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14338001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悟课】 把课上得朴一些、拙一些、浅一些这一次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活动在北京召开。主委会请我和承办学校老师同课异构。由他们选择篇目。最后,传过来的篇目是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我2006就在全国的讲台上上过了。而且,当时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都算比较成功,被语文教学通讯和中学语文教学发表。这个设计影响很大。后来,其思路被参加各类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的选手反复引用。7年之后再上这篇课文,如何上?我的原则很清楚:第一,不能重复自己。第二,要超越自己。什么是超越?超越就是把课上得更“实”,更贴近学生实际。7年前的设计有问题吗?我觉得有。第一,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看,对张岱要去湖心亭看雪的目的分析得过“死”,政治意识过强。深挖深抠不是不可以,但六年之后看,觉得有点儿过了。现在重读,我更愿意把看雪的行为理解为普通的文人雅兴。知人论世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分寸。我现在更愿意在更广义的人性意义上,而不是政治意义上,去研究一个文本。第二, 老的教学设计很精巧,是纵深式发展的。这样的上法,很适于语文基础非常好的班级。如果学生素质中等呢?甚至学生素质偏弱呢?这么上,恐怕很难上走。我能不能设计一个课,步子慢一点儿,老师的帮助多一点,知识和能力训练更落实一点儿,能扎扎实实为语文中差生服务呢? 于是就有了这个新的教学设计。看起来朴一些、拙一些、浅一些,似乎还没有过去那个好看。但于我自己而言,却是进步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湖心亭看雪再教 上课时间2013年12月2日上课地点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现场授课学生北京市朝阳区学生 文本类型主题型文本课堂特色主题重挖,目标下沉 第一部分 导入初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名篇湖心亭看雪。这节课要做三件事。 【投影展示】赏奇景话奇人悟奇情 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自由地大声读一遍,了解一下内容。(生自由读。老师巡视,强调一定要大声。)师:我们再听一个很精彩的朗诵录音,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请特别注意投影上的读音和字词。 【投影展示】 一、牢记以下词语的读音 毳(cu )衣 雾凇(sng )沆(hng )砀(dng ) 更(gng ) 定 铺毡(zhn)二、一词多义分辨 1、 一小舟 上下一白 2、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3、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 4、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生听。听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读投影上的重点字词,解释难词。提醒学生做笔记。)师:真好!基本字词没有问题了。请现在自己讲湖心亭看雪的故事给自己听,大声地讲。有问题的请提出来。(生看书大声讲故事。有三位学生提出了关于句子理解的问题,老师都请另外的同学帮助解决了。老师提醒学生“更定”不同版本的书上有不同的解释,建议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探究。略。) 第二部分 赏奇景 师: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幅名画,历代的名人对它的评价非常高。比如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的评价 【投影展示】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组织生读。)师:这幅画是什么样子的呢?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湖上冰花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茫茫一片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淡淡痕迹一点湖心亭的朦朦轮廓和我的如芥小舟与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组织生读。)师:这是现代文。文言的表达更精彩 【投影展示】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多么漂亮的句子啊!来,先读熟,马上背诵下来再说。(学生大声读背。老师马上抽背。)师:背得够快!可是读得不太好。不过这不怪大家,我们还没有欣赏呢。欣赏之后你再读,效果就不一样了。怎么欣赏呢?老师帮助你 【投影展示】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小话题说景之“奇” 色彩之奇 构图之奇 三“与”之奇 量词之奇 视角之奇 情怀之奇 师:同学们,再读,再想,说起来吧!(生思考,准备。)生:我来说量词之奇。这幅画里的量词都非常神奇。“痕”、“点”、“芥”、“粒”,显得非常非常小。师:对,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这样说。我们说长堤一生:条。师:湖心亭一生:座。师:余船一生:艘。师:舟中人两三生:个。师:你能体会张岱的神奇情怀吗?他为啥要这样写?生:他好像是故意要这么写,越把自己和与人有关的写得小,他自己,自己师:就和天地自然生:融合在一起了。师:悟得好!悟得好!请大家继续发言。生:我来说颜色的神奇。整幅画面就只有白色。师:只有白色?生:哦,大部分都是白色,还应该有些黑色或者灰色。师:颜色很单调啊?生:不。很洁净,有一种苍苍茫茫的感觉。像中国的水墨画。师:明白了。是素雅,非常雄壮的素雅,让人安静,让人把自己全部放空的中国画的颜色。生:我觉得三个“与”字也很神奇,有一种排比的气势在里边。师:可是有人说这三个“与”重复且多余,删掉之后意思不会受到影响。你怎么看?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好像确实没有问题。生:不太好。删掉了就好像“天云山水”是分开的,有了界限了。师:有了这么多的“与”呢?你读读,把你想表达的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生读。很有气势。)师:我从你的朗读中还感觉到了一种动感生:对,天云山水不是静止的,它们在涌动,成为了茫茫一片。师:写出了景物之间的交流。太神奇了!连词起到了动词的作用。生:这幅画的视角也很奇特。作者好像一会儿是在船上看天上,一会儿又好像是跳起来在天上看人间。生:我觉得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他始终在船上的,可是,他的心飞扬起来了,“舟中人两三粒”是他的一种想象。师:心中之景便是眼前之景啊!同学们说得很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个专业的评论 【投影展示】作者先绘大背景:将天长水远,雪瘦江寒的清冷一笔泼来,这是最有中国古典意境的山水泼墨。继而以极其凝炼的笔法,将一个个小镜头特写推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言人间景物之小,让人感慨天地之悠悠,人生之渺渺,颇有佛家禅意。短短几句,便实现了大与小,远与近,虚与实,物与人的融合。游动的视角与静默的山水在瞬间成为一种永恒,一种不忍惊动,不容打扰的永恒。(组织生读。) 师:好了,现在你来朗诵,肯定比刚才朗诵得好得多。读起来吧,孩子们!请你来设计朗读。请看老师给你们的帮助 【投影展示】 设计朗读的方法:“轻”读还是“重”读“缓”读还是“疾”读声“ 抑”还是声“扬”声“断”还是声“连” 师:你琢磨着这些问题,就能读好了。(一生读。有激情,但基本没有轻重缓急的处理。)师:你读的是前三句。我们来设计一下啊。你觉得哪一句应该最快?生:天与云与山与水。读快,它们才能动起来。师:“上下一白”快还是慢?生:稍慢。师:对。只有慢读,才显得大。读完“上下”后,要生:稍微停顿。师:对,这叫诵读中的声断气不短,慢慢把“一白”送出来,气势就有了。我再问你,读第一句时要轻还是重?生:轻些好,能衬出后面的重。师:好!起得要平,起得轻,慢慢达到一个小高潮。你再来试试。(生读,韵味一下就出来了。再请其他的学生来设计,分别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师:你读最后几句很有深情,但越读越高亢,可以有更符合画意的处理吗?生:是不是要越读越小声才对?师:你琢磨琢磨。生:恩,景物是越来越小,声音也该配合才是。最后一个“而已”,就好像没有了。越读越小声比较合适。师:来,试试。声音要压一压,不可以太吵。和前三句恰恰相反。前三句是由抑到扬,后几句是由扬到抑。(老师举手挥拍指挥多个学生尝试读,全班读,非常精彩。在诵读中结束了这个片段的学习。) 第三部分 话奇人 师:奇景后面必有奇人。景赏够了,我们去研究一下张岱这个奇人。来,读 【投影展示】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岱也不是什么神人,他对寒冷的感觉跟我们是一样的。哪里可以看出来?生:拥毳衣炉火。说明他也很冷。生:非常冷。有个“拥”字呢。师:对,如果换成“穿着毳衣提着炉火”效果就差多了。“拥”字很有表现力。请大家圈出来。(生圈。)师:其实看雪不算奇,大雪三日之后才去看雪就有点儿奇,大白天不去看雪,非要晚上八点钟才去看雪就更奇,而且明明带了人去,却偏偏说是“独往”就更奇了。(师板书大字“独”) 师:但没有想到的是,湖心亭上居然有一样奇的人 【投影展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生读。) 师:同学们啊,大凡文学作品中人物一旦说了话,你的朗诵就有了抓手。来,一定要读好 【投影展示】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读,读出惊喜!(生读。)师:读,读出赞叹!(生读。)师:读,读出欢乐!(生读。)师:读,用白话文读出得意洋洋! 【投影展示】 “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生读。) 师:再难一点儿,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潜台词。 【投影展示】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吾等均乃 之人!” 生:吾等均乃热爱自然之人!生:吾等均乃不凡之人!生:吾等均乃爱好静思之人!生:吾等均乃超凡脱俗之人!生:吾等均乃雅致之人!生:吾等均乃痴人!师:说得不错不错!再读读老师感受到的,读!读出热情和欢乐 【投影展示】 “吾等均乃 超凡脱俗 之人!”“吾等均乃 情趣高雅 之人!”“吾等均乃 特立独行 之人!”“吾等均乃 逍遥自由 之人!”“吾等均乃 乐享生命 之人!”(生读。) 师:这两人如此热情,挺可爱的,是吧?他们见到张岱,以为遇到知音,问题是,张岱是怎么想的呢?如果张岱也说了话,他会如何说呢?老师设计了两种情景,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 【投影展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亦大喜曰:“知音也!知音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曰:“憾也!憾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师:来,读第一种设计。(生读。)师:再来,读第二种设计。(生读。)师: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判断。不要想象,而要在字里行间中找出理由出来。生:我觉得是第一种,张岱都喝了三大杯酒,说明他跟两个金陵人玩得挺开心。生:可是有一个疑点啊,要喝就喝个高兴啊,怎么喝完就走了呢?师:确实,酒逢知己千杯少嘛。你读书很仔细。生:我也同意第二种,我觉得好像张岱不是特别高兴。他是“强饮”,似乎喝酒喝得很吃力。师:你理解这里的“强”是“勉强”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这里是“畅快”的意思。有过争论。咱们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去寻找佐证。生:我觉得张岱不高兴,第一段他就说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见到岛上有人,他恐怕有点儿失望。师:你很聪慧,能够联系前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法。你是在做推断。这样的分析也还需要更有力的文字的支撑。生:我发现他们谈话不和谐。你看,“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他们交谈不是很流畅。师:如何不流畅?生:嗯嗯师:哦,你是凭直觉。不明白的时候,就继续读书啊,咬文嚼字地读书啊。读书最能解决问题。来,女同学是金陵人,男同学是张岱。读男生:问其姓氏女生:是金陵人,客此。师:发现问题了吗?生:答非所问,答非所问! 生:看来,那两个金陵人也觉得张岱跟自己不是一伙的,不愿意多交流了。师:这就叫读书解决难题!大家关注后面关注得多,关注这段开头不够。来,也读书,一字一句地读,你就读出味道出来了。(师指着投影,一字一句指挥让学生读。)生: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师:有发现吗?(生沉默。)师:不明白的时候,怎么办?再读!(师指着投影,一字一句指挥让学生再读。强调读得要慢。)生: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师:有发现了吗?(许多学生大悟。)生:拉余同饮!我不是主动同饮的,是被动入局的。生:两个金陵人虽然也到湖心亭上看雪,但他们的性情和张岱是不一样的。师:不是“志同道合”?生:不完全是。他们是两个人来,还带着仆人,烧着酒,搞得很热烈。生:对。他们是来玩的,来聚会的,张岱不是。生:我觉得张岱肯定挺失落的。这两个金陵人在岛上那么热闹,好像湖心亭就是他们的地盘了。张岱挺失落的。所以,他赶忙应酬一下就跑了。师:这就对了。同学们,这就叫读书,咬文嚼字地读书,你才能发现矛盾。发现了矛盾,你就可能读出更多的东西。真的很奇怪啊,按理说这两个金陵人也不是俗人,挺可爱的,又那么热情,连舟子都感叹呢,读 【投影展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生读。)师:舟子认为,谁更痴?生:金陵人更痴。师:看来舟子是不太懂张岱的。你懂吗? 第四部分 悟奇情 【投影展示】 张岱干嘛热闹不享,却偏偏要去寻孤独? 生:我预习的时候好像看到当时是明朝亡国了,张岱思念故国,他隐居了,挺苦闷的。所以他就孤独。师:你是个读书多的孩子。了不起啊!不能说没有这个原因。但是,这篇文章是50多岁的张岱回忆35岁时候的事。他那时候正在壮年呢,明亡还没有到来。我觉得,不一定都是政治原因。是不是张岱本身就是个孤僻的人呢?张岱有一篇文章很有名,叫自为墓志铭,他这样评价年轻时候的自己 【投影展示】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张岱自为墓志铭(生读。)师:如何?生:不孤僻,挺热爱生活,挺爱热闹。师:那原因何在呢?你有过一个人要去看雪的冲动吗?生:没有。师:类似的呢?(生沉默。)师:其实很多古人都有这样的冲动。比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生:独钓寒江雪。师:还有李白,一个挺爱热闹的人,但有时候也爱孤独【投影展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师:要一个人看雪的,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你们老师讲过吗?王子猷雪夜访戴?生:没有。师:那看看这个故事 【投影展示】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生读。)师:现代文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于是漫步徘徊,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师:王子猷要去敲戴安道的门,如果他敲下去了,历史上永恒的一瞬就没有了。关键就是王子猷举起的手又放下了。戴安道不是金陵客,那是他真正的知音啊。他连知音也不要了,干脆还是选择了一个人看雪。同学们,你们理解这种情怀吗?人为什么可以不孤独,却要选择孤独呢?生:那肯定是他们很享受这种孤独。生:是不是在这样的孤独中他们反而觉得幸福。师:孩子们,你们还太小,可能大部分同学都还是在害怕孤独的年龄。但王老师理解。王老师也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人群的人,但同时,我最喜欢的体育锻炼是长跑,一个人的长跑。因为来,慢慢地读一读这些话。 【投影展示】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阿桑叶子) 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往往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孤独往往是自豪的。(蒋勋孤独六讲) 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跟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所以不管禅宗或者西方教派,都有闭关的仪式 (蒋勋孤独六讲)(生读。) 师:我在想,大雪三日之后的寒夜,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他是孤独的。但他也许要的就是这孤独。他一点儿都不寂寞。他是在跟自己沟通,跟天地万物沟通。他跟自己对话,跟宇宙对话。他充实极了,宁静极乐,幸福极了,快乐极了。因为,他懂得生命的意义,懂得繁华之后灵魂深处的向往,他在用行动诠释庄子的话(师完成板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师:同学们,请抄下来。马上背诵下来。(当场朗读抽背。)师:同学们,慢慢地去领悟吧。最后,让我们回到那奇景之中,带着我们浅浅的领悟,再去领略它的美,去感悟它的情。 【投影展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配乐,再深情朗诵。) 【投影展示】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说:一个人活着,一定首先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要留出时间让自己安静地与天地精神对话。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自我,从而走向生命的圆满【投影展示】 推荐阅读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蒋勋孤独六讲 (在背诵中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