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 专题17 电场的能的性质学案 新课标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843951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 专题17 电场的能的性质学案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 专题17 电场的能的性质学案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 专题17 电场的能的性质学案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新课标物理一轮原创精品学案 专题17 电场的能的性质 教学目标:1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势面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3运用静电场的有关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本讲重点:1库仑定律2电场强度、电场线本讲难点:运用静电场的有关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考点点拨:1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势2电势高低的判断3电势差、电势与静电力做功4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场强的关系5由电场线、等势面判断电荷的运动情况6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一课时3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 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2)特点:等势面一定与 垂直,即跟 的方向垂直;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 功;电场线总是从电势 的等势面到电势 的等势面;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 ;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 ,即等差等势面分布的疏密可以描述电场强弱。5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公式:条件: 电场d为 的距离(二)重难点阐释1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定义式:W=Fscos=qEscos(只使用于 电场);据WAB=qUAB计算;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EP计算据动能定理W电+W非电Ek2-Ek1进行求解。二、高考要点精析(一)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势考点点拨(1)静电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A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所作的功,即(3)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与其电荷量的比值,电场力做的功、电势能和电势以及电荷量都有正负,要正确理解正负号的意义。计算式最好是带入正负号直接计算。电势和电势能均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考点精炼1将一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向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9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9J,则M、N两点的电势m、n有如下关系 ( )Amn0 Bnm0Cnm0 Dmn0(二)电势高低的判断考点点拨(1)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这是判断电势高低的最有效方法。(2)借助电场力做功来判断。将正电荷从电场中一点A移到另一点B,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则A点电势高于B点;反之,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则A点电势低于B点;移动负电荷,情况正好相反。第二课时(三)电势差、电势与静电力做功考点点拨(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叫做两点间的电势差:(2)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或电势与零参考点的选取有关,而电势差与零参考点的选取无关,只与两点的位置有关。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决定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例3】有一带电荷量q= -3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J,从电场中的B点移动到C点时电场力做功910-4J,问:(1)AB、BC、CA间电势差各为多少?(2)如以B点电势为零,则A、C两点的点势各为多少?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考点精炼3如图所示,将一个电荷量为q = +310-10C的点电荷沿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610-9J。已知A点的电势为A= - 4V,求B点的电势,并指出电场线的方向。(四)由电场线、等势面判断电荷的运动情况考点点拨(1)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即跟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电场线总是从高等电势指向电势低等势面;(2)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强,即等差等势面分布的疏密可以描述电场强弱。(3)电荷的运动轨迹向所受合力(往往仅为电场力)的方向弯曲,由此判断电场力方向,进而确定电场力做功及电势能、动能的变化情况。【例5】如图所示,a、b和c分别表示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6V、4V和1.5V。一质子()从等势面a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v,则对质子的运动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acA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电势能增加4.5eVB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动能减少4.5eVC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2.25vD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1.5v解析:质子由高等势面向低等势面运动,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A、B都错;质子从等势面a到等势面b,由动能定理得,质子从等势面a到等势面c,由动能定理得,解得,D正确。答案:D考点精炼第三课时(五)匀强电场的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考点点拨匀强电场中E=U/d ,d为沿场强方向上两点间的距离。推论:匀强电场中,沿任一方向(等势面除外)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例7】图中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A15V、B3V、C3V,由此可得D点电势D_V解析:匀强电场中,沿任一方向(等势面除外)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连线AB与DC方向相同,且长度相同,故UAB=UDCABDC12V,故D9V(六)电场知识的综合应用考点点拨在历年高考试题中,电学知识常常是与力学知识联系起来考查。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还是在力学上,只要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对带电体所受的电场力进行分析,再应用力学相关规律(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律等)即可求解。必须熟练掌握电场线、等势面、静电力做功、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顺利解题的基础。【例8】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绝缘斜面所在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 = 4.0103N/C,在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绝缘弹性挡板。质量m = 0.20kg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以与挡板相碰前的速率返回。已知斜面的高度h = 0.24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30,滑块带电荷q = -5.010-4C,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sin37= 0.60,cos37=0.80。求:(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s和系统产生的热量Q。(2)滑块最终将静止在斜面底端。因此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减少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mg + qE)h=fs (3分)解得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s=1 m由能量守恒,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 = fs = 0.96 J (2分)考点精炼8如图所示,Q为固定的正点电荷,A、B两点在Q的正上方和 Q相距分别为 h和0.25 h,将另一点电荷从 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速度正好又变为零。若此电荷在A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试求:(1)此电荷在B点处的加速度。(2)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Q和h表示)考点精炼参考答案5D 解析:先由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画出电场线,再根据轨迹向电场力的方向弯曲,判断电场力的方向,进而确定电场线方向。可以判定电场线从等势面c指向等势面a,故等势面a的电势最低;带电质点从P点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若从Q点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都有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D正确。6解:根据,得=500 V/m.7解析:把电荷q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说明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图中直线AB即为等势线,电场方向应垂直于等势面,可见,选项A、B不正确。V= -173 V,B点电势比C点低173 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场强方向必垂直于AB斜向下。场强大小=V/m=1000V/m。故:选项D正确。3如图所示,Q是带正电的点电荷,P1和P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E1、E2为P1、P2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1、2为P1、P2两点的电势,则( )A.E1E2,12B.E1E2,12C.E12D.E1E2,1bcBEaEbEcCabbcDEaEbEc5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A一定沿电力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力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力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力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6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库,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作的功为6.010-5焦,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焦,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Ub为( )A3104伏B1104伏C4104伏D7104伏12 在匀强电场中,将一电荷量为210-5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增加了0.1J,已知A、B两点间距为2cm,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角,如图所示,问:(1)在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2)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3)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多大?考点落实训练参考答案1B 由U=Ed,在d相同时,E越大,电压U也越大。因此UAB UBC,选B2C 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可知:试探电荷由a 点沿直线移到O点,电场力先作正功,再沿直线由O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荷沿等势面运动,电场力不作功,电势能不变化,故全过程电势能先减小后不变。3A 4A 5D 6B 7CD8A 9ABD 10C13解:在D点:mgsin30-FDsin30=ma,在C点:mgsin30+FDcos30=maCD和C在同一等势面上,FD=FC ,得aC =2gsin30-a=g-a质点从D到C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可得:mgLsin60=m(vC2-v2),得v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