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抢分点一 小说情节的两个热点讲义(含解析)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762168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抢分点一 小说情节的两个热点讲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抢分点一 小说情节的两个热点讲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抢分点一 小说情节的两个热点讲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抢分点一小说情节的两个热点情节作用与手法 情节题的设问角度与答题指向1.情节作用题设问角度:文中叙述某某情节(故事、场景)有什么作用(效果、意义)?答题指向:该情节其他情节;该情节人物;该情节环境;该情节主题;该情节读者。2.情节手法题设问角度:文中某某情节是如何叙述(展开、安排、布局)的?请简要分析。答题指向:情节手法叙述手法(叙事的角度、顺序、人称等);情节手法结构手法(运用的线索、设置的悬念、伏笔照应等)。核心提示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小说主题服务的。对情节的考查,涉及与小说人物、环境、结构、主题多方面,因而情节题几乎成为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突破点一情节作用阅读小说隧道,完成下面问题。小说两次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作用。(6分)答题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理清中心情节。从内容看,小说反映了社会中人们对英雄人物缺少应有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现了英雄不被认可和理解的落寞与悲哀。第2步:抓住具体场景。“两次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第一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写庆典的喜悦热闹;第二处是小说结尾,写庆典过后的寂寥残败。第3步:“四指向一联系”析作用。指向情节第一处描写表现通车庆典的热闹;第二处与前文形成对比指向人物第一处表现人物的奉献精神;第二处暗示人物的落寞悲伤指向环境指向主题反映当下社会的世态人情,对英雄人物缺少应有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联系读者引人深思,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规范作答答案:第一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表现了通车庆典的喜悦热闹,体现了王山为了隧道通车而残疾了双腿的意义和价值。第二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重在表现庆典过后的寂寥残败,与前文形成一种对比,暗示出王山内心的落寞与悲哀。小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空间。评分细则每点3分,答出具体景象1分,能从人物、主题和读者角度分析作用2分。【类题拓展】阅读小说隧道,结合文本分析文中插叙王山少年时期的家境情况和学习情况,有什么作用?答:答案:插叙王山少年时的家境和志向,凸显人物远大的抱负,是王山投身到铁路建设的原因;与小男孩的母亲的胡说形成对比,揭示了王山不被理解的悲哀;使故事更真实,人物形象更丰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情节作用题的“四指向一读者”答题模式情节的作用题一般要从以下角度思考:指向情节引出另一情节,使情节波澜起伏;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指向人物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思想变化。指向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小说的主题。联系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深思。突破点二情节手法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题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明确手法特点。题目要求分析作品在叙述故事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作用,应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作品主题和给读者的感受等角度回答。第2步:看具体运用情况。文中写赵一曼女士被监禁和牺牲情况,以及对董、韩二人的教育争取,写给儿子的信,是历史;“我”查阅相关资料、烈士的墓碑和人们的铭记是现实。第3步:多角度体会效果。情节方面灵活运用这种交织手法,选材不受限制,更能选择典型材料,更真实人物方面可以拉开时间距离,用历史事实展现烈士事迹,让人物更具有立体感主题方面更能表现当今人们不忘英雄事迹、铭记历史的主题读者感受让读者真实、客观的了解历史,激发对烈士的敬仰之情规范作答答案: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评分细则每点2分,能从情节、主题、人物、读者等角度分析,意思相近即可。【类题拓展】阅读小说赵一曼女士,回答问题。小说以“查看资料”的形式回忆了赵一曼女士的牺牲前的战斗经历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答案:这种“查看资料”的方式,类似于电影的“镜头”手法,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过渡,更能选择表现人物品节的典型材料。这种手法不受时间、地点转移的限制,便于作者灵活剪辑材料,选材更集中,更典型。这种写作手法,能更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打动读者。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9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耍猴世家秘诀尹全生初中还没毕业,我的同桌葫芦就被他爹逼着退学,继承祖业学耍猴去了。耍猴的第一道“工序”是驯猴。他家驯猴有术,祖上秘传,驯出的猴子鬼精,会骑山羊会写字,还会给人剃头呢!我大学毕业从事物种研究后,总想找机会了解葫芦家驯猴术的玄机。一次借出差的机会我回到了故乡。见到阔别的葫芦后,我就问起他家的驯猴术。也许是因为我们儿时关系极铁,也许他断定我不会与他争市场,没给我吃闭门羹,说:“驯猴子并不很难,诀窍在如何选猴。”他说他将要成立一支新的耍猴队,要从经过初步驯化的猴子中优选,并让我亲眼看看。选猴地点在他家围着高墙的后院里,接受优选的猴子有十几只。葫芦说这些猴子是从几百只猴子中初选出来的。初选时,在南瓜上掏个小洞,当着猴子的面塞进好吃的,猴子便会伸爪子进去掏。笨猴子抓一大把,紧攥着不放,爪子就收不回来,急得吱吱叫;而这十几只猴子则知道松开爪子,一点一点朝外扒食物。我眼见的优选,是让猴子们顶砖块。葫芦挥鞭一甩,猴子们就个个头顶砖块飞跑。等到猴子们发喘时,葫芦拉我进屋里,隔着窗帘缝向外窥视。有只斜眼猴子见葫芦离去,随即丢了砖块捉虱子。葫芦看了一阵去推窗。听到窗响,那只斜眼猴子忽地爬起来,顶着砖块就疯跑,而且装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葫芦对我说:“这就是我选出来的猴子。”“你选这只斜眼猴?”“对!耍猴耍猴,要靠猴子挣钱。只有聪明伶俐的猴子才能学成高明招数,也才能帮主人挣到钱。”我说:“可这畜生太奸猾了!”“奸猾倒不怕。有绳子拴着、吃食引着、鞭子管着哩!”葫芦靠耍猴起家,成了方圆百里的首富。他早已不再亲自耍猴了,只管驯驯猴子,大多时间是想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他雇了不少人,组成十几支耍猴队到外地挣钱,北到哈尔滨南到三亚都有他的耍猴队,每年向葫芦交款。我问款怎么个交法,葫芦说一年交一次,按实际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交纳。“你没有跟着,怎么知道每个耍猴队实际收入是多少?”“这不用担心,他们都会如数交来。”我摇头表示怀疑。葫芦坦然一笑道:“这里面有个选人问题,必须选出精英人来。精英人比精英猴更重要。”我问如何选人,他说还是让我亲眼看看。选人的地点仍在他家后院里选猴的地方。接受选择的是十几个外乡打工的小伙子。葫芦端来十几碗绿豆,一人面前的水泥地上撒一碗,之后让他们各捡各自面前的,一颗不能少,看谁捡得快。喊一声“开始”后,葫芦便带我进屋里,还是隔着窗帘缝向外窥视。那些小伙子见我们离去,大都伸出双手,急匆匆把绿豆拢作一堆,用手捧进碗里,转眼就完事了。只有一个歪嘴小伙子,不急不躁,一颗一颗地捡,而且还在皱眉数数,一五一十,极其认真。葫芦看了一阵带我走出去,对那帮小伙子说:“不论捡完的没捡完的,都停下来。你们到外耍猴,一个月想得多少钱哪?”众人七嘴八舌地喊,有的说两千,有的喊一万,而那歪嘴小伙子却一言不发,只是缩头缩脑地站着,夹尾巴狗似的。葫芦问他:“你想要多少?”歪嘴小伙子又抓脑袋又抓屁股,抓出了一脸苦兮兮的笑,吭吭哧哧道:“你说给多少,俺就要多少。”葫芦把歪嘴小伙子留下了,说这就是难得的耍猴人选。我说:“为什么要选这个笨的家伙?”“笨倒不怕。再笨的人,有绳子有吃食有鞭子,还能管不住猴子?”晚上葫芦请我喝酒。我称赞葫芦的选猴选人之道,他则说惭愧,说小时候的理想也是上大学、搞物种研究,如今却沦落到下九流田地。我说:“假设你同我一样搞物种研究,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自然条件具备,那十几只猴子哪个先进化为人?”“当然是斜眼猴。”“还有如果自然条件具备,那十几个小伙子谁先退化为猴子?”葫芦说当然是歪嘴。他想了好久又笑着补充说:“我在前,歪嘴在后。”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既是故事的亲历者,又是“耍猴世家秘诀”的见证者,同时正是“我”的好奇和追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小说借葫芦在“选猴”“选人”时标准截然不同的情节安排,表达了对朴质品质的肯定,引发读者对纯真人性沦落现象的反思。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选人时歪嘴小伙子“一言不发,只是缩头缩脑地站着,夹尾巴狗似的”等,就充分表现了歪嘴的“笨”。D小说生动有趣,将主人公取名为“葫芦”,把选出的“精英猴”称为“斜眼”,“精英人”称为“歪嘴”,都颇富意蕴,极具讽刺效果。解析:D项“都极具讽刺效果”以偏概全。答案:D2简要概括文中“耍猴世家”的“秘诀”。答:答案:选猴子时挑选“聪明”的猴子。选人时挑选“笨”的人。3.(分析情节作用)小说的题目为“耍猴世家秘诀”,却在讲完“秘诀”后又加入晚上“我”和葫芦的谈话,这样安排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请按“答题流程”分步解答此题第1步:理清中心情节。第2步:抓住具体场景。第3步:“四指向一读者”析作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指向情节将小说引入另一重境界,延展了小说的情节和内容。指向人物“我”和葫芦的谈话更突显了及其象征意义,使形象更加丰满。指向环境指向主题“我”和葫芦的对话,是小说的点题部分,深化了小说关于的主旨。联系读者“我”和葫芦的对话,能引发读者对的思考。答:解析:第1步:略。第2步:略。第3步:斜眼猴子的“聪明”和歪嘴的“笨”人生思考人性本真答案:从情节内容看:“我”和葫芦的对话将小说引入另一重境界,从而延展了小说的情节和内容。从人物塑造看:“我”和葫芦的谈话更突显了斜眼猴子的“聪明”和歪嘴的“笨”及其象征意义,使形象更加丰满。从主旨表达看:以“我”和葫芦假设猴子进化和人退化的人选为结局,引发读者对人性本真的思考,从而深化了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