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2955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研究 文/马永芳 摘要:为了解决中职职业指导模式单一、方法单一、内容单一、效果单一等问题,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综合、高效能的职业指导,必须构建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模式。本文对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但较高就业率的背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职学生的职业目标不明确;没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频繁跳槽;就业稳定率低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现有职业指导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中职学校现有的职业指导模式多为学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职教师负责实习就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学校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多为在入学初第一学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授课教师多为德育教师;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课程为主,掌握专业技能,授课教师为各学科教师;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习之前学校组织各种就业指导活动,例如,简历制作、模拟面试、企业文化宣传讲座等,活动多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中职学校现有的职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还没有达到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必须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管理与服务。 一、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1.概念界定 “职业指导全程化”的概念是依据弗兰克帕森斯的“特性因素论”、约翰霍兰德的“人格职业类型理论”、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以及我国预防性和全员性职业指导基本原理而提出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全程化涵盖了时间的全程化、内容的全程化、技术的全程化。从时间上理解:要求职业指导从学生入学开始,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从内容上理解:职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从指导技术上理解:要对学生分阶段、分专业、分层次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同时,加强个性指导。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实践研究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2.基本特点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全程化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全程性。时间全程、内容全程、技术全程。全员性。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通力合作,参与职业指导教育的每个环节。阶段性。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实施分阶段职业指导。个性化。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相结合,加强个性化职业指导。可操作性。职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实践,职业指导的成果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因此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理论讲解,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3.基本目标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全程化的基本目标是:学生能够在入学阶段转变观念,适应职业教育,了解本专业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自我认知,自我规划,主动学习。学生能够根据未来岗位需求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学生能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具备职业决策能力,自我调节心理压力。 4.基本原则 中职学校实施职业指导全程化应遵循以下原则:全程教育与全员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就业指导部门必须和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共同承担职业指导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必须充分调动全校每位教师,将职业指导与班主任管理、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集体授课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属于共性指导。课堂之余,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还应该有专职人员给予咨询与指导。各种职业指导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职业指导形式多样,包括课程学习、企业讲座、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职业指导人员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职业指导不应仅局限在书面上,也不应该只局限在教室内。教师应采用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促进教学。 二、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的具体实施 根据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职业指导分阶段实施,同时,与品德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多元化的职业指导。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全程化分三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共分为九大任务,各项任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 第一阶段:认识所学专业,树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象主要是一年级学生,主要任务如下。 任务一:认识所学专业。主要介绍该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前景,介绍该专业对应的岗位、学习的课程。学生通过对专业的认识、对岗位的了解,明确学习相关课程的重要性,明确通过学习课程应该达到的目标、掌握的技能,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任务二:认识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根据心理学知识和职业指导理论,科学地引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我生涯规划。专职职业指导人员辅助任课教师对学生开展测评,例如,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测评等,并给予解释。 第二阶段:强化职业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指导对象主要是二年级学生,主要任务如下。 任务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督促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重点学习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力求具备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素养,例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努力成为高素质的中职毕业生。 任务四:重视职业资格认证。介绍职业资格的概况以及职业资格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供相关培训、指导,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阶段:传授求职技巧,宣传就业政策,调节就业心态,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指导对象主要是三年级学生,主要任务如下。 任务五:综合职业能力指导。提高学生选择职业道路的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介绍职业守则,树立职业道德意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任务六:求职技巧指导。介绍就业信息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择业;介绍求职技巧和方法,例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等;准备求职材料。 任务七:就业政策指导。讲解国家有关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五大就业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知道就业协议或就业合同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保护自身就业权益,安全就业。 任务八:就业服务指导。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搭起沟通的桥梁;指导学生主动利用学校就业展板、就业报刊、就业信息网等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主动、准确地选择职业。 任务九:就业心理指导。介绍自身素质对就业的影响;介绍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针对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自卑、紧张、好高骛远等,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挖掘自身优势,积极争取适合的岗位;及时发现学生的就业误区,让学生用合理的、发展的心态面对就业,教导学生脚踏实地,从职业底层做起,在稳定工作的基础上谋求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 三、实施职业指导全程化模式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 在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全程化实施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必须澄清。 1纠正对职业指导的认知偏差 很多中职学校误将职业指导理解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认为开设了几门职业指导课程,再努力帮助学生找工作就算完成了职业指导的任务。这种观点导致职业指导工作成为单一的行为,与目前倡导的全程、全员职业指导原则相违背。此外,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也错误地认为职业指导工作与专业教学无关、与任课教师无关,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违背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没有把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就业,更没有将学生就业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2.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 首先,中职学校负责职业指导的部门多为招生就业处,主要工作是架起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组织学生实习,推荐工作,处理学生毕业的相关事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方面,没有做到专人专干,即使有专职人员,也很少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具备职业指导资格的人员比例不足5%。其次,职业指导课的教师多为跨学科教师,例如,德育教师、语文教师等,他们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对所教课程的探索、研究不够,只能照本宣科,影响了职业指导全程化体系的构建。 3.对职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度不够 中职学校应建立职业指导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定期选派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学习培训,为职业指导咨询服务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经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倡导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全程化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客观要求。中职学校应该不断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职业指导模式,为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永芳.中职学生就业指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xx. 2汪小明.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模式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学刊,xx(2). 3赵煜,周伟川.对高等职业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xx(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