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试题解析

上传人:xin****18 文档编号:115245876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原理》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遥感原理》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遥感原理》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技术3、电磁波4、电磁波谱5、绝对黑体6、绝对白体7、灰体8、绝对温度9辐射温度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11、大气窗口12、发射率13、热惯量14、热容量15、光谱反射率16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等组成。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和的函数。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和成正比关系。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乘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方向移动。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反射率等于1反射率等于0发射率等于1发射率等于0。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反射率发射率物体温度一次方物体温度二次方物体温度三次方物体温度四次方。3、大气窗口是指没有云的天空区域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4、大气瑞利散射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无关。5、大气米氏散射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无关。问答题: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第二章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名词解释:1、遥感平台2、遥感传感器3、卫星轨道参数4、升交点赤经5、轨道倾角6、近地点角距7、地心直角坐标系8、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9、卫星姿态角10、开普勒第三定理11、重复周期12、近圆形轨道13与太阳同步轨道14、近极地轨道15、偏移系数16、GPS17、ERTS_118、LANDSAT_119、SPOT20IRS21、CBERS22、ZY_123、SpaceShuttle24、MODIS25、IKONOS26、QuickBird27、Radarsat28ERS29、小卫星填空题: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2、卫星轨道参数有3、卫星姿态角是4、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三类。5、卫星姿态角可用、6、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7、LANDSAT系列卫星带有TM探测器的是8、SPOT系列卫星可产生异轨立体影像的是9、ZY-1卫星空间分辨率为10、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11、小卫星主要特点包括12、可构成相干雷达影像的欧空局卫星是等方法测定。;带有TM探测器的是可产生同轨立体影像的是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是卫星轨道与地球黄道面的交点地球赤道面的交点地球子午面的交点。2、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3、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获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4、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作遥感卫星的姿态测量仪AMSTMHRVGPS星相机。问答题:1、根据Landsat-1的运行周期,求该卫星的轨道高度。2、根据Landsat-4/5的运行周期、重复周期和偏移系数,通过计算排出其轨道(赤道处)的分布图。3、以Landsat-1为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4、叙述地心直角坐标系与地心大地直角坐标系的差别和联系。5、获得传感器姿态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6、简述遥感平台的发展趋势。7、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名词解释:1、遥感传感器2、探测器3、致冷器4、红外扫描仪5、多光谱扫描仪6、推扫式成像仪7、成像光谱仪8、瞬时视场9、MSS10、TM11、HRV12、SAR14、INSAR15、CCD16、真实孔径侧视雷达17、合成孔径侧视雷达18、全景畸变19、动态全景畸变20、静态全景畸变21、距离分辨率22、方位分辨率23、雷达盲区24、角隅反射25、粗加工产品26、精加工产品27、多中心投影28、多中心斜距投影填空题:1、MODIS影像含有个波段,其中250米分辨率的包括波段。2、RADARSAT-1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共有种工作模式。3、多极化的卫星为。4、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5、遥感传感器大体上包括6、MSS成像板上有个探测单元;TM有7、LANDSAT系列卫星具有全色波段的是等几种。几部份。个探测单元。,其空间分辨率为分辨率。8、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堤高侧视雷达的变化,y方向以变化。9、扫描仪产生的全景畸变,使影像分辨率发生变化,x方向以10、实现扫描线衔接应满足。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全景畸变引起的影像比例尺变化在x方向与cose成正比在x方向与cose成反比在x方向与COS20成正比在X方向与COS20成反比。2、全景畸变引起的影像比例尺变化在y方向与cose成正比与cose成反比与cos2e成正比与cos2e成反比。3、TM专题制图仪有4个波段6个波段7个波段9个波段。4、TM专题制图仪每次同时扫描6条扫描线12条扫描线16条扫描线20条扫描线。5、HRV成像仪获得的影像有全景畸变没有全景畸变。6、SPOT卫星获取邻轨立体影像时,HRV中的平面镜最大可侧旋10o16o27o32o。7、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脉冲宽度有关发射的频率有关。7、径侧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天线孔径无关斜距有关斜距无关。问答题:1、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影像特征2、MSS、TM、ETM+影像各有何特点?3、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多光谱摄影影像?4、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为什么会产生全景畸变?扫描角为e时的影像的畸变多大5、叙述Landsat-1上的MSS多光谱扫描仪获取全球(南北纬度81之间)表面影像的过程。6、TM专题制图仪与MSS多光谱扫描仪有何不同?7、SPOT卫星上的HRV推扫式扫描仪与TM专题制图仪有何不同?8、侧视雷达影像的分辨力、比例尺、投影性质和投影差与中心投影航空或航天像片影像有何不同?9、侧视雷达为什么要往飞机侧方发射脉冲并接收其回波成像?如果向飞机或卫星正下方发射脉冲并接收回波成像会是什么情景?10、简述INSAR测量高程的基本原理。第四章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光学影像2、数字影像3、空间域图像4、频率域图像5、图像采样6、灰度量化7、BSQ8、BIL9BMP10、TIFF11、ERDAS12、PCI133S集成填空题:1、光学图像是一个函数。等步骤。2、数字图像是一个函数3、光学图像转换成数字影像的过程包括4、图像数字化中采样间隔取决于图像的5、一般图像都由不同的、6、3S集成一般指、和,应满足(公式)。的周期性函数构成。的集成。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数字图像的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两者都是连续的两者都是离散的。2、采样是对图像取地类的样本空间坐标离散化灰度离散化。3、量化是对图像空间坐标离散化灰度离散化以上两者。4、图像数字化时最佳采样间隔的大小任意确定取决于图像频谱的截止频率依据成图比例尺而定。5、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32个64个128个256个。6、BSQ是数字图像的连续记录格式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象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问答题:1、叙述光学影像与数字影像的关系和不同点。2、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成数字影像。3、叙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和不同点。4、叙述储存遥感图像有哪几种方法,列举23种数字图像存储格式,并说明其特点5、叙述3S集成的形式和作用。第五章遥感图像几何处理名词解释:1、共线方程2、外方位元3、像点位移4、几何变形5、几何校正6、粗加工处理7、精加工处理8、多项式纠正9、间接法纠正10、直接法纠正11、灰度重采样12、最邻近像元重采样13、双线性内插14、双三次卷积15、图像配准16、数字镶嵌17、数字地面模型18、正射影像19、地理编码图象20、DEM填空题:2、遥感图像的变形误差可以分为3、外部误差是指在括,和,又可以分为和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由等因素引起的变形误差。所引起的误差。包4、传感器的六个外方位元素中使图像产生非线性变形。5、地球自转对于多中心投影影像产生像点位移在6、TM卫星图像的粗纠正使用的参数有有,。的变化对图像的综合影响使图像产生线性变化,而方向上,位移量bb=。,纠正的变形1、分别写出中心投影,推扫式传感器(旁向,航向倾斜),扫描式传感器的共线方程表达式,。7、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常用方法有,。8、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项数N与其阶数n的关系。9、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一次项纠正,二次项纠正,三次项纠正。10、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要求是,。11、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项需要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个控制点。12、SPOT图像采用共线方程纠正时需要,有未知参数,最少需要个控制点。13、常用的灰度采样方法有,。14、数字图象配准的方式有,。15、数字图像镶嵌的关键,。16、在姿态角都为0的情况下,中心投影像片的投影差为,推扫式影像(HRV)的投影差为,扫描仪影像(MSS)的投影差,侧视雷达影像(SAR)的投影差。17、灰度采样中,双线性内插的权矩阵采用函数求取,双三卷积的权矩阵采用函数求取。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小的影像是中心投影影像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2、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大的影像是中心投影影像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3、真实孔径天线侧视雷达影像上高出地面的物点其象点位移(投影差)向底点方向位移背向底点方向位移不位移。4、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上高差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发生在像底点的辐射方向扫描方向。5、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1个控制点2个控制点3个控制点4个控制点。6、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3个控制点4个控制点5个控制点6个控制点。7、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可以改正图像的线性变形误差非线性变形误差前两者。8、共线方程的几何意义是在任何情况下像主点、像底点和等角点在一直线上像点、物点和投影中心在一直线上主点、灭点和像点在一直线上。问答题:1. 叙述中心投影的航空像片,MSS多光谱扫描仪影像,SPOT的HRV推扫式影像和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2. 列出中心投影影像、推扫式影像(旁向和航向)、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像方程和共线方程表达式。3. 列出中心投影影像、推扫式影像、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投影差公式,并说明投影差产生的像点位移各自不同点。4. 已知中心投影影像姿态产生的变形误差公式为推导出推扫式影像、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像点位移公式。5. 叙述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双三次卷积重采样原理(可作图说明)和优缺点。6. 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7. 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8. 多项式拟合法选用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各纠正遥感图像中的哪些变形误差?9. 多项式拟合法平差后精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超限了怎么办?10. 叙述共线方程法纠正SPOT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11. 在几何纠正的重采样中,内插像元4*4图像亮度值矩阵为:在间接法纠正过程中,某地面点反算到原始像点的坐标值为(101.6,57.4),利用最邻近法和双线性内插法求像点的亮度值。12叙述数字图像镶嵌的过程。13画出各个外方位元素变化引起的图形变化情况第六章遥感图像辐射处理名词解释:1、辐射误差2、辐射定标3、大气校正4、图像增强5、图像直方图6、假彩色合成7、密度分割8、真彩色合成9、假彩色合成10、伪彩色图像11、图像平滑12、图像锐化13、边缘检测14、低通滤波15、高通滤波17、图像融合18、直方图正态化19、梯度算子20、线性拉伸21、拉氏算子22、直方图均衡23、邻域法处理填空题:1、辐射传输方程可以知道,辐射误差主要有,2、常用的图像增强处理技术有,。3、增强的常用方法有,等。子4、直方图均衡效果,。5、3*3的拉普拉斯算子。6、图像平滑和锐化的关系。7、NDVI=。8、图像融合的层次,。图像融合的常用算9、HIS中的H指,I指,S指法,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图像增强的目的增加信息量改善目视判读效果。2、图像增强只能在空间域中进行只能在频率域中进行可在两者中进行。3、从图面上看直方图均衡后的效果是增强了占图面面积小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减弱甚至于淹没了占图面面积小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增强了占图面面积大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减弱占图面面积大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4、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绿色红色蓝色。5、图像边缘增强采用低通滤波高通滤波。6、消弱图像噪声采用低通滤波高通滤波。7、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图像配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8、图像融合必须在相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只能在同一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可在不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可在不同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只限于遥感图像间进行可在遥感图像和非遥感图像间进行。问答题:10、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指出传感器接收的能量包含哪几方面,辐射误差及辐射误差纠正内容是什么,11、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12、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请以多光谱扫描仪(MSS)资料为例,说明大气校正的原理和方法。13、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14、叙述美国陆地卫星ETM图像分辨率30米的5、4、3波段影像与分辨率15米的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步骤和方法。15、说明以下直方图的影像特征。第七章遥感图像判读名词解释:1、遥感图像判读2、景物特征3、判读标志4、几何分辨率5、辐射分辨率6、光谱分辨率7、时间分辨率8、波谱响应曲线9、热阴影10、冷阴影11、雷达盲区12、角隅反射13、体散射14、影像几何特性15、影像辐射特性16、物光谱特征17、地物空间特征18、地物时间特征填空题:1、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中使用的景物特征有有关,等。等。三项指标来判定。比影响更大等有关。2、遥感图像空间特征的判读标志主要有3、传感器特性对判读标志影响最大的是4、光谱分辨率根据5、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和6、侧视雷达图像上的亮度变化与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遥感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指象元相应地面的宽度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2、热红外图像是接收地物反射的红外光成的像接收地物发射的红外光成的像。3、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反射率大小有关发射率大小有关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有关温度高低有关。4、侧视雷达图像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离底点近的比例尺大离底点远的比例尺大比例尺不变。问答题:1、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哪些特征?2、何为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3、叙述TM多光谱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4、叙述地物光谱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可作图说明)5、举例说明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出更多的信息?6、叙述热红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7、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第八章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名词解释:1、模式识别2、遥感图像自动分类了3、统计模式识别4、结构模式识别5、光谱特征向量6、特征空间7、特征变换8、特征选择9、主分量变换10、哈达玛变换11、穗帽变换12、生物量指标变换13、标准化距离14、类间离散度15、类间离散度16、类内离散度17、判别函数18、判别边界19、监督法分类20、非监督法分类21、条件概率22、先验概率23、后验概率24、贝叶斯判别规则25、马氏距离26、欧氏距离27、计程距离28、错分概率29、训练样区30、最大似然法分类31、最小距离法分类32、ISODATA法分类33、混淆矩阵填空题:1、遥感图像上的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的一般特点是等。2、特征变换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作用是。3、遥感图像特征变换的主要方法有等。4、特征选择的目的是。5、标准化距离的公式。6、马氏距离公式,欧氏距离公式,计程距离公式。7、最大似然法分类判别函数。8、分类后处理主要包括,。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在同一点上同一个区域不同区域。2、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呈随机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匀分布。3、标准化距离大可以说明类间离散度大,类内离散度也大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大类间离散度大,和/或类内离散度小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也小。4、监督分类方法是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5、两类地物的最大似然法分类判别边界在两类地物分布概率相等处两类地物均值的中值位置其中一类地物分布概率的最大处。6、ISODATA法分类的样区尽量选在同一类别中尽量包含所需识别的类别类别是已知的类别是未知的。问答题:1、什么叫特征空间?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有哪些特性?2、作图并说明遥感影像主分量变换的原理和它在遥感中的主要作用。3、叙述生物量指标变换的原理及其作用。4、为什么要进行特征选择?列举几种特征选择的主要方法和原理。5、叙述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6、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7、叙述最小距离法分类的原理和步骤。8、叙述ISODATA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9、叙述图像增强中的平滑处理与分类后的平滑处理的异同点。10、述改善仅用光谱特征的统计模式识别自动分类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11、评价以下的混淆矩阵,并求出平均可信度和加权可信度。第九章遥感技术的应用名词解释:1、卫星影像地图2、DRG3、DLG4、GIS5、同轨立体影像6、邻轨立体影像7、沙尘暴8、海洋赤潮9地质构造10、植被指数11、森林立地条件12、臭氧空洞13、土壤侵蚀14、遥感考古15、蓝冰填空题:1、利用遥感图像修测地形图,修测的主要内容有等。等。2、遥感图像制作影像图时控制点来源有等。等。3、森林立地因子包括4、多时遥感影像监测冰川流速的步骤是等。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分辨率30米的TM影像,按规范要求的平面精度(图上0.5mm),适合制作哪种比例尺的影像图1:100001:1000001:500000。2、按规范要求的平面精度制作卫星影像图,选控制点用的地形图比例尺,应比影像图的比例尺大一个等级小一个等级。问答题:1、举例说明制作不同比例尺卫星影像地图时怎样选择遥感图像?2、叙述遥感监测南极冰川流速和流量的基本方法。3、中国南方草场三级分类的内容是什么?TM影像可能提取出哪些信息?4、叙述遥感调查中国南方草场资源的基本方法。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丰富的信息量(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气状况的影响2)垫面的影响3)他因素的影响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4)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5)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6)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7)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8)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9)符号注记层的生成10)影像地图图面配置11)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四答案要点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3、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4、直摄影与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二、填空题(10分)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3、Landsat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三、问答题(40分)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遥感原理试题五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二、填空题:(10分)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仪器本身的误差和大气的影响。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程辐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直方图最小值夫除法、一。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平台的位置、地形的起伏、地表的曲率、大气的折射、地球的自转。三、问答题(40分)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4、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四、论述题(30分)2、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1遥感图像的选择2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3图像的解译4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5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6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遥感原理试题六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3、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5、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6、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7、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10、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二、填空题(10分)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2、199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5、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三、问答题(40分)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形起伏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大气折射的影响e)地球自转的影响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丰富的信息量b)直观性强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d)现实性强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大气状况的影响(2)下垫面的影响(3)其他因素的影响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5、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6、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7、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8、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9、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与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10、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二、填空题(10分)1、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漫反射、镜面反射、实际地物反射。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9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3、迪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4、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5分)(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6分)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分)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四、论述题(30分)1、试述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遥感图像的选择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图像的解译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2、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6分)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遥感原理试题八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二、填空题(10分)1、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2、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3、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简答题:(40分)1、遥感识别地物的原理。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2、感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分为哪几类?(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4)微波遥感。3、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4、美国陆地卫星MSS的工作原理。(1)MSS-10.5-0.6um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2)MSS-20.6-0.7um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的反映。(3)MSS-3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4)MSS-40.8-1.1um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5、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四、论述题:(30分)1、试述航空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1)空间分辨率高;(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遥感原理试题九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4、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5、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6、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7、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8、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9、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10、包括遥感影像相对于地面坐标的配准校正、遥感影像相对于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的配准校正,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AVHRR有5个通道:058068微米0.751.0微米355393微米10. 311.3微米11. 412.4微米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lid。探测白天云、地表。探测云、水泥、植被、水探测火灾、夜间海温。探测海、陆、云顶温度。探测海、陆、云顶温度。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4、(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4)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5、(1)对比度变换;2)空间滤波;3)彩色变换;4)图像运算;5)多光谱变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