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955562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圈地运动: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中世纪,在欧洲大陆很多地区都出现过地主圈占土地的现象,如德意志、法国、荷兰、丹麦等国。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圈占土地,最初贵族地主只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一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制定大量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使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进行,规模更大,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土地被圈占。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贵族地主为了生产更多的肉类和粮食供应城市,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加速进行圈地,出现圈地建立大农场的热潮。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英国的统治阶级为加快圈地运动以获得巨额财产,但又不想付出代价,就通过法律对“神圣的财产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18世纪,他们通过公有地围圈法,这样,出现更大规模用暴力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仅“1801年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走350多万英亩公有地,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无产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由”地服从雇佣劳动制度和接受资产阶级剥削才能生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需的能被雇佣的劳动力,在圈地运动中大量产生了。地主圈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经营农场,或者租给租地农场主经营。资本主义农场大量出现,表示在农业中也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直到1845年,英国的圈地运动才逐渐结束。英国内战(1640-1688):内战开始后,英国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议会控制的地区为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财源充足。全国税收的4/5以上来自这些地区。议会据有重要港口和海军舰队,可以截断国王军队与外界的海上联系。议会军人数较多(约6000人),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国王控制的地区为西部和北部地区。这里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财源不足。王军仅2000人,只有议会军的1/4。但是,在内战的前2年,议会军却多次失利,王军却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虽然议会军人多,但大都是民兵,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而国王军的士兵大多是忠心耿耿的职业军,战斗力自然强。二是在当时的英国百姓心中国王仍是威严的、尊贵的,所以很多人并未支援议会军,而是持观望态度。三是议会军官大多谨慎无能,比不上国王军官。在议会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涌现出了杰出将领克伦威尔。1642年底,在克伦威尔的组织下,诺福克、萨福克、剑桥、埃塞克斯和赫里福德等东部五郡,组成“东部联盟”,共同对付王军。随后,林肯郡和亨廷顿郡也加入该联盟。到1643年6月,东部联盟军达到1.2万人,由曼彻斯特任司令,克伦威尔任副司令兼骑兵司令。这支军队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深受群众欢迎,逐步发展为议会军的主力。当议会军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屡遭败绩的时候,东部联盟军却于1643年510月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盖恩斯伯勒和温斯比连战皆捷。通过马斯顿荒原之战,王军的北方据点被摧毁,议会军扭转了迭遭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此役既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克伦威尔在会战中坚决果断,大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对取得会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克伦威尔的部队从此以“铁骑军”而闻名全国。1645年6月14日,双方在纳斯比附近展开了决战。在历时3小时的会战中,王军主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王军一蹶不振。纳斯比战役后,议会军继续追击王军残部。1645年9月收复了布里斯托尔。至1646年上半年,王军盘踞的50个要塞先后向议会军投降。1646年6月24日,议会军攻占了王军的大本营牛津。在此之前,国王查理一世逃到苏格兰军队的驻地戈尔罕,被利文勋爵软禁起来。次年2月,国王被苏格兰人引渡给英国议会,并被囚禁在纳斯比附近的赫姆比城堡中。由于认定国王对人民发动战争,军事领袖们决定国王必须接受审判。下院这时也清洗了与怀特岛上的查理议和的和平派。1649年1月一个高级法庭建立起来,国王被带到威斯敏斯特大厅受审。由于查理一世从最开始就不承认这个法庭的合法性,因而也不为自己的行为认真辩护。27日,135名特别法庭中成员中59人签署了由克伦威尔下达的处死国王的命令。罪名是背叛他的国家,背叛他的人民。1649年元月30日早晨,在白厅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查理一世面带微笑,态度从容,为了维持自己王者的尊严,冷静的说:死亡对我并不可怕,感谢上苍,我已准备好了。他先朗诵了自己做的一首诗,然后泰然自若的称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有趣的是,他还要求穿两件衬衣,以免冷得发抖使人们认为他是在害怕。一周后尸体被秘密埋在温莎城堡。光荣革命:1685年詹姆斯二世全然不顾国内外的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条例”,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门、教会、大学去担任重要职务。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教徒以信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严重危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光荣革命领导人之一 光荣革命领导人之一1688年6月20日,詹姆士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的继承权。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尼德兰革命:尼德兰是个地名,意思是低洼的地方,泛指欧洲莱因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区。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地区。16世纪初,这里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1566年,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人民起义,历史上称作尼德兰革命。起因:尼德兰革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西班牙封建专制的压迫而引起来的。早在14世纪时,尼德兰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6世纪的尼德兰是西欧经济很发达的地区。它拥有300万人口,17个省区中有300多个城市,南方安特卫普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是阿姆斯特丹。尼德兰的经济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资产阶级要求推翻专制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他们的宗教上接受了加尔文教派。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查理一世时,西班牙国库的年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尼德兰,被宗教裁判所处死的新教徒达5万人之多。腓力二世继位后,变本加厉地迫害尼德兰人民。他拒绝偿还国债,使尼德兰的银行家遭受巨大损失,他提高西班牙收购羊毛的价格,使输入尼德兰的羊毛减少,导致许多手工工场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因此失业。他还禁止尼德兰商人同西班牙殖民地直接贸易,加强宗教裁判所对新教徒的迫害。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引起尼德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1566年4月的一天,几个身穿乞丐服,系着乞食袋的人出现在布鲁塞尔城总督府门前。他们奇异的装扮引起人们的注意,原来他们是大贵族威廉奥兰治、厄格蒙特伯爵和荷恩大将。他们是代表尼德兰的“贵族同盟”向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请愿来了。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是个女公爵,叫玛格丽特。奥兰治亲王将请愿书递交给总督,要求废除迫害新教徒的法令,召开三级会议,撤退西班牙驻军。总督不仅拒绝了这些要求,而且还大骂这些富贵的乞丐,下令将他们赶出了总督府。贵族们原打算让西班牙统治者作些让步,所以,他们在请愿书中还表示效忠西班牙国王,但他们的愿望落空了。正当他们商量新的对策时,人民群众已掀起了革命的风暴。高潮:愤怒的群众冲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将神龛里的圣母像掀倒在地,捣毁教堂内部的装饰物,爆发了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参加者达数万人之多。尼德兰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玛格丽特迫于群众的压力,宣布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赦免了贵族同盟的成员。与此同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却暗中调兵遣将,派阿尔发公爵镇压尼德兰革命。1567年8月,阿尔发率领1.8万人到达尼德兰。阿尔发立即成立了“除暴委员会”,以血腥手段镇压革命,被处死的起义者达8000多人,贵族厄格蒙特伯爵、荷恩大将都被处死。资产阶级首脑安特卫普的市长也被送上了绞刑架。阿尔发还制定新的税制,一切动产和不动产都要征收财产税,所有的商品都要征收交易税,企图从经济上扼杀尼德兰革命。他恶狠狠地说:“宁留一个贫穷的尼德兰给上帝,也不留一个富裕的尼德兰给魔鬼。”在一片腥风血雨中,有钱的尼德兰人纷纷逃往外国。奥兰治亲王逃到德国拿骚。在那里,他继续策划反西班牙统治的斗争,并希望得到德国新教诸侯和法国胡格诺教徒的援助。他多次组织军队进攻尼德兰,但都没有成功。低谷:广大的尼德兰人民积极地展开了游击战,在北方,渔民、水手和码头工人组成了一支支称为“海上乞丐”的游击队。他们驾着轻便小船,沿海岸游弋,出其不意地袭击西班牙运输船。一次,一支由24只小船组成的游击队,还攻占了西兰岛的布里尔,将阿尔发的军队打得纷纷落水。这一仗使海上游击队终于在尼德兰本土建立了第一据点,促使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573年底,北方各省基本上都从西班牙占领下解放出来,宣布独立。在北方各省联席会议上,奥兰治亲王被推为总督。北方各省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南方,阿尔发的日子也不好过。尼德兰人民在密林中组成“森林乞丐”游击队,不断袭击小股西班牙军,惩罚西班牙人的爪牙。打得阿尔发晕头转向。起先,他全力对付奥兰治亲王的进攻,继而又分兵对各省起义的城市进行猛烈的攻击。他对许多城市实行野蛮的洗劫,也不能挽救西班牙在北方各省的失败。腓力二世只得把他回召西班牙,改派一个叫列揆生的人为尼德兰总督。新任总督的日子更不好过。1574年5月,他率大军包围了北方荷兰省的海滨城市来登,来登坚持抵抗了三个月。来登距海六英里,地势低于海平面。8月的一天,守城战士突然打开水闸,来登城外顿时成为一片泽国,围城的西班牙军全都陷入海水中,损失惨重,狼狈地撤走了。来登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北方革命的胜利,也推动了南方各省的斗争。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起义者占领了总督府,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关被推翻了。从此,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南方。这一年的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城召开,签订了根特协定,宣布废除阿尔发颁布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南北联合抗击西班牙。胜利:1579年,南方的封建贵族害怕日益高涨的革命影响他们的利益,组成阿拉斯联盟,承认腓力二世为国君,企图联合西班牙军向北方进攻。阿拉斯联盟破坏了根特协定,于是北方各省成立了乌特勒支同盟,以对抗南方贵族。第二年,腓力二世宣布奥兰治亲王为罪犯,乌特勒支同盟针锋相对,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联省共和国各省中,荷兰地域最大,经济也最发达,是共和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又称联省共和国为荷兰共和国。从此,尼德兰分裂为两部分,北部形成独立的国家,南部仍然处在西班牙统治之下。腓力二世当然不能容忍荷兰共和国的存在,但此时这位强悍的国王已无力与新生的共和国较量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海军击溃,从此失去海上优势。第二年,腓力二世在爱斯库里亚尔行宫中死去。1609年,新继位的腓力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的胜利。1648年,荷兰为欧洲各国正式承认。历史意义:独立战争还未结束,联省共和国就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1602年,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迅速膨胀。在东方,它排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业势力。英属东印度公司和它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资本额要少十几倍,无力同它竞争。它先后把爪哇、锡兰变为殖民地,侵占我国台湾,在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一系列殖民据点,占领了通往东方最有价值的战略据点毛里求斯和开普,夺取了东方的贸易垄断权。到17世纪中叶,就形成了荷兰在东方的殖民帝国。这样迅速的进展,被认为是殖民主义“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除此以外,在南、北美洲、加勒比海,都有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不仅一跃而为世界性殖民大国,而且它推行的殖民主义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并先于英国成为“第一个充分发展了殖民制度的国家”。它通过贸易和其他方式,把亚、美、非洲的许多地区,程度不等地卷入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漩涡。同时,荷兰在海上贸易所取得的成就特别巨大。在欧洲,它几乎控制了德国的整个对外贸易,在俄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排挤了英国而居首位,把波罗的海地区70%的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荷兰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连英国也感到危惧。克伦威尔甚至把荷兰商人排除于英国对外贸易之外,作为发动对荷战争的首要目的。地中海沿岸的贸易,荷兰同样是遥遥领先。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称为“海上马车夫”。到17世纪末,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约半个世纪,荷兰大体上还保持了这个地位,还能控制欧洲谷物贸易的80%,对殖民地的贸易比英国大一倍。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表明它先于英国充当了发展世界市场的主角,对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广泛的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急剧发展,使荷兰社会经济特别兴旺,富甲全球,整个欧洲为之吃惊,各国资产阶级羡慕不已。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大声疾呼,要求自觉模仿荷兰。英属东印度公司董事、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于1664年发表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反复阐述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求学习荷兰,更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荷兰在欧洲金融方面的地位,同样十分突出。阿姆斯特丹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据说它拥有的金钱可以使欧洲半数国王的空虚国库充实起来。直到18世纪,荷兰还是英国的债主人。在工农业方面,荷兰对欧洲各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荷兰是当时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不少国家都向荷兰学习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到17世纪,英国的呢绒业还要运往荷兰最后加工和染色,荷兰从事该项职业的工人数以千计。荷兰的造船业更是名列欧洲前茅,许多国家向它购买各种类型的船只。俄国的彼得大帝曾两度到荷兰学习造船,并聘请一批造船匠回国,给俄国建立了第一支舰队。荷兰的农业对欧洲大陆也有较大的影响,被认为给“18世纪其他国家的进步地主和农民提供了榜样,指示了方向”。荷兰的排水工程十分发达,欧洲不少国家利用它的尼德兰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尼德兰革命使西班牙陷入这场战争约达40年之久而不能自拔,经济和军事上都迅速削弱。查理五世时,西班牙财政收入的一半取自尼德兰。后来,北部独立了,南部虽然不久又重新处于西班牙铁蹄之下,工商业却完全凋敝,西班牙的这棵摇钱树倒下了。不仅如此,战争还使西班牙耗费巨额资源和金钱。战争的前26年间,仅现金就花费了一亿多杜卡特,超过了这时西班牙的全部国债。12结果,西班牙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国库一空如洗,几次被迫宣布财政破产。到尼德兰民族战争结束时,西班牙的整个经济已濒临崩溃境地。物价腾贵,工商业凋敝,田园荒芜,流浪者和乞丐充斥全国。原来使欧洲各国望而生畏的庞大帝国,从此由盛转衰,英、法反对西班牙干涉和侵略的斗争,意大利争取摆脱西班牙统治的民族运动,西班牙国内的农民运动和民族起义,都先后开展起来。“世界上这个最强大的帝国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了”。西班牙的衰落是当时欧洲的最重要事件,它意味着欧洲封建反动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为各国资产阶级搬开了前进道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遭受尼德兰革命打击的,还有西班牙所支持的罗马天主教会。16世纪中叶起,罗马教廷在哈布斯堡王朝支持下,对宗教改革运动进行疯狂反扑。而尼德兰革命给了这股反动逆流迎头痛击,天主教在南部一度面临崩溃之势,它在北部的统治也大多被推翻。卡尔文教派在联省共和国的胜利,刺激了英、法、苏格兰和德国西北部一些地区的新教运动。天主教恢复在英国统治的迷梦破灭,消灭法国胡格诺的计划也以失败告终,连它在西班牙的地位也受到冲击。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挫折使欧洲封建反动势力遭到又一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