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960072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 第二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内容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第1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三位诗人概况。2.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情感。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意境。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习本文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了解三位诗人概况。2.读课文三遍,注意下列生字词的音、形、义。緌 藉 啄 噪 锦翼 乍3.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划分朗读节奏。4.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至少提两个问题)二、课堂探究:(一)简介作者、背景。(由学生完成,师生作补充。)(二)请几位同学进行朗读,然后请其他同学加以比较和评价。(这三首诗是咏物诗,要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言外之意。)(三)合作探究:1.学习蝉(1)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有何象征意义?(2)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有何深层意义?2.学习孤雁(1)题中之雁有何特点?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孤雁失群”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人自身境遇作答)(3)本诗吟咏孤雁,结尾却写野鸦,其用意为何?3.学习鹧鸪诗中鹧鸪啼声有何特点,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三、达标检测:1.填空。(1)蝉的作者是 代的 。(2)孤雁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他被后世誉为 ,该诗选自 。(3)鹧鸪的作者是 代的 ,著有 。(4)蝉借蝉抒怀的诗句是(5)孤雁的颈联是(6)写出鹧鸪的颈联是2.阅读理解(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唱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首联中,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笔式的描绘,而是通过写鹧鸪的嬉戏,将它与山鸡类比,作了画龙点睛的勾勒。B、颔联中的荒水、野庙加上“雨昏”“花落”,给诗歌点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C、颈联从鹧鸪转到写人。诗人选择了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D、尾联实写一群群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在浩瀚的湘江上回响,在“日西向”时,它们飞回苦竹丛中。学习反思:知识链接:咏物诗咏物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是诗歌丰富多样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唐代时咏物诗才呈现出新风貌。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 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古人激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具体描写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