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题型训练6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764985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题型训练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题型训练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题型训练6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型训练12017威海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22016淄博下列根据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出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事实(或现象)影响因素A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B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温度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亮反应物的种类D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物的浓度32017泰安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加到氯化钠固体中并小心地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阅资料了解到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进行实验 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Z67中1所示的三个实验。图Z67实验现象 和中小花不变色;中小花变成红色。查阅资料 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实验结论 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反思交流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_。(2)小明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_色。(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_(填序号)。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 同学们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Z68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图Z68(5)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2017安徽某兴趣小组用图Z69中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图Z69(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_(填化学式)。(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文献 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提出假设 假设 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 2:_。设计实验 为除去 CO2中的HCl,小华在图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_(填管口序号)乙;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_(填序号)。 A浓硫酸 B饱和Na2CO3溶液CNaOH 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现象 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得出结论 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_。(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pH传感器测得图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Z610所示。图Z610AB段pH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D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 H2O外还有_。BC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52016黄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Z611中甲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图Z611(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提出问题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作出猜想 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NaOH;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Ca(OH)2。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结论 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一定不是_。拓展提高 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62017徐州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按图Z612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图Z612(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查阅资料 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填物质名称)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_溶液_,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探究结论 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拓展创新 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Z612装置,设计出图Z613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图Z613改进装置与原装置相比,改进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72016泰州“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提出问题 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分析讨论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验过程 :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交流反思 生活中,“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水果、蔬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拓展延伸 (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82016淮安改编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Z614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图Z614提出问题 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提出猜想 猜想:固体未变质;猜想:固体全部变质;猜想: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 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同学小红小美小伍实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稀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实验结论 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正确。反思评价 (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正确,理由是_。(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的实验现象是_。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原理 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 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反思评价 (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填序号)。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92017重庆A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1)小组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猜想三:生成物质起到促进作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_不正确。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发生后反应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_正确。(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_。102016泉州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a1a2a3b1b2b3c1c2c3溶质质量分数2%2%2%6%6%6%10%10%10%水的温度/204060205060204070溶液pH10.9011.1811.2611.0811.2711.3011.2211.4611.50(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填实验编号)。(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_(填实验编号),结论是_。(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_。(4)将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 持续升温到70 ,所测得的pH如下表:温度/203040506070溶液pH11.2211.3511.4611.4811.5011.50当温度介于2040 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_(填“大”或“小”)。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_。(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序号)。a酚酞溶液 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_或_,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任写一个)。112017广州菱锰矿(含有MnCO3)常用稀硫酸来浸出Mn2。(1)浸出Mn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_。(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矿酸比10.410.510.610.710.8浸出率/%75.983.891.892.893.0矿酸比从10.4到10.8的过程中,稀硫酸的用量_(填“增大”或“减小”)。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10.4变化到10.6时,Mn2浸出率_;当矿酸比从10.6变化到10.8时,Mn2浸出率_。(3)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矿酸比温度/浸出率/%110.56080.2210.58083.8310.660x410.68091.8表中x最有可能的数值为_(填序号)。A79.7 B80.8C87.6 D92.8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_;温度:_。122016长沙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固体中Na2CO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图Z615(1)如图Z615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CO2的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_(填序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填“有”或“没有”)影响。(3)小宁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13小明同学想在实验室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取Na2CO3溶液。但是经过检验,发现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制定了计划。查阅资料 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aCl2=CaCO32NaCl。制取步骤 量取两份50 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用一份50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在得到的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 mL 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实验探究 制得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为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明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显中性的CaCl2溶液_溶液中含有Na2CO3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无气泡产生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取另一份加入_制得的溶液中含NaOH结论 所制得的不是纯净的Na2CO3溶液。评价与反思 小芳同学认为可以用过量的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_。142017龙东 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 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作出猜想 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实验探究 (1)如图Z616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图Z616(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论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拓展延伸 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3)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4)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反思交流 (5)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6)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保存。参考答案1D解析 “会不会是大理石”应用的是猜想;“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应用的是实验;“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是推理,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2C解析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影响因素是催化剂;食物的变质是缓慢氧化,这一过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反应进行得快,影响因素是温度;铁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32NaClH2SO4(浓)Na2SO42HCl(1)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中不含有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NaOHHCl=NaClH2O(3)红(4)B(5)氨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度NH3HCl=NH4Cl解析 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1)溶液呈酸性的本质是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中不含有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向实验中红色的小花上喷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将盐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紫甘蓝汁液变成黄绿色。(3)紫甘蓝汁液在酸性溶液中会变红。(4)盐酸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说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干燥的碳酸钠和氯化氢不反应,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与氯化氢气体是否显酸性没有关系;干燥的碳酸钠粉末能与盐酸反应,说明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5)氨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大于氯化氢气体分子,所以,白色烟环偏向浓盐酸的一端;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4(1)2HClCaCO3=CaCl2CO2H2OCaCO3(2)提出假设 产生的CO2使浑浊变澄清设计实验 baD得出结论 挥发出的HCl使饱和石灰水产生的浑浊最终变澄清;CO2只能使饱和石灰水产生的沉淀部分溶解,不能最终使其变澄清(3)一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不会使溶液pH明显变化CaCl2和HCl(或Ca2、H、Cl)Ca(OH)2CO2=CaCO3H2O、2HClCa(OH)2=CaCl22H2O解析 (1)甲装置内发生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CO2与Ca(OH)2反应生成了难溶的碳酸钙(CaCO3)的缘故。(2)提出假设 由文献资料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以推测,使浑浊的石灰水变澄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挥发出的氯化氢使浑浊变澄清,二是生成的CO2与CaCO3、H2O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使浑浊变澄清。设计实验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气体由长管b通入;吸收试剂能与HCl气体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气体,不能与CO2反应。浓硫酸不能吸收HCl,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Na2CO3能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HCO3能与HCl反应生成CO2,所以选NaHCO3。得出结论 足量的CO2气体不能使浑浊的石灰水变澄清,则说明使浑浊石灰水变澄清的物质一定是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3)刚开始通入烧杯中的气体是装置甲中排出的空气,所以烧杯中溶液的酸碱度在刚开始(曲线AB段)未出现明显的变化;D点溶液pH小于7,说明此时溶液显酸性,则该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CaCl2)和过量的盐酸(HCl);在BC段发生的反应有Ca(OH)2分别和HCl、CO2作用使溶液pH降低。5(1)红色变浅直至消失(2)Na2CO3Ca(OH)2=2NaOHCaCO3(3)作出猜想 Na2CO3结论 Na2CO3和NaOHCa(OH)2拓展提高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解析 (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逐滴加入盐酸红色变浅直至消失,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2NaOHCaCO3。(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显红色,NaOH、Ca(OH)2、Na2CO3都可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Na2CO3。结论 通过图像可以看出滴加盐酸后,没有直接产生气体,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才有气体生成,说明一定有NaOH和Na2CO3;Na2CO3能和Ca(OH)2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一定没有Ca(OH)2。拓展提高 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可滴加适量的稀盐酸,中和废液中的碱性物质。6(1)提供水蒸气(2)2H2O22H2O(3)实验探究 氧化铁、氧化亚铁CuSO4仍有黑色固体(或黑色固体有残留或黑色固体减少或黑色固体部分溶解等),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或蓝色溶液变浅)铁和四氧化三铁探究结论 3Fe4H2OFe3O44H2拓展创新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药品、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供水物质来源丰富等(写一条即可)AB解析 (1)加热试管中的水,是为了给玻璃管提供水蒸气。(2)由于气泡上扬,又有可燃性,判断气泡中气体是氢气。(3)实验探究 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变色,因此一定不含氧化亚铁和氧化铁;黑色固体与加入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因此加入的是硫酸铜溶液,黑色固体中有过量的铁,因为铁的氧化物不能与硫酸铜反应,因此剩余物中仍有黑色固体(或黑色固体有残留或黑色固体减少或黑色固体部分溶解等),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或蓝色变浅);根据以上探究,得出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拓展创新 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药品、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供水物质来源丰富等。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能作为供水剂,是因为受热分解会产生水。7分析讨论 NaCl实验过程 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 HClO、NaClOCaCl2Na2CO3=CaCO32NaClNaCl、Na2CO3交流反思 低温,避光密封保存NaClO有腐蚀性,会氧化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拓展延伸2NaClOH2SO4=Na2SO42HClO解析 分析讨论 因为“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实验过程 因为其中含有碳酸钠,加入氯化钙溶液后,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不含具有氧化性的物质NaClO和HClO;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知,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NaCl和Na2CO3。交流反思 因为NaClO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所以“84”消毒液应密封、避光保存;“84”消毒液具有腐蚀性,所以一般不用其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拓展延伸 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次氯酸。8原因分析 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 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反思评价 (一)氢氧化钙引入了氢氧根离子,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二)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 (一)偏小(二)AB9(1)Zn2HCl=ZnCl2H2(2)一锌表面析出红色固体ZnCuSO4=ZnSO4Cu三(3)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H2中含有杂质HCl而不纯,硫酸没有挥发性,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气解析 (1)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都有硫酸根离子存在,但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起促进作用的不是硫酸根离子,故猜想一不正确。加入硫酸铜后,硫酸铜溶于水,电离出Cu2和SO4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故锌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ZnCuSO4=ZnSO4Cu,观察到在锌表面析出红色固体。铜离子反应完后,反应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说明起促进作用的不是铜离子,而是反应生成的铜,故猜想三是正确的。(3)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氢气中含有少量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而硫酸没有挥发性,因此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的氢气更纯净。10(1)c3(2)a1、b1、c1在水温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3)温度越高,溶液pH越大(4)大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5)bd(6)熟石灰生石灰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 (1)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溶液碱性最强的是c3。(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a1、b1、c1,在水温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的关系是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4)当温度在2040 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大;因为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所以洗涤效果较好。(5)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溶液均显红色,不能鉴别;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不反应,不能鉴别;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熟石灰或生石灰。11(1)MnCO3H2SO4=MnSO4H2OCO2(2)增大明显提高提高不明显(3)C10.680 解析 (1)MnCO3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CO3H2SO4=MnSO4H2OCO2。(2)矿酸比即菱锰矿与稀硫酸的质量比,该值从10.4到10.8的过程中,稀硫酸的用量逐渐增大;当矿酸比从10.4变化到10.6时,Mn2浸出率由75.9%变化到91.8%,变化较大;当矿酸比从10.6变化到10.8时,Mn2浸出率由91.8%变化到93.0%,变化值较小。(3)由表中数据可知,矿酸比10.6的浸出率高于10.5的浸出率,且温度越高,浸出率越大;由此可知,x的值大于83.8%而小于91.8%。由矿酸比从10.4变化到10.6时,Mn2浸出率的变化较大且矿酸比越大,浸出率越大,故矿酸比选择10.6;温度越高,浸出率越高,故选择温度条件为80 。12(1)组装好仪器,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后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如果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或复位,则装置不漏气(2)偏小B没有(3)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不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吸收水分,使实验结果偏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会进入玻璃管,使实验结果偏大13实验探究 NaOH或NaHCO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白色沉淀产生稀盐酸NaHCO3酚酞溶液评价与反思 不可行,加入的试剂是 C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NaOH,对原来的氢氧化钠检验有干扰或加入的是过量的Ca(OH)2溶液,对原来的氢氧化钠检验有干扰解析 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能生成碳酸氢钠,还可能会混有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钠。结论是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所以加入氯化钙会生成白色沉淀;为验证另外两种可能的物质,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验证是否有碳酸氢钠,另一份加入酚酞溶液,验证是否有氢氧化钠。评价与反思 加入的试剂是 C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NaOH,对原来的氢氧化钠检验有干扰;或加入的是过量的Ca(OH)2溶液,对原来的氢氧化钠检验有干扰。14实验探究 (1)变浑浊(2)CaCO32HCl=CaCl2H2OCO2拓展延伸 (3)变红(4)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 (5)除去碳酸钠(合理即可)(6)密封解析 实验探究 (1)通过图示实验得出固体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烧杯内壁涂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根据固体酒精的组成,白色沉淀应该是氢氧化钠变质后产生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溶解的反应应该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拓展延伸 (3)小维根据向固体酒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的结论。(4)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是因为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的水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 (5)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是为了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防止它对氢氧化钠检验时产生干扰。(6)由于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