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1493361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及反思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及反思电子邮件教学设计临漳县第四中学 何爱英一、教材分析电子邮件是义务教育河北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本第一册中第四章“因特网使用初步”模块中第5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对网络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2)掌握Web方式下发送、收取、回复电子邮件的方法以及附件的使用;2、能力目标:(1)能够选择合适的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解决问题;(2)能够判断不良信息,养成健康、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难点、重点】重点:申请免费邮箱;难点: Web方式下发送、收取、回复电子邮件以及附件的使用;二、学生与媒体本节课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网上冲浪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巧,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交流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勾通的空间。考虑到本校微机室虽然能够连接因特网,但由于微机配置较低,上网速度非常慢,如果全班同学同时登录到同一个网站申请免费邮箱,历时比较长,而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申请成功的现状,我利用邮件服务器软件搭建了一个局域网内的邮件服务器,简化了注册邮件的步骤,从而保证了每个同学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注册成功。三、教学方法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子教室屏幕广播功能实时演示、讲述;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电子邮件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寻求帮助,既掌握了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练习,既保证大部分同学都掌握本节课内容,又给操作好,接受能力高的同学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四、教学过程1创设环境,引出课题通过电子教室向学生播放一段Flash动画两只小猪的故事,通过动画,学生知道了比传统写信方式更方便、快捷、有效的电子邮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我们本节课的主题就是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并学会在Web方式使用电子邮件与人交流信息。2引导学生,探索新知(一)展示幻灯片:学习电子邮件的知识。(二)重点回放(1)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在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地址如:waysuper(2)注册邮箱学生登录免费邮箱注册页面,如图:这个注册界面简单明了,学生只须输入账号及密码,其他内容可以选填,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一次注册成功,在这里向学生强调几点:第一:帐号要简单好记,并注意不要与其他同学重复;第二:密码是开启信箱的钥匙,在网站申请的免费邮箱,密码不要过于简单,最好定期更换密码,以防被盗;第三:我们这个注册界面比较简单,同学们在其它的网站注册免费邮箱时,要认真阅读服务条款,仔细填写注册信息;(3)登录电子邮箱:申请成功了,赶快登录,认识一下我们的邮箱吧: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邮箱整体布局,学会查看邮箱使用情况,知道自己邮箱的容量,已使用情况,要养成定期清理邮箱的习惯,以防邮箱空间不足,无法接收邮件。(4)收邮件:现在,我们的邮箱当中已经有系统发给我们的第一封邮件,同学们现在看一下吧:学生打开收件箱,点击主题,浏览第一封邮件。在这里,引导学生去观察总结在一封邮件中包含了哪些关键信息? 以上几部分内容都比较简单直观,教师只进行简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相互探讨、帮助即可。(5)发邮件在学生察看了第一封邮件后,向学生提出第一个任务:在同学们收到的第一封邮件当中,老师告诉了你们老师的邮箱地址,老师希望能很快收到同学们的邮件,告诉老师你的姓名和组号,你能满足老师这个要求吗?大家先互相讨论一下我们该如何来写新邮件呢?新邮件中有哪些内容是必须填写的呢?学生讨论之后,请一个同学通过电子教室为大家演示一下操作方法,并重点强调新邮件当中的几个重要元素:l 收件人地址:输入一定要准确;l 主题:要清晰明了;l 正文内容:就如我们平时写信,最好有称呼、有内容、有落款;演示完成后,学生动手发送第一封邮件。在收到学生发送的邮件后,给出第二个任务:老师已经收到了很多同学发来的邮件,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一下邮箱地址,用电子邮件与你的同学、朋友交流一下吧。这个练习主要是为了给学生一定的交流勾通时间,同时等待一下操作较慢的同学。并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细心的学生就会提出问题:l 老师,我能不能把我的问候信同时发给多个同学?l 老师,我收集了很多同学的邮箱地址,可是一个一个的记很麻烦,我能不能将他们的地址保存起来呢?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两个学生通过电子教室演示具体操作:同一个邮件一次发给多个人:我们要将同一个邮件一次发给多个人,可以在收件人中输入多个邮箱地址,不同地址间用“,”或“;”分隔;也可以通过抄送或暗送同时将同一个邮件发给多个人;保存信箱地址:一般邮箱都为大家提供了地址簿或通讯录,我们可以将邮箱地址保存到其中,在写新邮件时,只需从地址簿中引入地址就可以了。留出问题:你知道抄送与暗送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互相发送邮件探索一下,找到答案的同学就将你们的答案发给老师。发电子邮件是不是很简单?大家知道吗,其实电子邮件不仅仅可以传递文本信息,还可以通过“附件”传送文件、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提出任务三:前几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在网上搜集了有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现在你能把你收集的资料发送给老师吗?引导学生观察、使用新邮件页面的“附件”项传递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文件,并适时点拨:我们一次可以添加多个附件,但是要注意附件不要过大。发邮件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内容,这部分主要采用教师引导、任务驱动、学生探索、屏幕演示的方法,力求使学生尽快尽好掌握此部分内容。(6)回复邮件到现在为止,同学们都发送了很多邮件,也收到其他同学发来的邮件,对于我们收到的邮件,尤其是带有问题的邮件,我们都应该及时给予回复,你知道如何回复邮件吗?简单提示,学生就能找到回复邮件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回复邮件与新邮件的区别。课堂实践:问题一:大家看一下自己的收件箱,可以发现每次你给老师发送了邮件以后,老师马上就给出了回复,全班有那么多同学给老师发送邮件,你猜老师是如何做到快速的回复呢?有细心的学生写上就会给出答案:原来邮箱给我们提供了“自动回复”服务,我们只须预先设置好回复内容,收到邮件后,系统会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内容自动回复。让学生设置自动回复内容。问题二:除了自动回复的功能,系统还提供了“个性签名”服务,你可以将一小段个性文字设置成你的签名内容,书写邮件时,这段文字将自动插入到邮件的底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置一下自己的个性签名。问题三:别人发送给你的邮件,你还可以将其转发给其他同学。假设你是班长,老师将一份通知发到了你的邮箱里,你能帮老师将这份通知转发给其他的同学吗?实践活动中的内容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索解决,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老师巡视指导,对提出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实践活动中的内容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全部掌握,视学生的情况而定。课堂小结,查漏补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剩余时间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电子邮箱,保存同学的邮箱地址,回复信件等,同时给有余力的同学留下发展的空间:每次都要登录网站,再登录邮箱收发邮件比较麻烦,我们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在本地收发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我们比较常用的有:Outlook Expresst(OE)和Foxmail,其中OE是Windows自带的程序,而Foxmail是一款优秀的国产免费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下面老师给出的两段动画分别是如何设置OE和Foxmail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一下(在设置时邮件地址为我们刚才申请的邮箱地址,POP3和SMTP服务器均设为172.20.45.92)课后反思: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和创作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而我考虑任务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并保持这一兴趣。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始终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自觉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这就是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加入一个动画环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想申请邮箱的愿望。纵观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效果,我觉得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创作热情。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同时,通过组内交流、协作学习。增强了互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其次,通过作品展示,进行自评和他评,培养了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特别是互动环节,学生表现很积极。但也有不足。如不能调到全体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会的说的多,不会的不发言,没给他们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如果分成两节课,可能效果会好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