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40014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等奖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等奖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等奖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等奖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背景:空气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背景,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解释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还知道人呼吸需要空气,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学方法: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2. 能根据吹气球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4、通过比较,小组交流。让学生尝试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教学重点: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空气的性质。教学准备:杯子10个、食品袋16张、报纸、硬纸4张、盛有水的水槽9个、粉笔、气球(20个)、吸管(15个)、注射器(9个)、塑料瓶9个、剪刀、实验记录单9份等。教学过程:一、游戏体验,聚焦主题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用手捏紧鼻子,闭紧嘴巴,就这样一直到我喊停为止。2、谁来说说刚才的感受(发闷、难受)3、为什么会这样呢?4、小结:是啊,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中,正因为有了空气,呼吸才顺畅,生命才能延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板书:空气)【意图:创设趣味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初步认识空气的客观存在及对生命的重要价值,使研究对象、探究主题得以凸显。】二、证实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1、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1)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要研究空气就应该先把空气找出来。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一些器材(杯子、食品袋、装满水的水槽、气球、注射器),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2)在找之前先在小组内轻声交流一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样找到空气的,并记在记录纸上,注意实验时听从组长安排,轮流使用材料,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3)学生领材料,动手做。教师巡视,有意识的分别给一些小组加一种材料(硬纸或塑料瓶)。(4)各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们讲得有没有道理。【设计意图:直接点明探究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安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空气无处不在,在袋子中、杯子中你觉得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如果学生发现了空气具有流动性、有弹性,教师临时改变下面内容的顺序)教师相机板书:性质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三、观察实验,在现象中认识性质实验一: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如果不小心浸湿了,请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并把各自的实验结果填在实验记录纸上。1、学生猜测。2、实验验证。在实验开始前,先让学生注意:(1、纸团要塞紧,以免杯口朝下时落下。2、压入水中时要慢并竖直。3、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和杯口的水擦干净,然后才取出纸团。)3、教师可以稍作示范。4、每个小组开始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先提问纸团没有湿的小组:“为什么杯子浸在水里,你们的纸团没有浸湿呢?”再引导学生认识:水进不去,是因为被杯子中的空气挡住了。我们虽然看不见杯子中的空气,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板书:占据空间6、如果我们想让杯子里的水变湿,有什么好办法吗?同学们思考,讨论。【借助有形的、可见的物体,让学生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并进一步透过实验现象认识空气的占据空间的性质。并且通过从不同角度辩证的分析纸变湿和没变湿的原因,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的认识。】实验二:老师这儿有个装在瓶子里的气球,想请个同学上来把它吹大。1、请4个同学上来先吹气球,在放入瓶中吹。2、引导学生解释气球吹不大的原因。(联系前面纸团的实验)3、总结: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证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4、谈话: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把这个气球吹大?5、学生思考、交流。(把瓶子戳几个洞、插根吸管 )【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实验一的结论,而且是在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后的实际应用。】四、总结延伸由上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空气实实在在存在,占据一定空间,那么饼干、粉笔、砖头中是否有空气呢?如何证明?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放在水中)【由于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真实的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学生很自然想到在水中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五、再次动手,研究其他性质。1、空气还有其他性质吗?我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试一试,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2、学生动手操作,做记录(提醒要求:实验时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3、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引导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和空气能被压缩。五、总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空气的性质,空气有哪些性质?2、对于空气,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六、思考1、空气确实存在,它有质量吗?2、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空气?板书设计空气的性质无色 无味看不见摸不着透明占据空间 流动性 有弹性教案背景:空气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背景,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解释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还知道人呼吸需要空气,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学方法: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2. 能根据吹气球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4、通过比较,小组交流。让学生尝试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教学重点: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空气的性质。教学准备:杯子10个、食品袋16张、报纸、硬纸4张、盛有水的水槽9个、粉笔、气球(20个)、吸管(15个)、注射器(9个)、塑料瓶9个、剪刀、实验记录单9份等。教学过程:一、游戏体验,聚焦主题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用手捏紧鼻子,闭紧嘴巴,就这样一直到我喊停为止。2、谁来说说刚才的感受(发闷、难受)3、为什么会这样呢?4、小结:是啊,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中,正因为有了空气,呼吸才顺畅,生命才能延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板书:空气)【意图:创设趣味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初步认识空气的客观存在及对生命的重要价值,使研究对象、探究主题得以凸显。】二、证实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1、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1)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要研究空气就应该先把空气找出来。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一些器材(杯子、食品袋、装满水的水槽、气球、注射器),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2)在找之前先在小组内轻声交流一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样找到空气的,并记在记录纸上,注意实验时听从组长安排,轮流使用材料,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3)学生领材料,动手做。教师巡视,有意识的分别给一些小组加一种材料(硬纸或塑料瓶)。(4)各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们讲得有没有道理。【设计意图:直接点明探究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安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空气无处不在,在袋子中、杯子中你觉得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如果学生发现了空气具有流动性、有弹性,教师临时改变下面内容的顺序)教师相机板书:性质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三、观察实验,在现象中认识性质实验一: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如果不小心浸湿了,请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并把各自的实验结果填在实验记录纸上。1、学生猜测。2、实验验证。在实验开始前,先让学生注意:(1、纸团要塞紧,以免杯口朝下时落下。2、压入水中时要慢并竖直。3、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和杯口的水擦干净,然后才取出纸团。)3、教师可以稍作示范。4、每个小组开始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先提问纸团没有湿的小组:“为什么杯子浸在水里,你们的纸团没有浸湿呢?”再引导学生认识:水进不去,是因为被杯子中的空气挡住了。我们虽然看不见杯子中的空气,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板书:占据空间6、如果我们想让杯子里的水变湿,有什么好办法吗?同学们思考,讨论。【借助有形的、可见的物体,让学生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并进一步透过实验现象认识空气的占据空间的性质。并且通过从不同角度辩证的分析纸变湿和没变湿的原因,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的认识。】实验二:老师这儿有个装在瓶子里的气球,想请个同学上来把它吹大。1、请4个同学上来先吹气球,在放入瓶中吹。2、引导学生解释气球吹不大的原因。(联系前面纸团的实验)3、总结: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证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4、谈话: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把这个气球吹大?5、学生思考、交流。(把瓶子戳几个洞、插根吸管 )【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实验一的结论,而且是在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后的实际应用。】四、总结延伸由上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空气实实在在存在,占据一定空间,那么饼干、粉笔、砖头中是否有空气呢?如何证明?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放在水中)【由于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真实的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学生很自然想到在水中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五、再次动手,研究其他性质。1、空气还有其他性质吗?我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试一试,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2、学生动手操作,做记录(提醒要求:实验时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3、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引导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和空气能被压缩。五、总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空气的性质,空气有哪些性质?2、对于空气,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六、思考1、空气确实存在,它有质量吗?2、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空气?板书设计空气的性质无色 无味看不见摸不着透明占据空间 流动性 有弹性教案背景:空气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背景,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解释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还知道人呼吸需要空气,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学方法: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2. 能根据吹气球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4、通过比较,小组交流。让学生尝试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教学重点: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空气的性质。教学准备:杯子10个、食品袋16张、报纸、硬纸4张、盛有水的水槽9个、粉笔、气球(20个)、吸管(15个)、注射器(9个)、塑料瓶9个、剪刀、实验记录单9份等。教学过程:一、游戏体验,聚焦主题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用手捏紧鼻子,闭紧嘴巴,就这样一直到我喊停为止。2、谁来说说刚才的感受(发闷、难受)3、为什么会这样呢?4、小结:是啊,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中,正因为有了空气,呼吸才顺畅,生命才能延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板书:空气)【意图:创设趣味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初步认识空气的客观存在及对生命的重要价值,使研究对象、探究主题得以凸显。】二、证实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1、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1)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要研究空气就应该先把空气找出来。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一些器材(杯子、食品袋、装满水的水槽、气球、注射器),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2)在找之前先在小组内轻声交流一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样找到空气的,并记在记录纸上,注意实验时听从组长安排,轮流使用材料,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3)学生领材料,动手做。教师巡视,有意识的分别给一些小组加一种材料(硬纸或塑料瓶)。(4)各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们讲得有没有道理。【设计意图:直接点明探究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安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空气无处不在,在袋子中、杯子中你觉得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如果学生发现了空气具有流动性、有弹性,教师临时改变下面内容的顺序)教师相机板书:性质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三、观察实验,在现象中认识性质实验一: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如果不小心浸湿了,请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并把各自的实验结果填在实验记录纸上。1、学生猜测。2、实验验证。在实验开始前,先让学生注意:(1、纸团要塞紧,以免杯口朝下时落下。2、压入水中时要慢并竖直。3、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和杯口的水擦干净,然后才取出纸团。)3、教师可以稍作示范。4、每个小组开始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先提问纸团没有湿的小组:“为什么杯子浸在水里,你们的纸团没有浸湿呢?”再引导学生认识:水进不去,是因为被杯子中的空气挡住了。我们虽然看不见杯子中的空气,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板书:占据空间6、如果我们想让杯子里的水变湿,有什么好办法吗?同学们思考,讨论。【借助有形的、可见的物体,让学生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并进一步透过实验现象认识空气的占据空间的性质。并且通过从不同角度辩证的分析纸变湿和没变湿的原因,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的认识。】实验二:老师这儿有个装在瓶子里的气球,想请个同学上来把它吹大。1、请4个同学上来先吹气球,在放入瓶中吹。2、引导学生解释气球吹不大的原因。(联系前面纸团的实验)3、总结: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证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4、谈话: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把这个气球吹大?5、学生思考、交流。(把瓶子戳几个洞、插根吸管 )【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实验一的结论,而且是在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后的实际应用。】四、总结延伸由上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空气实实在在存在,占据一定空间,那么饼干、粉笔、砖头中是否有空气呢?如何证明?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放在水中)【由于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真实的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学生很自然想到在水中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五、再次动手,研究其他性质。1、空气还有其他性质吗?我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试一试,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2、学生动手操作,做记录(提醒要求:实验时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3、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引导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和空气能被压缩。五、总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空气的性质,空气有哪些性质?2、对于空气,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六、思考1、空气确实存在,它有质量吗?2、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空气?板书设计空气的性质无色 无味看不见摸不着透明占据空间 流动性 有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合同文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