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内容概览本单元学习的三篇文言文均属历史散文,涉及了左转战国策和史记三部著名史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它们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然而各篇散文又各具特色,每篇选文都能极恰当地体现各自“母书”的创作风格。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重点写烛之武的言辞,表现他的机智,但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也相当完整地写出来了。同时,对秦穆公的老谋深算(派杞子等驻守郑国)、晋文公及时撤退的冷静沉着等也作了必要的勾勒,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它不仅语言精炼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象,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篇也是匠心独具,堪称典范。荆轲刺秦王记叙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全过程,再现了荆轲向秦王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鸿门宴记叙项羽和刘邦斗争中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宴会的同时,突出了矛盾斗争的尖锐和激烈;通过对这次宴会的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而刘邦则善于拉拢人心,利用项羽的弱点,避免了被消灭的危险。单元目标1.了解左转战国策两部史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各自作为历史散文的特点。复习有关史记和司马迁的文学常识。2.赏析三篇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3.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艺术。4.理解并掌握三篇文章中重要实词的含义和重要文言虚词的用法。5.背诵重要课文和文段,练习利用注释和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学法点拨 文言文叙事具有一种简洁的艺术美,要认真欣赏和借鉴,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抓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做的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了解秦晋围郑的时代背景,学会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力目标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知识链接一、作家作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二、 背景资料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三、 文体知识(一)先秦散文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二)史书的体例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方法练习一、 字音识记 氾南(fn) 佚之狐(y) 夜缒而出(zhu) 共其乏困 (gng) 阕秦(qu) 秦伯说(yu) 逢孙(png) 不知 (zh)二、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喜悦)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三、 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设宴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4.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四、 一词多义 1. 陈说 动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说 2. 杂说 名词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3. 通“悦” “秦伯说” 1 .推脱 动词 “不辞劳苦” 辞 2. 告别 动词 “停数日,辞去。” 3. 推辞 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 边远的地方 名词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鄙 2. 边境 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浅陋,鄙俗 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 细小 形容词 “防微杜渐” 2. 隐约地 形容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微 3. 稍微 副词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之” 4. 如果没有 副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如果 连词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 2.你 代词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3.像 动词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1.知道 动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知 2.明智 形容词 “失其所与,不知 ” 1.才能 名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 2.能够 动词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1. 到 动词 “辍耕之垄上” 2. 他们 代词 “子犯请击之 ” 之 3. 的 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 4. 结构助词,无意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2.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以 3.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1.今急而求子 (连词,表顺承) 而 2.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3.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4.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1.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2.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焉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4.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6.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 (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唯君图之 (计划,考虑)2.动词用作名词 君亦无所害 (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3. 形容词用作名词 臣之壮也 (壮年) 越国以鄙远 (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4. 形容词用作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 (变雄厚;变薄弱)5.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在西边)6. 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使为边境)7.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六、文言句式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2.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介词)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 (3)夜缒(烛之武)而出 (省略宾语) (4)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宾语)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宾语) (6)(晋惠公)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3.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厌) (2)介词短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课文解析一、 要点赏析 第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事情的缘起,交代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的原因和地点。由于两个原因都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秦国能够退兵作了铺垫。 第二段,记叙了烛之武接受说秦任务的经过,表现了他在国难当头时,能捐弃私怨,以大局为重,为国效劳的爱国精神。 以上两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叙了晋、秦围郑和烛之武受命说秦的经过。 第三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记叙了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经过。 先说灭郑于秦无益而有害,舍郑于秦有益而无害,再以事实说明晋贪得无厌,必将“阙秦”,层层逼进,处处为秦着想,言辞委婉动听,终于说退了秦兵。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第四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晋不得已而撤军,郑国解了围,交代了事情的结局。主旨归纳:本文记叙了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成功说服秦军撤军,从而解除了郑国危机的故事,赞扬了烛之武不避艰险、解除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他深明大义的品格、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制善变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二、 写作特色1.巧妙的外交辞令。本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兵为重点,详细地记叙了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经过。晋、秦围郑所借的理由,本与秦无关,而秦、晋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烛之武就是利用这个矛盾说退秦兵的。但他的说辞非常巧妙。在他说服秦穆公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就亡郑和舍郑究对谁有利这个问题,处处从秦的利害上立言,反复陈述己见:先说亡郑对秦无益,再说亡郑对秦有害,三说舍郑对秦有益,四举事例说明晋曾负秦,五说晋得郑后必将“阙秦”。由于烛之武说得有理有据,而且层层深入,委婉透彻,所以秦穆公心悦诚服,不但撤兵,而且与郑结盟,还派兵助郑防晋。这段说辞,准确而委婉,曲折而尽情,确实精彩。2简练的叙事方法。本文记叙晋、秦围郑的起因和地点,郑文公接受伙之狐的建议派遣烛之武的经过,烛之武说服秦穆公撤兵,晋文公主动撤兵,整个事件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本文除第一自然段5句是记事外,其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记言,事的词句很少。记事的语言虽很简括,却完整地交代了事件的全过程,把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记载得清清楚楚。这种简练的文笔是值得学习的。3鲜明的人物性格。本文通过烛之武的言论和行动,把烛之武刻画得栩栩如生,性格鲜明。但郑文公要派遣他说秦时,他虽然因未曾被重用有意见,但当郑文公说明国,家危急的时候,他能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接受派遣。而且,他是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夜缒而出”的,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可贵的爱国精神。另外,从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的那一段说中,可以看出他不卑不亢、机智勇敢和善于辞令的外交才能。课时训练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若不阙秦(ju)使逢孙(pn)杨孙戍之(sh) B.秦军氾南(fn)佚之狐(y)夜缒而出(chu) C.越国以鄙远(b) 君之薄也(b)共其乏困(n) D.朝济而夕设版(j)秦伯说(yu)失其所与(y)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共其乏困共:供给。 D.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3.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1)师: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老师。效法,学习。 A.师必退 ()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C.齐师伐我 () D.良师益友 () (2)辞:言辞。告诉,致辞。推辞、推托。告别,离别。 A.辞曰:“臣之壮也” () B.旦辞爷娘去() C.义正辞严 () D.义不容辞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 B.以其无礼于晋扶苏以数谏故 C.许之高可二黍许 D.吾其还也吾视其辙乱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B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C(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D(君)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 A.越国以鄙远 B.既东封郑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8.文学常识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体史书,相传为_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又名_、_,与_、_合称“春秋三传”。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9.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使:派。 B.公从之 从:听从,同意。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好像。 D.许之许:答应。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一项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辞达而已 C.不辞辛苦 D.停数日,辞去11.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觉今是而昨非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是天下之大贼也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是我的过错。 B.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这是我的过错。 C.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D.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是我的过错。13.烛之武“许之”的原因是 。14.上文所表现出来的郑伯的思想性格是 。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节选自左传定公十年)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干:触犯,冒犯。 B齐侯闻之,遽辟之辟:同“避”,躲避,避开。 C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勤:让勤苦。 D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恶:名声不好,坏。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 A. 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 公会齐侯于祝其 B. 犁弥言于齐侯曰 孔丘知礼而无勇 C. 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齐侯从之 D. 齐、鲁之故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表现孔子形象的一组是 ()孔丘相孔丘以公退齐侯闻之,遽辟之士兵之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 ABC D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这篇选文来看,孔子不仅知书达理,而且也非常有勇气。B孔子在莱人以武力劫持鲁定公这一紧急情况下的言行举止,不仅表现了他的知礼而 勇,还表现了他的机智敏捷。C孔子在外交场合表现得进退有度,充分说明了他非同寻常的才干。D其实孔子有时候也表现得有点不敢挺身而出,比如在盟誓时让兹无还出面应付对方 以及在阻止齐侯设享礼款待时通过齐侯的部下梁丘据来实现。1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 (2)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太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太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太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选自左传隐公元年)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亟请于武公亟:屡次。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大概。 C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避开。 D国不堪贰 贰:从属二主。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生庄公及共叔段 A. 及庄公即位 公弗许 B. 许君焦、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C. 国危矣 蔓,难图也 D. 唯君图之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都用作代词,请分别写出指代的对象。(1)爱共叔段,欲立之()(2)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3)请京,使居之()(4)姜氏欲之()(5)子姑待之()2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 C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令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24把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译成现代汉语。(1)姜氏何厌之有!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拓展练习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从荧_(p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_,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_ ,如果坚持文化的惠普性_ ?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_ _,还需冷静思考的_。(1)在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2)在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3)文中-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答:第_ 处(只填序号),改为_。 2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答: 质疑探究从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启示?观点一: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晋侯、秦伯围郑”,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认识到灭郑实际上壮大了晋,而晋的强大于晋不利,从而退了秦师,解除了郑国的危机,体现了群众智慧的无穷和强大。观点二:在郑伯坦诚道歉后,临危受命、深明大义的烛之武慷慨前行。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时代的号角,激励着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是激励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凝聚一个国家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它作为一种美德和传统,经过长时期聚集、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的观点: 开阔眼界一、类文欣赏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赏析:触龙,老朽矣,长于口才。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爷爷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君“恣君之所使之”。首先,触龙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切身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触龙用“缓冲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引诱法”开后门托幼子,用“旁击法”谈燕后陪衬人,用“植入法”论历史望未来。其次,触龙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虽然触龙年岁已高,但岂敢倚老卖老?触龙嘘寒问暖“曾不能疾走窃自恕”没话找话,话题轻松,铺设情境。二、文言常识:词类活用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此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 2.云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3.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4.衣冠而见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形容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1.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 数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例:1.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2.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规律: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2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1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例:1.焉用亡郑以陪邻? 2.项伯杀人,臣活之。 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1)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3)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匪的选罚) 2)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铁锥传) 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1.B 解析:B项中的“缒”应读“zhu”。2.D 解析:D项中的“厌”应为“满足”。3.(1)A.B.C.D.(2)A.B.C.D.解析:应根据语境加以辨别。这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 4.B解析:A项分别为:对,在;B项均为:因为;C项分别为:答应,左右;D项分别为:还是,它。5.C解析:A项,“夫人”古义为“那人”,是两个词;今义是“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是一个词。B项,“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6.D解析:省略的是“晋国”。7.C解析:词类活用是文言中一种特殊的现象,如A项中的“鄙”就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为“把当作边疆”。B项中的“东”是方位名词,在这里却作了状语,意为“向东面”。D项中的“敝”字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损害”。C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现象。8. 编年春秋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能力。9.C解析:C项中“犹”应是“尚且”之意。10.C解析:A项离开;B项言辞;C项与例句均为推辞;D项辞别。11.C解析:A项“对的”;B项与“于”构成“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C项与例句均为代词“这”;D项判断动词“是”。12.B解析:注意两个重点词语“求(找)”“是(这)”,并注意说话人的身份。13. 郑伯勇于自责,诚心求贤以及郑国面临存亡危机,烛之武有爱国之心解析:应从郑伯和烛之武两个人的角度去思考。14. 从善如流,礼贤下士解析: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15.B解析:根据文意,这里的“辟”应该是“使避开”,使动用法。16A解析:A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用。B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向。C项,第一个“而”,转折连词,却;第二个“而”,假设连词,如果。D项,第一个“之”,代词,他;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17C解析:都是从侧面表现孔子形象的。18D解析:D项所举事例不能证明孔子不敢挺身而出,这些事例只能说明孔子处理事情进退有度、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他该出场的时候就出场,不该出场的时候就不出场,表现了他善于处理事情。19(1)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2)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参考译文: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扰乱华夏,战败之方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莱人避开。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无还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欢邑和龟阴邑的土地。20.B解析:“都”应为“城邑”。21B解析:A项中的“及”,前者为连词“和”,后者是“等到”的意思。B项中的“许”都是“答应”的意思。C项中的“国”,前者为“国都”,后者为“国家”。D项中的“图”,前者为“对付”,后者为“谋划、考虑”的意思。22(1)共叔段(2)共叔段(3)“京”这个地方(4)姜氏要京作为封邑的做法(5)共叔段终将垮台的后果23B解析:“两面听命”和“除掉太叔”的话都是公子吕说的。24(1)姜氏有什么满足的!(2)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参考译文:早先,郑武公从申国娶了妻,名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叫“寤生”,因此讨厌他。武姜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即位之后,武姜替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封邑。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要其他地方我将唯命是听。”武姜又改请京地作封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地方的都邑,如果城垣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大的都邑,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不合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日后)君王将控制不住。”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避开这个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及早给他安置个地方,不要让它滋生蔓延。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他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自己跌跤子,您暂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命令西鄙、北鄙两邑同时属于自己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有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君王打算怎样办?如果打算将君位让给太叔,臣下就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一些别的想法。”庄公说:“用不着那样,他自己会招祸的。”太叔又进一步把两属的二邑收为自己的封邑,一直扩展到廪延一带。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势力雄厚,将会获得民心。”庄公说:“他(作为臣下)对君不义,(作为弟弟)对兄长不亲,势力雄厚,最终还是会垮台的。”轻轻告诉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司马迁太叔整治城郭,屯积粮食,修理武器装备,准备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国都。姜氏准备(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知道共叔段起兵的日期后,说:“可以动手了!”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太叔的封邑京城。京城的百姓都背叛太叔段,太叔段逃往鄢地。庄公又追到鄢地攻打他。五月辛丑那天,太叔逃奔到共国。25.【答案】(1)屏(2)然而(但是)(3)第处,改为,(逗号)【思路解析】为看拼音写汉字,联系前后的字进行推敲,错误率会大大降低。为转折关系,填写“然而”或“但是”最合适。其实是陈述句,使用问号是错误的。【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语言知识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26.(1)【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解析】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能力。(2)【答案】答案示例一: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一、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了对外国人民的祝福;二、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三、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答案示例二: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和尊重,也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解析】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