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917739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案基础知识了 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课文复述史实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注意捋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研究资料理解原因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心积虑、蓄谋策划,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则进一步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讨论探索辩证分析中共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依据当时实际情况,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化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主义民族情感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对于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必须进行历史清算思想意识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二、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三、学法指导1通过指导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日本侵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楚简洁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四、知识链接自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主要史实有:(1)1894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2)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划福建为其势力范围;(3)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5)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6)1922年起支持军阀发动混战,从中获利。五、看书总结知识结构 时间: 九一八事变: 经过: 结果: 难忘九一八 局部抗战: 背景: 时间: 目的: 西安事变: 经过: 结果: 意义: 六、问题探究纠错矫正1. 日本侵略者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2. 西安事变最后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并释放他。这是为什么?3.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七、目标检测1、参考右图,你知道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 A四一二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6、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C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材料四: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请回答:(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3)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4)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5)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谈谈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原因吗? 八、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九、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14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预习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