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710856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学习内容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第1学时(以虫治虫) 学习目标1、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了解作者沈括及梦溪笔谈的相关知识。(把你认为重要的记录下来。)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中字词障碍。(1)注音。喙( ) 蝎( ) 穰(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千万蔽地 蔽: 岁以大穰 岁:岁以大穰 以: 方为秋田之害:(3)把自己在读课文时发现的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写下来。3、了解课文大意,参照课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读了本文,你还存在哪些疑惑之处吗?二、课堂探究:1、朗读竞赛。(先小组内读,每个组再派一名代表在全班朗读。字音、节奏、情感。)2、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3、思考、讨论:“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4、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5、你还知道这样“以虫治虫”的例子吗?(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的事例,也可以动手查一查。)6、学习了本文“以虫治虫”的记载,我们有什么启发?三、拓展延伸:1、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和害虫做有效的斗争?试举几例说明。2、现代的农业生产中为什么有“粮食增产了,把人也害惨了”之说,请根据你知道的知识来谈谈。四、达标检测:1、填空。以虫治虫选自 ,作者 ,字 , (地方)人, 朝 家 家。2、解释加点字。(1)其虫旧曾有之( ) (2) 土人谓之“傍不肯”( )(3)方为秋田之害( ) (4)则以钳搏之 ( )(5)以虫治虫 ( ) (6)岁以大穰 ( )(7)庆州界 ( ) (8)岁以大穰 ( )3、翻译下列句子。(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4、文中“之”的用法如下:A代词,指代子方虫;B代词,指代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语气助词,无义。请一一指出,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其虫旧曾有之 () (2)土人谓之“傍不肯” ()(3)方为秋田之害 () (4)则以钳搏之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程度B、接着写子方虫的天敌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C、最后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D、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简略,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比较详细。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