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物质 基础,同时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因此,加强师 德建设,对规范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具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队 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师德建设面临如何与教师队伍的高学历、 高素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结构变化不断加快等发展趋势相适应 的新问题。2005 年,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确定下来, 这反映了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期 望,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 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 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 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 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 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产品是人。 合格的教师 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 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 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必须提 高自身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是师风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学校的品位,那么师德的 水准就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学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窗 口”的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 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我国教育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更多的与时俱进 的内在要求。首先,师德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书者必先 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 具备更高的素质,热爱学生,对事业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 尚的人格。其次,师德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时代正是 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 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 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某种意 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 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 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第三,师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教育教学管理 的民主化。第四,师德建设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 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 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 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 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的教 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 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 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 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建设,履行好一 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 归。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 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 紧抓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 基础,创造崭新的文化积淀。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我校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 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 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们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 社会的广泛赞誉。 然而,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 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 可掉以轻心。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 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有 的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 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 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把主 要精力放在 “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此 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也并 非个别现象;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 和奉献精神较差的也有;还有个别教师有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 放弃原则的现象,甚至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 的“黄话”等等。存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存在教学内容与 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不合乎知识更新要求的现象;存在少数教师授 课效果不好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 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 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果看 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失 去信心;但是,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对其危害没 有足够的认识,肯定是危险的,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 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伤害。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来,学校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 有步骤、有主题、有序列地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但是,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师德建设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既要不断唤 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律,也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师德持续发展 的机制,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长久的自觉行为; 既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内容和要求,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师 德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检测体系,切实落实师德建设的责任制、 追究制和自上而下完整的管理体制。为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始 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充分考虑师德建设的长效性、连贯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 实际的师德建设规范,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 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 对学生莫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 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 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 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 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 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二、师德在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五个体显: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 族、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 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 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 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 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 议和要求。 第二,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 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 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 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 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 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 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 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 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 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 公正”。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 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 第四,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如今“赏罚”的 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教师对 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 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 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 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 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 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尤其是牵 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 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 以势压人,得理不饶人,或者打击报复等,与公正要求是根本背道 而驰的。 三、“以人为本”的教师队伍管理是解决师德的最有效途径: 在学校管理中,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因为无论 多么好的管理方法、多么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通过人才能实施和 完成,也就是说,只有把学校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 素即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解决学校管理中的根本问 题,学校管理的效能才会得以真正地提高。 在讲到教师队伍对办学的重要性时,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学校 的问题主要是校长和教师的问题。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有了一 所好的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给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必要的资 金。在办学中,有条件三要素之说,即教师、设备、校舍。对三要 素的认识和实际投入,在国内外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一般说来, 首先看重的是高楼大厦,一流的校舍和校园硬环境,其次是先进的 教育教学设备,最后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投资。在国外正好相反, 排序、投资都相反,首先是教师队伍,要花重金聘请优秀教师,特 别是有影响的教师,最后是校舍,够用就可以,不讲究它的现代与 气派。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对,“名师出高徒”嘛,没有说“高楼出 高徒”的。“大学之大是因其大师而大,而不是因其高楼 大厦而大。”从目前教育现状看,我们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 投资的力度,不然,要想有现代化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二是要处理好集体投入与个人投入的关系。目前在教师队伍建 设的投入上,存在一种误区,总认为队伍建设的投资应该是单位的 事、集体的事,与自己没关系。实际上,在教师的进修提高过程中, 既有单位的受益,更有教师本人的受益,作为回报的是能力提高、 社会认可和待遇提升。既然这样,教师就要自觉主动地投入,把它 看成是自我资本积累的一部分。另外,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 流动的角度看,你干不好,想在一所学校待下去已不可能;你干得 好,通过进修而有了新的发展,硬要你“从一而终”也不现实。因 此,在队伍建设上,学校要舍得投入,教师个人也要舍得投入 三是要处理好培养与引进的关系。在培养与引进问题上,应立 足培养、适当引进。在相同的条件下,人才的分布大体上成均衡状 态,哪所学校培养工作做得好,哪所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就会高, 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怀疑。如果一所学校故步自封、自我封闭,那么 它是没有出路的,它会因缺少与外界思想、文化、人才的交流而变 得僵化,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既不要夜郎自大,拒绝引进,也不要“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舍本 逐末,忽视了本校现有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四要处理好培养目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教师队伍建设 内容要丰富,目标要实际,既不能使多数人“望而却步”,也不能 让多数人“垂手可得”。如果目标被绝大多数人轻而易举的实现了, 这种目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挑战性价值,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激励作 用,就会出现“天花板效应”,使人产生轻蔑、不刻苦的浮躁,十 分有害;但如果目标过高,绝大多数人无法实现,又会出现“地板 效应”,使人产生压抑、厌倦、丧失信心,照样有害而无益。 五是要处理好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关系。被大家认同的“二 八定律”告诉我们,在特定的群体中,有20%的人干单位80%的工作, 另外80%的人干单位20%的工作。该理论对学校管理中教师队伍建设 也有借鉴意义,我们不仅要充分调动学校中20%教师的积极性,即 善于发挥20%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也要善于调动80%的教职工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整体教师队伍的作用,切实把教师队伍建 设好。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政治坚 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因此在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的基础上, 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加强团体观念、团队精神的教育。一所学校要想长 时间赢得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只有依靠集体努力才能实现,1+12 是优秀团队中优势的互补和对弱势的克服,只有增强教师队伍的向 心力和凝聚力,实现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基本 要求,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第二,要善于在学校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教师团 队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学习型组织所包含的学习, 已经从教师个人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团队的要求;所包含的学习时间, 已经从阶段转化为终身;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已经从专业知识趋向 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所包含的学习方式、方法,已经从单一变为 多元。建立学习型组织,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学校和教师提出的 明确要求,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化为教师实际行动的有效载体,此举 为学校发展之必须。 第三,要经常进行教师队伍作风的训练和培养。一个团队,在 一定的思想、业务素质情况下,往往是作风决定工作效能的大小, 决定比赛的输赢,决定优胜劣汰。一支队伍关键时候表现出来的优 良作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要经过平时艰苦训练和磨砺。因此, 我们要善于抓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使其练就好的作风。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 德。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师 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永恒的工作,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 行为人范,要真正使全体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思想得到升华,面 貌得到改观,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校风建 设,全校教师特别是校行政班子,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 抓好落实工作。以一流的工作成绩,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争光添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