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内部环境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12100321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内部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三章内部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三章内部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 方红星 池国华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内部环境 第一节 内部环境概述 第二节 组织架构第三节 发展战略第四节 人力资源 第五节 社会责任 第六节 企业文化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架构的定义,了解组织架构的两个层面及其关系,了解内部机构的四种类型,理解治理结构的主要风险,理解发展战略的定义,理解发展战略的制定,理解人力资源的定义,了解社会责任,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容及其作用,掌握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掌握治理结构的设计,掌握发展战略的意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掌握社会责任的意义,掌握企业文化的意义。案例引入:内沃尔玛的成功与其内部环境 沃尔玛的成功,与其具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沃尔玛的企业道德价值观可归纳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二,以人为本激发成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沃尔玛将员工称为“合伙人”,他们是沃尔玛最宝贵的资源。 第三,董事会。沃尔玛坚持董事之间施行有效牵制原则,使得公司高层做出的决策具有高度预见性和创造力。第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在这种内部环境影响下,沃尔玛的采购、管理等采取了最低成本的策略,如向制造商直接采购并与制造商谈判以获得尽可能低的采购价格。 第五,组织结构。沃尔玛每家分店由一位经理和二位助理经营管理,他们又领导着36个商品部门经理。每位地区经理负责约12家分店。地区经理又向区域副总裁汇报工作。每位副总裁下辖3-4位地区经理。区域副总裁向公司执行副总裁汇报工作。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内部环境概述内部环境概述 一、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其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容及其作用详见下表内部环境概述内部环境概述内部环境构成要素内容及作用内部环境构成要素内容及作用内部环节因素主要内容作用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审计委员会、内部机构及权责划分 保障性作用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基础性作用 人力资源政策员工聘用、培训、辞退、辞职、薪酬、考核、晋升、奖惩等 基础性作用 企业文化价值观、社会责任感、风险意识、法制观念 关键性作用 内部环境概述内部环境概述二、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l(一)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l(二)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l(三)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制衡的分析与评价。l(四)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的定义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的定义,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组织架构分为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两个层面组织架构组织架构p(一)治理结构l治理结构即企业治理层面的组织架构,是与外部主体发生各项经济关系的法人所必备的组织基础,它可以使企业成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责任的主体,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拥有特定权利、履行相应义务,以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基本权益l 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即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l案例案例3-1 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内部治理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选择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决策机制外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外部治理机构证券市场金融机构产品市场经理市场投资机制选购机制竞争机制规划机制政府规制组织架构组织架构p(二)内部机构l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四种基本形式:l 1.U型结构(直线职能制) l 2.M型结构(事业部制) l 3.H型结构(控股公司制) l 4.矩阵型结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基本形式类型优点缺点U型结构中央集权式同时设置纵向的领导指挥机构和横向的参谋咨询机构 领导集中、职责清楚、秩序井然、效率较高、组织稳定 上下级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部门间条块分割 ;整个组织系统的适应性较差 M型结构分权与集权相结合“集中决策” “分散经营”H型结构(控股公司制) 在公司总部下设立若干个子公司,公司总部作为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控股,承担有限责任 母公司对子公司既可以通过控股性股权进行直接管理,又可以通过子公司董事会来进行控制 结构过分松散 ;过度分权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 ;子公司难以充分利用控股公司总部的参谋人员;控股公司的投资协调比较困难 矩阵型结构按职能划分部门和按任务特点(产品和项目)划分小组相结合所产生的矩阵型组织结构形式 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横向信息和纵向信息的流动不是一种常设型组织机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适合在需要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而一致反应的企业中使用。组织架构组织架构p(三)治理结构与内部机构的关系u 联系:两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为实现企业内 部控制目标服务。u 区别: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方面的侧重点 治理结构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保证经营合法合规 内部机构 服务于另外三类控制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企业资产安全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二、组织架构的设计 p(一)组织架构设计原则 l1.符合法律法规要求l2.符合发展战略要求l3.符合管理控制要求l4.符合内外环境要求p(二)组织架构设计原则 l1.治理结构 l2.内部机构 3.2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p(三)治理结构的设计l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l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原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组织架构组织架构u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设计l(1)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l(2)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l(3)设立董事会秘书 u2国有独资企业治理结构设计l(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行股东(大)会职权。 l(2)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 l(3)国有独资企业监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是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组织架构组织架构p(四)内部机构的设计 u内部结构的设计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l1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l2企业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 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尤其应当体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努力识别出不相容职务l3企业应当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职)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三、组织架构的运行 (一)企业治理结构的运行 企业梳理治理结构,应当重点关注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履职情况,以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运行效果。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企业应当梳理内部机构设置,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等。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缺失或运行效率低下的,应当及时解决案例案例3-2 3-2 我们需要一场公司治理革命我们需要一场公司治理革命 3.2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p(二)对子公司的管控 l企业拥有子公司的,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度,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重点关注子公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重要事项l企业应当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缺陷的,应当进行优化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应当充分听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审批第三节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概述 p(一)对发展战略的意义l1.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找准市场定位。 l2.发展战略是企业执行层的行动指南。 l3.发展战略也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二)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存在的风险 u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l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l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l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二、发展战略的制定 p(一)建立和健全发展战略制定机构 u企业要在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为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保证。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二)分析评价影响发展战略的因素 u1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因素l(1)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 l(2)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 l(3)走向国际化的风险。 l(4)企业内部发展的风险。l(5)资本运营的风险。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u2外部环境的分析u宏观环境分析u行业环境分析及竞争对手u经营环境分析。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u3内部资源的分析 l(1)企业资源分析l(2)企业能力分析l(3)核心竞争力分析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三)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u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两个层次u发展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基本内容,表明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要努力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u战略规划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规划,表明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1制定发展目标l(1)发展目标应当突出主业。 l(2)发展目标不能过于激进,不能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不能脱离 企业实际。 l(3)发展目标不能过于保守,否则会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l(4)发展目标应当组织多方面的专家和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论证。u2编制战略规划 u3严格审议和批准发展战略 u案例案例3-3 3-3 利令智昏,追悔莫及利令智昏,追悔莫及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三、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发展战略实施的领导 要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企业经理层作为发展战略制定的直接参与者,往往比一般员工掌握更多的战略信息,对企业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路径的理解和体会也更加全面深刻,应当担当发展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二)发展战略的分解落实 l1.要根据战略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l2.要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编制全面预算,将发展目标分解并落实到产销水平、资产负债规模、收入及利润增长幅度、投资回报、风险管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可操作层面,确保发展战略能够真正有效地指导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l3.要进一步将年度预算细分为季度、月度预算,通过实施分期预算控制,促进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l4.要通过建立发展战略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年度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以促进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三)发展战略的执行 u企业应当培育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整合内外部资源,相应调整管理方式 p(四)发展战略的宣传培训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中树立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 u在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中树立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u把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u企业高管层要加强与广大员工的沟通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p(五)发展战略的调整 u公司战略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u对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调整发展战略第四节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制度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其本质是企业组织中各种人员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u人力资源的作用l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l2.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l3.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l发展战略决定了人力资源政策。l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又对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p(二)人力资源的组成 u1高管人员u2专业技术人员u3一般员工企业核心技术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决策层 执行层 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p(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 u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包括引进、开发、使用和退出四个方面。u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l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l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l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控制制度设计 (一)高管人员引进和开发控制制度设计 高管人员的准入方面高管人员的任用方面 企业要拟订高管人员引进计划,并提交董事会 对拟任人员要进行任前考察 董事会要对高管人员的引进进行审议 推行任前公示制度,广泛听取意见 实行高管人员任职试用期制度 实行高管人员任职亲属回避制度 实行高管人员系统培训制度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p(二)高管人员的使用与退出制度设计 u在个人要素方面,主要防范的是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 u在制度要素方面,主要考察企业制度方面的缺陷 u对高管人员的管控,还可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来实现u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是预防和控制高管人员使用和退出风险的最有效机制之一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u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l1.检查和评价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当性与有效性;l2.利用会计指标和非会计指标判断人力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l3.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包括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人力资 源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任期内人力资源资产有关增长指标的完成情况,人力资源资产的利用情况等;l4.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审计。u另外,企业高管人员(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离职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工作交接或离任审计。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p(三)技术人员引进和开发控制制度设计 u该阶段的控制措施主要有:l 1.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 l 2.建立合理的人才团队,形成人才队伍梯队 l 3.建立良好的专业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p(四)技术人员的使用与退出制度设计 u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并与退出的技术人员约定相关保密责任和竞业限制期限,以防泄露核心技术、商业秘密等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p(五)一般员工引进和开发控制制度设计u该阶段的控制措施主要有:l1.在企业内部要弘扬和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l2.重视岗位练兵和现场管理工作,鼓励基层员工钻研业务,开展现场管理和挖潜活动,树立“工人专家”的典型。 l3.客观开展岗位评价工作,打通不同级别岗位之间的晋升通道,在员工和岗位之间形成科学有序的良性流动机制。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p(六)一般员工的使用与退出制度设计 u该阶段的控制措施主要有:l1.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薪酬制度与激励制度,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l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晋升机制,对于具备足够忠诚度和业务能力的员工,向其提供走向管理层的机会。 l3.一般员工退出企业时,要支付与其劳动价值匹配的薪酬,尤其是对于需要辞退的员工,要给予充分的理由,避免法律诉讼风险。u案例案例3-43-4 控制有余,沟通不足控制有余,沟通不足 第五节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制度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u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意义 l1.企业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l2.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l3.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u企业的责任始于对股东的责任(A),企业的目标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在社会中作用的凸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其社会责任(B)也日益在加强。但是,A和B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如下图所示。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股东责任与社会责任关系图股东责任与社会责任关系图 企业A.股东责任(股东利益)B.社会责任(社会利益)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三)履行社会责任应关注的主要风险: l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l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l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l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一)企业高管人员应给予充分重视 企业高管人员尤其是一把手的支持和承诺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 企业高管人员应当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二)应建立或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运行机制u企业要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明确归属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预算安排,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统计指标和考核体系,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三)应建应建立责任危机处理机制u对于影响企业外部形象和自身发展的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u对于可能对公众信心、消费者选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应由单位负责人在媒体予以说明并致歉u企业内部应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将平时的小问题及时反映、沟通并解决,避免形成大问题u案例案例3-5 3-5 丰田公司丰田公司 为何只能得两分?为何只能得两分?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四)应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u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企业由外而内地深入审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全面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u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建立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好坏u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要求,选择充分、恰当的指标,对本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情况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披露,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u案例案例3-6 3-6 调查:近八成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合格调查:近八成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合格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五)应着力防范安全生产风险 u企业防范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措施有: l1.是建立安全规章制度;l2.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l3.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l4.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投入列为首位;l5.是组织开展生产设备的经常性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安全生产;l6.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l7.是实施岗位资格认证制度;l8.是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警;l9.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报告机制。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六)应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风险u控制产品质量风险的主要措施有: l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l严格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l加强产品售后服务等。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七)应切实降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风险u企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风险包括:l1.环境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的限制风险;l2.绿色消费的推崇、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风险;l3.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引起的环境风险;l4.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引起的环境风险等。 u企业在控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风险方面的控制措施包括:l1.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l2.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着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l3.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监测考核体系等。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八)应切实规避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风险 u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l1.法律风险;l2.招聘失败风险;l3.人才过剩风险。 u降低企业促进就业方面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l第一,提供公平就业机会;l第二,加强对应聘人员的审查。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u企业在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 l1.侵犯员工民主权利的风险;l2.侵犯员工人身权益的风险;l3.薪酬管理风险;l4.员工发展风险等。u企业保护员工合法权益、规避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l1.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l2.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薪酬增长机制;l3.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u企业在促进就业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有: l1.提供公平就业机会;l2.加强对应聘人员的审查;l3.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l4.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薪酬增长机制;l5.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九)应重点管理产学研用结合风险 u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社会需求,积极创建实习基地,大力支持社会有关方面培养、锻炼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在产学研用结合方面的风险有:研发风险;市场风险;利益分配风险等。u产学研用结合风险的控制措施有: l1.企业应当重视产学研用结合l2.确定不同产学研合作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模式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p(十)应格外关注慈善事业风险 u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第二十一条规定 “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u大力推动企业支持社会慈善爱心活动,对于组织调动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u慈善事业风险的影响主要在于对企业形象负面影响的风险和捐款过度给企业带来的现金短缺风险第六节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企业文化企业文化p(三)企业文化建设应关注的主要风险l1.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l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l3.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l4.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一)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须信奉的信条 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机制为: 核心价值观企业的理念 原则企业制度员工的行为 案例案例3-7 3-7 国际知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国际知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p(二)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u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u品牌通常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其载体是用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u品牌之所以能够增值,主要来自于消费者脑海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u品牌价值的核心是信誉,品牌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信誉的管理u案例案例3-8 3-8 从可口可乐看品牌的重要性从可口可乐看品牌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p(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u“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u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关键看企业能不能聚人,能不能人尽其才,能不能才尽其用u有灵魂的企业,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p(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 u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第七条指出,“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p(五)强高度重视并购重组中的文化整合 u企业并购,应当特别注重文化整合,一定要在组织架构设计环节考虑文化整合因素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p(六)推进文化创新 u没有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就没有活力,就无法结出有生命力的硕果u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变化u企业应当建立企业文化评估制度,明确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落实评估责任制,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复习思考题1.内部环境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2.何谓企业的组织架构?分为哪几个层面?3.如何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及其重要性?4.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风险?5.如何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6.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其作用有哪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