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8课 思想文化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尹吉甫尹吉甫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佛教的中国化3道教的兴盛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一、司马光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时期)是北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他自的杰出史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很有胆幼聪明好学,很有胆识。成年后,学识渊识。成年后,学识渊博,对音乐、天文、博,对音乐、天文、侓厉、书数都很精通。侓厉、书数都很精通。1038年考取进士,年考取进士,直到以后升任至宰相直到以后升任至宰相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体例:体例:编年体痛史编年体痛史2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叙史范围:叙史范围:战国至五代战国至五代3地位:地位: 都是史学都是史学名著名著4成书时期:成书时期: 北宋北宋1第 一 P P T H T T P : / / W W W. 1 P P T. CO M史记史记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作者作者诞生年代诞生年代体例体例叙史范围叙史范围从战国至五代从战国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一千三百多年编年体通史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纪传体通史西西 汉汉北北 宋宋司马光司马光司马迁司马迁从上古至西汉从上古至西汉三千多年三千多年史纪史纪与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比较比较史学地位关于作者【司马光和司马迁】q都从小爱好史学,但两人写书的政治境遇大不相同。司马迁是在忍受巨大身心痛苦之中发奋写就史记;司马光则是在皇帝大力支持下潜心编就资治通鉴。都是史学名著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佛教的中国化3道教的兴盛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所谓所谓“中国化中国化”既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开始自身改造,既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开始自身改造,传统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传统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顺应中国以顺应中国和思想方式。和思想方式。 1、佛教: 创始人:创始人: 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天竺)(天竺) 主要教义主要教义 : 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期盼来世幸福。期盼来世幸福。 2、中国化进程: (1)两汉之际,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两汉之际,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2)隋唐时期,形成多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隋唐时期,形成多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 (3)宋代以后,)宋代以后,三家合一三家合一, 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禅宗禅宗,发源地在,发源地在河南登河南登 封少室山。封少室山。1、 2、佛教教义给苦难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安 慰 和寄托。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传播 1、佛教的中国化,顿悟说迎合了迎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3、佛教让人们忍受现世的苦难,有助于统治者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乔答摩悉达多,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教派教派传播路线传播路线中国佛教三中国佛教三大体系大体系传播国家或地区传播国家或地区经典语言经典语言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中国中国 朝鲜朝鲜 日本日本 越南越南汉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中国云南中国云南 柬埔柬埔寨缅甸寨缅甸 泰国泰国 老老挝挝 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密乘佛教密乘佛教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国中国 尼泊尔尼泊尔 不丹不丹 锡金锡金 俄罗斯俄罗斯 蒙古蒙古 藏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The system, spread and distribution of Buddhism佛教的体系、传播与分布佛教的体系、传播与分布三论宗江苏南京栖霞寺天台宗浙江天台国清寺 湖北当阳玉泉寺华严宗陕西长安县华严寺法相宗陕西西安慈恩寺律 宗江苏扬州大明寺 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净土宗江西庐山东林寺 山西交城玄中寺禅 宗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密 宗陕西西安大兴教寺 青龙寺汉传佛教八宗祖庭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The basic teachings of Buddhism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四圣谛:苦、集、灭、道苦、集、灭、道 1 1)苦谛苦谛:包括生老病死四苦、求不得、:包括生老病死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取取蕴苦。蕴苦。 2 2)集谛集谛: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 3 3)灭谛灭谛: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涅槃。境界。即涅槃。 4 4)道谛道谛: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方法、道路。具体就是方法、道路。具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The basic teachings of Buddhism 四法印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槃寂静。 1)诸行无常诸行无常 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人生因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人生因果相续,刹那生灭。果相续,刹那生灭。 2)诸法无我诸法无我 我和宇宙万物一样,所有事物都我和宇宙万物一样,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不是永恒的。 3)有漏皆苦有漏皆苦 三毒(贪欲、嗔恨、不知无常无三毒(贪欲、嗔恨、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和慢疑恶见(傲慢、犹疑、不正确的我之理等)和慢疑恶见(傲慢、犹疑、不正确的见解等)组成的见解等)组成的“漏漏”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们有了们有了“八苦八苦”而不得解脱。而不得解脱。 4)涅槃寂静涅槃寂静 懂得无常无我,知晓有漏皆苦,懂得无常无我,知晓有漏皆苦,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苦修行,方能超越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苦修行,方能超越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满、永恒寂静的境界。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满、永恒寂静的境界。The basic teachings of Buddhism 戒戒 、定、定 、慧三学、慧三学 1 1)戒戒 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许多清规戒律;规定的许多清规戒律; 2 2)定定 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专心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地参悟佛理佛法; 3 3)慧慧 即智慧,指按照佛法的程序,努即智慧,指按照佛法的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四谛的道理,得到解力领悟佛法以洞彻四谛的道理,得到解脱。脱。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两汉之际两汉之际是佛教传入中国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现在学界相对比的开始。现在学界相对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汉哀帝元较认可的说法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寿元年(公元前2 2年)。年)。汉汉明帝明帝在公元在公元6767年迎请迦叶年迎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建洛阳白马摩腾和竺法兰建洛阳白马寺翻译寺翻译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等等佛经。佛教开始加速传播。佛经。佛教开始加速传播。白马寺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汉地深入人心,译经事业汉地深入人心,译经事业相继不绝,以皇帝为首的相继不绝,以皇帝为首的上层社会大多笃信佛教,上层社会大多笃信佛教,佛教自上而下深入民间,佛教自上而下深入民间,大型佛寺佛窟繁盛,著名大型佛寺佛窟繁盛,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泰山经石峪、龙门石窟、泰山经石峪、成都万佛寺等都是这个时成都万佛寺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期的产物。云冈石窟云冈石窟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隋代佛教成为国教,佛隋代佛教成为国教,佛经数量大增,佛教造像经数量大增,佛教造像活动更加昌炽,教派林活动更加昌炽,教派林立。唐代统治者如唐太立。唐代统治者如唐太宗、武则天等依然笃信宗、武则天等依然笃信佛教。唐初,玄奘西行,佛教。唐初,玄奘西行,艰辛求法艰辛求法1717年,回国后年,回国后共译佛经共译佛经372372部,为佛教部,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出的贡献。玄奘法师玄奘法师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一, ,社会稳定社会稳定, ,佛教的发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展达到了鼎盛, ,形成了天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以及三宗、禅宗、密宗以及三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 武则天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唐代禅宗唐代禅宗,尤其是慧能,尤其是慧能的南宗禅发展尤为迅速。的南宗禅发展尤为迅速。该宗依该宗依坛经坛经, ,主张不主张不立文字立文字, ,教外别传教外别传, ,直指直指人心人心, ,提倡行走坐卧皆入提倡行走坐卧皆入禅法禅法, ,简捷易行简捷易行, , 形成最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 韶关南华寺慧能肉身像韶关南华寺慧能肉身像佛教的偶像:佛(佛教的偶像:佛(Buddha)、菩萨)、菩萨 Bodhisattva 菩萨是菩提萨埵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a) ,budistv的简称。简单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到彻底的觉悟( (自觉觉他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这种人便叫做菩萨。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佛教的偶像:佛、菩萨横三世佛横三世佛:东方药师佛、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佛教的偶像:佛、菩萨竖三世佛:过去世佛燃灯古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竖三世佛:过去世佛燃灯古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佛教的偶像:佛佛教的偶像:佛 、菩萨菩萨华严三圣: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华严三圣: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佛教的偶像:佛、菩萨四大菩萨之观音菩萨四大菩萨之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别号大悲观音菩萨别号大悲菩萨菩萨 手持净瓶、杨柳枝手持净瓶、杨柳枝 道场在浙江普陀山道场在浙江普陀山佛教的两大精神法宝佛教的两大精神法宝vA A、万能的、万能的“救世主救世主”vB B、轮回说:因果报、轮回说:因果报应应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佛教的中国化3道教的兴盛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老子老子(中国)(中国) 但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但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 民间信仰、道家思想、神仙方术民间信仰、道家思想、神仙方术 炼服丹药,修身养性,可以长生不老,炼服丹药,修身养性,可以长生不老, 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 道成仙,追求现实幸福。道成仙,追求现实幸福。得得1、道教:教主:教主:形成时间:形成时间:起源:起源:主要教义:主要教义: 特点:特点: 2、发展进程: (1)东汉末年形成,源于中国古代民间信)东汉末年形成,源于中国古代民间信 (2)东晋、南北朝,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东晋、南北朝,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 (3)唐宋时期,道教空前兴盛,三家合一,)唐宋时期,道教空前兴盛,三家合一,仰、神仙方术和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式日益完备;式日益完备;修炼方式转而注重修炼方式转而注重“内丹内丹”。 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中,他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中,他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和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理论和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术等,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若德行不修,而耽误方术,皆不得长生,要求信若德行不修,而耽误方术,皆不得长生,要求信徒严格遵守道教的戒律。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徒严格遵守道教的戒律。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主张文章应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术应世为外。主张文章应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於教化。他在於教化。他在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中,系统总结了晋中,系统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以前的炼丹成就,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对其後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其後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左:镇宅符右:赵帅求财符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标记为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八卦太极图。即玉清元始天尊,是即玉清元始天尊,是为开天辟地的盘古,为开天辟地的盘古,手持混元宝珠,主持手持混元宝珠,主持天界;上清灵宝尊神,天界;上清灵宝尊神,手持如意,有手持如意,有7272变化;变化;太清,太上老君,是太清,太上老君,是为道德天尊,即老子,为道德天尊,即老子,汉代被尊为神。汉代被尊为神。(1 1)、三清尊神,这是道教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这是道教的最高神灵 玉皇大帝在玉皇大帝在西游记西游记中被称为是万神之王。他中被称为是万神之王。他管辖一切天神、地祗、人鬼,他手下许多文武仙卿。管辖一切天神、地祗、人鬼,他手下许多文武仙卿。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吒太子、巨灵神、四大天王、千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吒太子、巨灵神、四大天王、千里眼、顺风耳等。文神有太白金星、文曲星、丘弘济里眼、顺风耳等。文神有太白金星、文曲星、丘弘济真人,许旌阳真人等,他还管辖四海龙王、雷部诸神真人,许旌阳真人等,他还管辖四海龙王、雷部诸神以及地藏菩萨,十殿阁罗等等,因此玉皇大帝被列为以及地藏菩萨,十殿阁罗等等,因此玉皇大帝被列为四位天帝中的首位。四位天帝中的首位。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三官殿三官殿天官造福天官造福 地官赦罪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解厄 (5 5)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虎、北方玄武。赵朗,字公明,后赵朗,字公明,后羿射九日,成九鬼羿射九日,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王,八鬼行病害,独赵公明化为人,独赵公明化为人,骑黑虎,执银鞭,骑黑虎,执银鞭,隐居在蜀中。后被隐居在蜀中。后被张道陵收为守护,张道陵收为守护,故又名赵玄坛。故又名赵玄坛。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中封中封为招财使者,正月为招财使者,正月初五是其生日,故初五是其生日,故放鞭炮,迎财神。放鞭炮,迎财神。财神财神土地神土地神 在民俗领域里在民俗领域里,中国民间信仰多受道教影中国民间信仰多受道教影响,过去广大汉族农村神庙林立,祭祀复杂。响,过去广大汉族农村神庙林立,祭祀复杂。菩萨、玉皇、财神、灶神、海神、门神、关菩萨、玉皇、财神、灶神、海神、门神、关帝、土地神、城隍庙、钟馗、福禄寿三仙等,帝、土地神、城隍庙、钟馗、福禄寿三仙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道教,道教的许多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道教,道教的许多活动在不知不觉间转化为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在不知不觉间转化为民间习俗,代代相传,且道教的修炼方法深入民间。且道教的修炼方法深入民间。文财神文财神玉皇大帝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王母娘娘 张三丰张三丰 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道教影响的印记。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道教影响的印记。 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许多收入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许多收入道藏道藏的神仙传记,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的神仙传记,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著名的几部古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如典小说,如西游记西游记、水浒传水浒传、三国演三国演义义、红楼梦红楼梦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 艺术方面,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艺术方面,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 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 医学方面,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医学方面,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七、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七、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定义:、定义:宋朝以后宋朝以后,佛教、儒家和道家(道教)佛教、儒家和道家(道教)三大三大思想相互融合。思想相互融合。2、影响:、影响:(1)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名称 创始人 发源地 创立时间 基本教义 佛 教 释迦 牟尼古印度 公元前 6世纪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期盼来世 道 教 老子 张陵 中国东汉末年 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现世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