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十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湘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7635987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十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十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十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十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湘教版考纲点击考情预报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能依据有关信息,对环境变迁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进行认证与探讨。2.能恰当地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案例。3.掌握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之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地质历史时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要素: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貌、生物圈、土壤圈等。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提示(1)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可指导实践,如在生态脆弱的山区,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因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的形成过程3土壤形成过程中各地理要素的作用在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从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造就了环境的整体特征。(1)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气候与土壤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苔藓类生物对岩石进行风化;高等植物进一步促进土壤的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说明了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重点是掌握三条线索和两个时期。三条线索:地质年代的时间先后关系: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动物界的演化顺序:原始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植物界的演化顺序:藻类植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两个时期:古生代末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大规模灭绝;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如图所示:2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案例: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整体性(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案例:河流上中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岩石风化成土母质(2)气候与土壤寒冷气候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干燥的荒漠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风化壳逐渐加厚。(3)生物、人类活动与土壤(4)地形与土壤山区,导致土壤发生垂直分化。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阳坡:温度比阴坡好,但蒸发大,水分比阴坡差。迎风坡:水分比背风坡好。知识归纳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