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高中语文 2 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9289827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秋高中语文 2 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秋高中语文 2 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秋高中语文 2 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两首一、 考纲要求1.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2. 深刻领悟作品内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 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诗歌创作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大多讲究诗行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而晦涩的诗风。新格律诗派:亦称“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诗歌流派。它发端于胡适、徐志摩等人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形成于闻一多、徐志摩1926年4月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的诗刊。该流派的总目标就是提倡和实验新格律化。其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新格律诗最突出的特征是讲求“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徨( ) 惆怅( ) 彳亍( ) 青荇( ) 漫溯( ) 笙箫( )2辨音辨形,在横线上组词,给加点字注音。结(ji) 巷(xing) 悄(qio) 似(s) (ji) (hng) (qio) (sh) 颓圮( ) 揉( )碎 斑斓( ) 长篙( )杞( )人忧天 杂糅( ) 波澜( ) 蒿( )草三、 难点突破(一)反复朗读雨巷,回答下列问题。1.雨巷共七节,可分为三部分,试划分结构并总结段落大意。2. 在第一节,作者“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和“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什么特点?怎样理解鉴赏这两个意象? 3. 比较诗的第1节和第7节,结合全诗,完成问题。(1)这两节诗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2) 在第7节诗,诗人为什么把“逢着”改为“飘过”?(3)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二)反复朗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1.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展现康桥的秀丽风光?诗人是如何表现出画面美的?2.如何理解“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3再别康桥一诗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你觉得“她”美在哪里?四、 延伸拓展(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长篙(o) 斑斓(1n) 沉淀(din)悄然(qio) B凄婉(wn) 笙箫(shn) 篱墙(1) 彳亍(ch ch)C寂寥(lio) 漫溯(shu) 青荇(xn) 河畔(pn) D彷徨(pn) 颓圮(p) 沉淀(din) 雨巷(xi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彷徨 箫瑟 河畔 碧波荡漾 B竹篙 凄惋 繁衍 蔚然成风C惆怅 追溯 哀怨 夜谰人静 D浮藻 寥廓 树阴 绿草如茵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游走) B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灿烂多彩)C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走走停停的样子) D到了颓圮的篱墙(坍塌,破败)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除了低迷的战绩影响士气,大环境欠佳也让球员对未来感到_。(2)绿豆中的这些蛋白质能够与汞、铅等重金属结合成_物,以排出体外。(3)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使这片原本_的土地逐渐热闹起来。A彷徨 沉淀 寂寥 B徘徊 积淀 寂寥 C彷徨 积淀 寂寞 D徘徊 沉淀 寂寞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由于美国视斑和视网膜神经症的发病率上升,在青少年中尤为显著,这与阿巴斯甜的广泛使用有关。B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C从盘尼西林过渡到二甲氧西林一项就使基本医疗费增加了十倍;更昂贵更复杂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导致“超级病菌”们获得了更大的抗药性。D2012年全世界“环境难民”的数量正在迅速扩大,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于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水灾,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一法一练分析意象的作用 雨巷和再别康桥都以优美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本课的探究,我们知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独特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景物。“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那么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有哪些呢?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诗人想要把某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不必提供维生素的纯粹制剂,而可以用含有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方式提供,因为后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好,可以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感的过程。2.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譬如爱情诗,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但爱情诗却永远也写不完,主要是因为意象选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3.主题朦胧,意绪无穷。“言不尽意,立象尽之”,由意象代抒代言,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二)请根据所学的分析意象作用的方法,试做下面的题目。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赏析诗中“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鄜(F)州:现陕西省富县。云鬟:妇女的鬟发。清辉:指月光。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1)诗人提炼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是什么?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2)如果删去第四节,对诗意有什么影响?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诗两首参考答案三、 难点突破(一)1.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在彷徨中追求着美好的理想。第二部分(第2-6节)美好理想稍纵即逝。第三部分(第7节)继续彷徨,追求理想。(1)特点:雨巷-幽僻阴沉;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太息般的眼光,梦一般的迷茫,默默,冷漠、凄清、惆怅,在雨中哀怨又彷徨。(2)理解鉴赏(重在象征意义):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寥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香一样的姑娘-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往往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3.(1)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两节诗形式上相同,文字也基本相似,形成了回环叠唱的艺术效果,强化了诗人孤独伤感、凄婉迷茫的思想情感。(2)诗人这样改动,使得诗歌在基本的重复之外又略有变化,让人联想全诗,更加感到诗人情感的表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3)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二)1.意象:金柳、青荇、清潭、星辉、夏虫等。画面美:诗人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诗人还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面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同时,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营造出美好的意境。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得如此形象、鲜明,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他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纵歌,去寻找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于是几声浸透淡淡哀愁的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于是,便诞生了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2.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的高潮所在。它承接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做“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3. 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五、 延伸拓展(一)1C 2D 3A 4A 5C(二)1.在中国民俗和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杜诗月夜描绘的是一幅月圆人不圆的画面。作者借用“月亮”意象至少有三个作用:勾起诗人对妻儿的思念之情;颈联通过对月下妻子的描写,渲染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凄楚的氛围,增强了感染力;表达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题,给读者创造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2.(1)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作用:诗人借助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一方坟墓,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 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绪。(2)删去第四节,就成了一首个人思乡的普通诗;加上第四节,乡愁升华为国愁、民族愁。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