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黄河象(话题讨论)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书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4.体会课文中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来历的想象部分的条理性,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和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2.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到那里的古生物大厅里参观一番。(出示北京自然博物馆及古生物大厅的典型图片)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课件出示黄河象化石)当你看到这具化石时,有什么想说的?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23课“黄河象”。(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直入主题,使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二、初步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进入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使眼前出现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同时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2小组朗读课文,解决个人不理解的词语。仍然有问题的,记下来。学生需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假想:想象,假设。3抽查个别学生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和抽查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给了孩子们展示的机会。)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指名说一说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黄河象的哪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部分?教师相机板书: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第二部分:(25)科学家假象化石的来历。第三部分:(6)象化石被发掘。2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学习一定的表达顺序。)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黄河象,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深读课文打下基础)二、深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1出示中心话题:科学家对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作了怎样的假想?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概括科学家的假想: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引导学生找出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找出文章中的具体句段:(一)化石的完整性为假想提供了依据。a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b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通过指名朗读,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特点准确性。(二)假想的条理性。a两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b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c两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让学生先找出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然后再通过情感朗读,体会和学习表达的条理性。(设计意图:通过中心话题的引领,让孩子们掌握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学习表达的正确性和条理性。)2讲解、复述这个故事。(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3)同组相互复述。(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设计意图: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思维能力。)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儿童与发明(整体感知)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项与儿童有关的发明。2培养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从小就敢于创新的意识。3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4课外搜集有关的发明故事,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和交流。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2通过讨论以全班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中介绍的几项与儿童有关的发明。从而培养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从小就敢于创新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多发明都源于儿童的创造、奇想与发现,学生应善于观察,勇于发现,敢于创造。培养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从小就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创造、奇想与发现的情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故事引入玩耍玩出望远镜。16世纪末,荷兰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镜商,或许是受家庭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拿着眼镜玩耍。有一天,调皮的大儿子摆弄着一根钢管,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钢管的两头。然后用来看书,结果发现密密麻麻的字变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见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马上把钢管抢了过来,然后用它朝远处望去,发现远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俩颇感新奇,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詹森尝试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果真如孩子们所说,于是他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后来,这架望远镜成为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研制科学望远镜的基础。还有很多发明是儿童完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与发明。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要求:自学陌生字词,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对带有陌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熟练、读准确为止。容易读错的字词写到纠错本上。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3开火车朗读,随机指导。【预设:学生在读到每个发明时,引导学生发出赞叹、羡慕,激发发明创造的情趣。】4读准生词汇。天真无邪、木梳、玩儿腻了、古笙、布什曼、叩诊、链条、孕育5自学要求:(1)围绕中心问题:“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进行探究。(2)默读,划出有关语句和段落,讲出理由,小组交流。(3)把不理解的问题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选出代表,准备全班交流。三、整体感知1师:读懂课文,弄清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篇课文的题目“儿童与发明”,注意在表达时用上“发明”“儿童”这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题目其实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2师: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什么?生:是无价的珍宝,创造的源泉。师:为什么这么说? 3围绕中心话题,分层解决。【预设:在概括几种和“儿童”有关的“发明”时,要注意体现这些“发明”和“儿童”的关系,把每件事情表达清楚。】(1)音乐家布什曼受吹木梳的小女孩的启发制成了第一只口琴。(2)法国医生雷内克受用圆木玩听力游戏的小孩们的影响发明了听诊器。(3)美国人兰德为了满足女儿急于要照片的要求研究出了一次性成像相机。(4)美国机械师毕寇为了解除送报的儿子的苦恼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5)比斯特受儿子用碎镜片看蚂蚁的恶作剧的启发发明了隐形眼镜。a对相关内容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无价的珍宝,创造的源泉。”b在处理过程中抓住“发明”与“儿童”的紧密关系,去细细体味。【预设:此处是全文理解的难点,处理时一定要用充足的时间来探究。一开始,学生很可能有模糊的认识,教师采用层层启发、环环相扣的方式去引领。】4学生谈感受,教师做小结。教师充分地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这篇文章的感受,然后教师小结。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发明并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只要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5体会写作手法。【预设:第一自然段开明宗义地指出“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灵感”,并进一步指出孩子的想法对发明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结尾段和开头彼此呼应,再次说明很多发明都源于儿童的创造、奇想与发现,并号召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敢于创造。】四、巩固新知课文介绍了几种与儿童有关的发明?摘抄有关内容填写表格。发明与该项发明有关的儿童活动五、拓展延伸观察你及周围的儿童的活动,以组为单位尝试发明与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