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5677244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滔滔黄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滔滔黄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滔滔黄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设计】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3)“滔滔黄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滔滔黄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 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学生在前面中国的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 要使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通过积极动脑, 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三、设计思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 开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 实事热点,如黄河的断流等。在教材之外找“教材” ,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2. 精心设计活动在教学中,努力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 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 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3. 充分利用图像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水系图等,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 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 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 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把学生带入到 黄 河 的 意 境中,激起学习的欲望。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授新课知黄河(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 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要求学生读“黄河水系图”, 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 ,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主要的支流、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 旧孟津。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小组讨论并上台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绘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兴趣盎然。颂黄河(过渡)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 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 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 ,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 印证自己的结论。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采用发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课件展示宁夏平原、 黄河源头、壶口瀑布、华北平原的景观图, 分组讨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类型,说一说母亲河的奉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扩大知识视野,丰富课本知识,强化思想教育。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忧黄河(过渡)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两岸的人民, 我们称它母亲河, 可有人说它是害河,这是怎么回事呢?阅读教材 50 页的“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51 页的“黄河凌汛”、 “黄河断流”并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黄河的文字资料、 图片等,学生思考,分组讨论:黄河忧患在上、 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学情预设】黄河忧患是多个方面的,可让每一小组侧重于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讨论,再全班交流。 教师要参与其中, 同时关注讨论的进程, 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知识链接】 黄河的忧患:上游的荒漠化与凌汛问题; 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 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问题。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治黄河角色扮演:假如你是 “黄河治理委员会”的专家, 你认为治理黄河应采取什么措施?【学情预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对活动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要注意选定合适的学生。 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播放视频,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 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扮演具体的社会生活角色,帮助他们体会和理解 各 种 地 理 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现实生活。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堂小结(制定以下综合性活动题,作为黄河一节课的课堂小结。)某环保科考队沿黄河流域进行资源与环境科学考察,在考察资料中有以下几幅自然与人文景观图片。你能否将这些景观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序,并说明排列的理由。请你选择其中1 项分析介绍其所在黄河流域的哪个地区(或地形区),反映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点或说明形成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的治理地上河小浪底水利工程黄河源窑洞龙羊峡“塞上江南”复 习巩固,再现 知 识点,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以后教学提 供 参考。课外探究(选做一题,在课外完成)(1)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呼吁保护母亲河, 要求有创意。(2) 调查本地河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3)收集黄河的有关资料, 出一期有关黄河的手抄报,并在班级交流。(4)访问黄河的相关网站。【学情预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培 养学生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自 学 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七、板书设计滔 滔 黄 河一、黄河的概况二、黄河的奉献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三、黄河的忧患1.上游:土地荒漠化、凌汛2.中游:水土流失3.下游: “地上河”、凌汛四、黄河的治理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 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 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效果, 得益于学生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 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由于学生课前准备充分, 有关黄河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多, 在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回答的内容有的超出了教师的意料,给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同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思考、多尝试、多探索,让地理走入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走出课堂, 也许教师会付出更多的心血,变得更加忙碌,但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一样获益匪浅,套用一句口号“我付出、我幸福;我忙碌、我快乐!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