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2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1920353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2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2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2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内容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2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2.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3.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遗志,奋勇向前。学习重难点1.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2.说明的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3.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听写词语。2.文中准确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特点的词语有 , , 。3.全文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4.本文语言准确而富于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把自己在读课文时的疑惑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二、课堂探究:(一)小组合作探究:第二段的第三层(7-11节)。1.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2.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3.提问: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4.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指导学生分析其它几幅浮雕。(小组分工合作)(教师适当点拨、启发。)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二)分析归纳本文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特点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三)拓展延伸本文在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是如何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仰之情的?达标检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分析几个问题。最后来到碑身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经登上敌岸的战士,指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1.这幅浮雕刻的内容是什么?说出这段文章的结构特点?2.“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边”。“矗立”在这句话中应如何理解?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习反思: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周定舫:浙江定海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当记者。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担负过首都的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他在五十年代,曾连续报道了“毛泽东号”机车组、全国劳动模范李瑞安和张百发的先进事迹,激励和鼓舞人们去为祖国的伟大事业而献身。他采写的和与人写的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北京公用事业的服务员们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作品,分别被收入北京在前进人民的好总理等书中。(二)文意阐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建立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在历次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们。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兴建纪念碑的决议。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参加奠基典礼,毛泽东同志亲自执锨铲土奠定基石。1952年8月动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五一”节正式揭幕。 本文是1958年4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刚刚落成,新华社记者周定舫在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行文有条不紊,层次分明。题字和碑文,突出了纪念碑的主题;碑身造型,展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民族风格;十幅浮雕,向我们介绍了我国100多年来重大的历史事件,歌颂了先烈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进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三)解题辨体解题: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小组成员的解长贺先生近日透露,纪念碑造型仅仅是个半成品。他介绍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施工过程中,碑顶的设计工作曾一度成了难题,焦点主要集中在碑顶的形式上。按当时提出的构想,有人主张在碑顶上设置中国古式宝顶,有人主张设置雕像,也有人主张设置红宝石五角星意见不统一。为了早日确定碑顶的形式,北京市委的领导邀请了历史学家范文澜和其他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之后,周总理作出决定,既然碑顶的形式不好统一,就不要宝顶了。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吗,那就让后世子孙去完成碑顶的造型吧!这样,纪念碑的碑顶就留下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平台。可以说纪念碑的造型是个未完成的杰作。另外,按照中国的传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即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原设计在南面。在建设过程中有人提出,人们从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应面对纪念碑正面,建议正面应朝北。周总理经过认真思索后决定,北面为纪念碑正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