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02243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 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使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新课程极为经典的三维目标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关注学生发展,然而三个维度中最为欠缺的当属过程和方法。“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今天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教会学生学习束手无策。死记硬背、知识结构零散无序、学习方法针对性与灵活性差、学习策略贫乏且指导不力。 沿用旧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与新课程大力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这种巨大的反差要求我们必须领先一步!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呢?2003年至2005年,杭州市时代小学进行省规划课题指导小学生掌握“生成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实验在“生成学习策略”指导小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的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以促进小学生掌握可视化生成学习方式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将可视化生成学习方式运用到语文、数学、常识等各学科的教学当中。 由于“生成学习策略”实验涉及学校各个学科,实验主要面向中、高年级,对于探索适合低中年级语文学习的可视化学习策略研究,留有较为广阔的空间。故而,我们设想选择语文学科为切入点继续进行可视化学习策略研究,以教学案例研究为载体,尝试在新课程实验年段(13年级)就开始进行有力的、有效的可视化学习策略指导,以期让低、中年段学生能够掌握一系列符合年龄特点、适合语文学习的可视化学习策略,促进一、二学段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并在运用可视化学习策略指导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基。“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可将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生动的、鲜活的事例记录下来,把身边的教学事例作为教师宝贵的资源,不断提升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概念的界定“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我们将它定义为:在把可视化学习策略应用到新课程语文的基础上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模式。它是行动与研究的紧密结合,以可视化学习策略指导、应用实验过程中师、生教与学的典型性事件为基点,反思教、学行为,探索行之有效的可视化学习策略及教学方式。该课题的核心概念为:1可视化学习策略“可视化学习策略”是“一种运用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寻求深层理解意义与迁移活用知识技能的综合型创新性学习方式”。可视化学习策略强调的是:(1)可视化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性学习活动方式,旨在更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心。(2)可视化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深层理解与迁移活用知识技能;旨在发现知识内部的关系及知识与学习者经验、学习情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外部的知识有可能转化为学习者的心理意义。(3)可视化学习策略运用了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visual tool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ng)来加工、编码、建构乃至重构知识,其中包括了思维、想象、记忆、观察、注意、计划、选择、决策等心理活动与过程,还涉及了情感与人际交往层面的因素。2. 教学案例研究 本课题着眼于可视化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实验年段的应用研究,它是在延续与传承学校课题的基础上,将课题的范围缩小到小学语文学科,定位于新课程实验教材在本校推行年段,着力于教学事例、教学设计等教学研究细节,力求在探寻适合新课程一、二学段儿童语文学习的可视化学习策略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教学事例、教学设计等形式记录、描述教学实践的背景、情境和过程,以及伴随着的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情感等,逐步形成可视化学习策略教学实践的经典教学案例。三、课题研究的设计(一)研究目标“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是:1从细节着手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智能观;2适应国家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际需要,提供经典的可视化学习策略教学案例借鉴;3帮助学生从小成为知识建构型、反思型的学习者,学会学习,深层理解,活用知识;4以一个个生动的教学事例、教学设计为载体,有效推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推动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深化教师教学内涵,在行动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二)研究原则行动研究原则 本研究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以运用可视化学习策略为着眼点,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为目的,以教师的行动为研究方式,在动态的学习生活中实施干预、总结经验,获得发展。它是一个自主探索、不断调整、注重实践、强化实效的过程。课题研究相对灵活,以实际碰到的情况为准,对课题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甚至研究内容不断做出调整。(三)理论依据1前苏联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法”,美国学者丹塞路的学习策略研究、罗斯可夫的“产出性学习”、诺凡克的“概念匹配图示法”和学会学习。2元认知和学习策略、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等。(四)实践依据 2003年至2005年,时代小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将可视化生成学习方式,即图示知识组织工具运用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帮助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和上课时有意识地采用图示,指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动态的生成。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学科教学策略,创造出了一套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五)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录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指导、运用、实施情况,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成败,提供经验分享。2文献研究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范畴,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检索和浏览,了解该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待研究的问题等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借鉴。3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总结,大家共同分享成果,总结得失,共同进步。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和学校的经验进行有取舍的借鉴,探寻适合新课程低中年段学生的可视化学习策略及教学方法。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成果时代小学生成学习策略课题研究已运用、开发了15种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本课题将初步设想选择其中的8种在新课程实验教材14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实践,力求在依托教学案例研究将原研究成果细节化、儿童化、常用化、纵深化。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重在指导新课程实施年段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掌握、运用“可视化学习策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组织、理解与运用。本课题研究将针对新课程一、二学段语文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习作等方面内容,关注教师教的设计和学生学的过程,帮助学生较为熟练地运用多种可视化学习策略来参与学习,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形成强有力的思维、想象、观察能力与学习习惯,在信息接受、加工、表现及监控方面真正体现出优势。同时,实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探索、设计、整理、积累、完善适合新课程低中学段可视化学习策略实施的教学案例,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可视化学习策略指导操作方法和程序;逐步形成经典的可视化学习策略实践运用教学案例。同时,还将创造性地开发出一套适合低、中年段儿童年龄特征及语文学习特点的有效的“可视化学习图示”。本研究的预期成果:1开发出适合新课程一、二学段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可视化学习图示系列;3撰写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经典案例研究的研究报告;3汇编可视化学习策略经典案例集,包括文本案例和视频案例精品若干。四、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在时代小学上一阶段研究开发的一系列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中,按照语文学习活动中信息加工类型,我们暂且从中选择八个较为适合一、二学段的类型(在以后的实践中将进一步调整、完善):1纲目与框架 2要点与结论 3原因与结果4分类与关系 5类同与差异 6类比与隐喻7设问与解答 8观点与事实每一类别我们将提供若干可视化学习样例(见图3)以指导学生,使他们借助和利用可视化图示来掌握、应用知识,形成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将鼓励教师、学生开发他们自己认为适宜的图示样例,真正地将可视化图示作为丰富知识组织的工具。 原因 喻体 喻义 结果1 结果2 结果3 原因 结果 原因与结果关系可视化样例 类比与隐喻关系可视化样例 事实观点 设问: ?解答: 分类与关系关系可视化样例 类同与差异关系可视化样例 观点与事实关系可视化样例 要点与结论关系可视化样例 纲目与框架关系可视化样例 设问与解答关系可视化样例 图3 可视化学习图示样例我们根据新课程各册教材知识结构特点和教学内容编排,将选择适切的可视化学习策略和典型的教学内容开展研究,形成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经典教学案例。研究初步设想如下: 8种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安排(初定)教材册次适用的可视化学习策略教学内容第一册1待选第二册1、2、3待选第三册1、2、3、5待选第四册1、2、3、4、5、6待选第五册1、2、3、4、5、6待选第六册1、2、3、4、5、6、7待选第七册1、2、3、4、5、6、7待选第八册1、2、3、4、5、6、7、8待选注:与序号对应的可视化学习策略详见前文。以上学习策略为建议使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另作调整或创造新的可视化图示。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一)课题研究的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2006.012006.02)。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究队伍,培训教师,选择实验班级。2课题试验阶段(2006.022006.12)。2月 新课程双册语文教材可视化学习策略教学设计 35月 每月一次可视化教学研究活动、撰写教学案例 6月 中期咨询 7月 汇编双册教材可视化学习策略经典教学案例 8月 新课程单册语文教材可视化学习策略教学设计 9 12月 每月一次可视化教学研究活动、撰写教学案例3总结阶段(2006.122007.01)。专项测评,评估试验成效,撰写研究报告及专题论文。(二)本课题人员分工:(详见课题申报表)课题负责人:刘海燕,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组主要成员:马兰(特邀),理论指导以及实验教师的理论培训。吴劲(特邀),理论与教学实践指导。蒋 莱,小学一级教师,实验班(一1班)语文教师。刘海燕,小学高级教师,实验班(二2班)语文教师。来丹丹,小学二级教师,实验班(二4班)语文教师。王小燕,小学一级教师,实验班(三3班)语文教师。郦 云,小学一级教师,实验班(四1班)语文教师。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本课题研究的优势之一是教学骨干加专家引领。课题组特邀专家马兰副教授多年来从事教育理论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曾是时代小学“生成学习策略应用研究”课题的负责人之一,为本课题研究承接与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特邀成员吴劲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且潜心于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密切关注着时代语文校本教研。参与本实验的课题组成员是学校语文教学骨干,其中课题负责人刘海燕老师是杭州市教坛新秀、市学科带头人,组员蒋莱、王小燕、郦云是上城区教坛新秀,还分别是新课程实验年段语文教研的牵头人。整个课题组成员年轻富有朝气,肯干又善思考,且曾受过“生成学习策略”研究的熏陶,刘海燕、来丹丹曾自发选取小研究点(识字、写字)进行初步尝试,得到了马兰教授的好评。上述这些,对于推动本课题研究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本课题研究的优势之二是抓住了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理论的热点领域,但又从具体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运用入手,着眼于可视化策略教学细节,着力于教学案例的设计与研究,课题设计具体,指向明确,落到实处,努力做好前期实验的传承,并侧重可视化学习策略在语文新课程第一、二学段进行应用、实践、开发,相信基于可视化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研究能取得实在的效果。 2006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