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用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用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3.课题负责人:只乐镇第一初级中学 张雪琴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教学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导趋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开发应用也越来越广,其独特的优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媒体在农村教学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所以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是历史的必然。多媒体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存在的弊端:传统的教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但许多老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过多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仔细品味,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花了很大工夫,教学效果反而事倍功半。多媒体技术只是阅读教学的辅助工具,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在教育、教学领域,用最高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也是指导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学生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同伴等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唤起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动机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认知经验的前提条件。而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产生的“感觉相乘”效应正好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同时刺激人体的各感觉器官,尤其是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从而大大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或者说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某种初级阶段,在这其中有两种主要的应用:课堂演示应用和个人自学练习应用。课堂演示应用的特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由授课教师控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授的知识。这种应用的设计着重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来强化和支持。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我校推进“多媒体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行动指南。(2)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理论,1964年美国教育学家戴尔在视听教育法中第一次提出该理论。其要点就是:塔的底层是最直接最具体,学习者也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它阐释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3)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归纳总结出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CAI是双向性的,既向学生传输知识,也从学生那里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强化、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4)合作学习理论(5)新课程理论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坚实可靠的平台。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犹如教海中引进了一溪活水,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学得主动、快乐,让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多媒体是否能正确运用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师信息素养的视角来研究多媒体的有效应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盲目运用课件,致使课堂成为教师表演课件的过程,成为哗众取宠的过程,华而不实不是对多媒体的正确运用。在研究中注重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行动改善相结合,宏观引领与微观探索相结合,继承已有经验与开发新的措施相结合。具体研究方法:1、调查法 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有关多媒体进课堂方面的材料,通过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2、行动研究法 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3、个案研究法 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课堂”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4、经验总结法:组织参研教师积极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分阶段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过不断总结,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5、文献法 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内外有关综合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相关方面应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指导,并具体地研究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确保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六、研究工作的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5月。第一阶段,即论证准备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5月):1、组建研究队伍,统一思想认识,对本课题研究形成思路。2、初步明确研究的基本任务3、讨论、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4、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教学”使用方法的学习及培训,进一步积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5、完成课题设计与申报,实施方案的落实、启动。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1、落实第一线实验操作人员,选定重点实验班级;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的检测”。 2、讨论拟定具体的实验方案;3、开展实验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开始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进行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自身的教法,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课,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进行课后调查、测试。4、进行操作、实践、研究,第三阶段:课题终结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5月)1、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报告上级教科研部门考核论证,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验收。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及其保障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主要是语文教学的市县级骨干教师。课题研究人员全都在一线工作,并且都有十几年的教龄,能力强,经验丰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透彻,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强,对本课题研究已经着手在工作中摸索探究,所有成员对这次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达成共识,形成了一股绳,完全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本课题提出之后就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全力响应,同时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的领导也鼎立支持,他们在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准备帮助开展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细致的文献资料的查阅,掌握了大量的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资料,找准了课题的切入点,完全有信心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只乐一中是一所农村中学,目前,我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建有15个多媒体教室,并且,学校专门为教师办公提供了微机室。学校有电子备课室,打印机、复印机、电子扫描仪等。这些设施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证,为多媒体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实便利。学校拥有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课题实验领导机构,有一整套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学校教师文化素质较好,教师的科研意识较强,有教育教学实验研究的经历,学校所有在职教师都经过了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掌握了有关课件制作的知识和使用中的技术,这就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能。八、经费估算 1、物质保障:完善的网络系统,多功能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设备先进,资料齐全。 2、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本课题研究,决定对本课题研究投入所有经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