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预案编号: SHXCZJ014959预案版本:第一版某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某化工厂颁布日期:2014年8月1日应急预案编写组人员名单编制组职务姓名职务组长付组长组员审核职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颁布令SHXCZJ014959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规,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发生事故后能及时控制事态,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依据生产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编制了某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即日给予发布并实施。请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经理: 2014年8月1日目录1 总则51.1目的51.2编制依据51.3适用范围61.4应急预案体系61.5应急工作的原则62危险性分析62.1单位概况6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72.3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析72.4生产工艺危险分析152.5储存过程中危险分析172.6设备装置的危险分析172.7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83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193.1应急组织体系193.2指挥机构及职责194预防和预警214.1危险源管理214.2预警行为214.3信息报告与处置225应急响应235.1响应分级235.2响应程序245.3应急结束256信息发布267后期处置267.1污染物处理26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267.3生产秩序恢复267.4善后赔偿267.5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268保障措施278.1通信和信息保障278.2应急队伍保障27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78.4经费保障278.5其他保障279培训和演练289.1培训289.2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289.3演练2910奖惩2910.1奖励2910.2责任追究2911附则3011.1术语和定义3011.2应急预案备案3011.3维护和更新3111.4制定和解释3111.5应急预案实施3112附件321 总则1.1 目的 为了应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有效的防范、应急措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快捷、有组织地处理发生的事故和灾害,以“以人为本、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指导思想。将事故和灾害损失减至最低程度。 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20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0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2007)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200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8)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2007)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l7号(2009)1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12) 上海市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导则(试行)上海市消防局2010年7月印发1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1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火灾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组成。1.5应急工作的原则l 以人为本,先救人后救物l 控制危险源,减少环境危害l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做到“四不放过”2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公司注册地址:上海XXX公司生产地址:上海XXXX某化工厂为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型企业,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XXX,公司法定代表人XXX,注册资金30万元,主要生产、经营范围为涂料助剂,公司采用苯乙烯、丙烯酸丁脂等原料、放入反应釜加热反应工艺生产。公司占地面积XXX平方米,有危险化学品仓库X个,拥有正式职工X人,其中技术人员X人。年生产乳液350吨、涂料400吨。主要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酸等。公司4面均为农田。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3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析危险品名称类别储存地点GBN0/UN N0事故类型储存方式甲基丙烯酸甲酯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火灾200L桶装苯乙烯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火灾200L桶装丙烯酸丁酯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火灾200L桶装甲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人员灼伤200L桶装丙烯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人员灼伤200L桶装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存有量低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的临界量,故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属于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液体的危险性主要有:1)易挥发性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2)易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扩散性,大部分黏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3)受热膨胀性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表面蒸气压同时随之增加,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储存时,常常会出现鼓桶或挥发现象,如果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因此必须注意装料系数一般不超过容积的8085%。4)带电性大部分易燃液体为非极性物质,在管道、储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装、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5)毒害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有毒性作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标识中文名:甲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名:methyl methacrylate;methacrylic acid,methyl ester分子式:C5H8O2分子量:100.12UN编号:1247危规号:32149RTECS号:OZ5075000CAS编号:80-62-6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并具有强辣味。熔点():-50相对密度(水=1):0.94(20)沸点():101相对密度(空气=1):2.86饱和蒸气压(KPa):5.33(2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38 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折射率: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燃烧爆炸性燃烧性:易燃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闪点():10 引燃温度():435避免接触条件:光照易聚合爆炸极限(V%):2.12-12.5禁忌物:氧化剂、酸类、碱类、还原剂、过氧化物、胺类、卤素最大爆炸压力 (MPa) :无资料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PC-TWA(mg/m3)100 致敏物急性毒性:LD50 7872mg/kg (大鼠经口) LC50 12412mg/ m3 (大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4mmol/L。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9g/kg(孕615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对肌肉骨骼系统有影响。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有刺激性。急性中毒: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可有意识障碍。慢性影响:体检发现接触者中血压升高、萎缩性鼻炎、结膜炎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百分比增高。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防护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封,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或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暴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苯乙烯标识中文名:苯乙烯;乙烯基苯英文名:phenylethylene;styrene分子式:C8H8分子量:104.14UN编号:2055危规号:33541RTECS号:WL3675000CAS编号:100-42-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30.6 沸点():146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密度(空气=1):3.6饱和蒸气压(kPa):1.33(30.8)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3.2临界温度():369 临界压力(MPa):3.81燃烧热(kJ/mol):4376.9 折射率:1.5439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性及消防燃烧性:易燃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闪点():34.4 引燃温度():490避免接触条件:光照、接触空气爆炸极限(V%):1.1-6.1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PC-TWA (mg/m3)50 PC-STEL 100 皮 人类致癌物质急性毒性:LD50 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 2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于6.39.3 g/m3,7小时/天,612个月,130264次,出现眼、鼻刺激症状。刺激性:家兔经眼:100 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 mg,轻度刺激。致突变性: 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mol/皿。DNA抑制:人Hela细胞28 mmol/L。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无可靠证据。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症,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不宜大量或久存。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丙烯酸丁酯标识中文名:丙烯酸异丁酯(抑制了的)英文名:isobutyl acrylate分子式:C7H12O2分子量:128.17UN编号:2527危规号:33601 RTECS号:CAS编号:106-63-8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熔点():-61.1相对密度(水=1):0.88沸点():132.8相对密度(空气=1):4.42饱和蒸气压(KPa):1.40(35.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折射率: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燃烧爆炸性燃烧性:易燃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闪点():30 引燃温度():275避免接触条件:受热、光照。爆炸下限(V%):1.8 爆炸下限(V%):8.0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最大爆炸压力 (MPa) :无资料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 (mg/m3)PC-TWA 25、致敏物质急性毒性:LD50 3700mg/kg (小鼠经口)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甲酸、丙烯酸属于腐蚀品,本类物质危险性主要有:该类危险化学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按化学性质又可细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它腐蚀品。该类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特性有:强烈的腐蚀性。对人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金属结构都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腐蚀并遭受破坏。氧化性。腐蚀性物质氧化性都很强,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燃烧。稀释放热性。多种腐蚀品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造成液体四处飞溅而灼伤人体。甲酸标识中文名:甲酸;蚁酸英文名:formic acid分子式:CH2O2分子量:46.03UN编号:1779危规号:81101RTECS号:LQ4900000CAS编号:64-18-6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熔点():8.2相对密度(水=1):1.23沸点():100.8相对密度(空气=1):1.59饱和蒸气压(KPa):5.33(24)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54临界温度():306.8燃烧热(KJ/mol):254.4临界压力(MPa):8.63折射率:1.3714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燃烧爆炸性燃烧性:可燃稳定性:稳定 闪点():68.9(开杯) 引燃温度():410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V%):18.0-57.0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 最大爆炸压力 (MPa) :无资料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但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 (mg/m3) PC-TWA 10 PC-STE 20急性毒性:LD50 1100mg/kg (大鼠经口) LC50 15000mg/m3,15分钟(大鼠吸入) 刺激性:人经眼:1ppm(6分钟),非标准接触,轻度刺激。人经皮 :150g(3天),间歇,轻度刺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饮水中含0.010.25%游离甲酸,24个月内无任何影响;0.5%则影响食欲并使其生产缓慢。小鼠吸入10g/ m3以上时,14天后死亡。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70 ppm(3小时)。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10mmol/ L。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重者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肠胃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数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丙烯酸标识中文名:丙烯酸英文名:acrylic acid;propenoic acid分子式:C3H4O2分子量:72.06UN编号:2218危规号:81617 RTECS号:AS4375000CAS编号:79-10-7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4 沸点():141相对密度(水=1):1.05 相对密度(空气=1):2.45饱和蒸气压(KPa):1.33(39.9)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6(计算值)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1366.9 折射率: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燃烧爆炸性燃烧性:易燃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闪点():50 引燃温度():438避免接触条件:光照、受热。爆炸极限(V%):2.4-8.0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 最大爆炸压力 (MPa) :无资料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发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PC-TWA(mg/m3) 6皮急性毒性:LD50 2520mg/kg (大鼠经口) 950mg/kg(兔经皮) LC50 53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淋巴细胞细胞450mg/L。生殖毒性:大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0):73216g/kg(孕515天),致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人类皆无可靠数据。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数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5(装于受压容器中例外)。防止阳光曝晒。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不宜大量或久存。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n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是一种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的半定量评价方法。用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塑料包装袋印刷需使用到部分溶剂,其作业过程相对比较危险,现将溶剂作业场所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结果如下表。附表2.2.1单元作业场所危险性分析表序号作业场所LECD危险性等级1危险化学品存放处367126显著危险2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36354可能危险,需加注意结论1) 属于可能危险需要注意的作业是溶剂使用过程,作业过程中应注意防范,不得疏忽。2) 属于显著危险的溶剂存放,作业过程需给以高度关注,切实消除危险。作业人员应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谨慎操作,降低事故风险,在此条件下其危险程度可以接受。否则,其危险性是不可以接受的。2.4生产工艺危险分析生产车间可分为水性涂料生产区和乳液生产区。生产过程主要有搅拌、混合、化学反应和包装工序,乳液生产涉及聚合工艺,生产过程属于间歇性生产。燃烧爆炸如果聚合应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移出,料温度上升,可发生裂解和暴聚,所产生的热量使裂解和暴聚过程进一步加剧,进而引发反应器爆炸;易燃液体输送管道、阀门、反应釜等泄漏,散发出的易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动火、吸烟、静电火花或其它点火源、热源,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乳化缸为非密闭性的设备,生产现场散发出易燃有毒的溶剂蒸气,如果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即会引起火灾爆炸;使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易燃液体的场所,可能散发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而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若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机电设施、配电设施、电气线路、排风设施、开关等电气设备在选型、安装时不符合防爆要求,线路老化、安全性能差等,产生电火花将导致易燃物的燃烧、爆炸;操作人员在乳液车间内未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吸烟、违章使用铁器敲击设备、管路或用铁制工具开启有机溶剂的桶盖、加料时流速过快等。这些都会产生火花,遇爆炸性气体环境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若设备、工艺管道等无静电接地措施,静电积聚后会造成闪爆事故。中毒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生产场所通风不良、人员未正确佩戴劳防用品,长期吸入挥发性气体或触碰有毒物质有中毒危害。触电若装置电气设施,如电机、开关、配电箱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作业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人体触及带电体可导致触电危害;生产场所中使用的电器设施,如不加强维修、保养,以致电器设施漏电,可导致职工意外触及带电体;若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不符合要求,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在检修用电设备时,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违反规程,不办理工作票、操作票,擅自拉合隔离开关;在工作现场和配电室不验电、不装设接地线、不挂标示牌等。职工触及带电体。灼烫丙烯酸乳液生产过程中有加温工序,如果反应釜、冷凝器的连接管道的隔热设施失效,可引起人员烫伤事故;放料时,未降温也能引起烫伤事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苯乙烯,若不慎进入眼部,可致灼伤。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机械伤害生产装置上的搅拌器、电动泵等运转设备,转动部件防护装置不齐或误操作时会发生挤、压、卷、轧、绞、碰等机械伤害事故。高处坠落设备平台的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可引发坠落危险。其他伤害生产车间设备布置拥挤、通道狭窄,若照明不足、缺少警示标志及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可能因疏忽大意造成碰撞。2.5储存过程中危险分析储存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泄漏等风险事件,危化品库房可能存在因避雷设施不完善而导致雷击并产生次生事故,以及包装容器损坏等而发生泄漏,如防泄漏措施未到位则可能污染水域。若苯乙烯内阻聚剂失效或存放的温度过高,则会发生聚合等危险。2.6设备装置的危险分析生产设备主要为搅拌、混合、反应、包装装置。如果这些设备本身未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设计、制造、安装,可能存在着设计缺陷(包括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等)、安装不当(如紧固件不牢固等),即这些设备本身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相关的搅拌装置、管道、容器可能发生液体泄漏,从而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若未安要求设置安全联锁,如反应失控则可引发燃烧、爆炸等事故。锅炉未安规定采购、安装、检测、使用均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产生。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未按要求安装或未经防爆检测单位进行专业检查,防爆电气的防爆功能未能得到发挥,但环境内可燃物质浓度达爆炸极限将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生产车间的生产设备或装置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附件(如压力表、温度计等)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围栏、防护罩、紧急停车装置、联锁装置等),或这些装置(附件)失效,高速运转设备可能引发机械伤害,有的甚至因为超压、超温、超速等原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车间的电气设备如果没有采取漏电、短路、过载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失效,可能引发触电,甚至火灾、爆炸事故。如果没有采取绝缘、隔离、屏蔽等措施或措施不当,无证或违章作业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生产车间的电气设备如果没有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或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超标,都可能引发雷电火灾事故。运输危险化学品时,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因跌落、碰撞,从而发生人员伤害事件或环境污染事故。在进行设备检修、动火操作等行为中,因培训不到位或人员违规操作、危险性分析不到位,而产生的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2.7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根据本公司生产工艺,对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主要工艺过程、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汇总如下表。表2.2.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序号危险场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生产区水性涂料生产区触电、机械伤害2乳液生产区火灾、机械伤害、触电、粉尘爆炸、物体打击、高处坠落3储存区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物体打击、车辆伤害4原料库房火灾、物体打击、车辆伤害5公用工程低压配电间触电、火灾6空气压缩间触电、噪声、容器爆炸7实验室火灾、爆炸、中毒、触电8维修间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9办公区办公楼火灾、触电10其他场所厂内道路车辆伤害尽管公司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但最具危险乃属火灾爆炸事故。3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在应急事故发生时,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相应的专业救援队伍,具体构成如下:注: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不在时,由安全干部负责应急指挥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l 负责本公司“预案”的制定、修订; l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l 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l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l 发生事故时,根据不同的事故,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l 向园区和各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园区和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l 组织开展善后处理,尽快恢复生产的正常进行;l 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并适时改进预案;l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A. 总指挥职责l 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l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l 与外部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l 保证现场和企业内外人员安全;l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反应组织。B. 副总指挥职责l 协助企业应急总指挥进行应急救援工作;l 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的对策和建议;l 保持与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l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应急操作。3.2.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职责救援组职责主要职责是对事故进行现场营救。抢救遇险受伤人员、被事故破坏的设备及道路交通设施、关闭有害物质泄漏源、隔离其他危险源,安全转移各类污染物;扑灭已经发生的火灾,及时撤走易燃易爆物品或物质,控制灾害的进一步发展等。治安组职责主要职责是:设置警界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按指挥办公室确定的避灾路线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现场,进行人员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组长或指定专人在逃生集合点清点人数,但实际集合人数少于应集合人数时,立即向总指挥报告;保证交通路线畅通,保障救灾物资安全、顺利到达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后,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应急救护组职责主要职责是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负责转运受伤人员过程的医疗监护。负责与附近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对较严重的受伤人员,进行入院治疗。后勤组职责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救援物资并组织发放,组织指挥人员和抢险人员的现场食宿安排,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4预防和预警4.1危险源管理4.1.1危险源管理l 各部门安排专人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每日巡检。l 安全干部每日对公司各楼层进行安全巡检,重点检查危险性大的设备、工艺和建筑,掌握公司各部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l 危险岗位人员上岗需要安全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1.2危险源预防措施l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l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l 库房、生产车间加强通风、完善避雷、防爆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l 保障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使用有效性。l 落实专人管理措施,避免无关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l 落实如下安全措施:1将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聚合单体流量、引发剂加入量、聚合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在聚合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反应超温、搅拌失效或冷却失效时,能及时加入聚合反应终止剂。设置安全泄放系统。2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3按照规定要求对建筑的耐火等级进行确定和提升。4定期开展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安全工作,如安全评价等。4.2预警行为4.2.1事故预警的条件公司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的范围将事故预警分为三级预警级别,分级情况参照相应分级,分为小型事故、中型事故、大型事故。4.2.2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信息发布可采取有线和无线及人工等配合使用,即利用固定电话、移动手机及人工等。相关政府部门、应急小组之间的通信联系方式及电话见附件。发布的内容与事实一致,严禁发布与事实相违信息。发布的内容需经经理批准。报警事故发生后,公司员工第一时间向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成员汇报,言简意赅的说明事故的情况。接警应急领导小组必须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接到报警后详细记录事故信息,立刻判断事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处警应急领导小组在接警后,按事态发展形势,确定需要启动响应应急预案。4.3信息报告与处置 事故现场应急人员接到启动应急程序命令后,及时清理现场无关人员,组织人员设立警戒范围。必要时,对灾情进行评估。1)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XXXXX发生事故后,安全干部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尽快确认核实情况,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核实情况后,报公司经理,由公司经理按相关要求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2)处置流程3)上报部门、报警方式和时限公司应急人员之间采用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行联系,应急人员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电话号码发生变更的,必须要在48小时内,向应急小组报告。公司内部以电话和口头报告为主,报告流程为逐级上报为主,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报告须贯彻时间第一,信息准确第一为原则。4)向主管部门通报事故发生后,公司经理在接到报告后的半小时内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的原因、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已采取的措施和可能的后果等。5)向相关单位通报安全干部受经理的委托向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以及负责向周边的居委会和厂家通报事故情况(原因、人员、拆除损失和可能的后果等)。当预计事故本单位不能处理时(发生火灾事故时,须第一时间进行报告公安消防),安全干部须向有关职能部门或兄弟单位求救,包括须增援的人员、器材等。6)向新闻界沟通由公司办公室主任根据需要和受经理的委托负责与外界新闻舆论以电话或邮件方式进行沟通,处理和发布事故相关对外信息。5应急响应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对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以下三个等级。5.1响应分级事故等级影响范围含义举例响应者第三级小型事故 仅限部门管辖区域内当事故发生后,仅本部门就能控制,而无需其他周边部门或全公司人员疏散、 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也仅限于本部门l 化学品泄漏。l 小型火灾 l 人员伤害 事故的中轻伤事故 事发部门第二级中型事故影响本部门,也可能影响到公司内其它区域事故发生后,需要本公司其它部门组织紧急支援抢救、疏散或需公司以外的抢救组织给予有限度的支援l 人员伤害 事故 中的重伤事故l 槽区较大量的化学品泄漏。l 中型火灾l 废水泄漏进入雨水下水道系统事故部门/其它部门/社会救援组织第一级大型事故事故将影响到公司以外的区域,或外部事故将对公司形成的威胁的事故发生后,将威胁到本公司以外区域并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需周边地区人员和居民紧急疏散l 大型火灾l 重大伤害事故l 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l 强刺激性、恶臭气体大量外溢现场指挥社会救援组织5.2响应程序当发生意外事件时,发现者组织抢救和向公司报告,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根据情况作出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各应急小组按照预定的职责进行进行救援活动,当事态处于削弱事态,当事故结束后,进行应急收尾工作。当事故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启动上一级预案,直至救援活动结束。5.3应急结束5.3.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的条件火灾扑灭、危险源得到有效安全控制,事故导致的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完全消除、环境污染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治疗。5.3.2应急结束当依靠内部救援结束的应急活动,在满足应急结束的情况下,由公司负责人宣布结束。当有社会力量开展的救援活动,则由社会力量负责人宣布应急结束。5.3.3上报事项应急结束后,进行事故情况上报,办理事故调查部门要求事项。6信息发布应急领导小组发布经公司领导批准的事故信息,信息发布应当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发布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新闻舆论发布有关应急事宜,为使发布的消息是可靠的,真实的,发布人员必须了解清楚应急救援事项。其他员工未经授权不得随意对外发布信息和发表评论。7后期处置7.1污染物处理本着科学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则,对因发生事故而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对于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禁止直接倒入下水道中,采用废液桶将污染物集中收集起来,进行处理。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应急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及安全干部配合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包括事故现场的清理,人员的重新配置、设备调试维护等工作,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公司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安抚慰问工作,负责保障医疗资金的到位。7.3生产秩序恢复经公司安全干部、事故发生部门、公司经理评估确认事故现场无安全隐患后,重新调整人员部署,更新调试所需设备,尽快恢复生产秩序,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7.4善后赔偿发生人员伤亡情况的,由公司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探访安抚,洽谈协商救治期间的费用问题。安全干部准备事故工伤认定材料,按照工伤上报程序进行上报,工程及财务等部门对损失进行统计。7.5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由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事故具体原因,拿出整改意见和处理方案,评议在抢险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8保障措施8.1通信和信息保障为保障信息畅通,采用公司固定电话、应急人员家庭电话、移动电话等多种手段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应急处置时必须采取防爆对讲机联络。8.2应急队伍保障安全干部负责组建和管理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应选择公司内骨干人员担负各类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任务,各部门和小组负责组建自身的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灭火器分布和数量情况表序号位置灭火器类型数量规格保管人1危险品仓库、反应釜附近5公斤干粉82涂料生产部位、锅炉房24公斤二氧化碳158.4经费保障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的资金由相关部门提出,经经理审核后,按规定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应急救援专项费用,确保应急工作的财力支持。当费用超支时,经理批准后按需支出。8.5其他保障公司各部门协同配合,全力保障公司相关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和后勤等各方面都到位。9培训和演练9.1培训(1)应急培训计划应急培训计划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每年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方式。应急培训的范围包括:公司全员培训、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义务消防队的培训。(2)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了解和掌握识别危险,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加强与灭火操作有关的训练,强调危险物质事故的不同应急水平和注意事项,以及本预案、专项预案的内容。(3)特殊应急培训接触化学品危害的应急培训等。 (4)培训方式、频次等原则上每年进行3次培训,培训方式以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为主,培训服务以应急救援队员为,其他员工为辅的原则。培训内容以生产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为主,每次培训后必须进行有效的讲评和总结,讲评等作好书面记录。9.2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1)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类型应急救援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四种。演习类型一般可分为全面演习、组合演习、单项演习三种,公司应根据不同的演习目的选择不同的演习类型,或者请求相关人员协助演习。(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