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五章 平面向量总结(文)人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1421677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第五章 平面向量总结(文)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数学第五章 平面向量总结(文)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数学第五章 平面向量总结(文)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第五章 平面向量总结(文)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五章 平面向量总结二. 基础知识:1. 向量的有关概念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自由向量)记作:或表示:有向线段向量长度(模):单位向量:(与同向的)相等向量:共线向量:若,则与共线(平行)(唯一)相反向量:的相反向量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数量积:向量垂直非零向量, 2.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1)加法法则: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有法则 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 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2)运算性质:,(3)减法法则:是起点O连接,终点指向被减数的向量(4)常用结论:; 3. 实数与向量的积 (1)定义: 时,与同向 时,与反向 时,(2)运算律: (3)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注:此条件应用非常广泛,是证明三点共线的重要依据。(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为一组基底,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5)几个重要结论 已知,C是A、B中点,则 以原点为起点的三个向量、的终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其中, 4. 线段的定比分点(1)定义:设P1、P2是直线上的两点,点P是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唯一实数,使,叫做P分所成的比(2)设P1()、且则时,P为线段的的中点,则(3)的重心坐标公式、重心G()则(坐标表示)或(向量表示)常见题型: 求有向线段的比 证明三点共线 求的角平分线长 求的内心 5.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两平面向量的夹角范围:(2)非零向量与垂直:(3)与的数量积(内积) 定义: 的几何意义: 等于的长度与在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在上的投影为(4)的性质,设,是两个非零向量,是单位向量 当与同向时,;当与反向时, (实现模与向量内积的相互转化)两点间距离公式:若则 (与的夹角) ;(5)的运算律 ()注: 不满足结合律 数量积的多项式乘积类似实数多项式的乘积 6. 平移 (1)图形平移的定义:设F是坐标平面内的一个图形将F上所有点按同一方向,移动同样长度,得到图形,这一过程叫图形的平移。(2)平移公式设,按平移,对应点则有或理解:公式中反应的平移可以分解为两步进行。 沿轴正方向平移个单位; 再沿轴正方向平移个单位(3)点的平移关系 点按平移得 点按平移得,则 点A按平移,得,则(4)函数、曲线的平移关系 图形F:按平移,得图形; 图形按平移,得图形则 图形F按平移得则【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已知、为两个单位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2. 若,与的夹角为,则=( ) A. B. C. 1 D. 23. 已知中,当时,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4. 设,则与的夹角大小为( ) A. B. C. D. 5. 、为非零向量,是、共线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若,则( ) A. 0 B. C. D.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B.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分配律C.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结合律D. 是一个实数8. 已知,则,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9. ,向量与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 C. 夹角为 D. 不平行也不垂直10. 下列的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1)(2)(3)对任意向量,都成立(4)A. 0 B. 1 C. 2 D. 4二. 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已知是两个任意向量,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用不等号填空)。12. 已知,为单位向量,它们之间的夹角为,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13. 已知中,则 。14. ,且与垂直,则 。15. 设O、A、B、C为平面上四个点,且,则 。16. 若O为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的形状为 。三. 解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7. 、 是夹角为的单位向量,且,求及与的夹角。18. 已知,(1)若,求;(2)若与的夹角为,求;(3)若与垂直,求与的夹角。19. G为的重心,DE经过点G,与AB、AC分别交于点D、E,设,求证:。试题答案一. 1. D 2. B 3. A 4. B 5. A 6. D 7. C 8. B 9. D 10. B二.11. 12. 3 13. 14. 15. 16. 等腰三角形三.17. 解: 又 故18. 解:(1)设为与夹角,由又,则或,故,所以(2)=则(3)设与夹角为,由,则故 又 故19. 证明:延长AG交BC于M,则M为BC中点,故AM=由,则由D、G、E三点共线,则存在,使故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