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浦县道周中学202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数列教案 文一、高考地位与考查要求一般考察两种常见题型:1、等差等比数列求项求和等问题,主要涉及基本量思想;2、数列的探索性问题,如周期数列、分形等.如果数列出现在解答题的前几题中,往往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求项求和,运用累加、累乘法的简单递推数列的求项求和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如果数列问题出现在最后一两题,则是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大多以数列为考查平台,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简单数论等知识,通过运用递推、函数与方程、归纳与猜想、等价转化、分类整合等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探索创新的能力.二、基本题型与基本策略基本题型一:运用基本量思想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求项求和问题例1.(1)在等差数列 an 中,a1a230,a3a4120,则a5a6 .说明:这是一道典型的运用基本量思想求数列和的问题,根据a1a230,a3a4120,可以列出关于的方程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方程,通过加减消元或带入消元接出的值;同时注意到个方程数列项下标特征,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到a5a6=210.变式:(2020全国卷理科数学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5,=10,则说明:表面看这是一道可以用基本量思想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使用基本量列出方程组计算量较大,要得到结果还需借助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易出错.如果仔细观察已知条件与所求结论的关系,不难发现,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很快得到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时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计算,为考试赢得宝贵的时间,而恰当方法的选择,借助于我们认真审题和知识的融会贯通.(2)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说明:这也是一道典型的运用基本量思想求数列和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道简单地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组合在一起的问题,通过和成等比数列可以直接列出两个关于基本量的方程组:,此方程组是由一个二元一次与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合而成,宜采先化简再带入消元法的方法求解,第二个方程可化简为,学生特别容易将d直接消去,导致漏解的错误.最终结果=200或330.此种题型方法常规,思路明确,计算量适中,常常出现在填空题的前六题或解答题的前两题,属容易题.例2.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9-2n,则| a1|+| a2|+| a20|= 说明:这是一道利用等差数列基本量求分段数列和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写出分段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段的依据是|9-2n|=0,利用分段通项公式分段求和得|a1|+|a2|+|a20|=.此题不仅考察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也考察了学生分段函数、含绝对值表达式的处理方法.例3.(2020浙江理科数学卷15)设为实数,首项为,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满足+15=0,则d的取值范围是_.说明:直接运用基本量列出关于方程,在列式时注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选择,由于此题中涉及的两个基本量是,所以可以选择用表示的求和公式,从而化简得,结合二次函数方程有解判别式大于等于零的性质,得这是一道将数列基本量思想与二次方程知识有机结合的问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考查了知识的迁移与转化能力.基本策略:等差、等比数列是两类最基本的数列,它们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中均含有两个基本量,因此数通过基本量思想求解等差等比的通项和前n项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热点.在运用基本量思想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基本两思想在解决问题时比较程序化,认真审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是关键,有两个性质有时可以简化我们的计算(在等差数列中,若则在等比数列中若则);2、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观察表达式的特征,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在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中,首先是确定通项,选择恰当的求和公式,在等比数列求和中要注意q =1的情况单独讨论.基本题型二:递推数列的求项求和问题例4. 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n=5S n3 (nN),求a 1+a 3+a 2 n1的值说明:在表达式中同时出现an和S n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运用公式,将表达式转化为都关于an或S n的式子,然后再进行求解.因此,此题表达式可变形为,即,所以为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迎刃而解.例5.(2020新课标全国理科卷17)设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说明:此题为解答题的第一题,是一道典型的运用递推数列性质求项求和的问题,第一问用到我们熟知的累加法求通项,即;第二问中,则采用分组求和的方法求和,在分组求和中的第一个分组则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方法的熟悉程度.使用累加法求通项的递推形式为,使用累乘法求通项的递推形式为,使用错位相减法求和的通项公式为.例6. 设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则数列的通项为_.说明:这个递推通项满足的递推形式,通常可以采用待定系数法构造新数列,如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得到an1+12(an1),新数列an1为首相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从而得到数列an1的通项公式,自然得到数列an的通项.这种递推形式是较为常见的递推形式.但作为一道数列填空题,我们有时也可采用特殊值法进行简单的推导得到通项,如此题通过递推公式很快可以得到a23,a37,a431,因此,我们可以猜想an,再代入验证.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对于数列的填空题有时也很奏效.*例7.(2020全国数学文科19)在数列中,()设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说明:这也是一道典型的运用递推数列性质求项求和的问题,递推公式往往形式多样,而通过适当地变形转会为等差等比数列是常用的一个手段,直接转化难度较大,而第一问中的给了我们一些暗示,是否两边同时除以就可以构造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呢?通过猜想、探索很快验证了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通常我们遇到的运用构造新数列方法求递推数列的通项还有其它形式,如 (可采用两边同除以构造为等差数列),(可使用待定系数法变形为的形式,构造为等比数列),(两边同除以后再使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为等比数列)在第二问中,则出现了使用错位相减法求和的常见模型.基本策略:一般数列的求项求和问题大多以递推通项为背景,通过常见的公式、累加、累乘、构造等方法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最终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式进行求解,有时候在构造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多种构造方法,但最值的目的还是将未知的数列转化为我们已知的数列进行求解.对于理科的学生可以通过列举前几项,猜想通项公式,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方式求解通项.求递推数列通项是数学中化归思想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历年高考中的热点与难点.复习时建议不同层次的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复习,几种基本的递推模型人人掌握,对于变形巧妙,难度较大的问题,讲解时可预设台阶或视学生情况选讲.基本题型三:数列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等知识的综合问题例8. 数列是等比数列,8,设(),如果数列的前7项和是它的前n项和组成的数列的最大值,且,求的公比q的取值范围说明:这是一道较为简单的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结合的问题,解题步骤如下:因为为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由则, 为首项是3,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由最大,且 且 即从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此题运用到对数运算性质、简单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数列在题中作为问题的载体,仅用到基本的等差等比通项知识.例9.已知数列an满足,an+1an4n3(nN*)(1)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求a1的值;(2)当a12时,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3)若对任意nN*,都有4成立,求a1的取值范围说明:这是南京市2020届高三学情分析考试中的压轴题,题目涵盖了数列中的常见思想方法,如第一问运用基本量思想,第二问题分奇偶化归为等差数列求和,第三问是与不等式、函数相结合的恒成立问题.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二问中,分奇偶讨论通项是求和的前提,而为什么要分奇偶讨论通项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由已知an1an4n3(nN*),得an2an14n1(nN*),两式相减,得an2an4,这个表达式是数列的隔项递推公式,也就说明此数列隔一项具备等差数列的形式,那数列中隔项项的下标特点即是奇偶分类,因此,想到分奇偶讨论通项就理所当然.而有些学生可能避开分奇偶讨论通项而直接求和也是很好的,因为已知an1an4n3(nN*),这个表达式传递给我们连续两项的和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而这个数列是我们熟知的等差数列这一信息,求和非常方便,但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求和时项数还是要分奇偶讨论.当n为奇数时, Sna1a2a3an(a1a2)(a3a4)(an2an1)an19(4n11)2n2n(在组合过程中将单独提出可能更为简单,不需要求解通项)当n为偶数时,Sna1a2a3an(a1a2)(a3a4)(an1an)19(4n7)第三问是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由第二问的提示,处理第三问的前提是找到数列的通项,即an当n为奇数时,4即为2a122a158n228n12,令f (n)8n228n128(n)2,当n1时,f (n)max8,所以2a122a158,解得a1或a1.当n为偶数时,an2na13,an12na1,4即为2a126a198n228n12,令f (n)8n228n128(n)2,当n2时,f (n)max12,所以2a126a1912,解得a1或a13综上,a1的取值范围是a1或a13 *例10(2020陕西卷理科数学22)已知数列的首项,()求的通项公式;()证明:对任意的,;()证明:说明:这是一道高考压轴题,虽然难度大,但第一问还是常规递推数列求通项问题,寻找正确的数列通项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这个表达式可以两边直接取倒数,变形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正是我们前面提及的形式,可使用待定系数法变形为的形式,构造为等比数列的形式,从而求得.此种构造法属二次变形构造,第一次先变形为我们熟知的可以使用构造法解决通项的数列递推形式,第二次则变形为我们熟知的等差等比数列模型求解通项,属于难度较大的递推数列求通项问题.后两问是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证明融合一体的综合问题.从第二问的提法中我们可以感知这是个函数与数列结合的恒成立问题,对于不等式的右边进行变形,分离变量求最值是我们通常的手段,但在变形过程中我们发现无法将n与x分离,而不等式右边含有n的表达式与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想到如下变形方式:, 由于则原命题成立.在此问中,既然涉及到函数求最值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直接将不等式右边看做关于x的一个函数,对其进行求导求最值.第三问是数列求和与不等式证明相结合的问题,通常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1)能直接求和的先直接求和,将所求和的表达式与要证明的式子进行做差或对比证明;(2)将求和的数列通项进行有效放缩,使之变为能够求和的通项进行求和. 本题显然不适用(1),因为的通项不宜直接求和,因此放缩通项使我们的首选,而放缩的形式非常丰富,如,很好的一个放缩形式,求和也十分方便,但是整理后得,这比我们所要求的结果略小,说明放过了.此时我们有两个思路,一是对放缩的式子进行微调,使之符合我们的要求,如果行不通我们可以再次审题,发现第二问的结论为我们放缩提供了条件,即.若关于x的方程有解,则符合对任意的,这种放缩形式,此时结论成立. 在解决数列中的不等式问题时,有时直接使用不等式的知识求解,有时则需用到裂项法、放缩法进行数列求和,有时还会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等知识进行判断求解,教师在讲解此类问题是尽量避免技巧性过强的放缩类问题,可根据学生情况对原题进行改编,降低难度.基本策略:数列与函数、不等式都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在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中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以其知识交汇处为主干,构筑成知识网络型代数推理题,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难度大学生遇到此类问题一般具有为难情绪,因此,建议复习时从入口低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途径,建议能力稍弱的学生遇到此类问题不必强求.基本题型四:数列的探索型、开放型问题例11.(2020上海理科10)在行列矩阵中,记位于第行第列的数为。当时, .说明:这是一道新定义数阵问题,学生应该不陌生,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由于此题所涉及数据情况较少,所以完全可以采用枚举法,逐行写出各项1,3,5,7,9,2,4,6,8,直接求和得45,属中档题.如果学生情况较好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如求.*例12.(08江苏卷19)()设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公差,(1)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得到的数列(按原来的顺序)是等比数列:当n = 4时,求的数值;求的所有可能值;(2)求证:对于一个给定的正整数n(n4),存在一个各项及公差都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任意三项(按原来顺序)都不能组成等比数列 说明: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创造能力,近几年江苏卷中的数列题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此题第一问属于简单探索型问题,在项数比较少时,逐个检验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当然,加以理论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运算速度.如当n=4时, 中不可能删去首项或末项,否则等差数列中连续三项成等比数列,则推出d=0. 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得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得综上,得或.接着求的所有可能值,这时我们依然可以尝试n取几个特殊值,但不能无限制尝试下去,在刚刚n=4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已经找到规律,即新构成的等比数列中不能出现原等差数列中的连续三项.因此当n=5时, 中同样不可能删去,否则出现连续三项.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因为,所以不能删去;当n6时,不存在这样的等差数列.事实上,在数列中,由于不能删去首项或末项,若删去,则必有,这与矛盾;同样若删去也有,这与矛盾;若删去中任意一个,则必有,这与矛盾.(或者说:当n6时,无论删去哪一项,剩余的项中必有连续的三项)综上所述,.第二问是个存在性命题的证明,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假设存在,进行推理.这种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而难点在于假设存在后列出等式如何推出矛盾,这道题用到了数论中的一些知识.假设对于某个正整数n,存在一个公差为d的n项等差数列,其中()为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则,即,化简得 (*)由知,与同时为0或同时不为0当与同时为0时,有与题设矛盾.故与同时不为0,所以由(*)得因为,且x、y、z为整数,所以上式右边为有理数,从而为有理数.于是,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只要为无理数,相应的数列就是满足题意要求的数列.例如n项数列1,满足要求.基本策略:探索型开放型的问题是新课改后高考中的一个热点,此类数列题型在高考中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解答题常常以探索存在性的提法出现,往往结合数论中整数方程、奇偶性的基本性质进行求解;2、填空题中的探索型开放型问题往往和数阵、新定义、分形、周期性等相结合,需要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不断地尝试探索,往往是从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会使用到列举法,特殊值法,代入验证等方法.总之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合情推理,恰当转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充分考察了学生阅读与理解、探索与化归的能力,试题有易有难.三、本单元二轮专题和课时建议专题内容说明注意事项第一课时等差等比数列求项求和重点侧重于基本量思想的运用,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填空题训练为主第二课时递推数列的求通项与求和重点侧重于几个常见的递推模型及几个常用的求和方法,如分组求和法,裂项法,错位相减法培养学生表达式的变形与转化和字母运算的能力,以解答题训练为主第三课时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一)简单的运用函数、不等式等知识求解数列的表达式、单调性、比较大小等问题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能力,以综合性解答题训练为主第四课时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二)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运用,适当加大难度(根据学生情况选讲)第五课时探索型、开放型问题多种题型呈现:数阵、周期数列、分形、存在性问题等知识与方法的灵活运用,填空题与解答题均可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