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三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838673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三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三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三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6课 三峡导学案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郦道元(44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中国最早的)、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下地理巨著。作品简介: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记述了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等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相关链接:1、三峡的形成:大约7000万年前,长江的源头仅仅在巫山东麓。那时的巫山,好像一堵坚实的大坝,把四川盆地东侧紧紧堵截。巫山西麓的水流,就像青海的倒淌河,向西流进四川古湖里。后来,亚洲大陆上发生了一次地质史上称为燕山运动的地壳运动,在川鄂边界上形成了东西向的大巴山,也形成了一个东北西南向的巫山。大巴山与巫山相接的地方形成一个东西向的低凹地带。古金沙江的水流溢满四川古湖后,就沿着这个低凹地带泄流。流水不断冲刷地面,沟壑年复一年的扩大,不断加深,延长,终于将巫山切割出一条通道,从而形成三峡。2、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预习自测二(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 曦月 襄陵 朝发白帝 素湍 绝山献 沿溯阻绝飞漱其间 属引 泪沾裳(二)、解释下列词语。略无 阙 曦 夜分 襄 沿溯 奔 疾 素湍 回清 绝山献飞漱 清荣峻茂 晴初 霜旦 属 引(三)、翻译下列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四)、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五)、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是_,他是我国_(朝代)杰出的_家,_家。他所著的_(书名),其书以_(书名)为纲,是我国古代_、_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三峡是_、_、_的总称。3、请默写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课中探究第一课时学始于疑一1、作者是怎样来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峡的山的特点的?质疑探究二探究点1:是否掌握了文中特殊用法的字词意以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探究点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探究点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提示:这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探究点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提示:这个句子在第一段起什么作用?我的知识网络图三当堂检测四(一)、解释下列词语1、通假字:阙通_,_。2、古今差异字:(1)或王命急宣:古_,今_。(2)虽乘奔御风:古_,今_。3、一字多义:(1)自非亭午夜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2)沿溯阻绝: 绝山献 哀转久绝(3)至于夏水襄陵: 每至晴初霜旦4、活用字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空谷传响(二)翻译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内容理解,回答问题1、全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2、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学始于疑一1、作者笔下的三峡的水各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三峡的水的?质疑探究二探究点1:作者写三峡的水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探究点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提示:这两句分别写出了夏水的什么特点?探究点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提示:赏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探究点4:写春冬之景,作者站在哪些角度来描写的?探究点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提示:以这两个句子为例,来赏析动静结合手法的妙处。探究点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提示:分析这个句子在段中的作用。探究点7:第四段中,能高度概括三峡秋季特有景观的是哪两个句子?探究点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提示:请从感官角度,赏析这个句子的作用。探究点9:作者引用“渔歌”的用意是什么?探究点10: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各用三个字高度概括一下每个季节水的美。我的知识网络图三当堂检测四归纳总结:作者是怎样来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提示:按写作顺序来答)第三课时学始于疑一1、进一步深研课文: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大笔点染的手法。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质疑探究二探究点1:为什么作者要先写山,后写水?探究点2:为什么要重点写水;而且重点写夏水?探究点3:以春冬之景和秋天之景为例,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解析指导:大笔点染就是用凝炼的语言,达到“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的效果。探究点4: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归纳文中三峡美丽风光的特点,并谈谈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我的知识网络图三当堂检测四(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描写春冬二季景象时,重在“色”“形”。“_”“_”是颜色;“_” “_”是形状;得出“_”(四个字)的结论。2、如此摇曳生姿的景象,作者的情感也蕴含其中,一个_字确切地表达了他此时的愉悦之情。(二)课文小结1、课文主旨:课文通过写山_、_的特点;写_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写出了三峡的_、_的景色,表达了_之情。2、艺术特点:(1)构思_,独具匠心。(2)语言精炼,运用_手法,多采用_句式,又兼有散句。(3)描写生动:_结合;_相结合;善用修辞,突出景物的特点。课后训练(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阙处(qu) 属引(zh) 绝山献 (yn) 素湍(tun)B、沿溯(s) 曦月(x) 叠嶂(zhng) 襄陵(xing)C、飞漱(s) 蔽日(b) 悬泉(xun) 哀转(zhun)D、略无(l) 绿潭(tn) 凄异(q) 涿县(zhu)2、下列句子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则索湍绿潭,回清倒影。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B、良多趣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故渔者歌曰 故外户而不闭D、不以疾也 废疾者皆有所养4、对下面句子修辞手法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比喻)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对偶)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夸张)5、填空。本文作者是_,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_家、散文家。他所著的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二)文本探究6、用原文填空。(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3)文中用“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7、下面对课文分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B、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C、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D、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出三峡四季景物的不同特征。(三)课内精读8、阅读课文,回答后面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山献/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3)翻译下面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4)试举一例分析本文动静结合之手法的妙处。_(四)综合实践9、学完三峡一文后,长江路中学开展“游三峡”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环节,完成相关问题。【古人游三峡】(1)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课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请你游三峡】(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_(五)拓展延伸(*)10、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山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叁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释】宜都:现在的湖北宜昌。形容:形状和容貌。像类:相像类似。略:经过。悉以临惧相戒:都规劝人们接近时要警惕。悉,都。惧,警惕。跻(j):登。叠崿()秀峰:险峻秀美的山峰。离离蔚蔚:纷繁弥漫的样子。弥习:越来越习惯。(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绝壁或千许丈( )猿鸣至清( )固难以辞叙( )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_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_(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山、_、_、_等景物。(4)说说课文三峡和此选段内容上有何关系?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