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7463552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05中文 李柳艳 20054022058内容摘要:苏轼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独特的文化人格。他执着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一如既往地为实践他的理想人格而奋斗。关键词:理想人格,自由人格,审美人格,文化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精神的综合体现。人格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等。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要想了解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底蕴,首先得了解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一、自由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它即是世间的又超世间,既超感性又不离感情。他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 这是他经历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后找到心灵解脱之路。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基本上是比较单纯的儒家人格和书生人格,但在这之后,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建立了一种超越了“兼济”与“独善”、可仕可隐、无适而不可的独特人格“自由人格”。在雪堂记中,“客”曾向“苏子”问道,“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通过辩论,苏轼表明自己既非专嗜佛道以致向往做方外之士的“散人”,也非囿于传统观念的“拘人”,而是超越了这两种人格,建构了一种“自由人格”。苏轼把实现个体的人格独立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那苏轼又是如何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人格的呢?(一) 独立不倚“独立不倚”是苏轼人格美的核心。苏轼是中小地主出生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自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认为应该坚守“独立不倚”的名节。 “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张子正蒙 西铭篇), 这是北宋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充分表现。同样, 苏轼以天地胸怀来做人世事业。他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以一种开放的兼容态度, 取儒、道、佛三家之精义,形成一个博大丰富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体系。以儒学为本而不为所囿, 以佛老为参而不为所溺, 立说自有根基, 论道能出己意, 显示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精神。他以儒家的思想积极入世, 同时又以道释的思想超然出世, 道释出世的思想不仅未成为否定其入世思想的消极因素, 反而成为一种独立于污蚀现实之上的人格精神支柱。他卓然而不随,不为进退得失所累, 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巨大的独立人格力量。他对社会改革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 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他在制策、奏议、谢启中提出改革主张, 要吏、财、兵综合治理, 渐进改革, 不失为现实的思路。他一生为党人倾轧、小人构陷而不屈, 一贬再贬而不悔。“乌台诗案”是这种打击的集中表现, 也是苏轼独立人格的集中体现。他被贬黄州后给李常的信中写道:“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死生之际。”(与李公择书)何等的执着,何等的勇敢!苏轼“独立不倚”这一人格特点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原则,绝不随波逐流。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身处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是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如何锲而不舍地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就直接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杀敌沙场,为国尽忠的形象跃然纸上。封建时代清高正派的士大夫,往往遵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许多人在政治上失意时,多抱着一种“无官一身轻”,少管闲事、多得清闲的态度。但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甚至遭受恶意贬斥打击时仍能做到时时处处不忘政事,忧国忧民。他“处穷”时不是独善其身,而能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他因“乌台诗案”几近丧命,在贬官黄州后却仍不忘关心人民,关心国事。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看到郡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无灾无祸。作为一个政治家,而能超越世俗的名利,追求审美的忘我之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苏轼的一些赠酬诗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送杨元素还朝的南乡子上片:“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zhl)。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又如题为“赠张继愿”的阳光曲:“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东坡宁可孤独自守,也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有着形象的表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高圣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自己独立不倚的人格形象的写照。词人借月夜中的孤鸿自况,寄托自己宁愿引身幽居,不肯随人俯仰的孤高自赏的情感。全词在以孤鸿自喻中充分揭示了词人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孤独,孤高自守,不同流俗的复杂心情与人格特点。(二) 超然物外,旷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遭受过无数的不幸与打击,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而是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凸显了他旷达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轼认为人生要“适情”(哨遍),崇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此常用笔抒发对世俗荣华的鄙弃、对精神超脱的向往。他高唱“富贵非吾志” (哨遍),认为“浮世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不必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满庭芳)汲汲一生。他希望能摒弃凡尘的羁绊回归大自然,做一个任性逍遥的“世间闲客”(南歌子)。他深信“万事从来风过耳”(无愁可解),故能超然对待人生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不为黜陟、荣辱、穷达所牵绊,不因得失、祸福、贵贱而烦忧。在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苏轼曾一度有过彷徨和苦闷,但很快便找到了排解的方法。当理想与追求遭遇到残酷现实的打击时,只能从内在精神上寻求超脱,保持自由的独立人格,在作品中融入一种心灵的淡泊宁静。他在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 “面对风雨,一路吟啸,真是任天而动,无所畏惧。”(郑文焯评语)回首“萧瑟处”,道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旷达!在他的一首浣溪沙中,苏轼又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反映了他执着的人生态度和旷然超脱的情怀。 佛老思想的影响以及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苏轼能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政治上所受到的挫折。 苏轼少年时就很喜欢庄子的文章,尤其是在经历了仕途坎坷之后,庄子的解脱与超越的“逍遥游”精神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苏轼善于寻找身边的“可观”、“可乐”之事。他说:“凡物皆有可观。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心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也,吾安往而不乐?”“余之无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然台记)超然台修建时,“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乐哉游乎。”从这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是极为坦荡而达观的。创作赤壁赋之时,正是他仕途上失意之际。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总能超然以对,彻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总是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认真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现实如何残酷,人生如何短促,可他依然是放眼大江,举杯赏月,“一樽还酹江月”,何等的逍遥与旷达!(三)超越与执着理想人格之于现实,总是具有某种超越性和彼岸性,带有一定程度的幻想。理想人格如何来实现?其原动力在于人自身的力量和努力。理想人格的实现还需仰仗现实生活,在现实中超越与升华,在呼吸尘世的空气中臻于生命的最高境界。通过对个体有限性的超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从而使个体人格不断得以完善,使美的境界不断升华。人格的完善,标志着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使个体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心灵获得彻底的解放。苏轼理想人格之所以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诱惑力,就在于他为自由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憩息的避难所。苏轼一生尊儒而出入佛老,却从未为佛老所羁绊。他的理想人格,既不是孔、颜,也不在佛老,而是那种超越自我的深广高远的境界。他之所以能“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就是因为他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他追求的是一种“高风绝尘”的远韵。他在留侯论中这样写道:“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文集卷4第103页)苏轼耿介正直的性格,敢于坚持自己主见的做法,使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屡遭贬谪。人生如梦的困惑终于把苏轼逼上了寻求解脱的道路。苏轼在超然台记一文中集中阐述了他的“超然”观念:“凡物皆有可观。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心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的超然台记与其说是一篇题记散文,还不如说是一篇人生哲学论文,一首从人生忧患中解脱出来的哲理诗。有了“超然”的观念,苏轼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开始由否定变为肯定,由悲观转为乐观。他认为任何事物无论美丑、贵贱、大小、尊卑,都有可观之处。因此,他竭力超然物外,以安然的态度应物。苏轼认为“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上梅直讲书),重要的是有高尚的品格追求和认真的生活态度。苏轼既执着现实又超越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生命本体的存在。对于现实的执着,他在与滕达道书(文集卷51第1475页)中说:“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他一如既往地关怀着民生疾苦,“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思想始终贯穿于苏轼黄州时期的生活实践中。然而,苏轼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现实,而是站在自己心灵的维度上,将实践活动作为发展自我的契机,使得思想与实践表现出鲜明的超越色彩。最能体现他的超越襟怀的,当数记承天寺夜游(文集卷71第2260页)和赤壁赋。前者记叙了他寻找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的经过和感受。结句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不仅表现出他心灵的空明澄澈,还表明了人心即标准,只要有“闲人”,便有美景,但月夜常设而“闲人”惟少。这表明作者已摆脱世俗的价值标准,使自己的心灵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赤壁赋不仅是苏轼重要的散文代表作,也是苏轼人格的重要体现。文中写道: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文集卷1第5页)苏轼在这里以诗情为哲理,实现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他认为,虽然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但二者又是相对,万事万物都有生有灭,人生的意义亦可永存,问题在于以何种态度处世。这种超越把人从现实功利之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成败,而是有更开阔的胸怀和更深邃的眼光。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进行审美体验,这就是执着而又超越的人格。 二、 审美人格“美”是理想人格的组成部分。所谓“美”,指的是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现代著名思想家蔡元培先生从铸造人格的角度,把“审美”这一人格要素从传统道德中分离出来,系统地说明了“美”与“德”的关系。他认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美育可以养成“利人乐群”精神,可以养成“宁静而强毅的精神”,可以“增进同情”,加强“互相爱护”,“互相扶助”的精神,可以“铸成有自治能力之人格”。(蔡元培游保定日记)苏轼的审美理想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是一种超越“朴素”的“自然”审美状态。(一) 人生的审美化 黄州时期以前的苏轼,“思治天下,探询人生”,虽萌动着新的因素,但并未有所突破。黄州时期的苏轼,通脱旷达,“幽怀”破散,不再汲汲于世俗功利和恪守传统价值标准。岭海时期的苏轼在人生实践的诸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上升到了新的层次,进入了人生的天地境界。其诗作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上也有了新的特点。岭海时期的苏轼已完全摆脱了对外在功业的追求,全身心地沉浸在对人生的感受和对生命的领悟中。“在审美追求上达到了悦神悦志的境界。诗风平淡自然,诗意淡远尘寰,使人在安静淡泊中体味到一种淡然澄明的心境。”(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冷成金 著 学苑出版社 2004年4月版)苏轼初到岭海时:“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为一笑。”(苏轼余识卷四引苏长公外纪)这条走出困境的“方轨八达之路”,就是直观生活,不以一种既定的具体价值标准去衡量眼前的处境,生活情感由此上升为审美情感。苏轼对审美的人生态度有着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在续养生论中,苏轼说:“凡有思皆邪也,而无思则土木也。孰能使有思而非邪,无思而非土木乎?盖必有无思之思焉。夫无思之思,端正庄栗,如临君师,未尝一念放逸。然卒无所思。(文集卷64第1983页)苏轼在这里提出了“无思之思”这一审美哲学问题,前一个“思”是指人对现实经验世界的理性思考,后一个“思”则是指人的感性知觉。“无我之思”告诉人们不要执著于现象界的穷通贵贱,生死得失,抛却功利价值观念,敞开心灵,只对生活作感性观照。所谓“端正庄栗,如临君师,未尝一念放逸。”是说要对生活采取严肃的态度,不要因为对生活采取了审美的态度就放诞胡为。在思无邪斋铭中,苏轼继续探讨了人生的审美境界:“夫有思皆邪也,无思则土木也,吾何自得道,其惟有思而无所思乎?于是幅巾危坐,终日不言,明目直视,而无所见,摄心正念,而无所觉。于是得道,乃名其斋曰思无邪。(文集卷19第574页)所谓“得道”,就是获得了人格的超越,“得道”的途径在于“有思而无所思”。“无所之思”本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在排除功利和理性的前提下求得情感的愉悦,苏轼却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实现了审美的人生。“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书临皋亭文集卷71页第2278页),敞开心灵,尽情地感受万事万物,穷通靡虑,憔悴化迁,这就是苏轼的审美人生态度。这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培养了苏轼不惧不馁的人格特点,在生死关头也能怡然面对生活,达到“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在记游松风亭一诗中,他从生活小事悟出了人生哲理:“吾尝寓居惠州嘉祜寺,纵步松风亭下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文集卷71第2271页)从这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已经走上了通脱、旷达的人生之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而是根本就不存在鱼钩。对于这种思想,苏轼不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而是躬身践行。(二)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苏轼吸收了儒家执着于现实的一面,扬弃了其追求功利的一面;吸收了道家的通脱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的一面;吸收了佛教的感悟人生,追求心灵超脱的一面,扬弃了否定人生的一面。从而做到了对生活的无所待,否定了生活的终极目的,突出表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他在经历了惠儋时期“流离将仆,九死之余”的生活之后,对人生有了透彻的感悟。他在迁居一诗中写道:“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卷四十,第2196页)“无待”是苏轼饱经人世沧桑之后,树立起来的一种理想人格,它否定了现实中那些具体的功利目的,以一种不喜亦不惧的心态面对人。庄子也曾倡言过“无待”:“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齐物论)“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忘其肝胆,遣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苏轼不仅把“恶乎待”和“逍遥”当作人格理想,而且付诸现实,把生活当作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苏轼始终坚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和自由,用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笑对人生的纷纷扰扰。内心的矛盾痛苦也在自然清美的景色、朴实淳厚的人情以及诗人人格力量的作用下趋于和谐。他的理想人生也因此很自然地摆脱了种种有形无形的束缚,回归自然,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纯朴、闲淡的艺术生活。在诗人的眼里,世间的一切都蕴含着诗意。“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残腊独出二首)“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和陶归园田居六首)“意钓忘鱼,乐此竿线。悠哉悠哉,玩物之变。”(江郊)诗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琐事中寻找人生的快乐,卸下生活的重担,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生活,将其看作是一种自在的生命活动,从而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提升自己的审美人格。(三) 自然平淡的审美风格可以说整个宋代都很崇尚平淡,但将“平淡”诗美推向高度自觉的是苏轼。他说:“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新,乃诗之病。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知诗病者也。(题柳子厚诗二首,文集卷67第2109页)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前人走入了自然,苏轼走出了自然。在审美领域中,是苏轼首先把人从与自然合一的状态中独立出来,把人看作自然的支配者。苏轼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他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高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佛家走向内心否定人生,儒家走向社会忽视人生,道家走向自然简化人生。苏轼则把佛教的走向内心当作探索人生的手段,把道家的走向自然化为丰富的人生契机,而对儒家的走向社会,他采取了“外涉世面而中遗物”的做法,摒弃了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一面。使个体人格独立于社会,充分重视人的个体生命。苏轼向往自由,追求自然平淡之美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陶渊明的影响。苏轼对陶渊明有着特殊的爱好,不仅他的诗受陶渊明影响,而且他的词也受其影响甚深。他的部分词作偏重于表现日常的生活和朴素的感情,以真情实景和生活哲理表现出纯朴自然之美。如他的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东。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上片所描写的都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枣花、缫车、牛衣、古柳、黄瓜,但一经词人的手笔,就变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色图。而下片也只写了几个极平常的细节:“酒困”、“欲睡”、“人渴”、“思茶”、“敲门试问”。农村雨后的景色和太守的形象都极平淡却不失趣味,老农的朴实亲切,太守的醉态等都能给人以朴素美的享受。可见苏词的朴素平淡,是由至醇至厚转成的朴素平淡,是美的极高境界。苏词纯朴自然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他的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如流水,舒展自如。如“村南村北响缫东”、“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等词句浅白易懂,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正如元好问评苏词说:“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转引自 吴毓鸣的苏词所表现的人格美和艺术美三明师专学报 1999年3月)在苏词里语言是他感情、情绪、思想、品性的自然流露。苏轼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从现实人生走向审美人生,把现实人生的苦难化解于无形,对苦难人生领之如怡。三、文化人格苏轼的人格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具有无可取代的典型性以及高度的复杂性。在苏轼的人格中,体现了了中国传统社会士大夫的人格追求,是传统士大夫人格的升华。它不是简单的政治人格、学者人格、官僚人格等较为单纯的现实人格,而是建立在现实人格的基础上并超越了种种现实人格的文化人格,是一种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人格。这种文化人格的形成并非跳跃性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一步一步形成的。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是天真浪漫的赤子之心。”(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国文化的发展往往是以走向内心为求得解放之道。由于人们无法在社会功业中去实现自我,从而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苏轼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睿智的哲人当然会更为敏锐地觉察到这些,而他的坎坷遭遇,又为他提供了他人无法得到的感悟人生的外在契机。于是,他把传统文化中最为深层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而不懈地奋斗着。苏轼与宋代以后的知识分子一样,在思想上“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其理想人格模式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便是儒家的进取,道家的超脱和禅宗的圆通三者融汇为一;表现在道德情操方面,便是儒家的忧国忧民,忠贞正直和道家的淡泊情怀,清高超俗互为表里;表现在人生实践方面,则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与“无所逐来无所怨”,“无所往而不乐”的乐天知命、遗世独立的相辅相成。在岭海时期以前,苏轼一直在寻求心灵的栖息地,想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无限。“飞鸿”的形象成了他的象征。“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人似秋鸿有来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两两孤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这一飞动不居,缥缈寂寞的飞鸿形象,表明了诗人思无所依,神无所归的心理状态。但岭海时期的苏轼以其特有的生命实践做到了“无思”与“无待”相统一,构成了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方式,构建了他的精神家园,进入了人生的天地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无论是在人生得意时,还是人生失意时,苏轼都能表现出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贬谪中度过,但他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强不息地尽着自己的职责。第一次到杭州“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宋史本传)在饮湖上初晴雨后写出了他恬淡、平旷的心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谪居黄州,是他人生最艰苦的时期,但他没有消沉,也未怨世。“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他亲耕东坡营地数十亩,从而自号“东坡”。他最为著名的词章,充满豪迈浪漫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在这里吟唱出的。旷达中的“自强不息”,既不同于儒家的积极入世,又不同于老庄的逃避现实。他学老庄,却没有逃避现实,他习禅宗,也没有消极遁世,他的这一文化人格为后来者建立了一个随缘自适、即此即彼的精神家园。苏轼之人格魅力以其丰富与多面倾倒文人士大夫。东坡事类卷二十一金赵秉文淦水集书日:东坡先生,人中麟凤也。其文似战国策,间之以谈道,如庄周;其诗似李太白,而辅之以名理,似乐天;其书似颜鲁公,而飞扬韵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窃尝以为书仙。观其胸中,空洞无物,亦如此斋廊焉四达。独有忠义,数百年气象,引笔著纸,与心俱化,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岂非得古人之大全也耶!赵秉文于此高度评价了东坡为文化的集大成者,即“得古人之大全”。东坡诗词文字画于文化史上均属一流大家,而谈道之“如庄周”,“笔透具眼禅”,“胸中独有忠义”,三教圆融共同支撑苦难人生,共同构成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典范。苏轼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人格的自我完善,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实现对人生的困境和现实的超越,其实质就是审美的超越。苏轼的理想人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 丰富人的心灵世界, 提升人的人格境界, 教人们超越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与生活束缚,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乐趣。注释: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拘捕,押至汴京后关在御史狱中,至十二月底方结案出狱贬至黄州,因汉代的御史府树上多乌鸦,御史府又被称为“乌台”,因此人们把苏轼的这场文字狱称为“乌台诗案”。参考文献: 1 孔凡礼点校 苏轼诗集简称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2月版 2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简称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3月版 3 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4 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 2004年4月版5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年6月版6 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7 谢桃坊苏轼诗研究,巴蜀书社出版社 1987年5月版8 洪亮放逐与回归苏东坡及其同时代人,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版9 邓晓芒 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10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11 肖驰中国诗歌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