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陋室铭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601061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陋室铭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陋室铭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陋室铭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 教师寄语:别再“沉默”了,课堂上积极的投入会使你更快乐。【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难点: 1、理解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预习导航】一、本文作者( ),字 ( ),( )朝著名的( )、( )家。本文选自( )。二、生字注音。铭 斯 馨 苔 鸿 儒 调 牍 庐 蜀三、解释重点实词.1、名: 2、斯: 3、惟: 4、吾: 5、馨: 6、鸿:7、鸿儒: 8、白丁: 9、 调: 10、素: 11、金经12、丝竹: 13乱: 14、案牍: 15、劳 : 16、 形 : 17、云:四、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孔子云:“何陋之有?”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出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2.全文的主旨句是3.提挈全文的词语是( )。4.本文实虚相映的句子是5.突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6.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7.突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8.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9.文中的点睛之笔是10.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创设情境,认定目标】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述目标。【感知文本,我会读】(一)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学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流畅的朗读,流畅的朗读是理解文意的基础。1、学生自由读。要求: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读正确、流利。2、抽生读。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能给予正确评价,生评后,教师给予恰当评价,并适时点拨、指导。3、齐读。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根据读的效果进行恰当的评价。九年级语文陋室铭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别再“沉默”了,课堂上积极的投入会使你更快乐。【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难点: 1、理解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走进文本,我品析】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仍不能理解的,小组内交流,仍不能解决,大家再一起讨论解决。2、组织解疑,检查自学效果 引导解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学生质疑、解疑、译句。3、感受音韵美这是一篇铭文,铭文有押韵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感受它的音韵美。 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文本我表达】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间展开讨论。(1)找出文章的主旨句。(2)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矛盾吗?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5、汇报结论。(教师就学生发言进行适当的评价引导) 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小组内有不同意见的,可各抒己见。6、教师小结(也可让学生总结)文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强调:借陋室以言志,这里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7、背诵课文。 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篇课文,重新品味它的意境隽永与韵味深长吧! 齐背。【走出文本我运用】请你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达标测评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的译文是: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二、结合课文内容,完成文后58题。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912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谈笑有鸿儒。 鸿儒:人不堪其忧。 不堪:10翻译下列句子。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1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12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