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48503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一)理论依据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应用题是锻炼学生思维的磨刀石,应用题教学主要应该帮助学生解决“想什么”和“怎样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思维竞赛的环境。”为此,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力求探究适合应用题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发现,尝试探究。二、理论依据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师 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而学生的主动地位只有在教师教上才能巩固。教师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方法技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过渡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教学的顺序进行的,教学顺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近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有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学科系统性特别强,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应用题教学更体现出了这一点。三、模式特点、注意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导与主体作用,使教师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在主导作用上,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各种素质行到生动和谐、充分地发展。、具有可操作性,教师易接受,并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施展教育才华,创造教学风格。、模式具有普遍性,适应于各种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也适应于计算等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四、程序操作、复习引入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可针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关键性旧知识、重点技能技巧,组织学生复习,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做好向新知识过渡的准备,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活动推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促进知识正向迁移。、比较发现利用准备题,理清解题思路。由于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较繁杂,过难过易的知识都有会使学生兴趣索然,思维停滞。教学时,教师可巧设“铺垫”化难为易。通过改变题的条件,祟例题,让学生将例题与准备题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新知识点。、尝试探究新知识点发现后,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在数量关系中寻找必要的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解答,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要想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具体注意以下几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学生完成一点点。在独立探究过程中,附之教师点拨、讲评,学生之间的议论,交流。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新知识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人人动脑思考问题,课堂不留死角。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加强直观教学,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把语言思维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装说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另外,质疑问难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建议将质疑顺难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一定专门安排一个时间进行质疑,以避免流于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训练数学课堂强化训练是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过程。通过课堂练习,能促使学生将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另外,通过强化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理解、应用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益。小学数学新大纲对技能的要求是“会比较熟练熟练。”要完成目的,必须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强化训练,才能把所学的基本解题思路初步内化为基本解题技能。基本训练。它是新授后的集中训练,是引导学生把知识首先应用于实践 一个模仿性练习,是例题的再现性练习,此种训练一般是教材中做一做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巩固理论,深化理解,规范解答,强化认识。对比训练。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可以设计一些对比练习。使学生认识其本质结构。一般从条件上,结构上,解法上进行对比,可以题组形式出现(只列式不计算)。变式训练。它是知识本质不变而形式多变的练习。通过改变知识的非本质形式而突出显现基本忏悔,防止负迁移,促进正迁移。综合训练。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目的在于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训练。把所学的知识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关系中,实现迁移水平的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项训练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能促进学习,便于记忆,利于应用,教师 指导学生对本课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六、模式课例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页例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 应用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题能力和回答 问题完整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对应用题题意的分析和理解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尝试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 班尝试中学习。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列式,说出应用题实质是求什么(改变成文字题)并回答问题。红花有朵,黄花投票数是红花的倍,黄花有多少朵? 朵红花 ?朵黄花 是红花的倍提问:黄花和红花比,如果把红花的朵数看作是份,黄花的朵数就有这样的( )份,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求( )个( )是多少。红花有朵,黄花有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提问:求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就是求()里有几个()。比较发现、出示例,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与复习题相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让学生各抒已见,最后取得共识)、例解决的新问题在哪?(让学生找出新知识点) 尝试探究、教师用线段图表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把抽象的叙述转化为具体的图示)、让学生思考,自己想应臬做,教师起辅助作用。、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红花的朵数看作是份,黄花的朵数就有这样的份。已知黄花朵,要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把黄花的朵数平均分成份,求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朵)答:红花有朵。、培养学生独立说出分析应用题的全过程。强化训练、基本训练:练一练,让学生自己分析与例相比较,找出相同点、变式训练: ,让学生解答自己绘图,说出绘图根据,与例相同之处、对比训练: (只列式)小刚今年岁,爸爸今年岁,爸爸的年龄是小刚的几倍?小刚今年岁,爸爸的年龄是小刚的倍,爸爸今年多少岁?爸爸今年岁,是小刚年龄的倍,小刚今年多少岁?、综合训练:,三道题与例大致相同,但条件的先后顺序和表达形式有些差异,靠学生分析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二、操作程序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程序一般为“复习导入、理解新知、练习巩固、检测反馈、矫正总结”五步。(一)复习导入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可针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关键性旧知识、重点技能技巧,组织学生复习,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活动推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促进知识正向迁移。(二)理解新知这一环节按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验算写答案四个步骤进行。1.理解题意。要教会学生读题。一读明白事理,让学生知道题目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问题。二读复述题意,要求学生能说出题目大意,把注意力集中到数量关系上,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好准备。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应让学生安静地、慢慢地思考,不可操之过急,要善于通过归类和比较让学生弄清题目中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重要词语的含义。如“增加了,提高,增加到”之类,以防止学生依就个别词语草率确定算法的毛病。要善于根据题目内容,精心设计启发题或引思题,以题为线索,顺着知识的发展过程,诱导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全面理解题目的意义。2.分析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由于思维过程不同,可分为综合法和分析法。前者由条件推向问题,即“由因导果”;后者由问题推向条件,即“由果索因”。对于内容简单数量关系直接的应用题,通常用综合法分析;对数量关系复杂的应用题,通常用分析法分析。当然,在很多的情况下,对复合应用题的分析宜采取“分析法、综合法并用”的方法。教学时,要通过分析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相依关系,确定运算的先后顺序。要经常借助线段图、集合图或教具演示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让学生练习使用,由“熟”生“巧”,由具体到抽象,顺利找出数量关系。3.列式计算。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四则运算概念判断出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列成算式。选择算法,确定算式是解应用题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步骤。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抓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基本训练。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分析解法,并且寻找思维过程简捷,运算简便的方法。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可逆性和多向性,培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揭示解题过程的规律,沟通知识的联系,丰富解题经验,优化解题过程,熟练解题技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4.验算写答案。验算方法,一种是根据题意对算式的意义和计算过程进行全面复查;另一种方法是把计算出的得数当作条件,把某一个条件当作问题,改编成一道新应用题,解答后看计算出的结果是否与原来数量相符。在确保整个列式和计算过程全部正确的情况下,写出合理的答案。教师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三)练习巩固授课之后,再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设计的习题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学生练习时,教师加强课堂巡视,借机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总之,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化为能力。(四)检测反馈试题的拟定,要紧扣本节教材要求,难度适宜,不超教材,注意覆盖面,突出重点,同时要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准备具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体现因材施教。用提问式、测试式、练习式、游戏式等方法,随时收集反馈信息。(五)矫正总结矫正采用多种方法。一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评卷,互教互学,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二是教师讲评,针对重点问题和带有共性的问题。三是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总之,及时矫正补缺,达到“当堂清”。总结本节新课内容,起到归纳、综合、温故知新的作用,肯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提出希望和要求。三、实现条件(一)对教师的要求1.树立新的教学观、人才观。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要积极运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数学教学,充分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2.抓住主线,突出重点。要紧紧抓住培养学生说话有序、推理有据、思维有路、解题有法这根主线开展教学活动,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开拓解题思路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上。3.有的放矢,精心设计,讲求方法,追求效率。应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紧扣教材,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搞好教学设计和编排,以最优的方法求最佳效率。(二)对学生的要求1.树立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乐观主义信念,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养成有秩序、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2.掌握最优学习方法,做到课前要预习,上课要专心,解题善质疑,答题不粗心,及时复习,温故知新。附:教案示例小学数学第八册“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教案(“教学过程”部分)一、复习导入1.复习题。(略)2.导入:列方程解应用题应注意什么?二、讲授新课1.出示例6。2.理解题意。读题并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3.画出线段图(暂不标出x)4.提问:(1)要求什么?(2)要求的未知数有两个,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应设哪一个未知数是x?为什么?5.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线段图上标注x。6.数量关系。强调:桃树和杏树的总和是180棵。7.引导列式计算。解:设桃树是x棵x+3x=180提示:只求出桃树的棵数,题还没有完成,还要求杏树的棵数,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方法(1):345方法(2):180-458.验算写答案。(略)9.小结。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第一,先选择一个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列出方程。第二,求出x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第三,两个得数的和及倍数关系要符合已知条件。三、练习巩固1.把例题中的第一个条件改成“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90棵”。(1)提问:改变了一个条件,原来的解答哪些地方可以不动?哪些地方需要改动?该怎样列方程?(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杏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90(3)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进行检验。2.让学生独立解答84页下面的“做一做”题。3.出示练习题。(略)四、检测反馈。(略)五、矫正总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诗歌文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