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语言文化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13136544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语言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岭南语言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岭南语言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岭南语言文化语言既是人们进行表达、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也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同一民族的各地族群还会有自己的方言。就中国汉族而言,虽然通行的是汉语,但同时还存在着汉语的各种变体,即方言。方言的形成主要跟地理因素(如江河湖泊、山岭及交通要道)相关,有的则与历史因素有关,如移民、驻军、旧的行政区划等。方言虽只在一左地域中通行,但本身也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各地的方言都具有系统的语音结构体系、词汇结构体系和语法结构体系,都能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因此方言并无优劣之分。中国共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其中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广东地区现在通行的三大方言,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就是各个时期迁入广东的汉语方言与当地土语融合的结果,下而分别进行介绍。第一节粤方言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广府话”或“白话”,以广州话为代表,。“粤”虽是广东的简称,“粤方言”却并非指广东境内的所有方言,而是指一种流行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间。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一、粤语的形成与分布粤语最早源头,是楚语南来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已经成为楚国的疆域。广州城最早的名字叫楚庭,粤语是经过楚方言为媒介缓慢推进,与当地的民族语言古越语(苗、瑶、壮、黎族)等融合而成的。汉代至虜宋,中原汉人络绎不绝地进入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立型。到了明代,粤语大致定型。粤语在广东的分布,粤东大致以韶关?广州-惠阳为界,与客家方言区毗邻,粤西南以雷州半岛为界,与闽语区毗邻,珠江三角洲的中部、西部大都属于粤语方言区。广东省使用人数在3800万左右。广西使用人数为1300万。海南省使用人数为几十万。海夕卜约1500-2000万。总计7000万。粵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粤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汉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拥有较为完善文字系统的汉语,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二、粤语的主要特点(一)语音特点。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4类声调(55、35、214、51)阴平广州话有20个声母,53个韵母,个声调,包括上阴平(53私)、下阴平(55诗)、阴上(35使)、阳上(23市)、阴去(33试)、阳去(22事)、上阴入(55箧qie)、下阴入(33劫)、阳入(22夹:动词)、新入(35夹:需词)。粤语完整保留了中古汉语的-p、-1、-k、-m、-n、-ng六种辅音韵尾。词汇特点粤语词汇中包括特有词汇、古语词汇、新旧时代的舶来词汇以及丰富多彩的惯用语等。主要包括:特有词汇,如马仔(手下)、痴线(傻、疯、呆)、水货(非法流入的货物)、冲凉(洗澡)、帮衬(给人增添光彩,或给人以利益,如到某商店买东西)、炒就鱼(解雇)、执笠(收摊子、商店倒闭)、柏拖(谈恋爱)、威水(美观、漂亮)、识做(懂得给别人以好处,如送礼等)、丢架(失去而子)、安人(媳妇尊称家姑)、地豆(花生)等。古语词汇,包括保存古词语的,如煎堆(鎚)、晦肉、消夜、彳奇(ji)、愠、斟茶、卒之、九大篦(食物丰盛)、颈等;保存古义的词汇,如走、执、食、索、行等。 新旧时代的舶来词汇:如摩托、马达一一motor.泵(抽水机)一一pump、俱乐部club、啤(酒)beer、恤(衫)shirt、菲林(胶片)-film、波(球)balk梳利(对不起)一一sorry、蛋挞(用蛋做的甜点心)一一tart、吉他(六弦琴)一一guitar、巴士(公共汽车)bus、波士(经理)一一boss、士多啤梨(草莓)一一strawberry.嚟厘(果子冻)jelly、泊车(停车)park等。随着广东与港澳人士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香港电视等在广东的传播,带来了许多香港特有的语词进入广州话。如“高买”(店铺中的盗窃行为)、“卧底”(便衣探员潜入匪帮巢穴进行暗中侦探)、“买马”(赛马投注)、做马案”(赛马中的舞弊案件)、“人蛇”(偷渡者)、“通天巴士”(来往机场的公共汽车)、“大耳窿”(放高利贷者)等。 丰富多彩的惯用语,如:打斧头、执死鸡、游车河、抛浪头、卖猪仔、擅葵扇、卖大包、捞世界、損老衬、卖而光、跟尾狗、残鸡婆、大头鬼、大头虾、执手尾、沙尘白霍、倒泻算蟹、画公仔画岀肠、打死狗讲价、冷手执个热煎堆。歇后语如麻It拐杖一一靠唔住、电灯胆一一唔通气、白蚁蛀观音一一自身难保、隔夜油炸鬼一一无火气、老鼠跌落天平一一自己称自己、沙湾灯笼一一何府等。粤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区别:一是粤语单音词占优势:二是词序不同,如人客一客人、紧要一要紧、齐整一整齐、细胆一胆小、为因一因为、数尾一尾数、鸡公一公鸡、鸡嵯一母鸡等。粤语还有一些忌语,如忌讳“蚀”(亏本),把与蚀字同音的“舌”改说成利”(营利),因而把“猪舌”叫做“猪利”:忌讳“输”,把与它同音的“书”改说成“胜”,如过去称“通书”为“通胜”:忌讳“干”,把与它同音的“猪肝”叫做“猪润”(湿润的润,与干相反),有些地方叫做“猪湿”(如阳江话)。有些地方因为“丝”与“输”同音,又把“丝瓜”称为“胜瓜”。粤语中“空”字与“凶”字同音,因此,便把“空屋”改称为“吉屋”,以免与“凶屋”同音。粤语区的人称药”为茶”,把煲药”叫做“煲茶”,把“卖药”叫做“执茶”,把“猪血”叫做“猪红”,也都是岀于忌讳心理。(三)语法特点1?词法特点。一是有一些特异的词头词尾。词头如:阿、老,如阿爸、阿哥、阿嫩(奶奶)、阿爷、阿女、阿叔、老公(丈夫)、老豆(父亲俗称老豆)、老襟、老表、老细(老板)等。词尾如:仔、佬、婆、哥、妹、精、虫、猫、唸、斗等。其中“仔”字用得最多,其加于名词后表示细小;加于人称词之后,表示亲昵;加于一些职业名称后,也表示小称。如狗仔、鸭仔、鸡仔、雀仔、猫仔、牙牙仔、BB仔(指婴儿)、孤寒仔、傻仔、打公仔、擦鞋仔等。“佬”一般只用于人称,用于贬义的场合较多,有的只表示职业称呼,如衰佬、补鞋佬、飞发佬、孤寒佬、乡下佬、鬼佬等。“嗽”则表示看不起、鄙视的人或物。二是有一些特殊的重叠词。包括形容词的重叠,如实实净净(结实)、稳稳阵阵(稳当)、巴巴闭闭(了不起的样子)、湿湿碎(零碎、少量)、立立乱(乱的样子)、白白净(白净的样子)、禽禽青(匆忙、毛躁)等。动词的重叠,女口AA贡(斥责的意思):跳跳贡;A埋A埋(收拢聚合的意思):执埋执埋。三是代词的待殊表现。人称代词是我、你、倨,复数加“卩也”;指示代词为呢(近指)、口个(远指),呢度(处所),口个阵(时间)、咁(这么、那么)、口敢(这样、那样)。疑问代词有乜酹(什么),边个(谁),边度、边处(哪里);几多(多少);点解、为乜、为乜唧、做乜(为什么)四是数呈:词的运用。数词一般省略“一”:以“来、多、把”表示零”。量词有执(小撮)、箍(捆)、窦(窝)、抽(串)、道(座)、阵(一会儿)、轮(遍、遭、番)等。亲:不乐意看到的结果:“一就”(我琴晚冻亲、倨食亲就呕)2.句法特点。存在大量语序颠倒的情况。如状语后置:用少点钱;买多点青菜:交钱先(广州话中“先”还相当于“才”:倨六号先上班);我行先(我先走了)等。三、粤语的文化个性粤语一方而承袭古语并广泛吸纳外来语,一方而也有大量产自本土的俗语俗字,表现岀了当地人民的生动状态,从而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特性。一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广府文化具有强烈的开放、兼容的特性,对外来文化,通常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为己所用,语言也不例外。如在现在的粤语中,具有大量的古语词汇,前而已有列举,在此不赘述。同时,粤语中还有大疑外来词汇,特别是英文词汇,如士多店(小商店,store)、的士(岀租车,taxi)、士的(拐杖,stick)、士担(邮票,stamp)、巴士(公共汽车,bus)、波鞋(球鞋,ball)菲林(胶卷,film)、T恤(T-shirt)等等。这些词语不仅在粵语中广泛应用,而且不少已经进入普通话,成了全民熟知的词汇。二是生活气息浓郁的本上文化个性。粤语中有大量创自日常生活的词汇,用语非常生动形象,常常就近取材、以喻成词,如“鸡同鸭讲”(讲不到一起)“大冬瓜”“放白鸽”“执死鸡”“大头虾”“龙船装猪屎一一又臭又长”o还要不少富有灵性的自创字,如嬲(戏弄,两男一女必起纠缠)、冇(没有,有种没有两横自然是没有)、峑(小水洼,水在凹中即为小水洼)等,这些字虽为“生造”,但都非常形象,体现了人民的智葱。第二节潮汕方言潮汕方言是闽方言的一种,闽方言也叫闽语,俗称“福佬话”。闽方言虽以福建的简称命名,但却广泛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菲律宾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海内外使用潮语的人大约在5000万以上。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系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一、潮汕方言的形成与分布潮汕方言是闽南语的一支,闽语在魏晋之前已基本完成分化,它直接来源于吴语,三国之前的吴语大体上保存在闽语中。潮州先民为闽越族的一支,故这一时期也是潮语发展的第一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闽语受吴语的影响渐小,开始受到中原汉语的影响,但它所保留的上古时期的语音特点没有多大变化。唐宋时代,潮语除了保留从闽语分化来的语音系统(这个系统保存了较多的魏晋以前的古音)之外,还大量接受了中原汉语的读书音,这也导致了潮语文白异读的现象。宋末大乱,大量福建人入居粤东,他们带来的闽南话和本地居民的方言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潮语。潮语同时也受到本地畲语的影响,现在仍然能在潮语中找到许多畲语词汇。广东潮汕方言分布在潮汕地区,包括汕头片(汕头、潮州揭阳、澄海、南澳、饶平、揭西等县)、潮普片(潮阳、普宁、惠来等县)、陆海片(汕尾、陆丰、海丰)。这三片的主要区别在语音上。潮语的代表方言是汕头话。在广东省内,除了潮汕方言这一闽方言的次生方言外,还有雷州方言亦为闽方言的次方言,分布在粤西地区的海康、徐闻两县全境和遂溪县的绝大部分地区,湛江市、廉江、吴川、电白、茂名、阳西等地也有部分地区使用雷州方言。由此不难推知当年从福建迁徙过来的潮汕先民,有一部分继续沿海路迁徙到雷州半岛,逐渐将闽方言和本上“黎语”融合了起来,在明淸时代形成了现在的雷州方言。此外,在中山还有一个闽方言岛,分布在中山市区周用东北而以至南面的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带,即沙溪、大涌、张家边、南荫、三乡等地,称为“隆都话”。语言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标志,从其使用的方言不仅能了解其文化内涵,亦可探寻这一族群的“前世今生”(迁徙路线)。三、潮汕方言的特点(一)语音特点潮汕方言有18个声母,77个韵母,8个声调,包括阴平(分)、阴上(粉)、阴去(训)、阴入(忽)、阳平(云)、阳上(混)、阳去(份)、阳入(佛)。有特别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也有将单音词的文读和白读组合成一个双音词的现象,如变,文读pian5,白读pi5。文读白读都有改变的意思。变色,可读“pian5sik7,”亦可读pi5sik7把文读和白读音合起来读做pian5pi5(变变),亦杲改变的意思。其他还有延延、老老、衫衫等。也有同一个字,说话时一种念法,读书时又有一种读音。有特异的“鼻化音”,包括纯粹鼻化、鼻化及于声母、外加的鼻化音(圆、圣、京、伴、虎、还、先)等。(二)词汇特点本土特有词汇。如林檎(番荔枝)、薄壳(一种可食用的小贝壳)、衰飒(人精神萎靡不振)、柴赣(笨拙愚直)、条直(有条理)、跳脱(出众)、无脚蟹(无依无靠的人)、施为(办法)、大头(好岀风头)、哨牙(门牙外壺,且不端正)、花嘴(花言巧语)、椅条(条凳)等。丰富的古语词,比粤语还要多和古老。如粥说“糜”,筷子说箸”,晚说“晏”,瘦说“疮”,泥说涂”,晒说“曝”,婆婆说“大家”,儿媳说“新妇”,扫墓说“过纸”,绳说“索”,饮洒说“食酒”,你说“汝”,她说“伊”等。又如厕所,潮汕话中称“东司”,虜朝即是这样称谓的,因为唐朝的厕所都建在房屋的东面。大量外来词,包括从港穗粵语、马来语、英语、西域、畲族等借用来的词语。如发烧友、大佬、炒更、乖仔、叨仔(能干的人)、拍拖、sulgah4(合意,喜欢,来自马来语)、long2(工厂,作坊,来自泰语)、ma2dan2(逮捕,词源来自马来语,原义为警察,潮汕话称警棍为ma2dan2槌)等等。丰富的歇后语,如六月大菜一一假有心,竹叶包沙母一一假壮(粽),老妈宫粽球一一食泄正知(亲口尝尝才能知道滋味),东司头老石部一一愈老愈臭(指越老越坏),秀才读弦诗一一泳泳淖(六六尺,指境况遭透了)、六月薄壳假大头(爱出风头),老婆妹妻姨(嗤咦,指不好看、脏),老婆个阿兄妻(痴)哥(好色之徒),苦瓜笑地豆二家粗(都很粗俗)等。(三)语法特点1?词法特点。一是构词时词序颠倒。如鸡母(母鸡)、鸭雄(公鸭)、鹅牯(公鹅)、鸡翁(公鸡)、人客(客人)、风台(台风)、鞋拖(拖鞋)、椅条(条凳)等。二是有一些特殊的词头词尾,如:后缀词“鬼”国”(gian2)。鬼可表贬义也可有亲昵的意味,如咸涩鬼、痴哥鬼、衰鬼、无头鬼(吃饭狼吞虎咽的人)、奴国鬼(小鬼头)等;“国”是古老的闽方言词,本义是子女”,如老师国(老师的子女)、头脑国(领导干部的子女),成为后缀词后,一般指年纪小的人,如后生国、兄弟国,或指某一类人,带轻蔑色彩,如日本国、剃头国等。还有表示小、少、程度浅的意思,如碗国(小碗)、撮国(一小点儿)、滴国(一丁点儿)。三是有各种重叠词,如名词重叠词柴柴、仙仙、猴猴、水水、尾尾;动词重叠词行行埋、食食了、褪褪掉、洗洗直:形容词重叠词索索楊、四正正、光卵卵、滂沛沛等。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分別为我、愚(阮、俺),汝、俺(女),伊(因)。人称代词居于领位的时候,不管单复数,统统用复数。四是有一些特姝的程度副词。潮汕话中的程度副词有“过”“狼戾”等,大概相当于普通话的十分、很、非常。如伊过强、伊狼戾强均表示“他很聪明能干”0还可用“死父”“无父”“死人”等表示很、极的意思,如伊个人死父齋(他很坏)。以“死”“绝”做补语也表示程度的意思,如“痛绝”“券死”等。2.句法特点。潮汕话中有几种特殊的句式,一是把字句,一般把要处程的对象前宜,如“只牛个(伊)牵去口”把牛牵到外头去),其中“个”表示“把”的意思。二是被动句,一般不用被,而用“分”“乞”,如伊分人拍死(他被人打死了):伊分我骂好久(他被我骂了很久)等。三是比较句,一般不用普通话中比?大、强”的句式,而是用“大过”“平”之类的说法,如狗大过猫、二只鸡平大等。四是“有”四句。潮汕方言中表示过去完成时,常在动词前加个“有”字来表示,如我有吃饭(我吃过饭了)、我有看电影(我看过电影了),与粤语类似。三、潮汕方言与潮汕文化潮州被称“海滨邹鲁”,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临海,耕地而积少)的影响,潮汕人养成了做事精细(种阳如绣花)、敢于冒险、团结等性格特征,在建筑、饮食、戏剧、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潮汕方言中也可窥见一、二。(-)潮汕方言与建筑文化。潮汕方言中有大量关于建筑的特有词语,潮汕传统的民居样式叫“下山虎”(爬狮)、“四点金”“四马拖车”“五间过”“三壁连”“寨”“围”等。房屋里而的构件也有一些特別的称呼,如“格国”,指前后厅堂廊下到两边子孙门之间的封闭式走廊,起防火作用的巷道叫“火巷”,祠堂斋厅前面相连的敞亭叫“抱印亭”,不相连的叫“脱印亭”潮汕屋脊两边的屋耳叫厝角头”厝头”,“曆头”形状不同又有不同划称,如“水星曆头”(圆弧形)、“木星厝头”(半八角形)等,由此也可见潮汕人的风水观念很重。潮汕还有大虽以厝”寮(水边小棚)”命名的地名,如潮阳的长厝、乌头曆,海丰的顶厝,陆丰的龙曆埔、潮安的江曆、田曆,汕头的合仔寮、三寮,惠来的旺寮、湖赛等。(二)潮汕方言与潮汕饮食。潮汕地区的小吃及粤菜中的潮汕菜皆闻名遐迩,以粗粮精做、做工精细为特色,英相关词汇也非常丰富。英中英独有的糕点爼“棵”应用极为广泛,有菜棵、钱仔棵、乒乓糅、鲨棵、饭棵、青叶棵、油棵等,不胜枚举。还有不少地方熟语,如时巧做时棵,时人咀时话”“甜棵好食难舂”正月尾,番萼准甜棵”等。潮汕菜的烹调方法众多,由此产生的烹调用语也是潮汕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焯”,即把菜放到开水里略微烫一下,潮汕有“白焯明螺”“白焯虾”等菜式;还有“烙”,相当于煎,潮汕著划小吃虹烙”即为此一做法:糕烧是潮汕特有的制作甜品的方式,先烧制再糕涂糖腌,最终成为汤汁胶粘的状态,有烧糕白果、烧糕番萼等;“吹”即“蒸”,淸蒸则叫生吹,潮汕有吹鱼、吹蛋糕、生吹餉鱼等等。潮汕文化丰富多彩,除了建筑和饮食外,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音乐戏剧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等等,都在潮汕方言中有相应的反映。因篇幅有限,在此仅以建筑、饮食文化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其他不赘述。第三节客家方言一、客家方言形成和分布客家方言通称客家话、客话或客语,有的地方也叫“麻介话”“侄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客家”是对“土著”而言的,所谓“先人为主,后来为客”。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从“晋室南渡”开始,客家人开始从中原向南方迁移,历经湖北、湖南、江四、福建而入居广东,他们所持的方言本是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原汉语,后受长江流域一带方言的影响,带有江淮方言的特点。自宋代,又脱离两湖、江西等地方言,按自身语音规律发展,慢慢形成客家话。总之,客家话和赣方言较接近,较之粤语和潮语,又更近于北方方言。是一种介于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之间的“中间型”方言。客家话保存了宋元时期中原共同语的特点。客家人有句老话:“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海内外的客家人,不管走到哪里,子子孙孙大都说客家话,以客家话为自己的母语。根据晚近学者的考证,客家先民本来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逐渐向南方迁徙而形成今天的客家分布情况。东晋永嘉以后,客家先民为战乱所迫,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运动。前三期(即东晋到明初)的迁徙是客家方言形成的重要社会历史原因:后两期(即淸康熙中叶到乾嘉以后)的迁徙使客家分布的范囤大大扩展,形成了今天全国各地的“客家话岛屿”。广东客家方言分布的最为广泛但不相连,在粤东、粤西、粤北、粤中均有使用客家方言的人群。二、客家方言的主要特点(一)语音特点客家方言有17个声母,63个韵母,6个声调,包括阴平(班)、阳平(盘)、上声(板)、去声(半)、阴入(八)、阳入(跋)。(二)语汇特点一是单音词比较丰富。如皮(皮扶)、而(脸)、毛(头发)、翼(翅膀)、索(绳子)、饥(饥饿)、闲(空闲)、惊(害怕)、阔(宽阔)、食(吃)等。二是保存较多的古语词汇。如荷(抗)、番(遍)、板、持(把东四揉搓成圆形)、阿公(祖父)、阿婆(祖母)、家官(公公)、阿姊、姊丈、小郎(小叔子)、满子(幼儿)等。三是地方特有词汇丰富。如反映山区稻作文化的:湖、芋、镀头、割禾、據禾:反映婚嫁、生育文化的词汇:大行嫁(诗经:女子有行)、传庚、荷木盛、附奁、有身(娠)、病子、摄等哩、摄大肚、轻身、供(生孩子)、安乖(过继)、唔乖、冻了、做狗(生病):反映饮食文化的:板:狗肉滚三滚,神仙都奇不稳;夏至狗,吃了满山泄:和尚吃狗肉,无而见如来;反映避讳文化的:老撇欵、报生、做白好事、捡金、长生板、唔自然、捡凉茶、顺(汤:宰杀)、顺过来(翻过来)、快菜、猪旺等。还有其他一些特有词汇,如赖、拖匝、睡目、鼻公、屎坑鸟、蚁公、番豆、出山、纽I人仔、斋嫌、家官、四六货、牛牯、猪嫌等。五是有大量地方熟语。如巴掌生毛:对某事很熟练:乌心萝卜:败絮其中;食生牛肉:受人污蔑;嫌到屎臭:贬低到一文不值:养蛇食鸡:引狼入室;兜锂落灶:水到渠成:打手花:耍花招骗人:开天眼:恶人得恶报;鬼打癞:对做事稀里糊涂的人的批评:软脚蟹:没本事:没力气;尖尸琢翁:干什么都干不长久:捧大脚:拍马屁;打斧头:替人购物有所克扣;苦瓜虫:内贡:扁樵饶火:炭无圆六是有不少外来词,包括借用粤语、潮语等方言词汇,如行街(逛街)、洗身(洗澡)、看衰(蔑视或不看好)、车大炮(吹牛)、手扼(手镯)、水火(煤油)、遮(雨伞)、大褛(大衣)等。(三)语法特点1?词法特点。一是构词的语序不同,如尘灰(灰尘)、紧要(要紧)、菜干(干菜)、狗牯(公狗)等。二是有丰富的词缀,词头有阿、老:词中有打(万打万、瓶打瓶酒、山打山个花、肩打肩头、公打公里、认打认真);词尾有头、e、公、牯、娴,如镀头、上昼头、夜日甫头、膝头、肩头、耳公、猫公、虾公、鸟公、妹e、细赖e、妻勢e、饺e、筷e、间e、蒜e、蚊e、细店e等。其中公、牯、婶可指同类中粗大者,如石头牯、碗公、索嫌(索仔)、刀嫌:用于指身体部位或器具时公、牯表外凸,嫌表内藏不外露,如举头牯、耳公、舌嫌、勺嫌、笠嫌:用于指小动物时不指性別,公表可爱,嫌表厌恶:猫公、虱嫌:嫌指女性,表贬义或亲热,如老举嫌、番嫌、月窒嫌、阿英嫌:牯指男性,表贬义或亲热,如贼牯、花牯、阿张牯、阿强牯等。三是人称代词我、你、他分别为:、你、倨,复数加“丁人”或“兜人”。四是结构助词“的”说“个”(我的):表示完成的助词“了”用“欵”0五是用特泄的词尾表示“时态”,如用撇、撇哩表示已经完成,如“倨踢撇睚唔知几多欵”“倨在门背奇撇论日”:等、地、紧、稳等词表示正在进行,如阿嫂梳地毛、外背落紧水。2.句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语序上,一是副词“多”少”修饰动词时,常后置,如买多点:着少两件衫等:二是比较句用甲+比+乙+过+形容词”的句式,如狗比猫过大”(狗比猫大);三是客家方言的双宾句”的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互换,两者之间不用加“给”,如倨分钱睚”“倨分钱”(他分钱给我):三是客家方言的被字句极少用“被”或“给”,而是用“分”,如“分狗咬钦”(我被狗咬了):四是客家方言的“把”字句(处置句)不发达,如“食撇饭”,即“把饭吃了”,客家方言一般不用“把”,直接用陈述句:五是客家方言有些句子,当动词谓语同时带上宾语和补语时,宾语、补语的位宜可互换而不改变意思,如“食饭唔落”“食唔落饭”,都是吃不下饭的意思。另外,客家方言中还有一种来去句”表示“将去做某事”的意思,如“来去看电影”等。三、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特色在客家话中有较为充分的反映。英次,客家方言也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在饮食、婚育等方面的文化特色。一是体现山区及农耕文化持色。客家人到达广东的时间,相对于广府人和潮汕人而言,较为滞后,他们只能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因此客家话具有浓厚的山地文化色彩。如方位词不以而”为中心来测向,而以“背”(或“头”)来命名方位,“上而”说成“上背”,“下而”说成下背”等,这与客家人上山时突岀的是背部而不是“而部”有关;具有大量山区稻作文化词汇,口语中的俗语、谚语则较多与农事、动物相关,如“迟鸭无肉,迟禾无谷”“隔山买老牛一做(比喻不掌握情况,靠猜测行事)”等。二是体现饮食文化的持点。在客家方言中有一个称谓米而类小吃的高频词:板,相当于潮汕方言中的“棵”,如老鼠板、红板、发板、笋板、叶子板、绿豆板、甜板等等。还有一些与板相关的俗语,如年初一唔烧火一一掂板(即年初一不用做饭,吃糕点即可,比喻早有准备,不慌不忙);英次,狗肉在客家饮食中占重要地位,有不少客家谚语与此有关,如“狗肉滚三滚,神仙都唔稳”“冬至羊,夏至狗”“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等等;还有一些歇后语,如“和尚吃狗肉无而见如来”;山歌中也常见,可见客家人对狗肉的喜爱:第三,娘洒在饮食中随处可见,客家方言中有大量词汇跟酒有关,如做酒、请洒、蒸洒、洒饼、姜酒、鸡酒。客家人不仅家家户户会酿洒,而且有妇女坐月子必吃姜鸡酒的习俗。三是体现重视广衍子孙的婚嫁生冇文化。客家方言中关于婚嫁的词语有:行嫁、打婚纸、传庚、过泄、行聘、身价银、带路鸡、五谷袋、长命草、回门等等,沿袭了中原婚嫁的很多古礼,也特别重视“拖青”“五谷袋”等预示“子孙满堂”的物品的使用。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冇的词汇有:有身、有喜、供、轻、无供、上灯、安乖、做狗等,其中包含许多忌讳,如孩子生病了,说“唔乖”“做狗”,若孩子体弱多病,要“安乖”(过继给叔伯兄弟或“卖”给神灵做儿子),等等,都可看出客家人对繁衍子孙的重视,想方设法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从另一方而,也可看出当时因为医疗条件有限,人们不得不依靠一些禁忌或巫术来祈求子孙安康。当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客家文化亦有其负而性,如通过客家方言可看岀其男尊女卑的思想,生了男孩叫“阿妹”,因为女孩比较贱,容易养活;“上灯”也只有生了男孩的家庭才有资格等等。广东地区除了粤、闽、客三大方言之外,还有一些使用人数较少的小方言,如粤比语、官话、湘语等,此外在粤北、粤四、粤东等地则有部分居民使用瑶语、畲话、标话等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多样性是地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广东方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广东别具一格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特色。邵葱君,甘于恩著,广东方言与文化探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20,第166页温昌衍编著,客家方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1,第176页林伦伦,潮汕方言与普通话,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