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58736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6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9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9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篇一)区政府:*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战略部署和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A复查整改为抓手,解放思想,对标找差,聚焦特色,开拓奋进,较好的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年度任务。一、*年度主要工作(一)景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1、精心举办第32届中国秦淮灯会。今年灯会首次采用“凭票进入”新举措,以提前疏导、化解观灯客流高峰,但灯会期间核心景区观灯人次仍超过470万,元宵节当天累计客流达58万。管委会迎难而上、全力投入,牵头编制灯会风险评估报告,下发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共47个,积极配合公安、大麦网及三大运营商,落实好“凭票进入”,认真做好灯会期间设施维护管养,加大卫生保洁力度,强化高效执法管理,高度重视安全保障,全面完成32届秦淮灯会“平安、精彩、圆满”目标任务。下半年,着手启动第33届秦淮灯会筹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扩大影响、带动产业、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等更高要求,会同文旅集团先后赴上海、西安、自贡、韩城进行学习考察,结合外地经验和秦淮灯会的特点,形成了灯会总体策划方案,提出了限时封闭运作,引入国际先进艺术装置、与西安联办“双城灯会”等多项亮点工作,力求打造一届有情怀、有震撼、有活力、有气势、平安圆满的灯会。2、微处入手推进景区精细化管理。一是从抓烟头着手。全面落实路长制和网格化综合管理,持续开展“垃圾不落地、景区更美丽”等活动,加大巡查清洁力度,强化吸烟者劝导提醒,开出全区第一份违规吸烟罚单。二是从抓“臭豆腐”着手。通过反复宣传造势、多部门联合施压、昼夜巡查控制,坚决取缔有异味的经营项目,共清查商户35家,下架处理18家,设置橱窗封闭改造8家,关停转向外卖窗口27家。三是从抓“小餐饮”着手。突出排水许可、环保达标、食品安全、市场规范,开展核心景区餐饮商户集中排查整治和培训,问题商户整改率、证照齐全率、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率均达100%。四是从抓投诉处理着手。完善景区综合投诉快速反应机制。旅游消费投诉实现了小额争议投诉先行赔付机制。放大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成效,成功创建江苏省首批“诚信示范街区”。入选中国优质服务景区100强,得分仅次于北京故宫。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主管部门收集了3841组有效数据,游客对景区的综合满意度达98.9%。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控,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开展正面舆论引导,1-9月省级以上媒体对景区正面报道近50次。3、多措并举实施景区业态管控。高度重视核心景区业态无序低端问题,加大课题调研力度,将夫子庙特色街区业态提升作为年度重大课题以及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内容,在广泛调查收集数据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业态提升解决路径,形成书面调研成果。兜底梳理核心景区商铺产权和经营控制权情况,探索建立省市属国有房产的协调机制,推动景区主入口、重要节点房产的回购、回租工作。收集私有房产租赁动态信息,提前做好介入和引导,从源头上对新进业态进行筛选把关。通过全面调研、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一条硬景观打造与软文化植入相结合,引导扶持与整治淘汰相结合,准入控制与现状消化相结合,政府统筹与市场自主相结合,依法规范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业态管控新思路。(二)行政执法权力行使更加规范1、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一是全面履行法规授权审批职责,承担对景区内建设活动、大型游乐和商业展销活动、设置广告、摆摊设点等行为的行政许可。截至11月底,共办结各类行政许可35件,按时办结率100%,无投诉、行政应诉和错案发生。二是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按照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服务创业创新要求,推进“不见面审批”,审批科通过预留双方电子邮箱、微信等方式,为申请人递交材料、意见反馈提供线上渠道,并采取实地勘察、上门指导、电话沟通等多种服务方式,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三是加强法治景区网络化建设,推进信息共享。在景区门户网站增加法治景区模块,公示景区法规政策、管委会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和办事须知,实现申请表格在线下载,及时更新景区管理法制信息。落实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所有行政许可信息在办结后7日内录入“信用中国”、“信用南京”系统,同步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接受公众查询和社会监督,录入率和及时率100%。2、有效整合景区执法资源。管委会属地牵头,整合区城管、交警、公安、市场监管、旅游、物价、环保等执法力量,通过部门长期派驻执法人员、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执法、部门在景区设置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充实景区一线综合执法队伍。如市场监管局在景区设市场监管站,物价局在景区设立价格调解中心等。加强日常检查巡查,实行景区执法零处罚月报告等制度,形成市容管理集中执法、市场秩序联合执法、重大节庆专项整治、各部门各司其职高度联动的顺畅机制,有效提高景区管理执法效率和水平。今年,物价、工商、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在景区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共立案处罚33起。3、灵活运用柔性管理措施。积极运用行政指导、商户约谈等柔性管理措施,对未纳入行政审批的店招店牌设置、商铺内部装修以及特色街巷业态把关等实施全面管理,全年办理各类行政指导200余件。在店招店牌指导方面,按照景区店招店牌设置规范,从店招尺寸、颜色、照明、材质等方面对商户进行指导,对确有困难的商户主动帮助进行设计出图,确保新设店招与建筑传统风貌和景观环境相协调。宣传引导企业、商户共同参与景区微景观打造,实现街区传统风貌与商户个性特色相结合,提高特色街区景观品质和趣味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一年来,陆续打造了贡院西街匠铸“书香门第”、状元茶饮、文源桥徽字号院落等微景观,受到游客广泛欢迎。4、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各项基础制度。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半年评估和年终报告制度、依法行政工作定期会议制度,不断强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地方性法规年度报告制度规定,代区政府起草条例实施审议意见半年整改情况的报告、*年度条例实施情况详细报告,提出法规实施难点问题和解决建议。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和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围绕文物古建保护、服务外包招标、招商引资项目、景区改造工程等,开展涉法事务论证和合同把关,全年审查各类合同80件,对重大涉法项目出具法律意见书5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培训制度。10月,组织116名行政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开展景区管理法律知识集训和考试,狠练景区执法基本功,锻造与5A景区相匹配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完善依法依标准制度体系,依法汇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风貌控制分级标准,实现风貌管控“多规合一、一张表格管到底”。(三)规划和名城保护统筹推进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报批与实施,做好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总规报批后专家评审、成果修改及后续审批配合和协调推进工作,加强与省市等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与配合。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研究工作,统筹推进土地利用、空间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完善地下空间、综合管廊以及水系、路网、能源等专项规划,深化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推进区域内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秦淮区重要近现代建筑及风貌区保护和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发挥历史名城保护统筹作用。结合景观塑造、功能提升与产业集聚,抓好规划和项目的整合,推进景区、园区、街区一体化发展。完成“一城一河”沿线资源整体设计,委托哲匠对西街项目进行概念性方案设计,来凤街区公司对西五华里二期进行产业策划;悦动新门西文化体育产业园建成,胡家花园配套地块民俗客栈开工建设,凤凰台、杏花村项目完成初步规划方案;建成芥子园、棋峰试馆、夜泊秦淮君亭酒店大戏院等一批文化主题酒店;完成内秦淮河亮化提升设计方案,启动夫子庙与老门东连接通道、平江府路亮化提升工程招标程序,确保年内完工。3、创新灯会和小吃两个非遗文化品牌。聚焦“一城一河”、讲好“秦淮故事”、强化产业思维、运用新媒体推介,结合外地经验和秦淮灯会特点,创新提出与西安联办“双城灯会”,完成灯会策划、灯组设计、营销推介、景观提升等方案,进入相关招标程序,各项工作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制定出台秦淮风味小吃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实施企业贯标、分级管理和动态授牌,鼓励和支持菜品、菜肴和菜系创新,不断提升秦淮风味小吃质量。成功举办夫子庙美食展,秦淮小吃标准启动前期梳理和研究,小吃博物馆完成深化方案,小吃城改造计划年底前完成。二、存在的问题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夫子庙核心景区业态低端无序成为制约景区品质提升的瓶颈;二是对照5A景区复查和全域旅游创建标准,在景区精细化管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周边环境美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三是随着景区不断扩容升级和管委会工作职能的扩充,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与所承担的管理执法强度不相适应。三、2019年工作安排2019年,管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法治政府建设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与功能板块发展规划、景区建设管理年度计划紧密结合,同步谋划、部署和推进,推动法治景区建设水平再上台阶。(一)狠抓景区业态提升一是强化政府对资源的主导作用。对私有房产资产、省市属国有房产、关键节点的房产,分别通过引导约束、主动对接合作、回购回租等途径,提升形象品质。二是存量消化和增量把关并举。通过从严查处关闭违规业态、引导专项经营、严把新进商户准入关等方式,形成事前对标指导、事中跟踪把控和事后监督巡查的全过程管理模式。三是实施动态调整。将现有商户按照应该保留、可以保留、必须调整三种类型进行梳理,对应该保留的,实行扶持保护;对可以保留的,在合同到期后逐步调整;对必须调整的,限时停业迁出。坚持“以高端换低端、以高效换低效、以高品换低品”思路,通过店招设置、休闲外摆、商业指引、挂牌认证等多渠道优惠措施,大力扶持主导业态发展。(二)优化景区功能环境结合5A整改,补齐补强在交通组织、日常管理、游客感受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的短板。一是做精城市环境。坚持365天24小时5A级管理标准,突出网格化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突出“门前三包”,突出“烟头革命”,突出游客感受。二是做畅交通环境。做好街区及周边交通组织,系统设计街区及周边动线。三是做美景观环境。协调推进大石坝街、平江府路改造,加快改变十里秦淮河、周边道路景观和亮化水平。四是做优消费环境。加快形成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街区共治格局。五是做好周边环境。制定老城南板块全景化管理工作方案,通过管理提标和机制联动,建立起以管委会为统筹、街道为主体、部门为保障的管理机制。(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进一步推进审批规范化建设。依法高质量办理审批案件,完善案件办理流程及文书制作,推进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景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常态化业务培训,重点开展景区风貌控制分级标准学习培训工作,提高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标准现场处置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行政处罚流程,加大对违规业态、擅自改造等破坏风貌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执法领域重大疑难问题法律论证。三是围绕无烟景区立法、秦淮小吃知识产权保护等法治景区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和工作方案。(篇二)*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努力提高全县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为保障我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一)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能够有序推进,我县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并充实了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形成县长和成员单位负责人率先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机制。于*年3月29日召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州政府法制工作会议及吴智贤副州长讲话精神,就*年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出台印发了黄平县*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黄府发*5号),进一步明确了年度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同时将各成员单位党政班子成员是否带头开展好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其单位年度依法行政目标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年,县人民政府班子成员积极出庭支持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共计出庭应诉12人次,在行政纠纷的处理上充分履行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出台了中共黄平县委黄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平县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党发*17号),进一步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七大主要任务以及组织保障、落实机制等44项措施,按照必须在2019年完成的要求进行责任分解,确定具体的时间进度安排和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倒排工作时间表,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按时完成。三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今年以来,我县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对黄平县*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黄平县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实施方案、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试行)、黄平县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等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同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始终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邀请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律师为县政府班子及全县各级党政干部举办法治讲座,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一年来,我县政府领导班子组成人员无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四是进一步加强法制队伍建设。为不断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切实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针对当前我县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率先在全县十一乡镇、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更名成立法制办公室和政策法规股,并明确2名以上工作人员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充实县政府法制办的机构编制和人员,*年我县积极开展“公开吸收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工作,并成功引进法学硕士研究生1人到县法制研究所工作。同时,县政府法制办积极向县编委办申报用人用编计划,并经县编委会议研究决定,将县政府法制办内设机构法制研究所的编制由2个增加为4个,对于新增加2个事业编制名额,目前已纳入下一批次招考或遴选计划。五是强化依法行政考核。进一步修订完善黄平县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试行),制定印发了黄平县*年度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对全县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情况予以量化,进一步提升考评标准(在去年与普法依法治理共同考核的基础上,*年将依法行政单独作为我县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并将考核分值增加为2分),完善考评方式,加大考评力度和范围(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各垂直延伸部门一并纳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围),将依法行政考核情况作为干部考核、奖励、晋升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思想认识,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有序开展。目前,我县对11个乡镇、28个政府工作部门,6个垂直延伸部门,共计45个单位进行了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考核,其中新州镇、旧州镇、财政局等24个单位考核等次为优秀;重安镇、谷陇镇、国土局等19个单位考核等次为良好;县盐务支局、县烟草局考核等次为合格,考核单位均能达到合格以上等次。考核结果已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在黄平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二)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一是完善权责清单、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编制和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及时编制完成县乡两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权力运行图,并于*年12月底通过县人民政府门户网向社会全面公示,切实做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突出抓好清权、减权、晒权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已公布的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进一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优化权责清单。同时,建立完善本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公布收费目录清单,与*年相比,取消、停征收费项目共计8项,减少收费280.6万元。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省政府专题会议关于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移交工作的会议纪要(黔府专议*52号)精神,县政府法制办及时与县编委办做好相关工作移交,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优化服务的要求部署,切实将“放管服”推向纵深,着力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继续做好国家、省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承接,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年以来,我县对应落实取消行政许可事项3项。三是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共225项、公共服务事项共19项,均已按要求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并通过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和政务服务大厅LED显示屏向社会公布行政许可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供群众查询。同时,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和办事受理通道。*年,县长信箱共受理群众来信116件,回复116件。(三)健全完善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黔东南州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黔东南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未经法制部门审核把关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大行政合同,不得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不得做出相关决策。二是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年2月,我县印发了黄平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黄府办发*8号),将政府法律顾问团队的组建工作纳入了常规性工作任务,并制定了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则。针对我县律师、法律人才严重匮乏的实际问题,在统筹全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具有律师执业、法律资质人才过程中,通过推荐、筛选、考察等环节遴选出20名政府法律顾问,并于4月底举行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聘任仪式,为受聘顾问颁发聘书,成功组建了政府法律顾问办公室,并建立政府法律顾问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将指导各部门、各乡镇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纳入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同时,在顾问室内部推行顾问轮流值班制度,实现常态化顾问服务,在合同审查、政府采购、项目建设、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及行政重大决策等工作中认真听取法律顾问意见,政府法律顾问在政府重大决策、招商引资、重大执法活动、行政出庭应诉、规范性文件清理及审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及合同审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共出具各类审查意见60余份,为县政府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服务。(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一是开展地方立法。积极配合省州做好立法调研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认真对法律、法规、规章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一年来,共对6件法律、法规、规章草案进行了调研和意见回复。二是加强行政合同的监管。落实行政合同机制的起草、调研并出台了我县行政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和报备登记制度,同时将公平性竞争审查作为严把县政府行政合同风险大小的重要审查指标。*年,共计审查以县人民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名义签订的行政合同25件,截止目前,大部分合同均已履行完毕,未出现合同相对方中止履行和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形。三是贯彻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在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报备过程中,将社会风险评估作为涉及重大民生和重大社会群体利益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常态性审查范围,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年,县政府共制定公布实施了2件规范性文件,均无违法设定或规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收费等内容,均无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义务等情况。同时分别向州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报备,均予以备案,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和统一印发。四是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年年初,我县印发了黄平县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黄府发*3号),按照“谁制定谁负责、谁起草谁清理”的原则,积极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对在1979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期间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并按照规定将清理结果公开向社会发布。共计清理出规范性文件40件,并经十六届县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保留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5件,开展修订后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8件,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3件,废止的规范性文件14件。同时还对婚丧嫁娶酒席宴请、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自主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挂钩和税收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4次专项清理,共计宣布失效、废止3件与上级文件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有力保障我县政令的畅通和法治统一。(五)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制定出台了黄平县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方案(黄府办发*52号),全面探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改革。同时,在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县国土局、县卫生计生局等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分别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方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住建、工商、食药监、交通、环保和水务等领域,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并根据执法改革方案的要求,于*年9月完成城市综合执法局的整合、组建和挂牌工作。二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办事程序。进一步加强县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编制及公布工作。为有序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编制工作,县审改办及时根据贵州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公布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通知(黔审改办发*3号)文件精神,对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就如何编制县乡两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和任务要求。目前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已经完成对行政运行流程图的编制,待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布。三是加强执法质量监督,严格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我县始终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作为规范执法的重要环节,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通知(黄府法发*14号),全县11个乡镇、33个行政执法部门共对*年7月1日至*年6月30日期间的3572件行政许可、1099件行政处罚、54件行政强制措施和2件行政强制执行案卷开展了评查,在各单位自查自评结束后,县政府法制办采取重点抽查、现场评查、现场反馈情况等方式对各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案卷进行检查和抽查,尤其是对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林业局、县环境保护局、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市政管理局等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重点抽查,并对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行政执法单位整改落实,通过案卷评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行政执法案卷制作质量。四是坚持文明执法、理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教育、引导、服务、帮助等职能,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执法监督体系并形成常态化执法监管制度,有效杜绝执法人情监管、选择性执法、违法执法等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年,我县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未发生因执法粗暴引发矛盾纠纷造成社会影响或执法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现象。五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考试制度。*年9月,县政府法制办、县司法局对县住建局、县市政局的行政执法人员的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进行了培训,切实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我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面开展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证申领和换发统计申报工作,对全县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清理登记,全面摸清底数,并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完成年度换证、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考试和行政执法证申领工作。确保所有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持证上岗,未经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坚决杜绝工勤人员、合同工、临时工等违法执法现象。*年,我县未发生因执法人员身份主体违法引发矛盾纠纷造成社会影响事件。(六)自觉接受监督一是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年期间,我县共收到行政诉讼案件36件(含*年转结4件),均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并认真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二是自觉接受审计监督。保障和支持审计监督,自觉接受审计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的审计,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年,县审计局分别对黄平县财政局、黄平县投资促进局、国家金库黄平支库、黄平县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黄平县农业局、黄平县地税局、黄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黄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谷陇镇人民政府、翁坪乡人民政府等单位进行了审计,各部门单位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均能及时有效的作出整改,未出现因整改不到位而受到追责的情形发生。三是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委员提案。我县始终把办理建议提案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重要渠道,把代表、委员对议案提案办理的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办理效果的标准,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和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年,我县各政府工作部门分别对承办的170条人大建议和177件政协提案进行了办理和回复,并积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协调,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七)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公开政府信息。始终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始终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地公开政府信息,增强政府公信力。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作用,扎实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价格、收费、征地拆迁、“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工作信息,提高了政府工作透明度,以政务公开监督权力规范运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及时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提出的政务公开申请。二是进一步完善办事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减证便民”活动,依法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公共服务窗口公开办事依据、条件、流程、办理机构和人员、收费标准等信息,利用政府信息网络向人民群众提供政府信息,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事项等相关信息,坚决杜绝和禁止“丁义珍”式服务窗口,切实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同时,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方便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办事,查询办理结果,获取办事相关信息。依法规范和监督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等办事公开,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八)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加强行政复议。积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积极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我县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黄平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同时,注重规范指导行政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行政复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年,我县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件,其中2件被撤销要求重新作出处理(土地纠纷),1件被维持处理决定并驳回申请人的复议请求(人身权纠纷);我县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数共计13件,其中州人民政府已作出行政复议处理决定10件,我县有3件处理决定被州人民政府撤销,7件被州人民政府维持,尚有3件未作出行政复议处理决定。二是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和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备案审查机制。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高行政机构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年,我县收到以县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共计26件(含*年转结2件)。开庭审理25件,其中1件未开庭审理,行政负责人被通知出庭应诉24件,本府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12人次,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50.00%。截止*年12月30日止,法院已作出裁判24件(含中止审理1件),尚有2件未作出裁判,其中被法院作出撤销行政行为处理的7件,败诉率约占全年新发生行政诉讼案件数的26.92%,其中原告被驳回诉求10件,被驳回起诉2件,4件原告主动撤诉,胜诉率占全年已判行政诉讼案件数的61.53%。根据我县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备案审查机制的相关规定,*年,我县各级单位行政败诉案件中,未有因为个人失职导致案件败诉的情形。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县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州委、州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依法行政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二是部分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不足,影响执法案件质量;三是行政执法监督偏软,影响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更好更快推进我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制度。一是加强对县乡两级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进一步规范优化,打造权责清单“升级版”,确保清单依法合规、及时有效、符合实际。二是强化权力监督。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都要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行使职权,切实维护权力清单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防止清单“虚置”。三是大力推进行政职权网上运行,加大公开透明力度,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对不按权力清单履行职权的单位和人员,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二)着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加强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着重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文件制定权限、发布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三)严格依法行政监督举措。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完善考核程序和办法,强化结果运用。健全依法行政监督工作机制,创新行政执法监督举措,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案卷评查制,强化执法主体和执法资格管理。(四)积极推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作用,确保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履职尽责。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细化、量化裁量基准,公开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重点公开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征收等执法活动中履行职责情况。(五)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化政府部门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开,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重大事项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认真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六)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构成上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使其与承担的职责任务相适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篇三)*年,*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原省政府法制办的帮助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不断加强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结合人员变动和机构职能调整,及时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机制,结合实际印发并实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年度重点工作,细化落实纲要和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市政府坚持将依法行政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重点部署,并抓好督办落实。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积极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等职能作用,加强跟踪督办和业务指导,通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等行之有效的活动,交流典型工作经验,努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原*市工商局被省政府授予*省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称号。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宣传,积极宣传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做法和典型经验,政府法制信息被省政府法制网采用量居全省第1位。二、持续提升推进依法行政能力一是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及时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问题、推动工作,形成了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二是强化宪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公布后,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掀起了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热潮。*年9月,*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集中组织新当选和表决通过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恪守宪法、尊崇法律、厉行法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年12月,举办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鹰城”宪法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弘扬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加强法治培训教育。坚持把法治培训作为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和新任公务员培训的重要课题,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市政府常务会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87号)、*省扶贫开发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与市政府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三、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稳妥推进市政府机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文*44号),调整优化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职能和内设机构,不断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二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认真承接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职权事项,取消、调整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类别行政职权事项,推进简权便民。三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持续开展各类证明事项梳理规范,编制完善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通用目录,建立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政务服务更加利企便民。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和“三级十同”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排组录入,实现“网上可办”“一网通办”。四是进一步调整完善“权责清单”。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开权力责任清单的通知(平政办明电*1号),对已公布的权责清单重新梳理审定、动态调整。五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广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六是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梳理公布“一次办妥”审批事项,进一步削减涉及市、县两级的投资审批事项,投资项目审批监管更加便捷、更加高效。七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平政*10号),建成了*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四、筑牢夯实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稳妥推进政府立法工作。制定了市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先后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指导督促市政府立法计划有效落实。*市城市绿化条例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二是强化规范性文件日常管理。以提升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能力为抓手,认真组织以进行一次交流、开展一次调研、举办一次培训、搞好一次评选、完善一项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究,认真审查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门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全部进行合法性审查,认真向省政府和市人大报备规范性文件,及时率、合法率100%。三是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先后6次组织对涉及著名商标制度、军民融合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专项清理,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五、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保证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依规。持续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积极发挥律师参政议政作用,强化政府法律顾问的日常监管和工作评价,政府法律顾问的法律把关、咨询论证作用不断凸显。六、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制定了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调研活动的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调研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推广各级各部门的典型经验和建设成效。进一步深化经营者违法风险点梳理指导工作,深入推行行政指导,推动各级各部门打造服务型行政执法队伍,优化行政执法环境,激发经营者创业活力。深入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培育指导,鲁山县原食品药品监管局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5个单位被确定为*年度市级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不断强化各类示范点引领效应,持续提升全市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水平。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广泛开展行政执法案卷制作评比活动,随机抽取各县(市、区)和市直重点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理的行政执法案卷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案卷并在全省优秀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座谈会上推广经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及时纠正存在的有关问题。严格行政执法资格管理,依托*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和综合法律考试系统,认真核实全市新旧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系统中行政执法人员的信息,及时办理发放行政执法证件,保证了行政执法主体合法。八、强化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积极推动构建多元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党委和人大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的问询、质询和执法检查,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其工作部门的监督,强化行政权力运行内部流程控制。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深入纠治懒、庸、推、慢、浮等问题。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促进依法行政和规范权力运行。在*电视台开设百姓问政大型电视互动节目,通过百姓、专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面对面”质询,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中国*”等平台建设,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网络留言、信息公开、互动交流、在线服务等公共服务属性,不断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便民渠道。九、稳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年,举办“鹰城法治公益大讲堂”26期,全市10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45个行政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舞钢市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努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渠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服务乡村、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严格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及时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依法出庭应诉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认真履行生效的判决、裁定,树立了行政机关尊法守法的良好形象。不断加大仲裁宣传推广力度,畅通商事仲裁案件受理渠道,加大案件和解调解力度,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年,*市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一些重点工作成效还不明显。2019年,*市将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任务部署,迎难而上,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法治政府整体建设水平,为推动全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篇四)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的要求,现报告*年度市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如下。*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回顾和创新实践一年来,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为我市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显示,宁波市在全部参与评估的10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9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100个大中城市法治政府建设评估前十。宁波市行政机关合同审查指南荣获中国政法大学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宁波市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荣获“浙江省政府法制工作十大创新项目”荣誉称号。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树立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绝对权威。市政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完善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一把手”负总责的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政府全局工作的重点和主体位置,并向市委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二)注重运筹谋划。一是强化工作部署。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亲自部署近阶段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协调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和难题,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积极履行职责。二是突出督促考评。优化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构成,注重结果运用,并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三)强化素质培育和理论研究。一是开展宣传培训。全面落实学法制度,其中,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4次。组织领导干部培训测试,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培训考试。全市1520名市管领导干部、37827名公务员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100%。二是注重调查研究。举办第二届行政法学会学术研讨会,研究行政执法领域热点疑难问题。针对县乡法治政府建设、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效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等方面作了专题调研。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增强政府自身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纵深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清理证明事项。清理取消我市自行设定的全部83项证明事项。宁海县首创“审批法庭”机制,裁决清理前置审批条件,取消376项前置条件。二是构建标准化政务体系。起草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现场管理规范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标准。三是聚集重点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现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并联审批,将审批期限控制在80个工作日内。稳步推进企业投资审批项目“最多100天”等改革。已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100%全覆盖;其中,市本级公布1298项,区县(市)平均公布1199项。拓展编制烟花爆竹经营等55个“一事联办”标准。实现360个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占民生事项总数的71.86%;实现“全城通办”事项844项,占审批事项的67.2%。国务院审改办评估显示,我市项目审批效率列34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副省级城市首位。(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一是构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统一受理平台、电子归档、统一公共支付、快递送达功能等系统对接。全年平台办件1618万余件。二是全面开展数据共享。完成与市、区县(市)共18个权力运行系统、19家市级部门37个自建系统和1个国建系统、7个县级部门的7个县级自建系统、26个省级部门5个国建系统和62个省级系统的对接,累计共享全省数据1908万条。三是切实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实现网上申报事项774项,并依托“浙里办”APP开发各类移动端,已开通移动办事服务事项338项。推广刷脸认证功能,已认证2.7万次。(三)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一是高质量制定改革方案。全面梳理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制定机构改革方案。二是提前谋划部署。制定市级机构改革部门“三定”工作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研究确定各部门机构编制框架改革方案。三是扎实有序推进。召开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完成新机构组建、人员转隶、拟订“三定方案”等工作。(四)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清理存量文件3784件,废止39件,设置过渡期文件1件,修改13件,审查增量文件841件,修改4件。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市场监管等领域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并向基层延伸。三是持续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成统一规范、互相监督制约、协调配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推行交易服务和监管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探索试行CA证书和交易单位信息登记网上“互认互通”。四是强化社会信用工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征集信息5.6亿条,实施信用核查46万余次。升级联合奖惩系统,将700多万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联合惩戒范围,63774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五)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优化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20个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示范点,创建240家“三治融合村(社区)”。二是持续推进“村民说事”制度。强化“村民说事”标准化建设,探索邻里说事点、“七个一”工作标准、“圆桌夜谈”“轮值村官”等创新机制。三是深化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重新梳理优化36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形成“一镇一单”“一村一单”。宁海县成立全国首个乡村治理标准化研究所。四是强化法治文化培育。积极推进余姚市横坎头村法治主题公园等11家特色法治文化场馆建设,建成区县(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52个,乡镇(街道)级示范点175个,村(社区)级示范点420个。三、提高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引领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一)注重立、改、废并重。一是积极完成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提请审议的地方性法规5件。二是强化行政立法工作。制定、修订、修改、废止政府规章15件。三是加强立法后评估工作。完成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2件。(二)着力提升政府立法质量。一是科学编制立法计划。邀请政府法律顾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励志创业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