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72298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CONTENTS第一篇:建筑行业面临转型智能建筑三个发展方向凸显1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1方向二:现代化建筑工业转型3D打印是绝对不能缺席的“狠”角色3方向三: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3第二篇: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被看好市场发展以节能环保为主4第三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6第四篇:房地产快速发展分析智能建筑行业助城镇化建设8第五篇: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10第六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局面处于混乱122、系统集成商的水平不高。133、缺乏原创产品。13第七篇: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15第八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竞争大17第一篇:建筑行业面临转型智能建筑三个发展方向凸显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智能建筑作为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包含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目前,中国建筑行业将面临三大转型方向。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在“互联网+”浪潮下,建筑行业出现一个新词智能建筑。只有两张床大小的迷你卧室,电钮一按自动转换成一间智能办公室;房屋墙体开裂了,涂上纳米“创可贴”,裂缝即强劲弥合拥抱互联网的建筑,就是这么的“潮”!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提升,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都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而这些技术手段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进而作用于建筑行业,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嫁接“互联网+”是智能建筑发展的热门趋势。智慧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而“互联网+”理念的植入,为“智慧建筑”大厦的构建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必定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各地,均已把智慧建筑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予以重点推广。目前,我国智慧建筑市场产值已超过千亿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未来市场可达数万亿元。虽然国内智能建筑发展火热,但智能建筑行业还处于混乱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各方配合不默契。配合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有着不同的智能化要求。第二、系统集成商的水平不高。智能建筑市场主要在建筑领域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工程各种要求。怎样把好的东西用好,要有设计、规划、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的流程,在这当中,与系统集成商的水平相关,系统集成商要与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很好结合。第三、缺乏原创产品。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总结一句,虽然目前智能建筑发展局面较为混乱,但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都与智能建筑联系密切。在市场自发需求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方向二:现代化建筑工业转型3D打印是绝对不能缺席的“狠”角色除了自动化设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筑行业转型,还有一个“狠”角色是不能忽略,它就是3D打印。3D打印进入建筑行业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建筑模型,此类模型或用来为客户展示房屋样式,或被摆在家中当做艺术品欣赏,虽创意十足,但却是3D打印在该行业中最低级的应用。随着技术进步,如今3D打印实体房屋已被证明其可行性,一些3D打印实体房屋也陆续在世界各地出现。从技术角度讲,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一栋实体房屋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印出各房屋部件再进行后期组装;二是直接打印出成型房屋,后期仅需按要求安装门窗等即可。总体而言,由于3D打印结构是一层一层建立起来的,因此,无论上述哪种方式,都允许工程师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改造等方面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如果说后期组装是3D打印建筑目前可行的模式,那么,一次性打印实体房屋将是未来主流发展趋势。第一,传统房屋成品都是通过人工修砌、机械切割等方式制造而出,站在房屋设计者角度,或许会在精度和美观度方面有所偏差,而3D打印机由电脑操控,只要有数据支撑,便可将任何复杂的设计模型快速、精确地制造出来;第二,3D打印可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同时大大降低制造门槛和时间周期;第三,3D打印可极大节省人力成本及材料成本。由于摒弃钢结构,目前3D打印房屋主要材料来自混凝土、塑料等,部分材料甚至可用回收废料代替。此外,3D打印建筑的高可行度,为科学家“建筑智能化”构想提供了良好基础。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3D打印技术的引领下,建筑产业由“建造房子”向“制造房子”模式转变已成趋势。但是有一点需要提出,3D打印建筑只是刚刚诞生,还缺少必要的安全和质量的规范。能否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方向三: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之前看到一段小视频,视频内容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操纵几架无人机搭建起一座长7.3米能支撑一个普通成年人体重的绳桥。视频显示,这些底部安装线轴的无人机能把绳绕在脚手架横竖两根杆的交叉处,还能牵着绳穿梭在脚手架之间,编织成一张网,也可以说是一座绳桥。它们有时单独施工,有时两架无人机一起编织绳桥。这个视频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无人机完全可以独立实现全部的建筑行为,虽然暂时的建筑成果承重能力有限,但这已经足够说明无人机的应用潜力。事实上,无人机最为关注的发展潜能在于其替代部分人类工作的可能性。诸如建造绳桥这种,存在一定危险性和困难性的工程,无人机的存在显然成为了建筑工作者的福音。建筑专家认为,能飞行的机器比传统建筑机器有很多优势,尤其是,他们能到达空间任何一点并能飞进或环绕任何已有的物体。除了无人机,机器人是建筑行业的另一个福音。有了机器人的存在,建筑施工即将进入到新时代。可以先给大家说个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案例。在美丽的香港维多利亚港湾,香港新世界大厦正拔地而起,但这座大厦的外防护架与传统的竹竿脚手架不同,它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能够自动提升的全金属脚手架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建筑施工防护机器人。这种新型建筑防护施工机器人不仅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提升迅速,而且操作简单,每层提升两个人就可以搞定,节省了大量人力,这对人工费很高的海外市场来说,仅此节省的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着。事实上,建筑施工防护机器人已在迪拜、新加坡、澳门及国内等中心城市多个项目成功使用。在建筑行业,砌砖机器人也是“神”一样的存在。那些在烈日下工作的砌砖工人非常的辛苦,而随着砌砖机器人的出现,并开始大量投入应用,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篇: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被看好市场发展以节能环保为主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由我国自主创立的闪联标准IGRS)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被正式接纳为ISO国际标准,成为第一个来自中国的ISO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信息产业在ISO领域的空白。闪联标准为数字家庭、智能家居环境下的3C设备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提供了平台。数字城市建设、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给建筑智能化市场带来了商机无限的发展前景。目前,智能化已扩展到各类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住宅小区、智能校园、智能医院、智能体育场馆等等。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400亿平方米建筑存量需节能改造,同时每年竣工房屋建筑约20亿平方米,预计至2020年新增房屋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可以预见,在下一轮国际性科技经济市场竞争中,智能建筑将是一个最大的战场。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我国智能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市场前景仍然巨大。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三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近年来,我国智能建筑的普及率逐年攀升,至2011年,我国智能建筑建设投资占新增建筑建设总投资的比例为17%左右。一般普通建筑的智能化投资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国普通建筑中,智能化投资比重约为总投资的3%左右。而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400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我国智能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市场前景仍然巨大。未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断推进、科技发展不断进步,以及节能减排成为大趋势,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15年国内建筑行业总产值能够达到266597亿元,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316.4亿元。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四篇:房地产快速发展分析智能建筑行业助城镇化建设随着房地产市场十多年来的迅猛发展,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能建筑行业相依托,带动与城镇化建设相配套的众多领域的发展。有业内专业人士认为,作为多系统行业,智能建筑还有许多行业标准需要完善。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发展,同时也是智能建筑行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潜力极大,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其产业带动作用更是不容小觑。智能建筑将为城镇化建设的落地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与之配套的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供暖系统、燃气系统、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控制系统、传动、通用传感器、过程仪表、变频器等自动化产品将会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智能化教育,智能医疗的应用也会非常广泛,如在医院里会采用电子查房等技术手段。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对建筑智能化日益重视,高档商业楼盘、政府办公楼、智能化家居、体育场馆等建筑对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也更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五篇: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高新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巧妙结合,是众多学科、众多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举推进,智能建筑的市场也不断扩大,给系统集成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系统是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集成系统构成包括智能化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功能实施,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建筑系统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确保对各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并且应以建筑物的建设规模、业务性质和物业管理模式等为依据,建立实用、可靠和高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实施综合管理功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对建筑智能化日益重视,高档商业楼盘、政府办公楼、智能化家居、体育场馆等建筑对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也更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随着智能建筑的推进,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系统的需求也将呈现上升趋势。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六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局面处于混乱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20年,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及产业链,智能建筑工程已经普及到了各种类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设及相关行业。与传统的建筑领域相比,智能建筑行业绝对算得上是大建筑业里的“少壮派”:起步晚,发展快,而且以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著称,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对建筑智能化日益重视,高档商业楼盘、政府办公楼、智能化家居、体育场馆等建筑对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也更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都与智能建筑联系密切。在市场自发需求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十分乐观。目前我国国内智能建筑发展火热,但智能建筑行业还处于混乱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各方配合不默契。配合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有着不同的智能化要求。2、系统集成商的水平不高。智能建筑市场主要在建筑领域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工程各种要求。怎样把好的东西用好,要有设计、规划、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的流程,在这当中,与系统集成商的水平相关,系统集成商要与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很好结合。3、缺乏原创产品。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篇: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当其他行业都如火如荼地与互联网拥抱时,建筑行业与互联网的关系似乎仍然缺乏让人振奋的“痛点”。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智能家居、绿色建筑、节能楼宇这些我们原本并不陌生的概念,因为物联网、云计算等IT技术的快速发展,又有了全新的含义。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由它带来的想象和变革,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革命性的。绿色、智能、连接一切、环保、个性化让我们大开脑洞,看看建筑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懂你”。 据统计,我国智能建筑工程量相当于欧洲智能建筑工程量总合,约占世界总量50%。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也已超过5000多家。资料显示,2014年国内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未来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爆炸性地增长时期。“物联网是比移动互联网更重要的变革。万物互联,彼此之间有各种不同沟通的机会,会提供给人类更多更好的服务。”3月2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科技创新大讲堂上如是说。 的确,这种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在建筑领域,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绿色建筑、节能楼宇成为大势所趋。新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智能建筑也朝着网络、人性、个性、绿色的方向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来说其影响将是革命性的。”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范同顺教授说,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设备经传感器联网比比皆是,TCP/IP 网络平台支撑了大部分智能建筑子系统。 时光倒转到1989年,我国第一座智能型建筑北京发展大厦拔地而起。 随后,从早期的上海博物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到北京2008奥运会场馆、上海2010世博会园区20多年来,智能建筑的星星之火已然形成燎原之势。“事实上,北京发展大厦引入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出于解决当时刚刚引进的中央空调等建筑设备设施的高效管理问题,并没有刻意渲染它的智能。”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说。黄久松透露,上海博物馆在建设初期甚至都没有想到过“智能建筑”这个词,只是为了保证现代化博物馆“文物安全第一”的要求,才建立了与保护文物相应的楼宇自动化、安全技术防范等智能化系统。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如今,无论宾馆饭店、办公大楼、金融保险、医疗教育、车站机场等等,只要是大型公共建筑,那就一定是智能建筑。“只是根据实际需求,智能化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黄久松笑言。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约20亿,其中公共建筑和商业地产建筑约4亿,政府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住宅地产约16亿。据此测算,前者工程总投资大约3200亿元,后者大约800亿元,两项总合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八篇:智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竞争大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绿色、节能、科技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建筑企业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的渗透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存在明显的市场过度竞争和市场分割严重的特点。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充分分享智能建筑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合同文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