课程学习领域教学中,具体实施途径包括认知的、讯息的教导,个人的、情感的经验分享。冯建军(2008)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力。游兆和(2008)从词源学角度求证价值真义,提出从主体性角度把握生命价值。赖雪芬(2005)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还有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教法与教师(张振成,2002;刘济良,2004;钮则诚,2006;高德胜,2006;冯建军,2008;裴娣娜,2008;韩跃红和常锡光,2009)。综上所述,我国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关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和供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生命教育自2004年由刘济良首倡,之后陆续有辽宁、上海、湖北、云南及一些市地在所辖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现在正有在全国铺开之势。实践呼唤生命教育理论取得进一步突破。本课题从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和供给”视角展开研究,有助于为生命教育理论发现问题,促进生命教育理论的发展。同时,“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本课题可为改进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证研究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进行质与量的把握,寻求加大生命教育供给的有效途径。具体目标是:(1)对我国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考察,作出综合及分项的评估;(2)探讨制约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实效的理论盲点和实践误区;(3)提出提高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和保障系统。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充足的生命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现状评估。梳理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现状,从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课程、教材和教法等方面展开研究。(3)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理论追寻。生命教育赖以开展的基础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心理学、教育学外,社会学和哲学等都把生命及生命教育纳入研究视野。比如前期研究发现,在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中,心理健康问题所占比例不足10且不直接相关,这与以前的判断迥异;哲学对价值的研究正在取得突破,将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思考和设计。(4)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国际比较。借鉴生命教育开展较早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原创”与“拿来”相结合,扬长避短,少走弯路。(5)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内容改进。首先,需要把死亡教育引入青少年生命教育。其次,生命教育应分不同层面,生存意识与生存能力教育、生活态度与健全人格教育、理想信仰与真善美教育、科学艺术与创新精神教育都应作为生命教育的内容。(6)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方法改进。研究发现,贪“大”崇“高”的效果并不好,生命教育应该从原点出发循序渐进,不同层级的教育内容应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教育方法以有效为标准,以形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生命教育氛围为最佳。本课题的研究假设(1)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并提高其效果;(2)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需要理论、政策与实践和宏观、中观与微观的立体推进。本课题拟创新点总课题组拟创新方向:(1)从缺失与供给视角研究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提出生命教育的缺失与供给这一命题并进行系统研究;对调整生命教育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已有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全面、深入,国内也有了这方面的实践,但实践效果需要进行评估,为推广生命教育实践提供参考。(2)将失学青少年纳入生命教育对象。失学青少年在中西部农村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是绝对数量不能忽视。他们由于比较分散,而且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所以是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难点之一。本课题将研究关于这一人群生命教育供给的缺失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子课题拟创新方向:根据子课题选题而定,以弄清理论问题,推动教育实践为目的,寻求创新的突破口。本课题的研究思路(1)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生命教育,而青少年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时期。(2)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少情况需要质与量的评估,这是发展理论、改进实践的重要环节。(3)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国际比较可为我国提供借鉴。(4)青少年生命教育可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完善。(5)提出政策建议和所需要的保障系统。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与供给问题,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数据。没有类似年鉴等资料提供的二手数据可以获取,只能通过文献研究,确定需要的数据,然后通过调查(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另外,为了提出有建设性的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除了依据文献、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国际比较进而批判性地借鉴是一个有效的办法。(1)问卷调查法。课题组将根据对文献的研究,包括学习前贤们采用的问卷,确定本课题需要了解的问题,编制问卷。利用课题组与一些中学和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采用代表抽样实施问卷调查。虽然代表抽样调查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但可以产生一些想法,对调查内容进行初步的认识。(2)访谈法。首先,失学青少年比较分散,填写问卷比较困难,所以采用访谈法,了解对在校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的有关方面。失学青少年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小城镇,本课题组成员有6个来自于农村和小城镇,可以利用春节期间失学青少年回家过年的机会,由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家乡进行比较集中的访谈。这样做虽然调查的样本较少,但可以在调查深度上做得更好。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小型会议的方式对在校青少年即初中、高中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青少年对生命的看法和关于生命教育有效性的看法。(3)比较法。一是对在校青少年的问卷调查结果与访谈结果进行比较;二是对失学青少年和在校青少年的访谈结果进行比较;三是进行国际比较。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文献梳理,阐述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2)阐明研究目标,确定课题研究边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编制问卷,实施问卷调查、处理与分析。(4)访谈,包括对在校青少年的访谈和对失学青少年的访谈。(5)进行国际比较,为加强和改进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借鉴。(6)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本课题预期成果1. 阶段成果调研报告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学术论文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国际化比较及启示;学术论文失学青少年生命教育供给研究。2. 最终成果学术论文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评估研究;研究报告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与供给研究;专 著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与供给研究3成果转化指导基层学校构建生命化校园;强化各学科教学的生命意蕴与生命品味;提高师生生命意识,减少校园内不重视生命事件的发生率;搭建青少年生命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