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义井铺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912715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义井铺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义井铺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义井铺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学习过程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自主学习1力的作用效果是 ; 。2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不能自动恢复到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它的大小跟物体发生 的大小有关。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仪器)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是 。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一)形变、弹力小组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物体的_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_所产生的力叫弹力。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这种形变属于塑性形变。注意: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2.观察(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就越大。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_。)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的工具是_,在实验室中常用_来测量力的大小。教师点拨1、 弹簧的弹力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复原了,因此要注意量程。2、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的道理制作的。跟踪训练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 ,它的工作原理是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 ,还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它的 ,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注意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3)使用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3.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作业布置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一、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弹性形变。二、 弹簧测力计1、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2、 使用前注意事项:量程、分度值、零刻线3、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沿轴向用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