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体车库行业成长发展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7373475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立体车库行业成长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智能立体车库行业成长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智能立体车库行业成长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立体车库:政策暖风破局,行业发展有望迎来向上拐点引言:智能立体车库空间几何?时机已至?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2015年达2.79亿辆,同比增长5.88%,由此衍生巨量车位需求。然而受制诸多因素,城市停车难痼疾不断恶化。立体车库由于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土地节约、低成本及智能化等特点,相对传统停车场替代优势明显,并逐步受到市场关注及青睐。2015年,我国立体车库完成量、泊车位供应量分别达2079个、61.74万个,同比分别增长5.32%和5.23%。行业虽持续增长,但与巨大车位需求相比,立体车库行业当前规模仍较有限,行业发展差强人意。不过,伴随15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停车产业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发展积极信号逐步显现,由此引发投资者较多关注。为此,本篇报告通过分析行业自身发展逻辑并借鉴国外经验,力图解答以下核心问题:一是空间,智能立体车库行业市场空间如何,行业发展掣肘因素何在?二是时机,行业潜伏多年却未成大器,政策发力之下,行业崛起时机是否来临?三是未来趋势,行业格局未来将如何演绎?供需错配:刚需开启智能立体车库蓝海市场立体车库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发展仍逃不开经济学供需基本规律影响,故我们主要从供需两端来对行业展开分析。需求端:庞大机动车数量引致巨大车位需求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率不断提升,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2015年机动车保有量和汽车保有量分别达2.79亿辆、1.72亿辆,同比分别增长5.88%和11.35%。庞大机动车保有量催生了对车位的巨大需求,停车产业需求空间无限。对比世界主要国家来看,截止20XX,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54辆,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水平,仅为德国的约1/10、韩国的约1/5。由此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由此衍生的车位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总的来说,无论从汽车保有量存量规模还是未来增量空间来看,车位需求空间均十分广阔,停产产业极具潜力。供给端:多因素叠加,供给长期滞后需求增长相对于庞大汽车保有量所衍生的车位需求,目前,由于土地资源约束、原有规划设计滞后、停车场投资收益不理想等方面因素,国停车产业发展滞后,车位供给增速远远滞后于需求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一大痼疾。土地资源刚性约束相对于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城市土地资源始终是一个刚性约束。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来看:规模及增速方面,20XX后,全国供应土地面积、供应土地规划建筑面积规模持续萎缩,呈负增长趋势,2015年全国供应土地面积、供应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分别降至5.97亿平米、11.40亿平米,同比下降11.05%、12.60%。供应结构方面,从全国土地供应面积占比来看,2016年至今,工业用地占比最大为51.1%,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占比稍小,分别为33.2%、12.0%。从规划建筑面积占比来看,住宅用地占比最大为43.9%,工业用地次之为39.2%,商服用地为14.2%。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对停车场建设形成制约,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且这一约束边界日益明显。以市为例,20XX,机动车保有量达559.1万辆,且这一规模仍呈继续增长趋势,即便按当前规模计算,按照国际通行的每辆车需要1.2个车位计算,共需要670.8万个车位,但截止20XX底,市登记备案的经营性车位仅为约180万个,非经营性车位约110万个,缺口达380.8万个不考虑未备案车位。若按传统每个停车位30平米计算,则需新增1.14亿平米面积来建设停车场,而20XX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面积仅为2074万平米。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20XX土地供应面积和停车场建设需要面积对比情况,我们可进一步推知,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停车场建设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问题。规划滞后需求增长车位配建指标落后、布局不合理是造成停车难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城市原有停车位配建标准制定于上世纪末期,但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这一指标逐渐滞后实际需求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贯彻,由此造成目前主要城市中一位难求问题突出。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目前我国大城市中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近年来,部分城市制定了新的停车位配建标准,相比原有标准,新规配建标准有所提高,但仍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低回报,投资动力不足按服务的车流类型,停车位可分为基本车位和出行车位两类,其中基本车位满足车辆无出行时长时间停放需求,出行车位满足车辆出行时车辆临时停放需求。总的来说,居住类和办公类配建停车位固定属性强,属于基本停车位,而商业类、公共服务类配建停车位和路外公共、路侧占道停车位流动属性强,属出行停车位。除居住区配建停车位等非经营性停车位外,经营性停车位大致可分为路侧占道停车场、路外露天停车场合室停车场三大类别。目前,政府对经营性停车场实行政府定价,设定价格上限,从而导致停车场收费脱离市场价格体系之外,收益空间被锁定。同时,两方面因素则进一步挤压了停车场利润空间:一是成本端的运营成本上涨,包括人工和土地购置费用以及日常运营维护等;二是城市XX停车现象居高不下,对经营性停车场形成较大冲击,导致停车场车位闲置、利用率较低。收入端上限被锁定,叠加成本端不断遭受挤压,经营性停车场投资回报率较低。与此同时,停车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项目审批繁琐、困难,由此,社会资本进入意愿较弱,供给动力不足。车位缺口持续扩大,智能立体车库空间广阔比较优势突出,立体车库替代优势明显一方面是机动车保有量高位增长催生的庞大车位需求,另一方面,囿于土地资源刚性约束、停车位配建标准滞后、投资回报率低及项目审批困难等原因,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城市停车难痼疾难去。在此背景下,立体车库相对传统停车场的众多比较优势,使其成为传统停车场的有效替代产品。按照不同分类标准,立体车库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按汽车泊位和数量,可分为大、中、小型立体车库;按使用类型,可分为停放小轿车立体车库和停放公交车立体车库,其他分类方式还有按使用场合、建筑结构以及工作结构和形式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的是按工作结构及形式划分,可分为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巷道堆垛式、水平循环式、多层循环式、垂直循环式和简易升降式等。各类产品优缺点各有不同,就普及率而言,产品相对低端、技术门槛较低的升降横移式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5%左右,而垂直升降式由于空间利用率更高、适于城市中心繁华地带,产品主要定位高端,是未来高端产品的发展方向。相对传统停车场而言,智能立体车库在空间利用率、占地面积、建设周期、投入成本、停车效率及智能化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占地面积约为传统平面停车场的1/ 2 -1 / 2 5,但空间利用率比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提高75%以上,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空间1650平米,而采用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只需50平米,即1平米可停放一辆车。供需矛盾凸显,立体车库替代空间广阔车多位少是当前我国停车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由于供需错配,当前我国停车市场车位缺口较大。根据发改委数据,我国停车位缺口保守估计超过5000万个,且这一缺口逐步扩大,原因在于:第一,历史欠账积累,我国停车场建设长期滞后汽车保有量增长,车位缺口巨大;第二,城市化率逐步提升,20XX我国城市化率仅为54.77%,低于主要发展国家水平,城市化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汽车保有率。主要城市来看,20XX市车位缺口达250万个,、等城市停车位缺口均超过150万个,不仅是大城市,目前,停车难正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市车位缺口也高达45万个。而以为例,20XX,市居住区、中心城区配建车位缺口分别达111万个、69万个,中心城区配建车位缺口率由20XX的36.61%升至20XX的51.88%。而根据第三方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传统停车位约0.70亿个,按照发达国家1:1.3的车位配建标准,我国停车位需求量为2.28亿个,车位供需缺口巨大。预计我国2016年车位缺口将达1.81亿个,同比增长14.41%,2019年缺口将扩大至2.40亿个。数据虽仅具参考意义,但也一定程度表明我国停车位缺口巨大且缺口持续扩大趋势,未来我国停车场建设空间广阔,立体车库行业潜力巨大。政策纾困:好风借力,行业崛起在即市场失灵,政策为纾困关键梳理前文分析可知,车位供需矛盾问题由来已久,而停车场建设长期滞后需求增长,立体车库行业发展也差强人意。追本溯源,多方因素合力所致的市场失灵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最主要原因,车主、政府、制造商运营方及地产开发商均在其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具体来看: 车主:作为停车产业的需求一端,对于车主来说,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其使用立体车库较少的重要原因。立体车库在我国发展时间虽久,但由于缺乏宣传,市场对其认知程度并不高,以致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顾虑重重。 地产开发商:地产项目在满足容积率、绿化率前提下,又要达到车位配比要求,开发商出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成本等因素考虑,在车位配建过程中采取只满足数量策略,而立体车库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使其成为不二之选。这一方面推动了立体车库近年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两个不良后果:1车位可利用率低,大量闲置,车主对立体车库负面印象增加;2车位可利用率过低导致静态交通服务水平降低,部分城市规定在住宅小区禁止或不支持采用地下机械式停车设施,如、等。 制造商运营商:1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低端产品占据市场主导;2立体车库企业短视,在地产开发商项目报建中推波助澜,忽略车库后期可用性。目前,大型立体车库制造企业也逐渐涉及停车产业后端运营,在停车产业中扮演制造+运营双重角色。 政府:1停车场建设配套土地供给不足;2对经营性停车场实行政府定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缺失,停车场投资回报率低;3XX停车治理力度不够。总的来说,立体车库行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合力,但在目前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调控成为行业纾困关键所在。可行的解决路径是: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理顺市场机制,解决目前行业发展痛点,从而引导立体车库产业走上良性循环道路。对症下药,新政策直指要害停车难已成为城市社会管理一大痼疾,行业发展也对政策出台翘首以盼,在此背景下,政策出台呼之欲出。目前,不同层面政策主要包括:1国家层面制定了推进停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此次政策最大亮点在于,制定了停车场建设实际操作政策出台的时间路线图,规定完成期限,并将责任主体下放至地方,政策力度大、执行力强。实际操作性政策方面,发改委于2016年1月印发了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与任务分工的通知,对各项相关政策的出台规定了最后完成时间,大部分政策的完成时间集中在2016年6月,最迟也将在2017年12月完成。从政策推进力度来看,以往对责任主体进行任务分工并限定完成时间的情况较少出现,快速推进政策有望成为停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催化剂,助力立体车库行业加速崛起。按出台政策聚焦容的不同,我们对具体政策进行梳理:1提升停车设备高端制造水平根据规定,预计2016年6月出台政策支持停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并将停车产业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清单,新政策出台将直接利好立体车库行业发展,助力改变当前我国立体车库设备低端为主的产品结构,具有高端垂直升降式设备生产资质的核心企业将更大程度直接受益。2大力推广PPP模式,以企业债融资及政府专项基金结合方式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投入支持方面政策预计在2017年12月出台,主要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停车场建设运营领域,大力推广PPP模式,政府让利,保障社会资本收益;2通过企业债融资和政府专项基金结合方式为停车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3加强土地配套供给、简化审批程序,推动停车场建设按照政策出台时间表,最迟2017年12月前,有关土地配套供给、简化审批程序等停车场推进政策将陆续出台,总的来看,新政策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1加强停车场配套土地供给,中心城区功能搬迁等腾出的土地预留一部分比例用于停车场建设,同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鼓励单位、居民小区及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停车设施;2简化停车场投资、经营审批程序;3完善车位配建标准,在主要区域,鼓励建设停车楼、低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库等停车设施。从政策容来看,伴随土地配套增加、车位配建标准完善,未来立体车库不仅将在居民区、公建配套等领域得以应用,同时居民户自配需求或也将提升,而居民户个体需求主要以低端的升降横移式等为主,因此立体车库小型厂商仍有一定市场机会。4理顺价格机制,打击XX停车,提升停车场收益水平新政策主要集中于解决以往停车场收益水平较低、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足问题,主要措施包括:1理顺价格机制,完善停车收费政策,缩小政府定价围;2加强XX停车治理,逐步取消路泊位,从而提升市场对公共停车场车位需求。地方政府操作性相关政策最迟将于2017年12月前出台。5停车与互联网结合,推动智能停车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停车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互联网+停车方式,将分散停车场连接起来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实现停车资源优化配置。为此,政策层面的具体规定将在2017年12月前出台,主要容围绕停车数据库建立、停车新技术开发应用及互联网+停车的融合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互联网+停车趋势愈发明显,在此趋势下,拥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立体车库核心制造商要想切入后端运营领域、巩固行业地位,主动拥抱互联网将是一个可选项甚至必选项。综上,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庞大的车位需求也始终存在,但在市场无形的手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失灵背景下,政府宏观调控成为行业发展关键因素。目前,国家层面已出台了纲领性指导文件,同时,可操作性政策出台也已提上日程,年中便有部分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暖风已至,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行业发展制约因素的逐渐消除,智能立体车库蓝海市场崛起在即。然而也须看到,停车行业沉疴已久,政策根除病根并非一朝之功,目前,PPP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专项企业债发行也存在对社会资本门槛较高问题等,总的来说,停车场建设进程会加快但大致循序渐进推进,立体车库市场亦然。千亿蓝海市场,高速增长可期车位缺口巨大,立体车库市场替代空间广阔,但受制多方因素制约,行业规模增长受到限制,不过,政策发力有望成为行业爆发催化剂。在此,我们通过测算,以对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及增速进行把握。立体车库行业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立体车库应用围包括住宅小区、公建配套、单位自用三大板块,2015年,我国机械式泊车位新增供应总量为61.73万个,其中住宅小区、公建配套和单位自用分别为38.61万个、14.71和8.42万个,占比分别为62.5%、23.8%和13.7%。在此,我们将行业分为上述三大板块分别进行测算,同时,考虑到政策对不用板块刺激效果及具体情况不同,具体假设也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车位价格:15年机械式停车泊位均价为1.85万元/车位,考虑到停车产业化政策指引下,高端设备占比提升带动均价上涨,假设单位均价逐年按5%的增速上涨。 住宅小区:1地产增速:假设住房竣工套数15-19年增速均为5%,2020年增速降为0,之后以-5%的速度负增长;2配建标准:当前配建标准主要以1:0.8为主,结合北上深三地标准提升情况,假设16-19年逐年提升0.1,2020年后提升至1:1.3;3渗透率:14年住房竣工套数为765.94万套,住宅小区机械式泊位37.45万个,在0.8配建标准下,14年住宅小区渗透率为6.11%,考虑政策出台刺激效果逐步显现,16年为7%,以后逐年提升2%。 公建配套:停车产业化政策指引下,公建配套由于最符合产业化方向、受益政策最多。在14、15年数据基础上,结合地方政府政策出台节奏16年6月、12月以及17年12月三个节点,假设16年增速为20%,17-19年保持40%平均增速,之后以30%平均增速增长。 单位自用:假设16年增速为10%,17-19年以15%平均增速增长,19年后以10%增速平稳增长。测算结果来看,16-18年立体车库市场规模分别为155.62亿元、234.89亿元和34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6%、50.94%和45.42%大部分具体政策在2017年12月前出台,17、18年行业或有较大增长,行业呈现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行业空间将达到635.35亿元,2022年行业市场空间近千亿。鉴往知来:变革大幕开启,产品+运营打造核心优势政策刺激下,停车产业变革大幕已然开启,而身处局中的立体车库行业旧有格局也必然面临冲击。变局之下,立体车库行业前路何方,行业又将出现哪些调整?在此,我们通过剖析国行业现有格局,同时借鉴海外日本、德国、韩国发展轨迹,力图把握行业发展脉动。国市场:地产主导,高集中度、产品低端化住宅配建为主,地产投资主导行业发展我国立体车库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行业发展经历了起步、稳步增长和快速增长阶段,具体来看: 起步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末:1984年,国开始研制机械式停车设备,但受制汽车产业规模有限、产品技术落后等原因,行业发展缓慢; 稳步增长阶段90年代末20XX:得益于汽车产业快速增长,不断扩大的汽车规模带动停车位需求增长,机械式停车设备增速开始加快; 加速增长阶段20XX至今:随着车位缺口扩大,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机械式泊车位年供应量由20XX的11.89万个增至2015年的61.74万个,同期,机械停车设备年完成量由652个增至2079个。近年来,受制宏观经济下行及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增速有所放缓。2015年机械式泊车位新增供应量61.74万个,同比增速降至5.23%,泊车位销金额增速降至2.95%。出口方面,2015年机械式泊车位出口1.85万个,同比下降11.69%,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65%。应用场景而言,我国立体车库主要应用于住宅小区、公共配套和单位自用,并以住宅小区停车配套需求为主,占比超过一半。据中国停车网数据,2015年立体车库新增项目2079个,其中,住宅小区配套占比达54%,同比基本持平,公共配套项目占比达24.8%,同增2.7个百分点,单位自用项目占比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21.1%。以代表性城市为例: 居住小区停车位占比最大:2015年市经营性备案停车位190.59万个,其中,居住小区、公建配套和路外公共占比排名前三,比例分别为58.09%、19.87%和14.54%。 机械式停车位主要分布在居住小区:2015年市备案机械式停车位为22.86万个,从机械式车位在五大停车场类型中分布占比来看,居住小区、公建配套和路外公共占比分别为61.31%、34.19%和3.05%。 海淀区机械式停车位占比最大:从机械式停车位分布地区来看,海淀区机械式车位最多,占区车位总数的46.5%。分布地区而言,立体车库在大、中、小城市中均有使用,其中二线城市分布最多,一线城市次之。2015年,我国拥有机械式车库城市达491个,已建立体车库项目总数超14.4万个,泊位总量336万余个,居世界首位,地区分布来看,二线城市占比最大为52%,一线、三线、四线城市占比分别为22%、14%和12%。总的来说,住宅停车配套需求是立体车库行业发展主导因素,即房地产开发形成车位配建需求,在满足容积率、绿化率前提下,开发商出于土地节约和成本考虑,倾向于采用立体车库以达到车位配比要求,从而推动立体车库行业近年快速发展。这也与行业实际相符,结合20XX以来二者增长曲线走势来看:1我国机械式车库完成量增长曲线与房屋新开工面积、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长曲线走势具有一致性,但机械式车库行业走势略先于地产;2机械式泊车位供应量增长曲线与房屋新开工面积、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长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行业集中度不高,客户资源倾向核心厂商立体车库行业企业众多、参差不齐,行业集中度不高。据中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网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4月,全国具有停车设备制造资质的企业共有383家,但企业之间在生产资质、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根据中国停车网公布的2015年机械式停车设备项目中标排行情况来看,2015年中国停车网发布中标信息444条,其中,中标数排名前10企业占比为43.02%,前3企业占比仅18.24%,前3企业约占行业近1/5份额。从企业中标数量来看,西子石川岛公司中标项目46个,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怡丰中标项目13个和并列第三的伟创自动化、大中泊奥中标项目11个。同时,从时间序列数据来看,近年来,立体车库行业集中度逐年下降。从中国停车网公布的机械式停车设备项目招标前十企业中标情况来看,前十企业、前三企业中标数占比均逐年下降,20XX,前十企业和前三企业中标数占比分别为50.19%、27.76%,但2015年分别降至43.02%、18.24%。目前,立体车库行业集中度并不高且近年有所下降,随着政策催化,预计仍有大量中小企业进入该领域,短期行业集中度仍有一定下降空间,但中长期将逐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原因在于,伴随未来政策规收紧、行业竞争加剧,小企业逐步淘汰,核心厂商逐步成为市场主导。这从日本、德国的行业发展历程中也可发现,目前,日本IUK市占率在40%以上,德国Klaus和Otto Wohr两家公司合计市占率约80%。低端产品占比趋降,高端需求逐步崛起生产端来看,截止2016年4月,我国具有停车设备制造资质的383家企业中,超过90%企业具备生产相对低端的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资质,而具有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相对较少。垂直升降式设备由于技术门槛、智能化程度和空间利用率较高,因此产品主要定位高端。需求端来看,根据2015年中国停车网公布的机械式停车设备招标项目数据,在要求的6类车库类型中,升降横移式占比最高达78.67%20XX占比为80.70%,垂直升降式次之为8.25%,平面移动式为4.83%。结合供需两端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立体车库行业产品结构主要以低端的升降横移式为主,但占比逐年下降,同时,定位高端的垂直升降式产品逐渐崛起。在国家停车产业化政策引导下,预计未来高端设备市场占比将有较大幅度提升,而低端产品占比将继续下降,因此,具有核心技术的大型厂商凭借技术壁垒,有望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停车运营市场集中度低、专业性不强产业链上下游情况来看,下游停车运营市场呈现行业集中度低、专业性不强、散而乱特点。以为例,截止目前,登记备案停车场6581个,而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和停车管理公司在的运营方超过3000家,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其中,市最大停车管理公司公联安达停车场市占率、停车位市占率分别为4.44%、1.89%,前四大停车管理公司合计市占率分别为8.52%、2.91%。不止是,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截至2015年底,共有经营性路停车场和路外公共停车场795个,参与管理方多达388家。放眼海外:参考日、韩、德三国的发展经验,行业高集中度,高端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日本:政策是关键,高集中度+产品高端化日本是立体车库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立体车库技术高度成熟的国家,亚洲其他国家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皆起源于日本。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期间,日本汽车保有量还较少,立体车库行业开始出现但数量较少; 快速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1998年:阶段为日本立体车库行业爆发增长期,立体车库年新增量由1980年的0.27万个激增至1998年的3.05万个,同期,机械式泊车位供应量由1.59万个增至12.61万个。行业爆发的原因包括汽车保有量及地产投资快速增长以及政策法规的推动; 成熟期1999年至今:经历爆发增长期后,行业进入成熟期,立体车库完成量和泊车位供应量均有所下滑,截止20XX,日本机械式泊车位累计供应量达296.33万个,机械式泊车装置累计完成量达55.03万个。总结日本立体车库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行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政策扶持是行业发展重要原因日本立体车库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支持息息相关,政策法规在日本立体车库产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部停车场相关法律规政策,如制定车位配建标准、限制路上停车、价格双轨制路上停车价格高于路外停车、实行一车一位制度等。此外,日本建立了严格的停车执法体系,主要包括停车泊位管理、配建停车位管理和违章停车管理三个方面,对违反法规条例行为予以较为严格处罚,从而保证政策得到有力执行。2、地产及汽车是立体车库行业发展重要推手政策配合作用下,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成为日本立体车库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80年代后,日本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受此影响,立体车库行业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机械式泊车装置完成量和泊车位供应量规模迅速增长。伴随90年代末地产和汽车行业的见顶,立体车库也于1998年到达行业顶峰。从立体车库行业分别与地产、汽车行业发展走势的对比来看,两者之间走势基本一致,这与我国立体车库行业发展情况具有相似性。3、低端产品占据市场主导,高端电梯式占比逐步提升从细分产品发展历程来看,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类型产品占比各有不同,低端产品始终占据市场主流,但高端电梯式占比逐步提升。具体来看: 90年代初,二段式即简易升降式、垂直循环式占比最大,1991年二者占比分别为30.60%、30.12%,多段式即升降横移式和电梯式占比分别为16.97%和12%。之后,垂直循环式占比迅速下降,二段式占比也逐步下降,与此同时,多段式和电梯式占比逐步提升。虽然不同阶段,各产品占比有所变化,但低端产品始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XX日本机械式泊车位供应量占比重,多段式占比最大为62.14%,其次为电梯式提升至17.89%产品定位高端,二段式位居第三为11.93%。4、高行业集中度,小企业较多行业格局来看,日本立体车库行业呈现高行业集中度、小企业众多的格局。目前日本从事机械式停车库及其设备开发、制造的公司约有200多家,其中生产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公司约100多家,规模较大IUK、新明和、日精、三菱重工等。其中,排名第一的IUK市占率在40%以上,为全球最大立体停车库制造商。韩国:政府重视,地产和汽车是重要推动因素韩国立体车库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后开始引进日本生产技术,伴随韩国80年代末韩国房地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立体车库产品市场逐步打开,20XX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韩国立体车库行业发展增速保持在30%左右,行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且随着市场需求扩大,自动化停车设备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格局来看,韩国立体车库制造厂商约有近百家,包括现代、LG、东洋机电、乐天公司等均有生产。其中,东洋机电是韩国规模和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机械式立体车库制造企业,同时也是韩国本土企业出口日本较多的停车设备制造商。地产和汽车是韩国立体车库行业发展两大重要因素。地产行业来看,80年代后,韩国房地产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竣工住宅套数由1981年的15.0万套迅速增至1991年的61.3万套,2016年竣工76.5万套,同增48.53%。同时,住宅获批建筑面积增长曲线走势也与住宅竣工套数曲线基本一致,2016年住宅获批建筑面积同增40.35%。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是韩国立体车库行业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韩国汽车保有量规模持续增长,由20XX的1589.5万辆增至20XX的1940万辆,维持稳步增长态势。持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使得车位需求不断扩大,但对于韩国而言,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相对传统停车场而言,立体车库比较优势更加突出,从而有助行业快速增长。此外,韩国立体车库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得到了政府较大重视,并制定了相关规章。以首尔为例,其在不同地区实行了有差别的停车场建设标准和收费标准。德国:Klaus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智能化不断升级德国立体车库行业发展较早,德国停车产业较为发达。行业格局来看,德国立体车库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格局,目前,德国停车设备生产厂商超过20家,其中,Klaus和Otto Wohr两家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80%。在此,我们选取Klaus公司作为典型,以借鉴其发展经验。Klaus为德国停车系统领导厂商之一,公司拥有超过50年的停车设备生产历史,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结公司发展历程,公司产品结构变化遵循两条发展轨迹:1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2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升级提高,产品经历了半自动系统向全自动系统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进行创新,推出新品。公司主要产品可分为Pakers、半自动停车系统、全自动停车系统和停车托盘四大系列,不同系列下又细分为众多子产品类别,其中,全自动停车系统产品智能化水平最高。此外,公司还推出了iParker系统,采用了新的智能传感器同步技术,相比以往产品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如效率更高、持续性更好、操作更安全便捷等。未来趋势:动力机制转换,产品+运营打造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空,相似的境遇,海外立体车库行业发展轨迹为国行业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政策暖风吹拂,行业变革在即,在打破既有格局的同时,新的市场格局也将不断演绎。借鉴海外经验,同时结合国家政策推动方向及国行业实际情况,国立体车库行业风潮涌动将是必然,行业发展或将呈现以下变化。住宅配建占比趋降,公建配套迎风而长立体车库行业需求主要由住宅小区配套、公共配建和单位自用三大板块构成,其中,住宅小区配套需求占比最大,比例超过一半,公共配建次之约占1/3,其他为单位自用或路外公共需求等。在此,我们通过拆分立体车库行业需求结构,力图更清晰把握新形势下行业部的结构变动。1、直接受益新政,公共配建需求占比有望明显提升公建配套是政府政策的最直接受益方,从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来看,明确表示未来将大力采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停车场建设运营领域,并通过企业债融资和政府专项基金结合方式为停车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未来停车场公建配套需求占比将有较大提升,而立体车库行业也将直接受益,同时,由于政府公共产品采购招投标通常设置较高门槛,因此,兼具技术、资金实力并拥有核心客户资源的大型厂商将更多收益。2、住宅配建渗透率提升,规模总量增长将住宅小区配建需求进一步细分为新增需求和存量需求来看: 新增需求:来源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车位配建需求,主要由房地产投资驱动。虽受政策刺激,16年以来地产投资增速出现回升,但在人口红利见顶背景下,地产投资中长期难言实质回暖,从而对立体车库增速形成制约。不过,考虑到鼓励政策出台有利于提升住宅小区立体车库渗透率,因此新增需求规模应仍有一定程度扩大。 存量需求:来源于现有住宅小区的配套需求,停车难问题长期存在,叠加政策鼓励居民小区、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允许对外开放并取得相应收益,故存量需求会有扩大。不过,由于住宅小区停车场建设用地为共有产权,受制建设用地权属不清问题,实际执行过程中或存在较大困难。同样受益政策发力,立体车库单位自用需求规模也将得以提升。总的来看,新格局下,立体车库行业发展动力机制将出现转换,直接受益政策的公建配套需求占比将有较大幅度提升,成为行业增长引擎,此消彼长,住宅配套需求占比将趋势性下降,但受益渗透率提升,规模总量会有增长。产品+运营双向延伸,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核心优势政策催化之下,立体车库行业变革大幕已然开启。政策催化固然将扩大市场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皆有作为空间,不过,我们仍然相信优胜劣汰、丛林法则是市场规律基本尺度,在既有格局基础上,新形势下,市场或将呈现以下变化。 行业集中度先降后升,核心厂商占据市场主导:随着政策催化作用显现,短期立体车库行业集中度或仍将一定程度下降,但随着行业逐步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丛林法则作用下,小企业出局、核心厂商成为市场主导,行业将呈现高集中度格局目前,日本、德国立体车库行业呈高集中度格局。大浪淘金,占据地产商、政府等高端客户资源,并更多获得优惠政策资源倾斜的核心龙头厂商将更多掌握市场话语权。 高端化、智能化是长期趋势:结合日本高端电梯式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历程,以及我国当前停车产业化政策引导方向,政策大力引导社会资本以PPP模式进行公共停车场建设,空间利用率更高、适宜城市繁华中心地带的高端垂直升降式设备有望迎来较大发展空间,占比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时,由于目前立体车库在居民小区应用最广,客户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故较为简易的低端产品仍将占据市场主流。 产品+运营模式打通产业链条:地产景气下行,原本地产投资主导的格局不断受到冲击,加之行业技术壁垒较低,大量中小企业进入,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单一主业的制造商转型压力不断增强。除提升立体车库设备高端制造水平外,具备较强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的核心厂商进入后端运营领域将大势所趋,产品+运营全产业链布局不仅契合时势,也是核心厂商提升市场地位、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总的来说,政策逐步发力,既有格局逐步被打破的同时,新的格局也将不断演绎:1行业驱动机制转换,直接受益政策的公建配套将接力住宅配套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占比有望较大幅度提升,此消彼长,住宅配套占比趋降,但渗透率提升助力规模扩大;2行业集中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核心厂商占据市场主导;3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是趋势,市场占比有望明显提升;4行业生态重塑,单一主业的制造商迫于转型压力,将逐步向后端运营领域延伸,产品+运营全产业链布局助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投资策略:看好两类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借鉴日、韩、德三国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本土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两类公司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1产品结构齐全、据高端客户资源且具备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的核心厂商,推荐五洋科技;2具有资金、技术实力,产品+运营全产业链布局企业,推荐东杰智能。此外,建议关注诺力股份、金石东方、润邦股份、鸿路钢构和金自天正。五洋科技:立体车库纯正标的,设备+软件+运营全方位发展公司主要从事散料搬运核心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拥有机电液一体化核心技术及自主研发生产的带式输送机自控液压紧装置、液压卷带装置、盘式制动器、给料机以及矿用水精过滤器五大系列专利产品。旗下有天沃重工、五岳科技、五九机电和伟创自动化四家子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建筑、电力、钢铁等多行业,在下游客户中具有良好评价。下游行业低迷或有助公司市场份额提升,需求好转后将有望提升业绩弹性。立体车库业务:收购伟创自动化,设备+软件+运营全方位发展。15年12月通过收购伟创自动化进军立体车库领域,标的公司承诺15-17年实现扣非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子公司伟创自动化产品包括机械式停车设备、智能仓储设备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和成套生产线,15年上半年分项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17、0.30、0.07亿元。此外,伟创自动化在立体停车设备的基础上还积极布局软件与运营服务领域。 软件方面,开发了伟创立体停车控制系统V1.0和伟创车库控制系统软件V1.0,工业4.0不断升级。 打造车库运营平台,形成比较竞争优势,目前,公司主要通过伟创进行停车场运营管理,随着软件技术的升级,未来或有望建设成为智能车库运营平台。预计16、17年净利润约为0.90、1.19亿元,EPS分别约为0.99、1.30元/股,对应PE分别为60、46倍。东杰智能:自动化产业链延伸,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是国较早从事智能物流成套装备设计与生产的企业,有东杰装备、东方物流机电安装、以及东杰软件三家子公司,产品涉及智能物流装备硬件制造、设备安装、以及软件设计,在智能物流领域布局全面。电商、快递企业的上市加速了智能仓储、分拣和输送系统的需求爆发,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受益。立体车库业务:产业链延伸,智能立体车库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在立体车库业务方面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储备,开发了包括塔式、仓储式、沉箱式、升降横移式、多层循环式、巷道堆垛式等多种形式立体车库,立体车库业务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46万元,15年实现营业收入2290万元,同比增长70%。 成立合资公司,推进智能立体车库业务:拟出资共同设立控股子公司XX东杰智能停车服务,目标从装备制造向下游服务领域拓展,解决立体车库推广难题。 立体停车库业务是自动化产业链业务的延伸,为汽车行业提供自动化物流装备和解决方案,并由此切入立体停车库,业务相关性强。公司良好的软硬件技术积累和系统集成能力为产业链拓展奠定基础。预计16、17年净利润约为0.61、0.81亿元,EPS分别约为0.43、0.57元/股,对应PE分别为78、59倍。诺力股份:布局立体车库,提高智能物流一体化解决能力公司主要从事轻小型搬运车辆及电动仓储车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涵盖轻小型搬运车辆、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电动乘驾式仓储车辆三大板块。凭借工业车辆行业多年积淀优势,公司在轻小型搬运车辆和电动仓储车辆领域占据领先优势、成为行业寡头。同时,公司积极向AGV小车、立体车库和高空作业平台外延扩展,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多元增长极。立体车库业务:布局立体库,打造智能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20XX2月,公司投资1500万元成立诺力车库设备制造,专业从事机械立体停车库、交通自动化设施的集研发、生产、安装和维修,开始涉足立体车库领域,15年停车设备贡献收入1333万元。 产品系列齐全,包括升降横移类、垂直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简易升降类、无避让类等六大系列。 先后与医院、商业地产、物联网公司等对象进行立体车库建设项目合作。 拟以智能物流设备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包括AGV、立体仓库、仓储管理系统等在的智能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预计16、17年净利润约为1.17、1.34亿元,EPS分别约为0.73、0.84元/股,对应PE分别为35、31倍。金石东方:独家代理进军智能泊车公司是国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设备龙头,可以为客户提供钢增强塑料复合管全套生产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和成套生产设备。立体车库业务:独家代理DYP,进军智能泊车领域。公司依托良好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机械加工集群与报税区优势,以代理方式为切入点进军智能泊车领域。 与韩国现代东洋DYP达成战略合作,DYP许可公司在国独家使用其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生产工艺,DYP专注于智能泊车设备研发生产,在韩国排名第一。 引进东洋公司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技术,相比国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品牌与可靠性优势。预计16、17年净利润约为0.50、0.63亿元,EPS分别约为0.73、0.92元/股,对应PE分别为82、65倍。润邦股份:打造立体车库样板工程公司主要从事起重装备、海工、船舶配套以及立体停车设备等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及销售。通过收购正洁环境切入环保领域,打造环保第二主业。立体车库业务:立体车库样板工程,市场拓展能力强。公司全资子公司普腾是专业化停车设备制造商,从事立体停车库业务,有多个系列产品,20XX立体停车库业务贡献营收1.57、1.02亿元,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2016年4月,由普腾提供的省最大的智能立体车库投入运行,共由10组PCS垂直升降类机械车库组成,最高为12层,共提供有效车位数248个。 销售网络遍布国,紫藤园、文轩、武昌鲁巷广场、嘉会路塔库等项目成为立体车库样板工程。预计16、17年净利润约为0.91、1.18亿元,EPS分别约为0.20、0.26元/股,对应PE分别为49、38倍。金自天正:依托自动控制优势,切入立体车库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冶金自动化领域的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业检测及控制仪表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承接工业自动化工程和技术服务。由于钢铁行业景气下行,公司积极拓展钢铁行业以外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同时,不断推进机器人领域业务,目前已开发码垛、输送等各类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立体车库业务:依托自动控制技术,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公司是由科研院所改制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一大股东冶金自动化研究科研实力雄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拥有30多年的研究积累,其智能控制技术处于国领先地位。 凭借其在自动化行业的积累,为客户提供了机器人码垛自动化设备,切入机器人应用市场。 利用其技术和客户优势,有望复制其在机器人业务领域的拓展模式,迅速切入智能立体车库控制业务领域。鸿路钢构:绿色智能车库行业标杆公司是国领先的钢结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钢结构及其维护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具备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立体车库业务:钢结构业务拓展,智能车库加速发展。公司立体车库工厂20XX成立,20XX立体停车库项目投产,由提供立体车库材料延伸至设备制造,可以延伸原有业务产业链,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目前立体车库工厂每月生产两层立体车库可达700个车位,三层立体车库可达350个车位公司,产品涵盖垂直升降式、升降横移式、平面移动式、简易升降式以及巷道堆垛式几大类。 其立体车库能够加装充电桩,成本相较单独建设充电桩便宜,更为方便实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绿色智能车库优势将逐步凸显。预计16、17年净利润约为1.83、2.26亿元,EPS分别约为0.66、0.81元/股,对应PE分别为23、19倍。智能立体车库二:外动力兼备,行业已步入高速成长期报告要点政策东风破局,智能立体车库蓝海市场起航停车市场供需错配严重,造成约5000万个巨大车位缺口。在此背景下,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智能立体车库成为传统车位替代首选。但由于停车产业市场失灵,行业潜伏多年至今未成大器,而近期政策则成为行业纾困关键。15年以来,伴随国家停车场建设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认为目前行业已经步入高速成长期,预计未来3年行业增速将达到30%-40%,到2022年市场空间有望接近千亿。外生动力:政策稳步推进,行业桎梏逐步破除行业发展主要矛盾在于供给,其最终能否解决,外部政策及生投资回报率两因素是关键。其中,政策居于关键地位,尤以土地、资金和定价机制最为重要。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已密集出台停车场建设纲领性文件,同时,按照发改委制定的具体政策出台时间表,目前已有28个省级单位出台了相关政策,主要包括:1灵活多样方式保障土地供给;2推进停车产业化,PPP模式和专项债发行稳步推进,截止16年2季度末,专项债核准发行额度超878亿,已发行超330亿;3市场调节定价,允许配建商业项目打造停车场多元收入渠道。生机制:下游盈利能力增强,行业有望加速增长下游的盈利能力提升是立体车库行业加速增长的根本动力。对停车场行业来说,盈利能力核心因素为:1停车场实际使用率;2收费定价机制和商业项目配建。随着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停车场项目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目前,对已有PPP项目案例测算发现:1单一收入项目,50%使用率前提下,项目投资收益率达15%,回收期约7年;2配建商业的多收入渠道项目,投资收益率有望升至约20%,回收期缩短至5年。目前,已入PPP项目库的停车场项目超163个,投资额超677亿元立体停车楼项目超19个,金额超71亿元。投资策略:把握高端制造、产业+运营布局两条核心主线外动力驱动行业加速成长,行业格局将不断演绎新趋势:1传统地产主导的格局被打破,公建配套将成为新增长引擎;2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是长期发展趋势;3制造厂商向后端运营领域延伸是大势所趋。新格局之下,两类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1产品结构齐全、具备高端产品生产研发能力及市场拓展能力的核心厂商,推荐五洋科技、天桥起重、诺力股份;2具有资金、技术实力,产品+运营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关注东杰智能。此外,建议关注金石东方、润邦股份、鸿路钢构和金自天正。风险提示:政策出台力度不达预期。承前启后:政策驱动,行业迎来向上拐点智能立体车库行业近年持续增长,而受近期政策密集出台刺激,市场对其也颇多关注。我们前期发布了深度报告政策暖风破局,行业发展有望迎来向上拐点,对行业制约因素、市场空间、驱动力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别于市场的观点。智能立体车库是传统停车场的有效替代品,目前,停车产业发展最主要矛盾在于供给,而供给端矛盾的解决则有赖于外生政策因素以及生行业投资回报率两方面因素。其最终决定了智能立体车库行业能否崛起并保持持续发展动力。具体如下: 外生因素政策驱动:主要解决资金、土地、审批等问题,其中尤以资金和土地最为关键。 生机制投资回报率:其是驱动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有赖于政策对行业原有痼疾的破除,包括投资模式和定价机制等。承接上篇报告,本篇报告将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外生驱动因素的政策落实情况如何?第二,生机制方面,行业盈利能力如何?政策东风破局,立体车库蓝海市场起航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立体车库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发展时间,并非新鲜事物,但行业整体却裹足不前,目前仅有百亿规模,这与行业巨大需求增长空间极不相称。究其原因,多因素所致的停车产业市场失灵是导致行业一直潜伏的主因,而去年以来的政策强势发力使得行业发展曙光初现。供需矛盾扩大,刚需开启行业蓝海当前,我国停车市场面临严重车位供需不匹配问题,由此带来车位供需矛盾的不断扩大。以此为背景,相对传统车位,具有成本、空间利用率等明显优势的立体车库成为替代首选,从而带来行业巨大潜在替代空间,具体而言:需求端:庞大机动车数量引致巨大车位需求。静态来看,2015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和汽车保有量分别达2.79亿辆、1.72亿辆,同比分别增长5.88%和11.35%,催生巨大的车位需求;动态来看,我国机动车和汽车保有量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截止20XX,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54辆,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水平,仅为德国的约1/10、韩国的约1/5。无论静态还是动态角度看,在庞大的机动车保有数量基础上,未来车位需求将持续扩大,停车产业极具潜力。供给端:诸多因素合力致供给滞后需求增长。我国停车产业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严重滞后,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停车场建设配套用地供给不足;第二,原有车位配建标准滞后,发达国家车位配比为1:1.3,而我国大城市仅1:0.8,小城市更是只有1:0.5,两者差距明显;第三,停车场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收入增长空间受限,导致停车场投资回报率较低,社会资本进入意愿不足。此外,审批困难、资金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车位供需矛盾不断凸显,停车位缺口持续扩大。据发改委数据,我国停车位缺口保守估计超过5000万个,且这一缺口逐步扩大。相较传统停车场,立体车库具有建设周期短、成本低、土地节约、停车效率高及智能化等诸多优势,从而成为传统停车位的优势替代产品,未来替代空间广阔。据我们测算,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