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36595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姓 名 张敏 教育层次本科学 号0913001265873 分 校保定电大专 业小学教育 教 学 点蠡县电大指导教师 李海良 日 期2011.11.14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由学生填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伙伴。因此,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一中心理念。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一切空间,一切方法,一切情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引导学生学会无意识识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引导学生寻找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利用培养学生写字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深文浅教进行阅读教学,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抓住课堂阵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总之,新课程意味着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 学生(签名):张敏 2011 年 11 月 14 日 (可另附页)指导教师评语初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记录答辩主持人答辩小组成员秘 书答辩日期答辩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情况12345678答辩小组评语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答辩成绩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电大分校初审意见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省级电大复审意见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4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小学教育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姓名 张敏 学 号 0913001265873 指导教师 李海良 年 级 2009年秋 分校/学院 保定电大蠡县分校 提交日期 2011年11月14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伙伴。因此,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一中心理念。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一切空间,一切方法,一切情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引导学生学会无意识识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引导学生寻找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利用培养学生写字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深文浅教进行阅读教学,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抓住课堂阵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总之,新课程意味着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关键词:新课程,拼音,识字写字,阅读,语言表达目录一、新课程的定义1二、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 2三、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3参考文献 9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一、新课程的定义新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伙伴。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一中心理念。二、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旧课程比较,在教学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旧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认为课程就是教材,只注重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因而在教学中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教材意识,没有学生意识,见物不见人,造成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分离。而新课程理念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还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师、教材、学生和环境(特别是教学情境)构成的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和实践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东西多。因此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统一。三、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几部分内容,为了能更好的从事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好语文课,现在我就小学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意见。(一)引导学生学会无意识识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它贯穿于学生整个语文学习阶段,学生是否能学好拼音,将影响到他们对语文的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拼音呢?引导学生学会无意识识记1、优化教学环境一年级小学生刚踏入学校,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这时,如果老师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让孩子一步入教室就像进入拼音王国,他们将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增强对字母音节的学习与记忆。2、借助故事儿歌如教学“”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学生一听故事,兴趣就来了。然后我又教学生念儿歌:“小小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就深刻掌握了。3、借助幼儿游戏例如在学习音节时,我带领儿童玩“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一听说玩游戏,立刻活跃起来,我简单介绍了游戏规则后,把写有声母和韵母的卡片分别发给学生。我念出一个音节后,拿着组成这个音节声母卡片的学生和拿着组成这个音节韵母卡片的学生,便迅速站到讲台上将卡片拼在一起。例如一个说:“我是声母x”,一个说:“我是韵母i”,合起来就是“xi”,全班同学就有节奏的一边鼓掌祝贺一边齐说:“说的真对,你们真棒。”再如,为了丰富发展学生的语言,玩“一字开花”的游戏,课堂效果都很好。4、借助直观图画画面鲜艳的彩图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读准字音,而且提供了围绕音节训练说话的具体材料。如教学音节“tu”时,我先出示音节卡片,让学生直呼音节,然后让他们用这个音节扩词,有的学生很快就说出“小白兔”一词。我接着就问:“谁见过小白兔是什么样的?”学生争着说出小白兔的毛色、样子、活动、吃食等特点。接着我指导学生看课本上小白兔的图片(先读音节在看图,避免学生单凭图意说词,锻炼了他们直呼音节的能力)。同时,教学生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学生看着图边读边做动作,不但巩固了所学音节,而且在欢快的气氛中认识了小白兔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丰富了想象力,练习了说话,发展了语言。5、课内课外结合汉语拼音教学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制作音节卡片、剪贴图画抄写音节;引导学生收看电视,帮助学生正音;引导学生阅读注音儿童读物,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讲故事比赛等。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掌握汉语拼音的知识和技能。总之,教师只要肯动脑筋,枯燥无味的拼音教学就会变的生动有趣,利用有趣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二)引导学生寻找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1、“图字”对照,学习象形、指示字利用象形、指示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的、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教学象形字“鱼”时,以多媒体显示一条挂着的鱼,并在图下依次写上“鱼”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借助图画,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鱼”这个符号,而且初步了解了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律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2、分析“部件”,学习会意字在教学会意字时,应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例如我教学“看”时,告诉学生,上面部分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学生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以后,学生会喜欢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又如学习“泪”字,学生说,眼里流水是泪;学习“休”字,学生说,一人靠在树边休息。3、合理归类,学习形声字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形旁归类。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记得学生在初学“褐”字时,经常将其写成示字旁。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让学生查字典了解:“褐”不光指“褐色”,还指“粗布或粗布衣服”。从此,“褐”在学生脑海中与“被”“补”“裤”等归为一类,再也不会写错了。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学习“晴 ”字之后,出现一批带有“青”的字:“请”“请”“睛”“蜻”,让学生猜猜这些字的读音。我又让他们试着选字填空: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晴),说话用(请),目是眼(睛),昆虫(蜻)蜓。在猜字音和选字填空中学生运用他们所掌握的形声字的规律,自己学会了一批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资源,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认字量,并将这些字层次化、结构化地储存、便于提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是识字技能,并且学习运用这程序性知识,开发新生的学习潜能,这样将使学生成为认字的“快手”,顺利完成所要求的认字目标。(三)利用培养学生写字兴趣进行写字教学1、注意写前激趣为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我特别注重写前的导入,经常采取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字欲望。如有时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模仿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感情。有时根据小学生天性好胜的特点,采取展览习字本,给作业写得好的学生贴小红花,展示进步学生的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促使全班出现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2、注重维持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依据这个特点,在写字教学中,我采取生动讲解,练评结合等措施,注重维持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学生在整个习字过程中始终轻松愉快。3、练评结合练评结合是说在写字课上把练字与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写字练习是一种脑与手协调进行的操作活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需要有较高的耐性。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不稳定,如果长时间练习,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练评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体力、精神得到调节,消除疲劳感,以有利于完成写字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促使学生把字越写越好。练字写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四)深文浅教进行阅读教学深文浅教,就是为了让学生明明白白地感悟,体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1、降低起点,逐步提高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为继。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对蕴含哲理的课文,有不少教师偏好在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然后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际证明效果不好。而从课文描写的人和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我在钓鱼的启示教学中,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厉,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学生对文章的哲理的理解水到渠成。2、 突出重点,有所不为深文浅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择可以点到为止。3、以读为主、读中体验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度,在读中感悟、体验。读的引导,就默读来说,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有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而朗读,有时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有在老师用语或画面创设的情境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引导学生朗读或默读,并在读中体验。4、引导思维,解决问题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深文浅教,要潜在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寻求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如向往奥运,作者盼奥运,想奥运,北京终于申奥成功了,千万情感、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这一天终于来了”。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这一天终于来了”,作者等这一天等了多少时间,有过什么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五)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为了使课外阅读的任务真正得以落实,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是这样做的:1、注意儿童的特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平时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我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去看书听故事。让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能给学生以感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儿童读自己喜欢的书只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才可以获得诗意的体验,对于这一点,儿童也不例外。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支持孩子有个性的独立阅读,使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尊重孩子的阅读自由,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给她时间上的保证。一周一节的自由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他们每天挤出时间来,天天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每天尽量减少作业量,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让他们去自由阅读。并且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读书笔记。只要读到好文章,就摘录下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六)抓住课堂阵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使用好语文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而且应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教学。1、结合识字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识字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把音读准要说普通话;引导学生用字组词,说完整话。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并交给其他同学。不明白的同学可以向小老师发问,以此促进声声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巩固识字教学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口语交际。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时,首先让学生在课件中感知大海的无限魅丽,使学生得到初步的感受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自有评说,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大海的波涛声,想象大海的样子,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对大海的感受,为什么说大海这样美?你想到大海边去玩吗?玩什么?在小组评议后,在点名说。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中,人人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但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3、结合写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情。”说与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先说后写,会降低写话的难度,使写话成水到渠成之势,而写话则使口头语言更加规范。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有感而发,说真情实感。如,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教室外忽然乌云滚滚,闷雷阵阵,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此时学生们也无心听课,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喜欢暴风雨吗?为什么?“此情此景此问题唤起了学生对暴风雨的喜恶之情。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尽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是我借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出了并记下来,于是学生欣然动笔,通顺、流利地写下了一片片真情。(七)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1、必须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低年级是儿童想像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创造性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教师可着重安排系统的童话作文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即培养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教师可着重安排对动物、自然景观、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训练,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借此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从高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思维进入“敏感期”。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性作文。教师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叙文、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2、根据“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切实抓好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语言的本质特性在于它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只有亲身体验语言的各种交际功能以及它的社会效益,儿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虽然字、词、句、段、篇都是语言表达的单位,但是能够完整地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不是字、词句、段,而是成篇的文章。因此,教师一般主张从篇章着手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鼓励低、中年级学生写“放胆文”“观察文”,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产生强烈的作文兴趣,而到作文评讲时又以句子和段落作为重点。学生就会感到这种语言文字训练能提高表达效果,十分必要,而且联系作文实际,有血有肉,易于理解,收效很快。这种做法就是“从动机走向目的”,符合心理学的规律。总之,习作训练中语言文字基本功德训练,教师一定要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的训练策略,在训练项目上要科学、精当、突出重点。总之,新课程意味着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付出艰辛的实践,付出智慧的创造。当然我们在学习、研究、运用新课程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使新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中真正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2杨再隋著小学语文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3月第1版。3马笑霞著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4方斐卿. 新课程语文教学透视.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5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2003.116邢改萍.赵学志主编.中国教育学术文存.(第四卷).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机械电子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