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复习题.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3411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工安全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工安全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化工防火防爆技术1.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 燃烧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2.闪燃:当火源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闪点: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3.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在空气中自行升温而引起的燃烧现象。 自燃点:自燃的最低温度4. 着火:足够的可燃物质在有足够的助燃物质存在下,遇明火而引起持续燃烧的现象使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5s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或燃点。 5. 爆炸: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 特征: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使周围建筑物或者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受破坏。 6. 爆炸分类: (1)物理爆炸 指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物理爆炸后均不发生变化) (2)化学爆炸 指物质发生急剧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3) 核爆炸 核武器或核装置在几微秒的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7.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 爆炸下限:在空气中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 爆炸上限:在空气中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 注意: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因含有过量的空气,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高于上限时由于空气量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所以,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都不会发生爆炸。但浓度高于爆炸极限的混合物还不能认为是安全的,因为一旦补充空气就具有危险了8.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 初始温度:混合系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初始压力:系统初始压力增高,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 惰性气体含量: 爆炸性混合物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以至不爆炸 容器:容器的材质和尺寸对物质爆炸极限均有影响。容器或管道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若容器材质的传热性能好,则由于器壁的热损失大,混合气体的热量难于积累,而导致爆炸范围变小。 能源:火花能量、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9.爆炸条件:具有可燃的易爆物质;可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有发火源10. 化工装置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原因:装置有隐患;操作失误;装置故障;不停产检修设备;异常化学反应11.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点火源的安全控制;化工工艺参数的控制技术;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控制12水的灭火原理:.隔绝的空气,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降低温度,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不能用水灭火的物质:与水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的金属(如钾、钠);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高压电气装置火灾;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第2章 电气、静电及雷电安全防护1. 触电防护技术措施:认真做好绝缘;采用安全电压;严格屏护 (屏护就是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保护安全间距(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合理选用电气装置;采用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接地和接零;正确使用防护用具2. 静电产生的条件:摩擦起电 、附着带电 、感应起电 、极化起电3. 消除静电的基本途径: 工艺控制法:控制输送速度;正确选择设备和管道的材料;合理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 增加静止时间;改变灌注方式 泄漏导走法:是将静电接地,使之与大地连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静电中和法: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的消除静电所必须的离子来对异性电荷进行中和4.人体防静电措施:人体接地;工作地面导电化;安全操作5.雷电现象: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或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可高达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与雷鸣。6.雷电的危害:电性质破坏(主要是击穿绝缘);热性质破坏(雷电火花易造成燃爆);机械性质的破坏(设备可能遭受严重破坏)7.防雷装置: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作用:它们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8.雷雨中人们预防雷击注意事项:不打手机、不在雨中狂奔、不在大树下避雨、不在水边湖边逗留、不在水中嬉戏、不宜在雷雨中打伞。第三章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治 1. 毒物: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累积到一定量后,就会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 中毒:由毒物侵入人的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3. 工业毒物: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 按物理状态分类:气体、蒸汽、雾、烟尘、粉尘4. 毒物的毒性指标: 绝对致死剂量(LD100):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半数致死剂量(LD50):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LD):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 最大耐受剂量(LD0):即使全组染毒,但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 剂量单位常用每千克体重所承受毒物毫克数表示(mg/kg); 浓度单位常用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毒物的毫克数或克数表示(mg/m3,g/m3)5.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6. 职业中毒的类型: 慢性中毒:是指长期少量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有蓄积性。 亚急性中毒: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职业中毒对人体系统器官的损害: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眼睛的危害7.防毒措施: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的净化;个体防护;建立建全规章制度 第4章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运1危险化学品: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与毒害等危险特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引起燃烧、爆炸、灼伤、中毒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化学品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3. 三定:定人、定车、定点 三落实:发货、装货、提货4. 装卸和运输: 装运危险化学品应遵守危险货物配装规定,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不能一同混装。 装卸危险化学品,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和倾斜,不得损坏包装容器,包装外的标志要保持完好。 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应按指定的专人开车送,指定的运输路线,指定的行驶速度运送货物。 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不宜经过繁华市区道路上行驶和停车,不能在行驶途中随意装上其他货物或卸下危险品。停运时应保持装运危险物品的车船与其他车船、明火场所、高压电线、仓库和居民密集的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滑车和强行超车。5. 人员培训和安全要求: 危险化学品的装卸和运输工作,应选派责任心强,经过安全防护技能培训的人员承担。 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上,应有装运危险物的警示标志。 装卸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按规定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运送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时,应按照公安部门规定, 指派押运人员。第5章 劳动保护技术常识1、 灼伤及其分类1化学灼伤 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称为化学灼伤。2热力灼伤 由于接触炽热物体、火焰、高温表面、过热蒸气等造成的损伤称为热力灼伤。3复合性灼伤 由化学灼伤和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伤害,或化学灼伤兼有中毒反应等都属于复合性灼伤。A.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 1. 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2. 改革工艺和设备结构 3. 加强安全性预测检查 4.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5. 加强个人防护 B.灼伤后急救处理方法 1.碱类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钙等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醋酸溶液 洗涤中和,也可以用2%的硼酸水湿敷。氧化钙灼伤时,可以用植物油洗涤 2. 酸类 硫酸、盐酸、高氯酸、磷酸、蚁酸、草酸、苦味酸等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5%碳 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涤中和,再用净水冲洗 3.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5%硫化铵溶液冲洗,最后用净水冲洗 4.溴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然后涂5%碳酸氢钠(小苏打)糊剂或用1体积碳酸氢钠(25%)+1体积松节油+10体积酒精(95%)的混和液处理 5.铬酸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冲洗没有条件时,也可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6.氢氟酸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直至伤处表面发红,再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涤,然后涂上甘油与氧化镁(2:1)悬浮剂,或调上黄金散,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好 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将灼伤部位浸泡于冰冷的酒精 (70%)中14h或在两层纱布中夹冰冷敷,然后用氧化甘油镁软膏或维生素A和D混合软膏涂敷 7.黄磷如有磷颗粒附着在皮肤上,应将局部浸入水中,用刷子清除,不可将创面暴露在空气中或用油脂涂抹;然后用3%的硫酸铜溶液冲洗15min,再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涤,最后用生理盐水湿敷,用纱布包扎 8.苯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9.苯酚 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4体积酒精(7%)与1体积氯化铁(13molL)混合液洗涤,再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湿敷 10.硝酸银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11.焦油、沥青(热灼伤)用沾有乙醚或二甲苯的棉花,消除粘在皮肤上的焦油或沥青,然后涂上羊毛脂二,噪声的危害与预防 噪声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切令人不愉快或不需要的声音。A.化工企业的噪声种类 1,机泵噪声 ,2,压缩机噪声 ,3,加热炉噪声 ,4,风机噪声 ,5, 排气防空噪声 B.噪声的危害 ,1,损害听觉 ,2,损害健康 ,3,影响工作效率C.噪声的预防措施 1.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 2.控制噪声的传播 3.个体防护 三,辐射的危害与防护1紫外线 紫外线在电磁波谱中介于射线和可见光之间的频带。 2射频电磁波 任何交流电路都能向周围空间放射电磁能,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交变电磁场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辐射。当交变电磁场的变化频率达到100kHz以上时,称为射频电磁场。3电离辐射粒子和射线 粒子、粒子、射线和射线为波长很短的电离辐射,两者都是穿透力极强的放射线。 A.紫外线 (1)对机体的影响 紫外线可直接造成眼睛的伤害。眼睛暴露于短波紫外线时,能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即电光性眼炎。 (2)预防措施 在紫外线发生装置或有强紫外线照射的场所,必须佩戴能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防护面罩及眼镜。此外,在紫外线发生源附近可设立屏障,或在室内和屏障上涂以黑色,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减少反射作用 B.射频辐射 (1)对机体的影响 在射频辐射中,微波波长很短,能量很大,对人体的危害尤为明显。 (2)预防措施 屏蔽辐射源,屏蔽工作场所,远距离操作以及采取个人防护等。 C. 电离辐射的危害 1.中枢神经和大脑伤害 2.胃肠伤害 3.造血系统伤害 D.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1.缩短接触时间 2.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 3.屏蔽防护 4.个人防护服和用具 5.警告牌 四,工业卫生设施和防护器具通风与采暖 照明与采光 辅助设施 防护器具 第6章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所有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容器都称为压力容器一、压力容器的分类 低压容器(代号L):0.1MPaP1.6MPa。 中压容器(代号M):1.6MPaP10MPa。 高压容器(代号H):10MPaP100MPaM 超高压容器(代号U):P100MPa 。按工艺用途分类 反应容器(代号R) 换热容器(代号E) 分离容器(代号S) 贮存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类 按压力等级、容器内介质的危险性及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等把容器分 为三类,即第一类容器、第二类容器、第三类容器。一类;(1非易燃 无毒 低压容器 2易燃 有毒 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器)二类;(1中压容器 2易燃 有毒低压反应容器和储运容器 3内径小于1M的低压废热锅炉 4剧毒介质低 压容器 5搪玻璃压力容器)三类;(1剧毒介质中压容器 2易燃或有毒介质 PV=0.5MPa M3中压反应容器 PV=10MPaM3中压储运容器 3中压废热锅炉或内径大于1M的废热低压锅炉 4 高压 超高压容器)安装压力容器的安全要点 1安装规范和验收 2组装 组装焊件不得用强力使焊件对正,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安装应力。 3胀接 胀接是为保证质量事前应做的试胀工作,以确定合理的胀管率。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安全泄压装置( 安全阀 爆破片) 计量显示和报警装置(压力表 液面计(显示容器内液面位置 变化情况的装置) 自动报警 )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1建立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 2建立和健全压力容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要点 4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气瓶的安全使用 1正确操作,禁止撞击 2远离明火,防止受热 3专瓶专用,留有余压 4维护保养,定期检验 5文明装卸,分离贮存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能源的热能或回收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将工质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力设备. 锅炉的附件和仪表 主要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及高低水位报警器、测温仪表、蒸汽 流量计、排污装置、汽水管道、燃烧自动调节装置等。锅炉参数 蒸发量 蒸汽压力也称锅炉工作压力 蒸汽温度 锅炉的安全运行 1. 锅炉投产前的必备条件 2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3点火升压供汽 4正常运行 5停炉和停炉保养锅炉事故分类 爆炸事故、 重大事故 、 一般事故 锅炉常见事故 水位异常 、 汽水共腾与水击、 燃烧异常、 承压部件损坏 (锅炉炉管及水冷壁管爆破 过热器管爆破 省煤器管损坏)第7章 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防护1. 腐蚀:指材料在周围介质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破坏 对腐蚀起作用的环境因素:介质、温度、流速、压力2.腐蚀反应的机理分类: (1)化学腐蚀:指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2)电化学腐蚀:实际上单纯化学腐蚀是很少的,化学腐蚀的介质常因含有水分而使金属的腐蚀由化学腐 蚀转变为电化学腐蚀。 按照腐蚀环境分类:大气腐蚀/水腐蚀/土壤腐蚀/化学介质(酸、碱、盐)腐蚀等。 按照腐蚀的形态分类:全面腐蚀、局部腐蚀 局部腐蚀:与环境接触的金属表面上局部区域发生的腐蚀,包括电偶腐蚀、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破裂3. 工业腐蚀的类型:电偶腐蚀、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破裂、氢损伤、腐蚀疲劳、冲刷腐蚀4. 腐蚀的防护技术: 正确选材、阴极保护、阳极保护、介质处理、添加缓蚀剂、增加金属表面保护层、合理的防腐蚀设计 第八章1、化工设备检修的分类 计划检修 计划外检修 2、化工设备检修的特点 化工设备检修的频繁性 化工设备检修的复杂性 化工设备检修的危险性3、 化工设备检修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准备 技术准备 材料备件准备 安全措施的准备 安全用具准备检修器具合理堆放方案4、 停车检修前的安全处理1停车 2泄压排放 3降温 4抽堵盲板5、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不清洗或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6、管内罐内作业安全要求(1)可靠隔离 (2)切断电源 (3)清洗、置换和通风 (4)取样分析 (5)监护 (6)用电安全 (7)个人防护 (8)急救措施 (9)升降机具 7、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8、高空作业安全要求(1)作业人员 (2)作业条件 (3)防止工具材料坠落 (4)防止触电 (5)防中毒 (6)气象条件 (7)注意结构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8)禁止上下垂直作业 9、化工设备检修后的交工验收 一、交工验收和试车 (1)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应开、应关位置和水封情况及盲板应抽应堵情况。 (2)检查所有防护罩、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爆破板、安全联锁、信号等装置是否齐全,是否正确复位。 (3)检查设备及管道内是否有人、工具、手套等杂物遗留,在确认无误后,才能封盖设备,恢复设备上的防护装置。 (4)检查检修现场是否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和所有的通道都畅通的要求。 (5)检查电机及传动机械是否按原样接线,冷却及润滑系统是否恢复正常。 各项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单体或联动试车。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并有齐全的验收资料,其中包括安装记录、缺陷记录、试验记录、(如耐压、气密性试验、空载试车、负荷试车等),主要零部件的探伤报告及更换清单。二、开工安全 装置的开车必须严格执行开车的操作规程。在接受易燃易爆物料之前,设备和管道必须进行气体置换合格,将排放系统与火炬联通并点燃火炬,接受物料应缓慢进行。热力设备注意排放冷凝水,防止管线及设备的冲击、震动。接受蒸汽加热时,要先预热、放水,逐步升温、升压。各种加热炉必须按程序点火,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操作。 开工正常后检修人员才能撤离。有关部门要组织生产和检修人员交工验收,整理交工资料,归档备查。问题讨论 停车检修应做哪些安全准备工作?设备检修完工后,交工验收和试车开工时,应做好哪些安全工作?第九章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 。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的破坏 3、酸雨 4、不断加剧的水污染 5、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6自然资源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温室里的玻璃一样,能让太阳光中可见光透过被地面吸收,转变为热能,也能阻止地面增温后放出热辐射,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酸雨酸雨是指pH值5.6的酸性降雨。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研究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演化规律2.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4.研究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环境科学的内容 1.理论环境学 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综合环境学 综合环境学是把环境系统做为一个整体,全面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调控、利用和改造的科学。它包括全球环境学、区域环境学和聚落环境学。3.部门环境学 部门环境学是指对“人类环境”系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协调发展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3.开发者保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4.协同合作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的环境标准 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五类三级标准体系。 五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环境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三级是国家级标准、地方级标准和行业级标准。 问题讨论 1.什么是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2. 简述环境工程学。1、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如何?2、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我国的环境标准是如何分类的? 第十章1、 化工废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颗粒污染物: 烟尘 粉尘 飘尘 尘粒 煤尘 雾尘 气态污染物: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氧化物 碳氢化合 物 卤素化合物2、 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 伦敦型烟雾 酸雨、3、 颗粒污染物的危害 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通过呼吸系统,侵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大气中的尘粒和煤尘,通过呼吸系统时可被鼻腔、咽喉捕集,不能进入肺泡。 大气中颗粒物的沉积,会使电气装置接触不良或引起短路,使金属材料发生电化学腐蚀。 大气中的颗粒物,可作为水蒸汽凝聚的核心,形成云雾,雨水增多,影响气候。大量的烟尘和水蒸汽还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和紫外线,降低大气透明度,从而减弱太阳光的辐射。4、 气态污染物的危害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 。SO2是无色、有特殊臭味的刺激性气体。当浓度比较低时,主要对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长时间接触,损害鼻、喉、支气管等。当浓度比较高时,对呼吸道深部产生刺激,对骨髓、脾等造血器管也有损伤作用。此外,SO2对植物还会产生漂白作用,形成斑点、抑制生长,损坏叶片,还能腐蚀金属器材,使建筑物表面损坏,能使纤维织物、皮革制品发生变化。 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指NO和NO2 。NO能使人体中的血红素结合生成亚硝基血红素,影响血液的输氧功能,危害人体健康。浓度高时,将导致肺部充血、水肿,严重时将窒息而亡。NO2将严重刺激眼、鼻、呼吸系统,使血红素发生硝化,损害造血组织。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NO2 ,可引起支气管、肺部发生病变。 大气中的碳氧化合物主要指CO和CO2 。高浓度的CO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化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轻者出现头痛、恶心、虚脱等症状,重者则昏迷,中毒而死亡。大气中CO2浓度的增高,阻碍了地球表面向外散热的过程,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从而影响环境平衡。 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一样,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 大气中含有的Cl2 、HCl ,刺激眼、鼻、咽喉,可损伤肺部,浓度高时可中毒致死。5、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常用的防治方法有: 吸收法 吸附法 催化转化法 燃烧法 冷凝法生物法 膜分离法6、 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化工生产排放废水按其种类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含无机物的废水 主要来自于无机盐、氮肥、磷肥、硫酸、硝酸、纯碱等工业生产时排放的酸、碱、无机盐及一些重金属和氰化物等。通常将含有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的废水称为无机无毒物,将含有金属氰化物的废水称为无机有毒物。 (2)含有机物的废水 主要来自于基本有机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农药、染料等工业生产排放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有机氯、酚类、多环芳烃等。 (3)含石油类的废水 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各种动力设施运转过程消耗的石油类废弃物等。7、水体污染物的危害 (1)含无机物废水的危害 废水中的酸、碱会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削弱了水体的净化功能,腐蚀桥梁、船舶等,使土壤改性,危害农、林、渔业生产等。人体接触可对皮肤、眼睛和粘膜产生刺激作用,进入呼吸系统,能引起呼吸道和肺部发生损伤。无机盐可增大水体的渗透压,对淡水和植物的生长不利。 氮、磷等营养物能促进水中植物生长,加快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出现老化现象,促进各种水生生物的活性,刺激它们异常繁殖,生成藻类,从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废水中各类重金属主要是指:隔、铅、铬、镍、铜等。这些物质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产生分散、富集、转化等在水体中的迁移。如果进入人体,将在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产生各种疾病,影响人体正常生活。废水中的无机有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氯化物本身就是剧毒物质,可引起呼吸困难,造成人体组织的严重缺氧。含有机物废水的危害 废水中的有机无毒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生成CO2 和H2O,但若需要分解的物质太多,将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氧气,造成各种耗氧生物(如鱼类)的缺氧死亡。 废水中的有机有毒物比较稳定,不易分解。长期接触,将会影响皮肤、神经、肝脏的代谢,导致骨骼、牙齿的损害。 酚类排入水体后,严重影响水质及水产品的质量。水体中的酚浓度低时,影响了鱼类的回游繁殖,浓度高时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甚至绝迹。进入人体可引起头昏、出疹、贫血等。 多环芳烃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毒性,如1,2-苯并芘、1,2-苯并蒽等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含石油类废水的危害 当水体含有石油类物质,不仅对水资源造成污染,而且对水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水面上的油膜使大气与水面隔绝,减少氧气进入水体,从而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中的油类物质含量高时,将造成水体生物的死亡。8、化工废水污染物的治理物理处理法 物理法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固体、沙和油类物质,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用作预处理或补充处理。主要方法有: 沉淀法。是利用废水中悬浮状污染物与水的密度不同,借助重力沉降作用使其与水分离的方法。主要用来作预处理或再处理。一般采用沉淀池。 离心分离法。 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设备有水力旋转器、离心机等。该法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位容积处理能力高等优点,但设备易磨损,电耗较大。 过滤法。是让废水通过具有微细孔道的过滤介质,悬浮固体颗粒被截留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常作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常用过滤介质有格栅、筛网、滤布、粒状滤料化学处理法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它既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无机污染物或有机污染物,还可回收某些有用组分。 中和法。是利用酸碱性物质中和含酸碱废水以调整废水中的pH值,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的处理方法。 混凝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细小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粒子而沉淀下来的处理方法。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废水中的有毒害的无机物质或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电解法。是用适当材料作电极,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分别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絮凝物质或生成的气体从废水中逸出,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物理化学处理法 废水经过物理方法处理后,还会有少量细小的悬浮物和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为了进一步去除残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做进一步的处理。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使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吸附在固体表面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焦炭、硅藻土、木炭、泥炭、白土、矾土、矿渣、炉渣、木屑、吸附树脂等。 浮选法。是将空气通入废水中,形成许多微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捕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及胶状物质后浮到水面上,然后从水面上将其除去的方法。 膜分离法。是用一种特殊的薄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种物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害污染物。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甲烷 、二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氢气等无机物的过程。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和社会生活活动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1)对土壤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体积庞大,长期露天堆放,其中的有害成分在地表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及土壤深层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有害成分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集聚,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严重时将使土地无法耕种。(2)对大气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在堆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不仅粉尘随风扬散,而且释放出的有害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质量使大气受到污染。如炼油厂排放的重油渣及沥青块,在自然条件下将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3)对水体的危害 如果固体废弃物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等水域中或者飘入大气中的微小细粒,通过降水落入地表水系,水体可溶解其中的有害成分,毒害生物,造成水体缺氧、污染、变性、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生物死亡,降低水体质量。(4)对人体的危害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壤、水、大气等媒介系统,固体废弃物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媒介受到了污染,有害成分将直接由呼吸系统、皮肤、消化系统摄入人体,使人体受到有害成分的袭击而致病。化工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1)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法俗称安全填埋法,属于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中最经济的方法。该法是在平地上或在天然低洼地上,逐层堆积压实,覆盖土层的处理方法。为防止废渣中有害污染物浸入地下水,填埋场底部与侧面均采用黏土作防渗层,在防治层上设置收集管道系统,定期将浸沥液抽出。当填埋物可能产生气体时,则需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在填埋场不同部位设置排气通道,把气体导出。(2)焚烧法 焚烧法是把可燃性固体废物集中在焚烧炉内,通入空气彻底燃烧的处理方法。焚烧法产生的热量可以生产蒸汽或发电,处理方法快速有效,故焚烧法不仅有环保意义,而且有经济价值。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也较高。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可减重80%以上,减小体积90%以上,体现了“减量化”原则;可以破坏固体废弃物的组织结构,杀灭细菌,达到“无害化”原则;回收热量,生产蒸汽和发电,体现了“资源化”原则。(3)热解法 热解法是利用固体废物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汽、油和炭的过程。热分解主要是使高分子化合物分解为低分子,因此也称为“干馏”。其产物一般有以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低分子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可燃性气体;以醋酸、丙酮、甲醛等化合物为主的燃料油;以纯炭与金属、玻璃、沙土等混合形成的炭黑。将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在无氧条件下加热到500550转化为油状,若进一步加热至900时可几乎全部气化。热解法因为是在缺氧条件下操作,产生的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氯化氢(HCl)等较少,排气量也小,可减轻对大气的二次污染。但由于废物种类繁多,夹杂物质多,要稳定、连续地分解,在技术和运转操作上要求高,难度大。适合于热解的废物主要有废塑料、废橡胶、废轮胎、废油等。(4)微生物分解法 微生物分解法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肥料、沼气、饲料蛋白等,从而达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目前应用较广泛是好氧堆肥技术和厌氧发酵技术。 好氧堆肥是在通气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使有机物得以降解。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可达8090,因此好氧堆肥又称为高温堆肥。厌氧发酵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借助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分为酸性发酵阶段和碱性发酵阶段。(5) 固化处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有害固体废弃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体中,使之具有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降低或消除有害成分的逸出,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处理后的固化体具有良好的的抗渗透性、抗浸出性、抗冻融性、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根据废弃物的性能和固化剂的不同,固化技术常用的有水泥固化法、石灰固化法、热塑性材料固化法、热固性材料固化法、玻璃固化法、高分子有机物聚合固化法等。问题讨论1.简述化工污染物的来源。2.大气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危害?3.简述大气污染物治理中的除尘技术。4.简述大气污染物中脱除SO2和脱除NOX的常用技术。1.浅谈化工废水的危害。2.常用水体污染物指标有哪些?3.简述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1.简述我国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原则。2.简述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第十一章 安全与环保管理1、 安全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 安全管理的内涵 :安全管理是指对人类生产劳动活动中的事故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管理。 3、 安全管理的定义:为防止和控制人类活动的负效应和各种有害作用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其损失而采取的决策、组织、协调、整治和防范的行动。4、 安全管理的性质 (1)社会功能性 安全管理是造福于人类社会,为人类社会所需要的。 (2)功利性 所有的管理都是功利的,亦即追求在如经济等某个方面上有所收获。 (3)效益性 管理的目的就是追求效益。效益良好程度是评价管理好坏的标准之一。 (4)人为性 管理人的意志和意愿不同,管理行为就有不同。 (5)可变性 基于管理者的需要,管理的思想、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甚至管理机制都是可变的。 (6)强制性 管理即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的作用和影响,要求被管理者服从其意志、满足其要求、完成其规定的任务,这体现出管理的强制性。安全管理的强制性更突出。 (7)有序性 管理就是一种使无序变为有序的行动。5、 安全管理的目的 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于人们正常生产活动的平稳顺利开展,是为人们的安全活动服务的。6、安全管理的功能 安全管理具有的决策、组织、协调、整治和防范等功能,可以归纳为基础性功能、治理性功能和反馈性功能三大类。 (1)基础性功能功能包括:决策,指令,组织,协调等。 (2)治理性功能包括:整治、防范等。 (3)反馈性功能包括:检查、分析、评价等。7、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就工业生产这个特定领域来说,其管理对象有人、物、能量、信息。8、安全培训与教育 1.安全培训 (1)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解决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以提高全体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使之从思想上和理论上认清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确立“安全第一”、“生产服从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基本思想。 (2)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 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包括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进行国家政府的安全生产方针、劳动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法令的自觉性,增强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3)安全技术教育 安全技术教育内容包括一般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安全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预防事故、事故急救、事故处理的基本能力。 2.安全教育 我国化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采取厂级、车间级、工段或班组岗位级的“三级”安全教育形式。 (1)厂级教育 厂级教育通常是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新职工、实习和培训人员、外来人员等在其没有分配岗位工作或进入现场之前所进行的初步安全生产教育。 (2)车间教育 车间教育是由车间安全员(或车间领导)对接受厂级安全教育后进入车间的新职工、实习和培训人员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概况,车间的劳动规则和注意事项,车间的危险因素、危险区域和危险作业情况,车间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情况。 (3)岗位教育 岗位教育是新职工、实习和培训人员进入固定工作岗位开始工作之前,由班组安全员(或工段长、班组长)进行的安全教育。9、安全检查一是检查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思想意识,重视程度,因为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往往决定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水平。二是深入生产现场检查不安全问题并组织整改,避免安全事故。三是检查企业安全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对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10、事故分类、分级 1按事故性质分类 (1) 生产事故 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成品损失或停产的事故,称为生产安全事故。 (2) 设备事故 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装置、运输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损失或减产等的事故,称为设备事故。 (3) 火灾事故 凡发生着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称为火灾事故。 (4) 爆炸事故 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及停产的事故,称为爆炸事故。 (5) 工伤事故 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影响,造成职工突然受伤,以致受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的事故,称为工伤事故。 (6) 交通事故 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称为交通事故。 (7) 质量事故 生产产品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工程项目不符合质量验收要求,机电设备不合乎检修质量标准,原材料不符合要求规格,影响了生产或检修计划的事故。 (8) 环保事故 化工石油生产中的“三废”超标排放和“三废”处理设施停工直排等,称为环保事故。(9) 破坏事故 因为人为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事故。11、按事故损失分级 根据经济损失大小、停产时间长短、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程度,可将事故分为微小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三种。 工伤事故分为轻伤、重伤、死亡和多人事故四种。12、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科技、法律、政策、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 13、 HSE管理体系 HSE是英文 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SE也就是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把健康、安全、环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理体系,称为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建立HSE管理体系必要性 (1)企业虽然有一套现行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但它们各管一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有时各行一套,未形成科学、系统、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 (2)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思维模式上与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普遍缺乏国外的高层承诺和“零事故”思维模式。 (3)缺乏现代化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所要求的系统管理方法和科学管理模式。建立HSE管理体系的目的 1.满足政府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要求。 2.为企业提出的总方针、总目标以及各方面具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3.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员工的健康与安全,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 4.保护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保护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6.减少医疗、赔偿、财产损失费用,降低保险费用。 7.满足公众的期望,保持良好的公共和社会关系。 8.维护企业的名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HSE管理体系的要素及其主要内容主要要素主要内容领导和承诺自上而下的承诺,建立和维护HSE企业文化方针和战略目标建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意图、行动的原则、改善HSE管理的表现水平的目标组织机构、资源与文件管理人员组织、资源和完善的HSE体系文件评价和风险管理对活动、产品及服务中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确定和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规划工作活动的实施计划,包括通过一套风险管理程序来选择风险削减措施,对现有操作的规划变更的管理,制定应急反应措施等等。实施和监控活动的执行和监测。审核和评审对体系执行效果和适应性的定期评价问题讨论 1.什么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2.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什么?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1.安全标准有哪几种? 2.安全培训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何谓“三级”安全教育? 1.从性质来看,安全事故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要进行安全事故调查? 3.什么是安全事故管理的“四不放 过”? 1.什么是HSE管理体系? 2.HSE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和内容包括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