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805752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核舟记【学习目标】1. 积累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词语。2. 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学习重难点】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课时安排】 2课时【知识链接】1、掌握“记”的知识: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2、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在诵读的基础上完成1.生字注音。罔(wng)贻(y)八分有奇(yu)(j) 箬篷(ru) 糁(sn髯(rn) 褶(zh) 矫(jio) 神情与苏黄不属(zh) 诎(q)楫(j) 壬戌(rn)(x)篆(zhun)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诎右臂支船(3)左手倚一衡木(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3)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4、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读好句的停顿。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罔不因势象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其人视端容寂虞山王毅叔远甫记楫左右舟子各一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而计其长曾不盈寸齐读把握节奏停顿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二、合作交流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活动。1.讨论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来写的?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头的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介绍的事物;结尾的总写,从概述事物的基础上引出结句的评论;主体部分按空间顺序介绍:先重点介绍舟的正面,再概略介绍舟的背面。介绍正面先写中部的船舱,再写船头、船尾。2、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以“中间船头船尾”顺序,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3、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三、拓展学习月 东坡画扇 (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踰:走出。逋(b):拖欠。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 职业 ) (2)适父死( 适逢(恰逢、正赶上)(3)至懊恨不胜而去 ( 离开 )9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10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11、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四、课堂检测一、按要求填空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苏轼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2、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3、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4、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 的性格特点。5、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6、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列数字,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7、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8、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的神态看出来。二、翻译下列句子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五、小结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二、课文内容理解1、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3、文章结构: 核舟记:总起(1)分述(2-5)总结(6) 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 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 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 顺序:船中间(船舱):第二自然段: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布局。 船头(游览者):第三自然段:三个游览者的神情。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舟子的发型、神态、动作。 船背:第五自然段:题名和印章。 4、本文写作特色: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富于想象。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6、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料体积小 所刻事物繁多 刻物情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