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41423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的相关史实,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三次改革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学会用比较和联系的观点审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理路;通过阅读有关苏联经济的史料和评论,学会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苏联经济发展历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掌握、了解苏联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照搬教条,要符合本国国情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经验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及其带来的启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一段有关“苏联兴亡”的历史视频教师顺势导入:一战期间,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最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19世纪社会主义空想由理论变为事实。那么这个国家在经历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辉煌领导之后,又经历了哪些曲折的改革,最终却把苏联引入了死胡同,最终解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一个跛足的巨人教师呈现三则材料,学生分析解答总结。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材料一 截至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50到100年走完的路。 周尚文主编: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材料二 他(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生分别回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获得超强的军事实力!辉煌的背后到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苏联的人均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还不足沙皇时代的水平。陆南泉斯大林模式为何被抛弃,人民论坛2020年7月(上)生分别回答:(1)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短缺(2)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师生总结出:斯大林模式忽略本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僵化教条,改革势在必行!困境中的尝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斯大林模式与三次改革的异同点,使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突破点与最终的失败原因。尝试一、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特点:1)经济: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否认市场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2)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荒扩产,种植玉米运动。工业:央企管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扩大管经权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教师引导学生从农业方面的第二条“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是对所有制的突破;工业方面的扩大管经权是对指令性计划突破等等,政治上,突破个人崇等等,学生认识到”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从总体看他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他的改革只是“头痛医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的问题。尝试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特点:1)经济: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否认市场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2)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依旧是“脚痛医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之后经济陷入停滞,比例失调严重。苏联残了尝试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特点:1)经济: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否认市场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2)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实施根本性变革: 经济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后转向政治改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从根本上突破了旧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继续下降。结果:改革背离了方向,导致苏联亡党亡国三、超级大国的殒灭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职。1991年底,苏联解体。四、多个视角论成败视角一材料一:到70年代,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形成。他们掌握着各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企业、农庄的绝对领导权。他们不以享有比一般规定的高级干部待遇还要大得多的特权为满足,还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财产。 俄国史材料二苏联解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苏联的败亡败在了忽视党的自身建设上,败在了丧失民心上!视角二材料一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材料二1988年,苏联资金的90给了重工业,食品工业只占6.3,消费品工业仅占3.7。据统计,1990年头10个月,苏联在1200种基本消费品中,有1150种经常断档缺货;在211种食品中,有188种不能自由购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苏联的败亡败在了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败在了改革者的决策失误上,败在了忽视民生上!启示:要处理好农重轻的比例关系;要始终关注民生.视角三材料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发?生: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充满着艰辛、复杂和曲折!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苏联改革的失败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五、为国家民族做出选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从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中吸取有益做法和理念,改革要适应时代要求;又要吸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中的教训,改革要彻底;同时我们要警惕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不能背离改革方向。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里,让我们努力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点击反馈: 1、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首次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2、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3、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下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八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就不会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