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

上传人:仓** 文档编号:110008451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p 与对策建议.doc【摘要】:p :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窘迫困境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羁绊、经济开展程度的制约及农民工自身素养的影响,农民工变市民的进程举步维艰。本文在对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各方面因素进展深化分析p 的根底上,提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关键词】:p :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政策变革农民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与壮大的一个特别群体,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但又长时间生活在城市,是城市建立中的重要力量,是城乡交融的主要载体。然而,由于身份的差异,农民工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他们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这不仅严峻损害了农民工参与社会现代化建立的积极性,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成为和谐社会开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在施行城市化战略,推进城市化建立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与大力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说,农民变市民,即农民工市民化才是彻底改变农民工困局的良策。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界定从字面意思上看,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它包括三个要件,即:1从制度上来说,农民工的户口由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籍。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保障。2从事实上看,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并且经济来相对较稳定同时他们可以公平地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公共效劳及其平等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3农民工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逐渐与城市市民趋同。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外在推动与城乡比拟利益的内在牵引下,本来从事农业消费劳动的农民分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社会过程。从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上看,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既然是一过程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它不仅涉及户口的变更,还有观念意识的转变、城市根底设施的建立及其福利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等的配套改革,因此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2要逐步推动这一过程进展,需要党、政府、社会、城市市民及其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但政策与制度上的保障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3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农民工市民化并非是当前解决现实困境与矛盾的一项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经济社会开展的必定趋势。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与现实性障碍农民工变市民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的窘迫境遇,也有利于国家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开展。但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还是难免遇到许多障碍,主要表达为以下两点:一制度性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逐渐出现松动,农民工市民化也获得一定的成就,但其进程很缓慢,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一个有利于劳动者与消费要素自由流淌的制度环境。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许多,主要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其中,户籍制度又是制约其它制度的核心。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农民工与市民有着不同的户籍,使得他们与土地存在难以割舍的脐带关系, 离乡易离土难户籍制度的羁绊使得农民工就业屡屡遭受卑视,社会保障难以公平享受,子女教育方面更是困难重重。长期以来,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人口划分为不平等的两大社会阶层。把农民禁锢于乡村土地之上,拒之于城市治理体制之外,享受不到市民的福利待遇,使其与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城市市民存在着身份与地位上的宏大差异,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这样一来,一方面扩大了城乡在各个方面的差距,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人力资的优化配置,阻碍国家经济、城市经济程度再上新台阶。近年来,政府在改革户籍制度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农民工与市民的地理界限与之前比起来已模糊了许多,但这还达不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况且,“各地的改革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对吸引较高素养的人或专业人才进城落户考虑多,对吸引一般农民进城,让农民变市民考虑少对实现本省、本市农民市民化考虑多,对流入本地城市的外省市籍农民考虑少对放开小城镇户籍考虑多,放开大中城市户籍考虑少。”1 各级政府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存在着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情况,他们的行为逐渐变得以实际利益为目的指向,严峻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同时也不利于国家、社会的长远开展。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都是附庸在户籍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之上的详细制度。只有户籍制度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其他各项制度才能逐渐完善,进而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撤除道道樊篱。二现实性障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不仅有制度性的,还有许多现实性问题。主要表达为以下几点:1、经济开展程度低下、城市社会包容才能有限。任何一项详细政策的施行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根底作为支撑,农民工市民化当然也不例外,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无法防止一个本钱问题。“按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开展战略研究组的测算,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需支付社会总本钱约 2.5 万元。”2 我国如今大致有 2 亿农民工,要实现他们的市民化得需 5 万亿元。如此大的社会本钱,肯定不能由工资已经很低的农民工来支付,那么重担自然落在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肩上。而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兴旺,财政支持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缺乏。任何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共设施、交通运输、就业范围等都有一个承载才能,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损害社会的长远开展,从而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开展,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我们在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上犹豫不决,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市民化在受制于经济开展程度的同时,也会受到城市社会包容才能的限制。2、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其表现有:1农民工自身缺乏主人翁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土地牵制和户籍限制,大多数农民工将自己的将来局限于农村,加上城市中偏见与卑视的存在,促使农民工对城市缺乏“主人翁”意识。因此农民工对城市的进一步建立与开展缺少了其应有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容易滋生扰乱社会秩序、犯罪等越轨行为。市民对农民工根深蒂固的偏见,城市决策者趋利避害的心理。3、农民工自身素养较低,对城市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差。由于农民工低下的文化程度、传统的生活观念、落后的政治意识、淡薄的法制观念使得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变得格外困难,同时随着经济开展程度的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养要求会越来越高,农民工的整体素养的偏低已经愈来愈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绊足石。三、实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一进展制度创新,制造有利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度环境。改革一系列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宏观政策环境是解决农民工困境、推进市民化进程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已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松动,“1984 年,国家政策同意农民进城,其政策的核心是:临时性、区域性本地性、体制外流淌,国家既不提供就业的岗位,也不为流淌承当责任,流淌是盲目的风险极高的选择。但毕竟与以前不许流淌的囚笼政策有所改变。1994年后,国家总的政策倾向是限制性的流淌,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依据各自的情况,出台了一些卑视农民工的地方法规,对农民工的就业范围、工种作了特别规定。2022 年后,国家注意到城乡统筹开展的问题,对人口流淌根本放开,农民工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流淌进入到长期流淌但不能顺利定居的时期。”4但这还远远不够,户籍制度仍然阻碍着消费要素与劳动力的自由流淌,仍然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桎梏。在接下来的制度改革中,我们在保障农民工迁徙自由与居住自由的同时应该逐渐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一系列特权,即实现户籍制度与就业、教育、医疗制度的脱钩,让农民工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性地建立起以常住地为户口登记地的机制,即只要农民工在城市有稳定的经济来、有固定的居住地就可申请当地户口。这样以来,农民工与市民间消除了制度障碍,更有利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二进步我国经济开展程度,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施行夯实经济根底。众所周知,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强大的财政作为支撑,国家及各级政府必须为农民工转移的巨额本钱买单,因此,它们必须积极调整产业构造,促进特色产业、优势工程向城市集聚它们必须加大根底设施和社会效劳投入力度,进步城市综合承载才能,以使城市有足够的才能消化农民工这个群体。三进步农民工思想认识与综合素养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户籍制度的改革只是让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上改变他们“边缘群体”的情况,这个相对来说比改变农民工思想意识容易一些。农民工由于城市市民的卑视、城市决策者的排挤加之自身的卑微感,往往形成一种过客心理,从而使他们在骨子里难以市民化,这就要求城市借助各种方式积极宣传他们的城市文化,社区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各种便利市民和决策者改变对农民工的卑视,充分肯定农民工对社会建立的积极作用,自觉将农民工当成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员农民工自己也应积极参与城市社会文化活动,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加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农民工的素养进步往往对市民化进程的速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外部条件,农民工的市民化还有赖于他们自身素养的进步。目前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生活习惯、法制意识等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还很大,因此进城农民工必须尽快进步自身的素养和技术才能。第一,农民工要积极抓住继续教育的时机,通过自学或者参加成人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城市的一切公益性的资与设施等,不断进步自身的科学文化综合素养。第二,农民工要积极承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逐步进步在城市生活的综合才能。第三,农民工“要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动身,有目的有方案的参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针对性和有用性强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劳动就业培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掌握一至两门有用技术,努力培养自身作为市场主体的必备根本素养,使自身的素养和技术才能可以适应多种工作的要求。”5【参考文献】:p :1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必须打破五大障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2022(6).84.2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R.中国人口资与环境.2022(6).6.3何小红.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23.4杨黎.论政策变革与农民工的市民化.EB/OL.:/.sociology.cass/shxw/shzc/t20220518745臧武芳,施华转.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主体素养制约因素分析p J.技术经济与治理研究,202205,105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