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杀700题专练10 实验题40题(重点)1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则气密性良好。(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想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用装置_ (填字母)。(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填“b”或“c”)端通入。(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答案】(1)长颈漏斗 (2)在长颈漏斗上面倒入适量的水,若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3)A 2H2O22 H2O B 2 KClO32KCl+3 E (4)量筒 c (5)B 难溶于水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在长颈漏斗上面倒入适量的水,若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则气密性良好。(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固液发生装置为A,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 H2O;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固体加热装置为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 KClO32KCl+3;若想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E。(4)用装置装满水的万能瓶F和另一仪器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在F中气体应“短管进、长管出”从导管c端通入,将水压入量筒中测量体积。(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固体加热装置为B。用排水法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不用装置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重点)2氧气是重要的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图一甲装置:固体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一丙装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_。(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氧气浓度%79.679.779.990.089.889.3氧气平均浓度%79.789.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以上两种方法中,用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集气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主要原因_。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填字母序号)。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3)分别把点燃的木炭放入装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如图二,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_。(4)在潜水艇中提供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是: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实验室中可用(如图三所示)_ 装置来模拟其制取过程(填字母序号)。【答案】(1)催化作用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2)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排水 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ACD (3)氧气的浓度 (4)B或C 【解析】(1)固体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催化作用;发生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空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以上两种方法中,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集气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主要原因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故A正确;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大于80%,故B不正确;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故C正确;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故D正确。故选ACD。(3)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氧气的浓度。(4)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是在常温下进行,属于固液不加热,故实验室中可用B或C装置来模拟其制取过程。(重点)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装置图中某装置有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并改正:_。(2)实验室常选用C和F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装置B与装置C还可以制取一种酸性气体,指出B装置与C比较的一个突出优点_。(3)若用G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酸性气体,则气体应从G裝置的_口进,(选填“a”或“b”)。【答案】(1)A中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2)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 a 【解析】(1)A中,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填:A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装置C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B装置与C比较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2H2O22H2O+O2;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装置C可制备二氧化碳这种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G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故填:a。(基础)4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时,小红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按图中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1)图中缺少的仪器是_,其作用是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2)过滤时,发现速率太慢,原因是_。(3)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需要再过滤一次。若两次过滤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_(答出两条)。(4)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她高兴地说:“我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_,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答案】(1)玻璃棒 引流 防止滤液溅出 (2)杂质太多(或:滤纸没有紧贴烧杯内壁等) (3)滤纸破损;液面超过滤纸边缘(答案合理即可) (4)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蒸馏 【解析】(1)过滤实验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滤液溅出。(2)过滤时,发现速率太慢,原因是:杂质太多(造成滤纸堵塞)或滤纸没有紧贴烧杯内壁等;(3)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需要再过滤一次。若两次过滤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1、滤纸破损2、液面超过滤纸边缘。(4)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得到的不是纯水,理由是: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蒸馏产生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基础)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2)B操作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3)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写出一条即可);(4)D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5)E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答案】(1)炸裂瓶底(合理即可,下同) (2)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压破试管或折断导管或刺破手 (4) 引流 (5) 石蕊小干花喷水的部分变红 与未喷水的部分形成对比(或形成对照实验) 【解析】(1)A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铁丝燃烧产生高温熔融物溅落,造成瓶底炸裂;(2)B操作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数;(3)C操作中,试管不能直接支在桌面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压破试管或折断导管或刺破手;(4)D过滤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5)E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遇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小干花喷水的部分变红,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与未喷水的部分形成对比(或形成对照实验)。(基础)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和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1)A物质可使悬浮于河水中的杂质沉降下来,A物质的名称是_,经过操作后,若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操作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所选用的装置是_(填“”或“”);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_。(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水。他利用装置进行操作后得到蒸馏水,向少许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答案】(1)明矾 ac (2) 引流 (3)硬 有大量泡沫产生 【解析】(1)明矾溶于水呈胶状物,能吸附悬浮于河水中的杂质而沉降下来,故A物质的名称是 明矾(絮凝剂)。操作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因此为过滤操作,经过滤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可能原因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使液体没经过滤纸过滤直接流下来,造成滤液浑浊,因此可选的答案有:ac;故填:明矾;ac。(2)在过滤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通常用吸附剂来吸附,吸附能力较强的是活性炭,所以选择装置;装置为过滤操作,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为引流。故填:; 引流。(3)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当滴加肥皂水时会出现很多的浮渣,所以液体D属于硬水,经过蒸馏后可将硬水变成软水,由于软水中含有的钙、镁化合物较少或没有,就会出现浮渣少,泡沫多的现象。故填:硬;有大量泡沫产生。(基础)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带回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过滤时常用_做过滤层,在生活中还可以用_代替;(2)图1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其作用是_;(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操作可能是_(一条即可);(4)对实验改进后,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的物质是_;(5)如图2是同学们制作的一种简易净水器,利用该装置处理河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活性炭起_作用,通过该装置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取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6)图1和图2实验后得到的水_(填“能或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请说明理由_。【答案】(1)吸附不溶于水的杂质形成沉淀 滤纸 小石子和纱布 (2) 玻璃棒 引流 (3)漏斗内液面边缘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烧杯未洗净(答一条即可) (4)活性炭 (5) 吸附 不能 煮沸 不能 实验后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解析】(1)实验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吸附不溶于水的杂质形成沉淀,过滤时常用滤纸做过滤层,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小石子和纱布代替;(2)图1中过滤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操作可能是:漏斗内液面边缘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烧杯未洗净等;(4)对实验改进后,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有色物质;(5)图2是一种简易净水器,利用该装置处理河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活性炭起吸附作用,通过该装置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取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6)图1和图2实验后得到的水不是纯水,其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基础)8下图分别为“水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据图回答一下问题:(1)图实验中关闭开关K后,观察到甲、乙两支试管里都有气体产生。理论上甲、乙两支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_,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新物质外,还是一个将_能转化为_能的过程。(2)图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_。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根据该实验分析,其理由是_。【答案】(1)1:2 氧气 氢气 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电能 化学能 (2) 验纯 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珠 化合反应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电元正极连接甲试管产生氧气,电源负极连接乙试管产生氢气理论上甲、乙两支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1:2,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氧气,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氢气。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分子种类是否改变。分子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是物理变化;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新物质外,还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2)图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气体纯度,防止发生危险。该实验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原理为:2H2O22H2O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珠;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根据该实验分析,其理由是: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任何污染。(重点)9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模拟氢氧焰实验。(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仪器A的名称_。现用下列仪器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填标号)。欲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应从装置F的_(填“a”或“b”)处通入气体。(2)模拟氢氧焰实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有关。【答案】(1)锥形瓶 ACD a (2)验纯 浓度 【解析】(1)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型,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ACD;欲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为了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应从装置F的a(长)管进入; (2)按图2所示装置,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验纯;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基础)10请仔细观察下图,是测定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情况的实验,用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1)实验A中锥形瓶底部预先铺一层薄薄的细沙的目的_(2)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_,气球现象是_,装置放回天平后天平_(4)上述三个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_,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均填实验装置序号)(5)实验B中,最终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_气体逸散空气中,最终没有称量到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6)实验C观察到烧杯内_色固体(铁钉)表面产生_,溶液由_色变成_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7)由实验A、B、C可知要设计探究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方法是_。【答案】(1)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 (2) (3)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气球膨胀后缩小 仍平衡 (4)B ABC (5) 二氧化碳 (6)银白 红色物质 蓝 浅绿色 (7)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解析】(1)锥形瓶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2)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使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所以气球先膨胀,燃烧熄灭后,冷却到室温,由于红磷熄消耗瓶内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气球又变小;装置放回天平后天平仍然平衡,因为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总质量不变;(4)上述三个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B,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逸散空气中,最终没有称量到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以上三个反应均为化学反应,所以ABC都合质量守恒定律;(5)实验B中,最终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逸散空气中,最终没有称量到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6)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所以实验C观察到烧杯内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7)由实验A、B、C可知要设计探究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方法是:把B中的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锥形瓶上面套上一个气球,即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基础)11如图所示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2)B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3)某同学想用C装置所示的实验证明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此装置需如何改进_。(4)D装置所示实验能实现的实验目的是_。【答案】(1)长颈漏斗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将烧杯换成带气球的锥形瓶形成密闭体系 (4) 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1)A实验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图中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此装置能够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2)B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同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物理性质)。(3)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有二氧化碳逸出,因此反应要在密度容器中进行,所以对该装置的改进是将烧杯换成带气球的锥形瓶形成密闭体系。(4)根据铜片上的兵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基础)12如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5)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标出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答案】(1)对比 (2) 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较B试管先变红色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4)不污染环境 (5) 【解析】(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较B试管先变红色;(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5)设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x,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氨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根据题意有:x+(+1)30,x3,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可以表示为。(重点)13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_。(2)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_;气球的作用是:_。(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_ 。(4)反思:白磷燃烧 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_ ;该反应的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g.(6)某同学用 图B 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_(只写一条)。【答案】(1)内外产生了压强差;即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同 白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 (2) 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 防止气体逸出 (3)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4)遵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化合反应 (5)0.6 (6)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氢气逸到空气中 【解析】(1)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内外产生了压强差;即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同;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2)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气球的作用是防止气体逸出;故填: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防止气体逸出;(3)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瘪;(4)反思:白磷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该反应的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0.6g;(6)某同学用 图B 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氢气逸到空气中。(重点)1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设法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缓缓通入CO2,点燃甲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丁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且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丁中现象说明_。点燃乙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乙处玻璃管内_.乙处现象说明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甲、乙处的酒精灯丙中有丁中液体进入丙的作用是_。(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答案】(1)液面下降(石灰水沿右侧导气管进入烧杯) CCO22CO CO2流经甲处时有部分经过导管进入了丁 黑色粉末(固体)变红 一氧化碳具有还性 CO+CuOCu+CO2 防止液体倒吸至硬质玻璃管中(或安全瓶) (2)不需要,未反应的CO进入丁装置后不会逸散到空气中(合理即可) 【解析】(1)缓缓通入CO2,点燃甲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丁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硬质玻璃管中碳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CCO22CO,丁中现象说明:CO2流经甲处时有部分经过导管进入了丁;点燃乙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乙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固体)变红;乙处现象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性;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甲、乙处的酒精灯,丙中有丁中液体进入,丙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至硬质玻璃管中;(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不需要,未反应的CO进入丁装置后不会逸散到空气中。(提升)15某同学学习了氨气之后,对其很感兴趣,上网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不可燃氨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液体。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请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最好在上述装置_(填序号)中完成;该装置后通常还需接装置,原因是:_;(3)进行该实验时,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填字母);a先通氨气,后点燃酒精灯 b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氨气 ca、b都可以(4)实验室若用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当从管口_(选填“a”或“b”)进入。【答案】(1)2NH3+3CuO3Cu+N2+3H2O (2)C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且易溶于水 (3)c (4)b 【解析】(1)氨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3Cu+N2+3H2O;(2)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最好在固体加热装置C中完成,因为氨气可以流通,且装置气密性好;该装置后通常还需接装置,原因是: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且易溶于水,用装置可以吸收氨气;(3)氨气不可燃,进行该实验时,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先通氨气,后点燃酒精灯 或b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氨气都可以;故选:c。(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若用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短管进、长管出”从管口b进入。(提升)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用仪器,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序号的仪器名称。_,_。(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组装一套装置,这套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填一个),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装置制取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除选择外还需要_(填仪器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组装仪器时,试管口应向_倾斜,原因是_,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填镊子或药匙),实验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阻塞气流,需要在管口放_。停止加热时,要_(填“先”或者“后”)熄灭酒精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填“正”或者“倒”)放在桌面上。(4)综合(2)和(3),确定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无论选择什么装置制取氧气,实验前都应先_。(5)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写一点即可)(6)装置中装满水,若用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处导管进入。【答案】(1)铁架台 锥形瓶 (2)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 下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药匙 一团棉花 后 正 (4)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 没有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者集气瓶没有装满水 (6) b 【解析】(1)仪器是铁架台,仪器是锥形瓶,故填:铁架台;锥形瓶;(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组装一套装置,这套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制取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需要加热,除选择外还需要酒精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高。组装仪器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实验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阻塞气流,需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要后熄灭酒精灯。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面上。(4)综合(2)和(3),确定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无论选择什么装置制取氧气,实验前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没有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者集气瓶没有装满水。(6)氧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装置中装满水,若用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b处导管进入。(提升)1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O2和CO2都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写出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如用C装置收集O2,验满方法是_。(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所选发生装置与E、F装置连接进行实验,若实验时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F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此实验能否说明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_。(3)连接D、G装置可用来收集一定体积的CO2并测量生成的CO2体积,导管口_(填“e”或“f”)应与“J ”相连接,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答案】(1)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导管口,如复燃,则集满 (2) 不能,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f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解析】(1)实验室制取O2和CO2都可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是A,此装置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如用万能瓶C装置收集O2,氧气应从c端通入,若d端处有氧气,则说明氧气已集满,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导管口,如复燃,则集满;(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所选发生装置与E、F装置连接进行实验,若实验时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装置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此实验不能说明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连接D、G装置可用来收集一定体积的CO2并测量生成的CO2体积,二氧化碳应该“短管进”装置装置内压强变大,将水从“长管”压入量筒中,导管口f应与“J ”相连接,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二氧化碳反应;(提升)18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若用锌粒与稀硫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锌粒应放在_,用F收集H2气体应从_(“b”或“c”)通入;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_,则气密性良好。(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填“b”或“c”)端连接上一个量筒。【答案】(1)漏斗 C 2KClO32KCl+3O2 (2) 有孔塑料板上面 c 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 (3)B 固体和液体药品不分离 (4)E b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选用固体加热装置C,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若用锌粒与稀硫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锌粒应放在:有孔塑料板上面,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用万能瓶F装置收集H2气体应“短管进、长管出”从c通入;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B,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固体和液体药品不分离。(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固液发生装置E;E装置通过升、降塑料瓶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氧气应“短管进、长管出”将集气瓶中的水从b端压入量筒中,因此需要在b端连接上一个量筒。(重点)19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并验证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试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可以作干燥剂,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1)写出仪器的名称:_,_;(2)图中两处药品选用错误,请改正:_,_;(3)把错误改正后,指出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几处见到的现象:A处_,E处_;(4)指出下列几处装置的作用:B处_,C处_,G处_;(5)写出下列几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处(改正后)_,D处_,F处_。【答案】(1)长颈漏斗 酒精灯 (2)A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 C处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3)A处冒气泡,固体溶解 E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4)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除去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5)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2C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酒精灯。(2)A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液体表面,阻止反应进行,C处应该是干燥剂,改正为:A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C处稀硫酸改为浓硫酸。3)稀盐酸和大理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A处冒气泡,固体溶解;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E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4)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具有挥发性,先除去氯化氢,然后干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需要点燃除去,故B处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C处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G处除去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5)A处(改正后)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D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F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提升)20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组装好如图装置,在烧杯b中装水将导管口淹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口中;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观察现象;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将烧杯以中的冷水换为80热水,观察现象;打开Kl,关闭K2,往装置甲中再加入适量双氧水,观察现象。(问题解答)(1)仪器A的名称为_。(2)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3)写出装置甲、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_,乙_。(4)在实验步骤中产生的气体是_,该气体的作用是_。烧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证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还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_(填序号,下同);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温度还必须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_。(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1)锥形瓶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2H2O22H2O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4)CO2 赶走具支试管内的氧气 开始b中导气管口有气泡,过一会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5)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2)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3)装置甲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装置乙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4)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步骤中产生的气体是:CO2;作用是赶走具支试管内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气大,当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排净后,会从支管进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故烧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b中导气管口有气泡,过一会澄清石灰石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5)步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有氧气产生,但是白磷不燃烧,因为烧杯中是冷水,温度未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步骤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将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排净;步骤将烧杯以中的冷水换为80热水,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但是白磷未燃烧,因为试管中为二氧化碳,氧气被排净;步骤打开Kl,关闭K2,往装置甲中再加入适量双氧水,产生氧气,白磷燃烧,所以步骤可以证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还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温度还必须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提升)2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査阅资料)红磷(由磷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刺激人体呼吸道,因此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1)图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3)对图一实验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泠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玻璃管内,注器活塞位于11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小明分析,该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任答1点)(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二实验的优点是_(答一点)(5)图二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应的基本类型是_,该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的是_(填序号)A 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 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 增加铜粉的质量【答案】(1)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打开弹簧夹,用手握住集气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不溶于水 不支持燃烧、不燃烧(答出一条即等分) (3)10% 装置漏气或没有推拉注射器活塞 (4)更加环保(合理即可) (5)红色粉末变黑 化合反应 AB 【解析】(1)图一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打开弹簧夹,用手握住集气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由反应后液面只上升了大约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判断剩余气体不溶于水,如果溶于水,液面会持续上升;也可说明剩余气体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如果能燃烧或支持燃烧,气体会不断消耗,瓶内压强不断减小,最终水也会持续进入; (3)最初装置中空气体积为25mL+15mL40mL,故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实验结果偏小,即测得氧气偏少,可能哪些原因呢?铜粉已经足量了,还可能的原因:装置漏气或没有推拉注射器活塞造成氧气没反应完全; (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二实验的优点是: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5)铜和氧气加热生成黑色氧化铜,故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化学方程式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可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正确;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正确;C增加铜粉的质量不能使反应更充分,错误。 故填:AB。(基础)2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中甲、乙、丙三个实验。(1)乙中发生的现象是_;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A、B分别为_(写出一组即可)。(3)小组同学将丙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甲中剩余的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戊图所示。则a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答案】(1)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u+ 2AgNO3=2Ag+ Cu(NO3)2 (2) A是铜,B是稀盐酸(合理即可) (3) AgNO3、Cu(NO3)2、Zn(NO3)2 【解析】(1)乙试管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u+ 2AgNO3=2Ag+ Cu(NO3)2。(2)甲实验的结论为ZnFe,乙实验的结论为FeH,丙实验的结论为铜银,故丁实验中只要说明HCu即可,故A是铜,B是稀盐酸(合理即可)。(3)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由丁图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