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2课时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_西师大版()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42368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2课时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_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2课时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_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2课时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_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2课时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u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内容: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科书第40页例2,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 u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提示: 在前面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基础上,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道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的例题例2,该知识点是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延伸,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例2通过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理解。明确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教学时可以先复习找单位“1”的方法,再重点体会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单位“1”的判断。u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习迁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反思意识,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u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式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u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练习本等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关键是找出单位“1”的量,得出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列算式或列方程解答。 2.专项练习:先说说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种植红玫瑰的面积是种植玫瑰总面积的。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 (3)笑笑的年龄是他爸爸的。 (4)兰花盆数的是菊花的盆数。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复习了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后面环节的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例2:长江流域约有120种矿产资源,可供开发的占。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种数约占全国的。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提出问题。 预设:(1)长江流域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有多少种? (2)全国的矿产资源有多少种? 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找一找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各需要什么方法解决? 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尝试独立列式解决所求的问题。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指明两位同学板演: (1)120100(种) 答:长江流域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有100种。 (2)解:设全国的矿产资源有x种。 x=120 x=120 x=148 答:全国的矿产资源有148种。 根据学生板演情况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然后教师引导:这两个问题从条件和问题上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思考后回答:两者都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数量关系,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第(1)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第(2)个问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方程解决或直接列除法算式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进一步明晰了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这两种实际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提高。】 (三)巩固新知 1.处理教材第40页课堂活动第2题。 (1)议一议这段话中分数的意义。上面这段话中两个的意义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月季有多少株?美人蕉有多少株?) 独立解答。 汇报展示,相互评价。 2.处理教材第41页练习十第3题。 自己试做,汇报交流,对比两个小题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更加熟练地区分用分数乘法还是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四)达标反馈 1.展室里有63幅国画作品,素描作品是国画作品的,国画作品是水彩画作品的。 (1)素描作品有多少幅? (2)水彩画作品有多少幅? 2.(1)有一块试验田,总面积有16公顷,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一块试验田,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是8公顷,占总面积的,这块试验田的总面积有多少公顷? 答案: 1.(1)63=35(幅) (2)解:设水彩画作品有x幅。 x=63 x=1052.(1)16=4(公顷) (2)解:设这块试验田的总面积有x公顷。 x=8 x=20 (五)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这节课哪位同学的表现令你赞赏?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知识,有利于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查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6) 布置作业 1.写出下面问题的等量关系。 (1)一件上衣240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一条裤子多少元? (2)白兔有30只,是灰兔只数的,灰兔有多少只? 2.妈妈的体重是50千克,笑笑的体重是妈妈的,妈妈的体重是爸爸的。 (1)笑笑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六年级有学生108人,其中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六年级总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 (1)六年级有三好学生多少人? (2)全校有学生多少人?答案: 1.(1)上衣的价钱 裤子的价钱 (2)灰兔只数 白兔只数 2.(1)50=30(千克) (2)50=70(千克) 3.(1)108=18(人) (2)108=486(人)u 板书设计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 (1)120100(种) (2)解:设全国的矿产资源有x种。 答:长江流域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有100种。 x=120 x=120 x=148 答:全国的矿产资源有148种。 u 教学反思应用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大部分学生最怕学的内容。而这一节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更是重点,也是难点。本课教学的设想围绕: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质疑、释疑教师点拨这一主线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把上课的主动权交还给他们,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讨论,让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说说自己的思路和做法,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虽然一些中下层生的想法和做法,有时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好,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学生思考了问题。即使是错误的观点、想法,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聆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后,更容易明白自己错在那里,及时得到纠正,也便于其他同学的借鉴,少犯同样的错误。至于优生能够在学生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也获得了成功感,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对于练习的设计,缺少循序渐进,难度大了一些,不利于中下层生的学习接受。教学过程中重点的内容缺少板书,总结还欠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的表现,缺乏肯定和鼓励性的语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吸取教训,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在各方面做得更好些。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SolidWorks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