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1121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具有(放大)、(汇聚光)、(成像)、并且(透明)中间(厚)等特点。2、 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3、 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4、 凡是具有放大镜片特点的器物也有(放大)的功能;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5、 放大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大)6、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以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7、 请简要回答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答:放大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用于老年人看一些书上的小字;用于一些考古学者研究文物时的观察;放映机的应用;望远镜;老花眼镜等地方。8、 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答:第一种方法: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第二种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对象大而清楚。9、 为什么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答:因为印刷上采用的是网点技术。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2 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3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我们可以利用(10)倍放大镜看到蚜虫的肢体。4 使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5 蜻蜓的腿的作用是(捕食),它能在空中捕食的昆虫有(蚊子)、(蝇)、(蜜蜂)和(蝴蝶)。6 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 为什么说苍蝇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答:苍蝇身上常带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卵,在进食、排便和吐唾液时都会污染食物。8 实验:“观察昆虫的腿”的实验步骤。第一步,确定观察目的; 第二步,准备观察的标本及要借助的观察工具; 第三步,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第四步,分析观察结果。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2、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3、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4、 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5、 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晶体。6、 晶体有哪些形状?答: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7、 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吗?举例说明。答:并非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8、 晶体有哪些用途?举例说明。答:晶体不仅漂亮,而且用途广泛。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此外,光缆通迅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等等。9、 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食盐等晶体的形状?答:方法:制作一些较浓的食盐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份蒸发后,用放大镜在玻璃上观察到的残留物质就是(食盐晶体)第4课、怎样放得更大1、(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明显提高放大能力,从而发明了最早的(显微镜)。2、显微镜中的两个透镜的焦距(不相同),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大),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透镜焦距较(小),叫做(目镜)。3、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4、目前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5、迄(q)今为止,最先进的显微镜是(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su)道显微镜)。 6、为什么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提高放大能力? 答: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7、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进程,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第5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五部分构成。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4、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他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 6、一些微小的生物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生长过程。 7、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9、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b)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10、叶表皮中的(叶绿体)和(气孔)是植物进行呼吸、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 11、说一说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是:(1)采集标本;(2)培养;(3)制片。12、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点? 答: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引进的。 13、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作用呢? 答: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生物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14、请简单叙述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答:(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境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象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自己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附:显微镜的基本构成图。 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的缘故。 2、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微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3、(列文虎克)在井水、雨水、河水中都找到了微生物。 4、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鱼缸、池塘和溪沟)等地方。 5、草履(l)虫的细胞数量是(一)个,它的身体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xin)毛);它的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zo)类) 6、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池塘水中包含的微生物一般有哪些?举例说明。答:一般有草履虫、钟形虫、喇叭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gu)藻、毛口虫、单胞藻、眼虫、唇滴虫、衣藻、团藻等。7、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这几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身体都非常微小,结构简单,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 8、制作一个微生物玻片,并记录制作的过程?答:取一些池塘或者鱼缸里的水,用滴管吸取一滴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9、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0、一般可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附:标出下面各是哪种微生物。第8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1、(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使人类看到了战胜传染病的希望。 2、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 3、馒头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是因为(馒头 当中的酵母菌的作用)。4、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5、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可以吸取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6、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7、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巴斯德)。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9、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字是(多莉)。莉(l) 10、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依靠(眼)、(耳)、(鼻)、(舌)和(手)五种感觉器官观察和认识世界。 11、酵母发面的原理是什么? 答:酵母菌使面团里的糖类分解,从而获得养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蒸烤时由于温度上升,二氧化碳急速膨胀,从而使面包疏而多孔。12、举例说明微生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答:微生物对我们人类并不都是有害的,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处理也依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会成为垃圾世界。有些微生物能够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此外,净化土壤也需要微生物发挥作用。13、列举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中所取得的成果。 答:(1)食品工业方面:依靠生物改善生活,利用微生物制作酱油、醋、泡菜、霉豆腐、面包、馒头等食品。 (2)在医药方面: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并发明、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克服微生物的危害;还找到了战胜肺结核、霍乱、伤寒等可怕疾病的方法。 14、任意给你一杯水,你能分辨出水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吗? 答:能。取一滴水做成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第二单元、物质和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火柴燃烧、铁钉生锈,它们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3、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的物质变化得快,而有的物质变化得比较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看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5、如果我们用力扭一根铁丝,它的形状会变(弯曲)。6、给一盆水加热,水的变化是越来越(烫)。7、点燃的蜡烛的变化是越来越(短)。 8、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世界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9、“火柴燃烧”,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生成) 了新物质。 10、“易拉罐被压扁”,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11、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因为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了氧气,同时合成了葡萄糖,氧气和葡萄糖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新物质。因此,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12、请说出几种我们周围物质发生的变化。 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烧饭的时候,米变成了饭;写字的时候,纸上留下了字迹;下雨过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空气中;自然界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等等。 13、实验:观察一张纸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纸张逐渐被水浸透,最后变成了纸浆。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水分子就会凝(nng)结,因此我们就看到了雪花,这个过程叫做(物理)变化。 2、我们把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3、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蜡烛熔化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因此这个变化过程称为(物理变化)。 5、蜡烛加热后,固体蜡烛会慢慢熔化变为黏稠【黏(nin)稠(chu)】的(烛液)。 6、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7、纸张被撕碎【撕(s)碎(su)】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9、请列举两个化学变化的实例。 答: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酸和碱(jin)混合生成水。 10、请列举两个物理变化的实例。 答:水凝结成冰;铁变成铁水。11、请简要回答,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答: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2、实验: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观察白糖的变化?请写下实验过程,并说出这属于什么变化。 答:用长柄金属汤匙(ch)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一段时间后,白糖会熔化成糖浆。这个过程中白糖只是改变了状态,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把糖放进嘴里,能立即尝到(甜)味,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 2米饭本身不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咀j嚼ju】便可尝到甜味。 3米铁中含有(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4把(碘酒)滴在米饭上,米饭会立即变成蓝色。 5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土豆)、(玉米)、(馒头)中都含有较多的淀粉。6、米饭中有一种叫做(淀粉)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有甜味的(葡萄糖)。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蓝色)。 7、我们口腔内的唾 (tu)液中有一种帮助消化的酶(mi) 唾液淀粉酶,这种酶能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 所以我们在咀嚼馒头时过一会儿后会感觉到甜味。 8、判断一种物体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是什么? 答:在该物体上滴上碘酒,如果物体变成蓝色,则说明该物体中含有淀粉,反之则没有。 9、实验:在一杯清水中加入淀粉,再加入碘酒,瓶中的液体变色了吗?为什么?答:清水将变成蓝色,因为淀粉和碘酒相遇后会发生变化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新的物质),因为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液体没有气味了)。 2、混合以后同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情况相似的物质有(铁的生锈)、(淀粉遇到碘酒)等。 3、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了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饮料中就含 有(二氧化碳),当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产生。 4、当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反应后,把燃烧着的小木棍放进装有白醋和小苏打下的杯中,小木棍上的火焰将(熄灭)。 5、小苏打是(固体),白醋是(液体)。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叫(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7、在我们平时呼吸过程中,我们呼进的是新鲜空气,而我们呼出的则是(二氧化碳)。 8、列举你所知道的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情况。 答: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打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二氧化碳。 9、实验探究:动手制作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 体即二氧化碳。 第5课、铁生锈了1铁和铁锈相比较,导电性强的是(铁)。 2一块铁生锈后,体积可增大(8倍)。 3将磁铁靠近铁,磁铁和铁会(相互吸引)。 4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5铁片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褐(h)】的;铁(容易)导电,铁锈(不容易)导电。 6.铁与 (水 ) 和( 空气)同时接触时就会生锈。 7、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答: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即水和空气同时存在)最容易生锈,并且盐水和酸能加速铁生锈的速度。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把小苏打倒进白醋里,两种物质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 2、硫酸铜溶液放上一段时间,瓶底会产生(沉淀物)。 3、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常伴随着某些现象,尽管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 4、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6、(二氧化碳)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 7、请列举几种判断化学变化的有效办法。 答:观察物体是否改变颜色,是否发生光发热,是否产生气体,是否产生沉淀物。 8、实验:现有两个不透明的玻璃瓶,分别装着硫酸铜溶液和碘酒,请通过实验将二者区分出来。 答:分别倒出少量观察颜色,黄褐色的是碘酒,硫酸 铜溶液是蓝色的。或用含有淀粉的物质鉴别,碘酒与淀粉反应后会成蓝色等等。 第7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1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铁生锈的速度比较(缓慢)。 2把铁钉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盘子中,铁钉一定会(生锈)。 3我们身边的铁制品有(锅)、(铁盆)、(铁钉)、(剪刀)等。 4、铁钉完全浸泡在水中时,(会)生锈。 5、将铁钉完全放置在空气中时,铁钉(会)生锈。(填“会”或“不会”) 6、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和 (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7、控制铁生锈最根本的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然后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物质,使铁与(空气)和水)相隔绝。 8、举例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并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1)放在干燥处,(2)刷上一层油漆;(3)抹上一层油;(4)电镀;(5)完全浸没在植物油中,(6)烤蓝; (7)搪瓷等等这些方法应用的科学依据都是把铁制品与水、空气进行隔绝9、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 答: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中溶解有氧气,即放在水中的铁制品能同时接触到水和空气,所以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 10、每年由于铁制品生锈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或减慢铁的生锈呢? 答: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这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普遍而重要方法。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了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1、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4我们可以改变木材的(形状),制作成桌子、凳子等家具。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6我们的世界是由 (物质)构成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7、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燃放时,发生了剧烈的 (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8、(温度计)是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9、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利用了 (物质变化)。10简述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答:建筑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nin)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就变成了水泥。 11、列举几个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变化。 答:火的发明;水泥的制造;汽水的生产等。 12、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质的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答:我们加工木材,制作桌子、凳子等家具;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体内,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五彩缤纷的色彩;燃料的消耗,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此看来,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三单元、宇 宙 第1课、地球的卫星月球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 (地球) 运动,运动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月球的表面。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4、“我迈出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的。 5、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 6、(月球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每时每刻都在以(逆时针)方向围绕地球旋转。7、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计划分哪几步? 答:我国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对月球进行全面探测。嫦娥工程将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绕”即绕月探测;“落”即月球探测器登落月球表面;“回”即月面巡察与返回。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8、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 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答:从远古时代开始是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做观察记录 用望远镜观察月球 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人类登月进行科学考察与实验。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第2课、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月相) 。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4、月球在围绕着(地球)公转,公转的时间约要(29.5)天。 5、月相变化是随(月球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随日期的推移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 6、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7、月相、日食和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运动)造成的。 8、人类开始对月球的内部结构逐渐有所了解的时间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 9、月球表面为什么有明有暗?答:因为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地貌反射太阳光的强弱不同。 10、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答: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也可以解释为;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亮面在左侧。11、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它是伴随着 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答:月相的变化并不是月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月相变化与月球不发光有关,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 12、实验: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并画图表示,注明 观察时间。把一个月中的月相变化情况记录下来。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1、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2、环形山有的直径不足 (1千米) ,有的直径达到( 几百千米)。 3、由于月球表面上缺乏(大气)和(水),所以月球表面形态特征能够得到长期保存。 4、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它们的形状大多是(圆形)的。 5、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比较流行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撞击说”),二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6、月球有一显著的特点是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一般认为,这些山主要由(流星和陨石)撞击月球而形成的。 7、第一个把月球表面上较暗的地方叫做月海的人是(伽利略)。 8、我们为什么会感觉月光是“冷”的? 答:因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第4课、日食和月食 1、日食出现时,太阳被挡住的部分总是圆弧形的,说明挡住太阳光的星球是(圆的)。 2、日食出现时,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挡住太阳光的星球是(运动的),而且星球是(由西向东)移动的。 3、(中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有观察日食的记录了。 4在天体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当(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5、日食可以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6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7、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8、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和十六)。 9、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其实是(月食)现象,原因是(月球、太阳、地球正好排成一条直线)。 10简述日食形成的过程。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1、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答: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现象不会发生。 12、为什么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答: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短,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所以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多一些。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第5课、太阳系 1、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卫星)。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有些星体,当它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形成(彗星)。 4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它的直径是(1400000)千米。 5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6世界公认(中国)是最早发现和记录太阳黑子的国家。 7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卫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8、太阳系里共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最近的是(水星);自转周期最长的(金星);公转周期最长的(海王星)9太阳系中,除太阳外的天体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都以太阳为中心,绕太阳公转,自身并不发光。 10、排序。 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第6课和第7课、在星空中(一、二) 1、北极星总是在(正北)的方位 2、观察星座时应该选(一个明显的固定位置)做标志,每次观察都要站在(同一位置)。 3、大熊座由七颗亮星组成(北斗七星)。通过连接北斗七星勺形前端的两颗星,并将连线向勺口方延长约5倍远,处于此位置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4、(狮子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问的问号、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些是(狮子座)的明显标志。 5( 仙后座)是秋季星空的一个耀眼的星座。 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7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星星,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8、仙后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 M)形或(W)形,好像一个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9、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 10、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 11、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 12夏去秋来,白天,已经不容易看到北斗七星了,高挂天顶是的(仙后座)。 13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14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1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为一群,划分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16夏季的天空中有许多的亮星,其中三颗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解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17夏季南部天空会出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竭)座。 18(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 19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20、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星),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星。 21、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随着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22星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 答: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类全是靠天吃饭。然而风云变化,冰、雷、水、火全是无法抗拒的,人们就依附着日月星辰的运转、万物兴衰、甚至和人的人格命运,都有若干微妙的互动关系。正如史书所载:各文化发达地区,如中国、埃及、中亚等地,均设有专门官吏,负责观测、记录及预告等事宜。23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星座名称。 答:猎户座、仙后座、双子座、北斗七星等。24夏季的星空中,有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它是由哪几颗星组成的? 答:天津四、织女星、牛朗星。 25、怎样寻找春季北天的北极星、牛郎星和织女星? 答:(1)把北斗七星勺形前端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延长到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连线的5倍距离的地方,有一颗比较亮的星,这颗星就是北极得; (2)在银河东“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牛郎星。牛郎星的两侧各有一颗比较暗的星,三颗星构成扁担形。 (3)在银河西“岸”有一颗特别亮的星叫做织女星,与牛郎星隔河相望。织女星附近有4颗比较暗的星构成梭子形。26、什么叫做星座? 答:为了便于辩认,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金区域就称为星座。27、倘若夜晚在野外迷路了,我们可以借助什么辨认方向? 答:如果夜晚在野外迷路了,我们可以借助北极星来辨认方向,因为北极星总是在正北的方向。 28、如何利用北斗七星来寻找北极星? 答: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9、寻找星座的方法有哪些? 答:一是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二是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第8课、探索宇宙 1、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都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2、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3、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2000亿 )颗恒星,直径有(10万)光年。 4、我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还有(100)亿个,我们把它叫做(河外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万)个河外星系。5、(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6在(引力)作用下,卫星围绕着行星运动。 7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是光 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算(恒星间距离)的单位。一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8(哈勃)开辟了河外星系和大宇宙的研究,而被誉(y)为“星系天文学之父”。 9、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答: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10、为什么说宇宙充满了活力? 答:如同人体的细胞,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许多多的恒星诞生和消亡。同时恒星在运动变化着,恒星各自又有不同的质量、体积、温度。每一颗恒星,每一类恒星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宇宙充满了活力。11、现在人类用什么方法认识宇宙? 答:人们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宇宙中遥远的天体进行观察,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把人和仪器送到宇宙空间或其他星球上,探索更多的宇宙秘密。 12、请说一说什么叫做河外星系和总星系? 答: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做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我们现在所能观测到的所有河外星系,被称做总星系。 13、请简要说一说火箭的发展与航天技术。 答: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1700多年前三国时代的古籍(j)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我国的“神舟”5号和“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14请你说说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答: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称为世界上第一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美国人称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翟(zhi)志刚在漫漫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第 四 单 元 第一课、一天的垃圾 1、通常我们把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叫做(垃圾)。 2、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 (生活)和(健康)。 3、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材料分,可以按是否容易腐烂、危害状况、来源、处理方法等 (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对垃圾要进行(科学)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垃圾。 6、现在北京人均日产生活垃圾(0.82)千克。 7、现在北京全市日产垃圾如按载重(4吨)的卡车计算,每天运出(2875)卡车垃圾。 8、现在北京全市日均产垃圾(1.15万)吨。 9、在处理不同的垃圾之前,为了便于保洁员(收集),我们应该先将它们(分类)10、生活垃圾按照方便处理应该如何分类?这些垃圾与什么有关? 答:生活垃圾按照方便处理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的垃圾量12千克,其多少和成分与居民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相关。 11、垃圾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答:垃圾堆里的有机物腐败变质,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也为苍蝇等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刮大风的时候,其中的浮土、纸屑、废塑料袋等被吹得漫天飞扬,影响周围环境。垃圾里有很多有害的物质,也有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卵,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雨水流进河流和湖泊,也会随雨水下渗,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被农作物吸收,并在农作物的茎叶或果实中积聚浓缩,人们吃了这些被污染的蔬菜、水果或粮食后,身体就会受到伤害。 12、计算一下,昆明市大概有515万人口,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5千克的垃圾,每天大约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如果填埋堆成2米高的话,每吨垃圾需要占地0.5平方米,请你计算一下,这些垃圾填埋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土地。 答:(1)每天大约会产生多少吨垃圾?515万1.5=7725000千克=7725吨 (2)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土地? 77250.5=3862.5平方米 13、垃圾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答: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原来的用途分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还可以按它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分等等。第二课、垃圾的处理 1、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这些处理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2、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 3、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 地下水)和(土壤) 。 4、(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 5、很久以来,人们使用在地上(挖坑填埋)的办法处理垃圾。 6、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7、焚烧垃圾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答: 焚烧垃圾的优点有:占地少,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 水,同时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缺点是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会(留下残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1、过度包装是指(多余)的和( 过分)的包装。 2、( 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方法。 3、(减少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答: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6、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你同意这句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答:同意。生活中一些看似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就能变废为宝, 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或 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垃圾的重新使用不但省钱,还可以节约资源。 7、过度包装有哪些负面影响? 答:浪费资源、增加垃圾量、加重消费者的负担等等。第四课、分类和回收利用 1、(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2、塑料能够多次熔化成形,(回收和利用) 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3、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造玻璃便宜,因为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湿度(低)很多。 4、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回收利用废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产资源)。 5、可回收垃圾的再生利用不但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6、因为塑料袋的(产量大)、(成本低),使它成为用过即丢的东西。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8、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 9、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坏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0、(医疗垃圾)要集中处理,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11、有人说“一点点废品卖不了几个钱,放在家里占地方不划算。”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废品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经过回收加工重新利用后,既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又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应该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垃圾处理场,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和及时处理,这将对对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节约资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2、为什么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材料制作玻璃便宜? 答:因为玻璃熔化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而且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3、什么叫垃圾的回收利用? 答:回收垃圾中的物品用作原材料,重新对其加工利用就叫做垃圾的回收利用。第五课、一天的生活用水 1、(淡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3、目前全球(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将减少(1/3)。 4、把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的人口数,就是一个人一天的(平均)用水量。 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简述你知道的节水良策。 答:洗涮时缩短用水时间,用完后立即关闭用水器具;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定得太高;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可以用来浇花;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废水冲洗厕所;正在用水时,如需要开门、接电话等应及时关水龙头等。 6、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办法? 答:洗澡时,抓紧时间;把洗脸水存起业,用于冲厕所、拖地、用完水后不忘关水龙头第六课、污水和污水处理 1、在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2、废水经过(有效的处理),就能无害地回归环境了。可以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也可以渗入地下。 3、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4、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人类)引起的。 5、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石油污染)等。 6、我们可以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7、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8清洁的自来水被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拖地后就成了(污水)。 9、废水的处理系统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处理)、(再处理)和(追加处理)。 10、为什么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答: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也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家庭的洗涤(d)剂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1、请说说你身边有哪些污染水资源的现象。 答: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垃圾扔在河里 12、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还能做什么用? 答:还能用于其他方面,如用这种水浇灌草坪和树木,或作为工厂中的冷却水等。 13、淡水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答: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第七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1、(考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自然界中的水有一些(不溶性)的固体杂质,同时也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 3、把水样带回学校以后,首先应(静置)一段时间,看看是否有杂质沉淀下来。 4、我们对家乡水域(y)进行实地考察时,首先应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 5、我们观察完水域以后,还应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 6、你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从自己做起,坚决不破坏水资源。从家庭做起,让家人了解到破坏水资源的危害,让他们树立保护水资源意识,节约用水。遇到有人故意破坏水源时,应该勇敢地对其进行劝说,并向其说明破坏水源所引发的危害;遇到劝阻不听,且情节严重的,应向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报告等等。 第八课、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2、人们应对白色污染的方法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另一个重要方法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 3、(空气)是我们生命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 4、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却被(“白色污染”)问题深深地烦扰。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6、我知道的珍稀植物是(珙桐)、(银衫)等;我知道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等。 7、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 8、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是(大熊猫)。 9、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有(金丝猴)、(白鳍豚)等。 10科学家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1、(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yn)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1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造成哪些危害?答:气候变暧,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川将会消融,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一些城市就有可能被海水淹没。森林湿地和极地冻土的破坏,将导致生存在其中的许多动物加速灭绝。气候变化会影响粮食生产。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n)原虫这样的微生物生存等等。 13、关于环境保护的标语有哪些? 答:“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环保同步;”“生命与绿色拥抱,人类与生态共存;”“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净化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讲文明。” 14、(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最根本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通过(立法)减少废气和废物的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15、人类的(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一些生物濒临灭绝。 滥(ln) 16、近年来,汽车日益普及,给能源及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此,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17、各种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 18、较为完整地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方面。 19、请你说说身边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的事例。 答:人们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塑料餐盒;塑料袋到处乱扔;零食包装袋随处可见 2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其他图纸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