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32830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学年度,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研室具体指导下,我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多学科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以学科课程标准标为准绳,强化教育科研,强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从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分析如下:教学质量方面 一、检测的结果 二、县局评价结果 2009-2010学年度县教育教学管理综合评价教学质量检测成绩中心校本部总积分66.88分,其中语文27.5分,数学19分,综合20.375分,抽考学校(路塘小学)总积分56.5分,倒数第5名,其中语文18.5分,数学21.75分,综合16.25分; 三、现实状况 1、课堂效率不高。造成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学方法落后。从平时的听课看,大部分教师理念不新,方法陈旧。就公开课来说,仍有个别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具体表现为:灌输式、注入式教法多,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方法少;教师唱“独角戏”的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少;重视“双基”训练,忽视了“三维”目标的培养等。二是教学手段滞后。村级小学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还靠过去的“三个一”的模式(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来教学,图书数量不足,仅有的也老化。近年来,村小也配备了微机,但大多使用率不高,一方面缺乏微机操作的带头人,另一方面,微机没有联网,网络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影响了课堂效果。中心小学虽有微机教室,但使用率不高,远程教育室今年刚投入使用。 2、教研工作相对薄弱。一是校本教研没有落到实处。目前,由于小学教师人数较少,每个教研组的人数更少,甚至有的教研组只有一个教师。因此,大部分学校不重视教研活动,教研工作呈现“有人管无计划,有计划无课题,有课题无落实”的状态。从开学工作检查来看,大部分学校的教研内容空洞,没有目标,没有重点,没有措施,没有可操作性,有的学校教研计划多年不变,甚至有个别学校不订教研计划,把“校本教研”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留于形式。二是中心校教研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虽有中心教研组。但形同虚设,每学期的活动少得可怜,没有发挥相应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三是个别教师不重视参加教研活动,不钻研教材,抓不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甚至不备课,抄教案,下载、照搬现成的教案,致使部分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从领导到教师教研意识、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相对薄弱。 3、发展不平衡。 一是与兄弟学校存在差距。 以六年级语文、数学人均成绩为例: 最高最低相差语文85.9673.512.46数学94.773.521.2 以六年级语文优秀率、及格率为例:最高最低相差优秀率65%4.2%60.8%及格率100%95.8%4.2% 二是各学科之间存在差距。总的讲语文成绩较好,数学、英语、综合较差。 四、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备课质量有待改进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各校对备课的形式作了认真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质量效益的问题:实行教研大组、教研组成员分工合作的电子备课形式,尽管能实现智慧共享,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但是有的教师机械模仿,不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个性进行认真修改,缺乏针对性。部分非语数学科备课简单,仓促上阵的现象也存在。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学校备课管理没有严格的措施,或是对备课的管理缺乏认真研究。其次是是教师没有认真把握教材,潜心研究课程。 2、课堂效益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主要平台,是决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广大教师通过新课改培训和实践,部分教师能够自觉转化角色和教学方式,但还有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观念和行为基本没有转化,重传授,轻探究,重文本解读,轻师生互动,关注教材,不关注学生,关注教法,不关注学法,教学老一套,即使互动,也是做做形式而已。 二是不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如语文课不注重字词句的落实,忽视阅读技能的培养,忽视工具性价值,认为新课改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正处理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三是教学随意,忽视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合作探究课堂上做得很少,多媒体教室也只有上公开课才用。有些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多少,不关注学生学多少,教学目标完成差,课后补课,恶性循环。有些教师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规律,课堂容量大,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由于课堂设计不充分,同样的内容,有时前紧后松,有时前松后紧。还有些课信息量少,知识含量低。四是布置作业不合理,有时作业量过多,有时作业量过少。作业过多会让学生疲惫,作业过少学生得不到训练,知识得不到拓展。有的作业没有梯度,没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这种作业让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不能有效促进其发展。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观念落后,没有真正树立课堂教学质量效益意识,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不能正确处理传统与改革的关系。二是课堂教学管理不善,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管理意识,不能有意识地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学校在对教师考核评价时也忽视了课堂管理因素。 3、短线学科有待重视在调研中发现,非语数课程教学落实普遍较差。这种现象表现在,一是语数课程随意挤占非语数课程,二是这些课程的教学到不了位,如部分科学课,教师照本宣科,串讲文义,不去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也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就连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对这些课程的质量没有进行考评,尽管也有极少数学校对这些课程进行了抽考,但所占考评积分不足以引起教师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导致教师不认真备课和教学。二是教师数量缺,质量低,经过培训的专职教师少,专业教师更少,一般都是搭课,音、美专职教师只有本部尚能解决,体育、科学、品德、综合实践课则没有一个专业教师。就出现了音乐教师不讲乐理知识,科学课教师吃不透教材等现象。三是教学资源差,音乐课缺乏乐器进教室,体育课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科学课缺少实验设备等。以上问题有的是教师素质问题,有的是领导认识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 4、校本教研有待提升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深入开展的最有效的教学研究形式,可是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校本教研中,各教研组的活动开展比较被动,教研欲望不强、氛围不浓;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组与组之间很不平衡,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或主题不够明确,或组织研讨与反思不到位,或缺乏进一步的行为跟进,或资料、台帐积累欠缺;教导处对教研组活动,尤其是对英语、科学及其他短线学科指导与帮助力度不大。还有学校用校本教研装点门面,一学期搞一两次,花拳绣脚,实效不大。造成这种现象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具体地说:一是对校本教研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学校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农村小学大多规模较小,教师缺编,教师课程负担重,大多数教师感觉身心疲惫,没有心思去静静地学习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校本教研让人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三是农村小规模的学校长期以来搞教学研究都是上公开课、听课、评课,参加评课的教师讲得顺畅,上课的教师听得舒服,其结果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真正开展校本教研不知如从何着手;四是校本教研缺乏“领头雁”,农村学校量大面广,骨干教师分布不均衡,且比较欠缺,不少学校教师水平趋同,没有带头人引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从而造成校本教研力不从心,打不开局面。 5、课题研究有待优化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开题和结题,轻过程管理。学校在申报和结题时很积极,在过程中无人问津。二是重活动开展,轻队伍打造。重上课评课等活动,轻对活动的反思,对经验的提练,对理论的学习,忽视科研型教师队伍的打造。课题研究停留在教研水平上原地踏步,没有深入研究。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其一是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够,没有把它提高到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高度来认识,有些人认为教师主要是教学,科研是少数人的事情,因此学校科研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能形成研究的氛围。其二是选题不准,有的课题,过大过空,不切合本校实际,作方案时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开题研究效果必差。其三是没有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或者有了制度束之高阁,不注重督促落实,其四是缺乏指导,目前教师搞课题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要加强指导,否则教师就会感到茫然。 6、学困生转化有待加强几年来,学校和任课教师绞尽脑汁,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终因没有从学困生产生的根源和没有真正面向中下生,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采取具体的科学的有效措施,使学困生转化工作收效甚微,出现了转而不提,屡转不绝,学困生不断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为提高教育教学一大障碍。学困生产生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先天生理和后天突发事件造成的生理病变,导致该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能力,成为学困生。二是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校外因素的影响,导致该部分学生长期停学、厌学,成为学困生。 今后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一个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强化两项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抢占三个制高点(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抢占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抢占英语教学的制高点),抓好四个落实(求实;求新;求严;求精)。 (一)、把握一个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取决于课堂的效率。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运用新的理念,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抄照搬的不良现象,彻底改变“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法。二是更新教学手段。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学,增加教学设备,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具、课件进行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师生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让现代教育手段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强化两项工作 1、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一是强化常规管理。各校要细化教学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常规要质量,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二是中心校要强化监督检查,要把常规管理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主要指标。要组织好每学期的质量检测工作,加强质量监控,进行分析评估,对好的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整改,以促进全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2 、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困难,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借鉴,主要靠校本教研来完成。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切实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每个小学来说,主要是加强教研组建设,推动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助,实行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法,促使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中共同提高。对中心校来说,主要是加强中心教研组建设。,今后抓中心教研组建设总的思路应该是“重在抓规范,重在抓落实,重在抓效果”,各中心教研组要积极承担起本学区教研活动的指导重任,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组织示范课、研究课,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召开教学现场会,更好地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通过校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质量之目的。 (三)、抢占三个制高点 1、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抓住“教”和“学”两个环节,以新的观念、新的手段、新的途径,实现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抢占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以步入“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强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现代化教育设施,努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抢占数学、英语教学的制高点。各学科发展不平衡,语文、综合较强,数学、英语较差。因此,各校要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保证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强学科要保持,弱学科要强化,特别是小学英语、数学教学要倾注更多的精力。 (四)、抓好四个落实 现在,大家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质量的有关要求都已经清楚,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实,不落实就是空文一张。落实要靠谁,要靠各级教育管理干部。抓落实就要抓好以下四点: 1、求实。就是要扎扎实实,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做到文件要求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教学工作要做到“六有”:有部署、要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结论、有奖惩,特别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质量检测等,要不折不扣地逐一到位。各级教育管理干部要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工作下沉,把工作重心放到教学上,深入一线、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决策有的放矢,增强教学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求新。就是要观念更新,办法创新。各级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人人明白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道理,夯实教育质量提高的思想基础。要以新的姿态、新的方法来实施学校管理,创造出新的校园风貌,得到家长、群众、社会的认可。 3、求严。就是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按照局里的各项要求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从严管理,不随意降低标准,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4、求精。就是要出精品,出经验。质量较差的学校,要振奋精神,向精迈进;质量较高的学校,要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学校要创名牌,教师要当名师,学校要创名校,改进薄弱学校,促进整体发展,全面提高。 六、建议与对策 (一)聚焦课堂教学 策略一:明确好课的要求 在课改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上研究课时,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特别关注学困生,有针对性地设计某个教学环节,为中下生而备课,教师要善于引导他(她)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多让他(她)们说“理由”。 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我,寻找学困根源,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从自身的不足研究学困生的学困根源,以师德准则:不制造不放弃学困生,做到抓两头促中间。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 策略二:提升教师上课水平 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习,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习,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 策略三:完善听(评)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是学校从管理角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的保障措施。听评课制度的完善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听课了解课堂。学校领导要通过听课来了解本校教师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听课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通过听(评)课研究课堂。听课的目标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能为听课而听课,搞形式,走过场。学校对听课者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有准备地听课,听(评)课要有较详细的过程记录,公开课听课后必须在评课中认真发言,提出真知灼见,评课时必须产生下一次课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等等。 三是通过听课管理课堂。学校一般只把听公开课纳入对老师的考核内容,而把听随堂课定格为了解和研究课堂,这不能达到从根本上管理课堂的目的,因为公开课主要听教师的水平,随堂课主要是听教师的责任感,如果不将随堂课纳入考核,教师就不重视随堂课,导致平时不认真备课,从而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深化校本教研 解决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真正把校本教研搞成推动课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的有效活动,要健全机制。 其一,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校本教研的根本,要采取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相结合,自学和讲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同时注重专家引领,促进教师和教研人员的互动。 其二,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要定时开展以协作体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备课质量。 其三,健全上课制度。要开展多人同上一节课和一课多轮的研究课活动。落实各个活动环节,提高活动质量,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其四,健全反思制度,个人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教师要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撑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要通过写反思笔记,个案分析来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和研究水平。 其五,健全研究制度,要建立以协作体为单位的教研制度,通过现场研讨、教学反思、教学评析、教研案例、经验总结、互动论坛、课改沙龙等多种方式开展校本教研。 (三)优化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之所以让一线教师“想说爱你不容易”,关键在于科研并没有与教育“亲密接触”,教学与科研产生两张皮现象。教育科研不是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源于教育生活,融于教学实践。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要关注:工作学习化、研究课堂化、课题问题化。 工作学习化。教育即学习,学习即科研。因此,教育科研开展的首要原则是“工作学习化”把工作当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教育当作科研,在科研中教育。各校要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将教科研与教研联系起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课堂化。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来进行,在课堂中进行,就是少数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其成果也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和应用。因此,教育科研必须走进课堂、走近学科。使教育科研的背景始终投放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上。只有把背景设置在课堂,把研究根植于学科“本土”,教育科研才有源头活水,教师开展科研也才能游刃有余。 课题问题化。教育科研要保证品质,课题研究不可或缺。对于“一线”而言,重要的是发现并确立属于自己的课题。这样的课题不是为了功利或追赶时尚而克隆来的。它是从“一线”生发、培育出来的,又是直接为“一线”服务的。许许多多的教育困惑,凝聚成一个相对集中的教育问题;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演绎成一个有待探究的科研课题。课题缘自问题,一个课题就是一个问题。一线教育科研要的就是问题化的课题和课题的问题化。因为一线教育科研指向的是问题的解决。生成问题即生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实现问题解决。 (四)强化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备课管理办法,明确教案的撰写要求,如写略案必须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出和分解、教学程序和方法、作业精选、教学用具的使用,以及必要的课堂预设等。其次要落实检查和考核,将备课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积分之中。再次是要将听评课与检查备课结合起来,无论是详案还是略案,重在看课堂教学效果。还要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作业,提高练习实效,减轻作业批改负担,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对非语数课程的教学,学校要重视搞好培训,要让教师明白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意图,使教师能熟知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要开足、开好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避免语数课拖堂和挤占其它学科的课。教育管理方面 2009-2010学年度县教育教学管理综合评价教育教学管理综合评比,新仓中心校本部96.1分,位列全县第10名,村小(人民小学)69.3分,倒数第3名。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 1、村小无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办学目标不明确;学校整体及部门计划、总结网文较多,且工作不按计划进行;有的计划与总结毫无关联性。学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增强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少数学校对教师专业化、专职化不够重视,搭课现象仍然存在,村小有人带3科头,村小较为严重。农村小学专职教师缺乏,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学校要对照县局94号文件,加快学区一体化建设,实行学区内统一分课、跑课、支教等多种形式,合理调配学区内教师资源,以解决专职教师紧缺的问题,进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目标。 3、学校对教师的培养成效不明显。学校要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实行结对子、通过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年轻教师特别是近一两年新分配教师的有计划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 1、村小学生成长记录袋未能详实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学生成果展示未按要求举行,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各校要充分认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意义,要丰富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定期展示,激励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学校对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活动主题不突出,过程性资料缺乏,成效不明显。应结合本校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主题,认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村小在特色学校创建方面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中心校要理清思路,结合各校校情,扎实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四、常规管理方面 1、学校大课间、眼保操开展不正常,有的大课间活动无序,散漫,有的眼保操每天一次。学校养成教育要持之有恒,加强对学生纪律教育,真正发挥“两操”及“大课间”活动的作用。2、“一日常规”考评方面,学校考评结果未与奖惩制度挂钩,考评结果应与绩效工资,评优等挂钩, 五、教学管理方面 1、教师备课笔记内容填写不全,教案简单,缺少课后反思;少数学校班子成员听课未按要求履行签字手续。村级小学以校、中心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有些教师对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把握不准,教材钻研不透,课堂组织随意,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学效率不高。 3、少数学校学科作业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批改马虎。老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选编拓展性和开放性习题。批改要及时,点评要精当,注重题型归类,加强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指导,减少过多的机械重复训练,提倡教师进行作业面批。 4、学困生辅导方面缺少转化成果资料;学生的测试和评价工作,少数学校试卷分析材料不真实,学生成绩统计不规范;学籍管理方面少数学校没注意保存学生变动资料。学校要认真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实行全程质量跟踪。要从命题、阅卷、成绩统计等各个环节分析到教师、班级和学生,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改进教学工作。 5、村小图书室开放不正常,农远资源运用率不高。学校应建立相关激励制度,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资源上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研教改方面 1、学校业务学习记录不及时,校本教研内涵不丰富、层次不高。各校要充分认识业务学习对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作用,要针对本校教师实际,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开展有针对性地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2、学校开放性、拓展性试题缺少研究,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把握新课标,加强对开放性、拓展性试题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教研三项作品,部分教师存在下载现象。中心校层面要从严把关,认真开展评比,不能将此项工作将流于形式。 4、课题研究方面,学校校本课题不齐全,过程性资料不齐全。各课题主持人要注意收集活动资料,及时整理归档。要认真对照94号文件,积极申报各类课题,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开展认真的研究,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七、教育教学成果方面 1、村小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上,获奖层次不高、获奖面不大。教师、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2、各校按要求组织学期、学年度表彰活动;但不注意获奖证明材料的收集和存档。要求学校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对各类获奖、表彰进行登记、造册,编印成果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