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认识凸(凹)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环节一、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ABFFO2f2f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6、如图3-5,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薄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这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二、能力提高:7、如图3-8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8、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9(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cm处,如图(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的虚像。9、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3-10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照片 是用甲拍摄的,照片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 是用丁拍摄的,照片 是用乙拍摄的。10在左图中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右图中两个透镜共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完成光路图.三、课堂达标检测11、平静湖面上映了天上的白云,这时看到鱼在云中游,则( )A.云是像,鱼是实物 B.云和鱼都是虚像 C.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D.云和鱼都是实物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12、照相机拍摄近的景物后,再来拍摄远景,则应调节调焦环,使( )A.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近一些 D. 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远一些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 放大 实像乙倒立 缩小 实像丙正立 放大 虚像13、黎明同学要挑选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定_凸透镜是黎明同学所需要的.14蜡烛处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距离仍大于2倍焦距),要想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所述做法和观察到的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A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B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C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D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教)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