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865044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成了课堂改革的旋律。所谓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自觉掌握前人经验的同时,努力创造新经验的意识。小生学的创新欲望是很强的,她们往往会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试图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增添新的独特的内容,但现行的应试教育极大地抑制了他们的创新欲望。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鼓励多读多说,培养勇敢的个性品质 心里学观点认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创新的大敌。而勇敢和自信是创新个性中最重要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中。离开了勇敢,就陷进了平庸,就取消了求异思维,取消了想像,取消了创新。勇敢的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思想活跃,摆脱“常识”或“常规”的意识强,获取信息量大,产生心思想快。这种创造性学习的尝试,实际上是未来从事创新活动的心理演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说的训练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勇敢精神的最好手段。小学生在六年学习中,胆大的孩子和胆小的孩子课堂发言的比例,可以达到数百比一。据一节二年级看图说话统计,最好的学生举手次数达33次,而有十六名学生则不上5次,其中不少成绩并不差,但就是不敢讲。究其原因,是过去的失败(包括他人的失败)尝试引起别人(主要是老师)的否定态度,在心里投下了阴影,多次直接或间接的消极体验积累起来,产生了对开放性学习形式的恐惧心理,天真活泼的孩子变得内向,他们以公认的尺度为标准,依赖别人评价来支持自己的智力活动。这类学生即使智力活动很充分,也难以踏入创新的境界。 要教孩子勇敢,第一要消除学生的顾虑。不要让“懂规矩”的孩子从教室的面孔上读到那句话:“真笨,不会发言就不要发!”实际上,会与不会是相对的,学生说错了话,只是内容的失误,而他大胆开了口是心理训练的成功,当受鼓励。第二针对不同程度、不同气质的学生,按不同要求灵活训练。比如某学生读书声音小,不要直逼他大声读,要瞅准机会开导。譬如,课外偶然听到他讲话声音大,应该立即夸奖他讲话清楚,在说话一栏记上高分,并给他创设良好环境,勉励他大声读书。几经鼓励,再胆怯的孩子也敢放声读书了。 二、在“双基”教学中,诱发创新意识 这里结合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实例,分三个层次谈点看法。 1、打好基础,勉励突破,引导沿向发展意识。 沿向发展即认定以得成果的前提下,继续作富有新意的努力。 这种意识显然是对同层次的重复演习观念的否定。在识字教学中,必须先让学生熟练掌握独立识字的三套工具(拼音、构字规律、字典)造成沿向发展的共同基础。在习惯水平的成果出现后,勉励学习“突破”,形成新的求知意向。比如,我在教学生认“蚕”字时,一般学生都能说出,“蚕”字时上下结构,上面是“天”,下面是“虫”。但此时我并不满足,继续激发学生对“蚕”字作出富有新意的解释。在我的激发下,有的学生说:蚕会吐丝,是天下最好的虫,人们喜爱它,所以叫“天虫”;还有的说:因为蚕会变成娥飞上天,就是最后能飞上天的虫子,所以写成“蚕”。学生巧解字形,活现新意,既发展了能力,又萌发了创新意识。 2、提倡质疑,鼓励争论,引发变向发展意识。 变向发展既不随声附和或固执己见,注意察人己之谬,独立思考,自行探求,为达真知,敢于公认观念和模式决裂,甚至与权威对抗。小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常以对同学、老师和书本的怀疑表现出来。例如我在春天来了第四自然段的“一只青蛙从洞里钻出来,在河边慢慢地爬着”这句话时,紧扣“钻”和“爬”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于“钻”。我说:“青蛙睡的洞里肯定积了不少泥土、树叶,当然得费点力气“钻“一番。”学生打断我的话说:“老师,您的话可能错了!我看了一本科学书,说许多动物冬眠时会醒几次活动活动。要是青蛙也这样,洞口哪会有那么多泥土呢?”又一学生说:“经过一个冬天,树叶都烂掉了,怎么能封住洞口呢?”这时我说:“你们的看法很好,今后我要找有关书籍看看,还要观察青蛙冬眠的实际情况,再和你们讨论这个问题。你们也想这样做吗?”同学们听了以后兴奋得不住地点头说:“是”。 关于“爬”。我说:“青蛙出来以后就在河边散步,是爬,它刚刚醒呢!爬就是散步,清醒清醒头脑嘛!”一个学生说:“书上没说明白,是说青蛙在河边爬,在泥洞里睡了一冬,身上脏死了,它是喜欢水的,醒过来扑通!跳进水里,多舒服呀!”另一学生纠正道:“哪能一醒就洗澡呢,会感冒的!” 从以上细节看出,教师运用范讲、辩驳、指示探究方向,甚至笑等手段,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引导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最后相互之间产生了思想撞击,并射出创新的火花。 1、爱护根苗,具体指导,点燃创新的火花。 第一、保护创新的积极性。儿童的学习行为倾向具有多变性。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对事物意义的认识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而对所谓学习成果的态度,最少保守性。他们既要变革某种东西,就很少能全面考虑什么该扬弃,什么该保留。推倒重来,对他们来说是常事。而这种所谓“反复无常”,正是天性赠给儿童走向创造人生的“圣彼得伞”!教师不必为学生的成绩不巩固而叹息,在“不巩固”的背后,能找到培植创新意识的生长点!我在三年级时,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写人的文章,并记得烂熟。期末考试正巧考到此题。按理说学生只要架轻就熟默写原文准能得高分。可有几个学生当堂另写,结果不如前篇。事后我了解到他们只是想标新立异而已。这些孩子虽然失去了分数,却种植下了一棵将来能开繁花结硕果的根苗。我当既在班上给予了表扬。这样有助于学生创作欲望的强化。 第二、指导写作,深化创作意识。作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从一开始就是以观察和思维为基础的语文练习活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习作会出现一种从简单模仿向创作尝试过渡的发展趋势。在优秀儿童习作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鲜明地体现在立意构思和语言运用上。如果教师指点得当,伴随着儿童写作水平的提高的,必然是儿童创作信心、兴趣、勇气的增强。我教三年级时,有个学生写了一篇可爱的小猫“。文中尽写一只小花猫可爱的外形和活泼的性格。我看后指出:人们爱猫紧紧是因为猫有趣吗?学生顿悟,使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只猫,加写了邻居家的一只丑黑猫。文章先是力褒小花猫的美和力贬丑黑猫的丑。谁知有一天,邻人提来一只捕有老鼠的笼子,要试试小花猫的本领。笼子一开,小花猫掉头就跑,老鼠却在后面“追”。正在这时,丑黑猫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猛扑上去咬住了老鼠,走了。小花猫呢,躲在沙发底下,千唤万呼不敢出来。文章写到这里,立意算是较高了。我又问学生:小花猫为什么如此无用呢?学生立即又写出平时自己对它的娇惯,写最后一气之下把它赶出了家门。就在某一天的早晨,猫的叫声唤醒了作者。开门一看,小花猫也叼着一只老鼠凯旋而归啦。这篇习作循着“可爱-有本领才真可爱-怎样才能有本领”这样一条思路,立意步步升华,结构完整自然,叙述充满情趣,应当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可以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肯定他们的“新发现”,推广他们自己想到的“新”的学习方法。在提倡求异思维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区分独立思考和固执己见区分大胆创新和胡篇乱造,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